第七十八章 出征
柳云葭2018-04-15 02:153,171

  拂菱对着镜子笑了笑,没有说话,察罕也是笑而不语,拂菱慢慢感觉到察罕呼出来的气越来越急促温热,心中一念起动,他火热的唇瓣慢慢覆了过来。

  她的脖子本能的往后退了退,察罕的手却把她往自己怀中推了推,相持不过,她只得闭上双眼。

  他可是整个草原中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男人了,对自己又这么无微不至,应该知足了。

  可方才那本能的抗拒又是为了什么呢?

  拂菱觉得头有点疼,那么长远的记忆封存在心中,不想去开启,因为开启之后痛苦就会被释放出来。

  她开始有意识的让自己忙碌一点,比如准备嫁娶的用具。

  她认为一切应当从简,一是因为自己已经是察罕正式迎娶的第三任王妃,不是原配,二是双方的年纪在盛行早婚的草原,都够当公婆笑看儿子媳妇成婚了,还搞得那么隆重干什么。

  但是察罕却不这么认为,他一是不想委屈拂菱,不希望有人因为她的年纪或者第三任王妃的身份而轻贱她,二是希望借着盛大的婚礼来团结人心。

  拂菱笑着说道:“我还会怕别人笑话我?我不笑话别人就不错了,不都长着一张皮,要笑就由她笑去呗,有什么打紧?不过大王如果有别的考虑要大操大办,我也是不反对的,就量力而行便好,一切都随大王的意。”

  察罕笑眯眯的看着她,说:“你这话倒是说得顺耳,又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又是叫我随意,又是要求我量力而行,这样我也不敢随意了。”

  拂菱笑而不语,察罕轻轻的将拂菱拥入怀中,两人的视线一同落在窗外的晚霞上,察罕柔声在她耳边说:“有你这个贤内助时常在我耳边提点,不愁我打不下大周的江山。”

  拂菱心中一紧,面上却没有改变太多神情,她淡淡的问:“大王还是对中原志在必得?”

  察罕望着慢慢消落的霞光,目光坚定:“我与君霖之间,是强者的最终博弈,我担保他也早已下定决心,与我有一场最后决战!”

  拂菱开了开口,本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只好将视线落在晚霞的余晖中,独自沉醉下去。

  大周京城,君霖身穿羽白战袍,高坐在骏马背上,单手执缰绳,另一只手挥舞宝剑,对着三军将士大声喊道:“士兵们!大周开国四十年,北狄无视我大周的和平诚意,先后发动大小战争百余起,夺我民田,占我百姓财物无数,以供其奴役驱使,满足其骄奢淫。欲,此为一大恨也!北狄暗中勾结西方小国,共同抵制排斥我大周,此为二大恨也!我大周为安抚边界民生,缔结两国友好相处之诚意,先后遣嫁十四位皇亲公主入狄,除南弦长公主逃生回国,其余全部克死他乡,此为三大恨也!……”

  书眉身穿大红朝服,端正而又威严的站在人群中央,手执托盘,冷静而又温柔的注视在她眼前对着三军宣誓的君霖,以及那些士兵们听后发自内心犹然升起一阵阵爱国情怀,十分欣慰。

  自古战争无义事,君霖一共罗列出“七大恨”,以与大周荣辱与共为目的,刺激战前的士兵,使之群情激昂,众志成城。

  两军交战哀者胜,这原本是常用的政治手段,这是出兵最好的理由和借口,能不能行得通,全仰仗主帅的人格魅力。

  她的君霖显然做得十分完美。

  君霖的七大恨昭告天下之后,三军将士发出雷鸣般的怒吼,十分有节奏的挥舞着手中的刀枪,高喊着:“报仇!报仇!报仇!”

  书眉随即按照既定的仪式,镇定的走到君霖马前,高举托盘齐眉,君霖弯腰从托盘上拿起一杯酒水,仰头喝了一半,另一半沉默的倒在地上画了一个半圈,然后用力将杯子掷在地上,高声喊道:“全体将士,听我帅令!即刻出发,我们要星夜兼程,千里奔袭北狄草原!”

  骏马长嘶,随着君霖率先奔出城门,三军将士的脚步声共同构成一片地动山摇,久久不绝。

  此时书眉已经走到城楼眺望,大周的军队蜿蜒成了一条巨龙,迅疾而又有序的朝远方奔去,她心中欣慰和担忧夹杂着,目光柔情含笑,默默念道:“我会在这里守候,直到你得胜还朝。”

  长乐宫中,董太后愁眉深锁,见书眉推门缓缓而来,才微微抬目,关切问道:“送出城了吗?”

