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第二天早晨,连风和古小瑾告别了凌将军,乘马上路了。
连风年纪虽然不大,可这两三年来经常在边塞地区到处闯荡历练,因此对这一带并不陌生。
一路上连风快马加鞭,半分钟都不敢延误,中午时就已经来到山西边境地区的群山中。
他们拐上一条山道时,遇到一队士兵迎面走来。
这队士兵足有一百多人,拉着不少装载粮食的平板车。连风放慢马速,让到路旁。
道路两旁都是陡峭的山坡,上面散布着不少岩石,大的像现代公园里的假山,小的像篮球一般。
士兵们都是衣衫褴褛,神情颓丧,倒像刚吃了败仗溃退下来。他们个个面黄肌瘦,更像一群逃难的灾民。
他们经过连风和古小瑾身边时,忽然响起“咔”的一声,一块大岩石竟然从山坡上一棵大树旁滚落下来,朝士兵们这边倾轧而来。
“啊!”士兵们发出一片惊呼,顿时阵脚大乱。
岩石越滚越快,道路边上的士兵要想躲避也已经来不及,一场惨剧眼看就要发生。
“不好!”连风急得大吼一声。虽然他武功卓绝,可要阻止岩石下滚也是力不从心了。
只见那块岩石被地上另一块突起的小岩石一磕,弹了起来,朝一名老士兵来势汹汹地猛砸下去……
目睹这个情景,古小瑾也急得眼中快要迸出火星来了。
老士兵已吓得瘫倒在地。连风悲哀地闭上眼睛,不忍去看接下来几乎无可避免的惨状。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古小瑾忽然大喝一声,猛一挥掌,一片白色光弧立刻从他掌中射出,挟着“呼呼”的风声,高速旋转着飞向那块岩石。
白色光弧的速度快得像出膛的炮弹,准确地击在了岩石上。
“砰”的一声巨响,整块岩石刹那间被击成了无数碎片,四处溅开。那个老士兵也就逃过了一劫。
古小瑾连忙跳下马背,跑过去把他扶了起来:“老伯伯,您没事吧?”
老士兵脸色惨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他望望古小瑾,望望士兵们,又望望山坡,一副如梦初醒的样子。
见老士兵得救,其他士兵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不少。他们的眼光全都聚焦在古小瑾的身上,神情又是惊异,又是钦佩。
连风也下了马,走到古小瑾和老士兵身旁,惊羡地地说:“古兄弟,你这一招,就是老妇人传给你的‘幻风刃‘吧!”
“对!”古小瑾挺自豪的,说,“风大哥,这门绝技还真管用呢!”
“呵呵!”连风欢畅地笑着,说道,“古兄弟,恭喜你了!”
得知是古小瑾救了自己,老士兵感激涕零地说:“多谢小侠的救命之恩,小侠请受我一拜!”说着真的单膝着地,朝古小瑾拱手跪拜。
古小瑾可慌了手脚,连忙把老士兵扶起:“老人家,快起来,别这样,我怎么受得起呢!“
老士兵又称赞起古小瑾来:“小侠小小年纪,却身怀这样的惊人神技,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古小瑾的脸微微一红,说:“老人家,您过奖了!对了,您要到哪里去呢?“
老士兵说:“我们都是驻守平城的士兵,我们这一趟,是要把这些粮食运到平城去。”
见这些士兵们好像好久都没饭吃似的,连风忍不住地问:“老人家,你们在平城,伙食怎么样?”
听连风这么一问,一位年纪较轻的士兵愤愤地说:“伙食?说起来跟牢犯也没什么区别,从来就没有一顿能吃饱,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是呀!”老士兵也大吐起苦水来,“在平城当兵,不但忍饥挨饿,天气寒冷时,连一件取暖的
冬衣都没有。唉,我是福建人,到平城已经快十年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家与妻子儿女团聚。”
另一个中年士兵满面悲愤地说:“这些还不算什么,当年我们同乡几人一起到平城当兵,到现在就只有我一个人活着了!”
连风和古小瑾心里像被刀子狠狠一刺,都深深地为士兵们的遭遇感到难过。
——————————————————————————————————
老士兵黯然神伤,怔怔地望着山坡,忽然吟起诗来:“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连风知道他吟诵的是诗人李贺的边塞诗《平城下》的诗旬。李贺非常关怀那些驻守前沿的兵士,《平城下》描写的正是他们凄惨的军营生活。
老士兵的诗还没念完,就被一声厉喝粗暴地打断了。
“老家伙,你住口!”
