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玩笑告一段落,Mark见厨师们都吃得差不多了,就问:
“上次秋季新菜的炖牛排,你们都说没有新鲜感,觉得这款怎么样?你们觉得好吃吗?”
“还行啊!这个一般人没见过。”
“在牛肉菜品里,这个应该算特别好吃的……”
“而且操作简单啊,咱们厨房出这道菜没有任何压力!”
大家都你一句我一句发言,可这里就我一人分了三个“朵儿玛朵思”,别人都已结束我还在吃得抬不起头来,只得嘴里嚼着食物高高举起右手给Mark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嗯嗯,果然特别——好吃——!”
…… ……
对于这款谁也没见过的“葡萄叶牛肉包”,我们一致认同:别出心裁!非常棒!
Mark说:“好的,那我们就用这个菜做基础,二次创意,再研究一下摆盘设计,争取下次作为春季新菜成功推出来!”
哇!原来米其林级别的厨房,日常烹饪开工之前,还是个美味研究工作室呀!
别说,大厨Mark对烹饪事业还真是精益求精!怪不得蓝玥餐厅能如此深受欢迎,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态度也太让我敬佩了!
Mark看我一副惊呆的样子,笑着对我说:“Ruby,今天多谢你啦!Michael一直都说你很好,果然他没说错!”
“谢谢你的夸奖!我太开心啦!”我也用英语回答他,还附带了英语国度张口就感谢、客气的语言风格。
这个,学校社交礼仪课老师特地给讲过,欧美国家的人情绪表达要比我们中国人夸张很多,比如我们表达感谢一般就说个“谢谢”,而且没有大事儿也不用老是感谢,但换到跟欧美人交往的时候就不一样,他们那里,随时3Q都要挂嘴边,动不动就要眉飞色舞的“我太开心啦”这样的表现一番,特别是正能量的情绪都要表达出来,不能像我们这边一样的内敛。
果然,我这个夸张的“我太开心啦!”就收到了效果,Mark跟我更加热情起来——
“呵呵,Ruby,别忘了上次我们约了春节去桂林哦,你得当我导游,没忘了吧?”他用怪味儿的中文问我。
“啊……呵呵,你去桂林呀,我当然……欢迎!一定当导游!”
这事儿我怎么会忘!
为了一句给Mark他去桂林当导游,那个人差点儿一晚上没把我“修理”死!!现在想起来,我还能感觉到当天晚上的浑身战栗,简直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
唉!不过那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如今我算不算是真的自由了?反正我应该跟他一别两宽,放假回家接待一下Mark大叔,说不定还能让我心情也跟着好点儿。
“哈哈哈,一言未定哦。”我听见Mark十分搞笑的跟我飙成语。
“哈哈哈……”
接着后面几个小厨师就被这个“一言未定”搞得笑出声儿来。整个厨房一下也热闹起来,笑声传了老远。
Mark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十分不理解的给了我一个摊手的表情。他当然不明白“未定”和“为定”完全是两个意思。
“哈哈哈,好哒!我们一言为定!”
我也不纠正,直接去拍了Mark大叔的手。
“OK!Ruby你太好了!”
Mark大叔高兴得直接上来给我一个大大的熊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