  书眉点点头,亲昵的上前来到董太后身侧,温柔的替她捶背,董太后安慰着拍了拍她的手,说:“你也劳累了,还是先歇上一歇吧。”

  书眉笑道:“母后,儿臣不累。”

  董太后笑着凝望书眉不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北狄草原的夜晚,星星低沉的如在头顶般闪烁,将整个夜晚衬托得十分迷人,成群的帐篷周围燃着无数个火堆,牧民们载歌载舞,欢庆他们的大汗新娶了王妃。

  拂菱按照北狄独特的结婚仪式,穿着盛装与察罕两人手拉手步入神台,在众人的注视下指天誓日结为夫妻,约定今生永不相弃,这一刻,拂菱是发自内心的感到终身有靠,再也不像从前那般漂泊无依。

  她感激的看着身边的人笑道:“察罕,谢谢你娶我为妻。”

  察罕显然很享受她这么温柔的直唤自己的姓名,也握着她的手道:“不止这一世,我们还要生生世世都做夫妻。”

  在众人的欢呼雀跃中,拂菱感觉自己被无尽的幸福包围,这一刻,真的完全没有了缺憾,什么当年的小儿女情怀,统统都被抛诸脑后,怎么样切切实实的享受和拥有当下的幸福,才是她此刻应该去考量的真实存在。

  晚上的篝火晚会上,她是发自内心迈着愉悦的舞步在人群中跳着轻盈的舞步,察罕也非常的捧场,全程兴致勃勃的看着,除了中间一两个片段被左右大臣打搅,不过这也没什么打紧,谁叫他是北狄大王,政务多一点也应该要理解。

  跳累了,笑够了,拂菱便温顺的回房去等着,今日是她的洞房花烛夜。

  这一天她这段时间回想计划了无数次,怎么同房这事,之前还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年轻的时候,身体也不是没有想过,但那会生活在深宫内院,整天神经紧绷的要与各色人等周旋,焦虑劳累得几乎透不过气来,也便没有放任自己的欲望。

  后来被情所伤,更是想都没往这方面想过,这三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这方面的冲动。

  之前还偷偷的问了几个看上去颇有经验的北狄妇女,听她们形容得眉飞色舞,不禁觉得压力很大,这种事情是需要两个人共同配合才能够身心愉悦的,万一自己不成,那察罕岂不是要失望?

  顺带着又探听到察罕四十一岁还膝下无子的内幕,原来察罕与第一任王妃有过一个儿子,只是没活过两岁,起初还好,可后来察罕的边界越扩越大,王位的继承与传袭便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与迎娶新王妃几乎是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

  拂菱听了这些,只觉得自己肩头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了,她求助一般的看着柔夷,说:“实在不行的话,你就代替我上吧!反正你长得也跟他以前的老婆差不多漂亮,他对你应该不会有意见的。”

  柔夷白了她一眼,腾的一声站起来道:“他没有意见,我有意见!这北狄草原上好看能干的男人多了,我干嘛要去找有女人的男人,还那么老!”

  拂菱哭笑不得的望着她:“察罕哪里老了?我看着还很年轻的嘛!”

  柔夷却不搭理她了,把她一个人留在帐篷里面,自己出去了。

  整个世界极度喧嚣过后,突然彻底的安静下来,拂菱内心的矛盾浮出了水面,她怎么也没有想过,这会是自己最终的归宿,她最后决定要嫁的要守护一辈子的人,居然是曾经把自己折磨的几乎性命不保的察罕。

  这一切都是命运和缘分,既然来了,那么就迎接和好好珍惜吧!

  拂菱努力摇摇脑袋,强迫自己不要去胡思乱想,要满怀热情的等他喝完酒回来,要跟他行周公之礼,要为他生儿育女。

  等了很久很久,都不见察罕回来,拂菱不禁觉得有些奇怪,北狄的婚礼她之前也参加过好几场,新郎没有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见回房的道理。

  便自己弯腰穿鞋子下地出门,新帐外面正好迎面走来察罕身边的亲信护卫,她忙上前问道:“大王去哪儿了?”

  护卫回说:“大王同左右贤王在大帐中商议要事,小的奉命前来禀告王妃,大王说让王妃早点歇着,别辛苦等他了。”

  拂菱起初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才大声叫道:“那这是个什么意思?新婚之夜就把我抛弃啦?”

  正好,刚刚的纠结和矛盾也一往而消,这下可以好好的睡个安稳觉了。

继续阅读:第七十九章 鸩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满廷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