大家都吓了一跳,转过头去,只见一个军官骑在一匹白色骏马上,正用马鞭指着老士兵,怒容满面。
见此情形,士兵们都十分不安,一时间鸦雀无声。
军官策马过来,扫视着士兵们,气呼呼地骂道:“你们这些混账东西,我不过是遇上了点事情,让你们先走。你们倒好,在这里偷起懒来了,哼!”
士兵们一个个都瘦骨嶙峋的,而这个军官却脑满肠肥,倒像头圈养的猪,身上的军装也崭新整齐。
军官在老士兵面前停住,滑下马来。他先是极不友善地瞪了连风和古小瑾一眼,又朝老士兵大吼起来:“老家伙,你刚才念的什么破诗?什么饥寒平城下,简直反了!”
他一边吼着,一边扬起马鞭,“啪”地抽在了老士兵身上。连风和古小瑾没想到他会对一个瘦弱的老人动手,想阻拦也已经来不及了。
老士兵哪里承受得起,惨叫一声跌倒,蜷缩成了一团。
“老人家!”古小瑾惊叫一声,就要抢过去扶起老士兵,却被连风拉住了。
连风朝他使了个眼色,又怪腔怪调地说:“哈哈,你们这些汉人官兵,就知道狗咬狗,只会让我们契丹人笑话呢!
这句话一出口,军官和士兵们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到他身上来了。
“来你们是契丹狗,好呀,我抽死你!军官惊雷似的吼了一声,又扬起了鞭子。
可他刚把马鞭举到头顶,连风就已经挥出一拳,砸在了他的鼻梁上。
“哟!军官大叫一声,打了个趔趄,挨了拳的酒糟大鼻子也一下红得像个熟透了的桃子。
“嘿,有种你就来追我呀!”连风得意地大笑着,拉着古小瑾跑到自己的马儿边,双双上马,在山道上急驰起来。
“契丹小狗,别跑!”军官几乎把肺都气炸了,大吼一声翻身上马,追连风和古小瑾去了。
连风和古小瑾拐过一个弯,连风察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形,然后和古小瑾下了马,躲到一棵大树后面。
军官很快就追了上来,他见了连风的马匹,马上停住,从马鞍里抽出一把大斧,怒冲冲地大喝:“契丹小狗,躲到哪里去了?给老子滚出来!”
“嘿嘿,我在这里呢!”连风从树后跳了出来,朝军官挤眉弄眼。
军官用斧头指着连风怒叫:“契丹小狗,竟然连老子也敢惹,今天非斩断你的狗腿不可!”
连风“呸”了一声,双手叉腰,说:“好大的口气!告诉你吧,我就是冲着你们的粮食来的。哼,那个窝囊废老士兵,要不是他苦苦求我,我早就一把火把那些粮食全给烧了!”
在树后探头张望的古小瑾眨眨眼睛,很快就明白了连风说这些话的用意。连风是不想让军官认为自己跟老士兵有什么瓜葛,不然,吃了连风的亏的军官回去之后,肯定还要找老士兵的碴。
“放火烧粮?你敢!”军官更加暴跳如雷,大喊一声,策马过来,一斧子就要向连风劈砍下去·····
【边塞风中吟诗声】
平城下
李贺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唯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明月羌笛诗中情】
士兵们在平城下忍受着饥饿和寒冷,夜夜守望着天上的明月。
离别家乡时带来的剑已经生满铁锈,失去了玉花似的光芒。从海洋似的沙漠中吹来的风,吹断了士兵们的头发。
长城相连着,延伸向白茫茫的天空。遥远的地方,只见汉人军队的旗帜在飘扬着。
军营里传出妻凉的短笛声。如烟的夜雾,浸湿了旗上的画龙。
这一天夜里,士兵们在城上望向朦朦胧胧的城下。
夜风把枯萎的草吹了起来,城中的瘦马在嘶鸣着。
士兵们忽然询问管理筑城的官吏,这儿到函谷关有多遥远,
士兵们已经起了叛逃的心,他们最怕的是会战死沙场,尸体被包裹着送回。他们宁愿倒戈叛乱,这样即使被杀死也不觉得惋惜。
【熟读边诗能受益】
这首诗写的是士兵的内心独白,他宁愿叛乱被杀,也不愿征战场上被敌人杀死。诗人将人物的思想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强烈震撼。写作中,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最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
第十篇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连风一动不动,等对方的斧头即将砍中自己时,才忽然一侧脑袋,接着像只猴子一样机灵无比地蹿到军官的白马肚子下面。
军官砍了个空,身子晃了晃。
还不等他坐稳,连风就用脚尖在白马肚子上狠狠地一踢,白马嘶叫着站立了起来。
军官对此毫无防备,一下就被颠得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连风又从马肚子下跑出来,哈哈笑着,敏捷地翻跃到军官的白马背上。
军官气得哇哇大叫,又举起斧子冲过来。连风将白马屁股对着军官,俯下身子,探手到白马的两条后腿之间用力一捏。
只听“噗”的一声,白马顿时撤出一股“新鲜”的尿液,像箭一样喷射得军官满头都是。
原来是连风用内力迫使白马撤出尿来的。
倒霉的军官慌忙向旁边跳开,丢开斧头,伸手到脸上乱拂乱抹着。
连风又大笑一声,两只手掌撑在马背上,身子一个旋转,一脚重重地踢在军官胸部。
军官大叫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
连风在马背上坐好,又策马到那棵大树前,说:“古兄弟,快上来!”
古小瑾从树后跑出来,连风抓住他的手,把他也拉到了马背上。
“驾!”连风两腿一夹马身,吆喝一声,白马立刻扬蹄向前奔出,完全把他的军官主人丢到脑后去了。
连风又朝自己的马儿吹了个口哨,那匹马也紧跟了上来。
连风策马驰出十公里左右,才让白马停了下来。他的那匹马也收住了蹄子。
连风拍着白马脖子,开心地称赞:“好马,真是好马呀,哈哈!”
连风说得没错,这匹白马奔出这么远的路程,却也不过是几分钟时间。在外表上,白马也比较膘壮,比连风那匹马好看多了。
古小瑾抚着白马那鼓鼓的肌腱,心里也很是喜欢。
连风跃下马来,说:“古兄弟,这匹白马,以后就是你的了。”
古小瑾却为难地说:“可我又不懂骑马。”
“不懂就学嘛,谁一生下来就懂呀?”
古小瑾也被撩得心里发痒了,说道:“那好,风大哥,你来教我吧!”
这么多天来,古小瑾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马背上度过。那种马上飞驰的超爽感觉,可不是在现代城市里坐公交车能相比的,能学会骑马,实在是一大乐事呢。
连风手把手地教会了古小瑾驭马之术。古小瑾的学习能力还真是很强,一个小时以后,他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能够独立骑乘了。
于是,连风让古小瑾驾驭白马,他则跨上自己的那匹马,两人继续向幽州方向出发。一路上,古小瑾的骑术越来越精湛,速度也逐渐由慢变快,最后与连风也不相上下了。
————————————————
第二天,夜幕来临后,燕山脚下的一片沙地上。
一轮弯弯的月儿悬挂在燕山上空,把平坦广阔的沙地映照得白亮如雪。
连风和古小瑾在沙地上并驾齐驱,马儿飞奔得如风驰电掣一般,令他俩都感到身心舒畅。
连风抬头望了一眼天上的弯月,顿时诗兴上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吉小瑾听出来这是李贺的诗作《马》,于是张口接道:“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他俩对望了一眼,都会心地笑了。
他们又策马飞驰了一会,然后在山麓的野地上停下来。
“古兄弟,我们就在附近找个地方过一夜吧。现在已经到了幽州,相信很快就会找到狂沙帮和李妮的。”连风说。
古小瑾不由得攥紧拳头,说:“不管有多困难,我们都要救出李妮!”
“对!”连风朝四周望了望,又说,“古兄弟,幽州这个地方名气可不小,在战国时代,它就叫燕京,是燕国的都城呢。”
“燕京?”古小瑾一拍头,说,“不就是北京吗?”
古小瑾的一位亲戚是“燕京”牌啤酒的批发商,有一次他告诉古小瑾,“燕京”就是北京的古称。
连风诧异地问:“北京?什么北京?”
古小瑾笑了笑,说:“哦,没什么。”
这个地方的确就是今天的北京,只是唐朝时叫幽州,难怪连风听不懂了。
忽然,“嗖”的一声,一支利箭从前面一片林子里飞出,射向连风。
连风机警地一伏身子,这支利箭从他头顶上擦了过去。
连风直起身子,厉声喝问:“谁?”
紧接着,第二支箭又飞射出来,这回连风居然没能躲开,被射中了右胸。他惨叫一声,抓住箭杆,从马上跌了下来。
“啊,风大哥!”古小瑾吓得魂都飞了,慌忙跳下马来,“风大哥,你怎么样?”
“哈哈哈!”随着一阵狂笑声,只见四五个人从树林里蹿了出来,其中一人还骑在马上。他们手中执着亮铮铮的兵器,向这边冲了过来。
他们刚冲到近前,连风忽然嘿嘿一笑,一跃而起,把手中的利箭丢到一边去。原来他刚才不过是家装中箭,目的就是要把放冷箭的家伙引出来。
古小瑾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一个家伙举刀就要砍过来,连风也不闪避,一脚踢在了对方的下巴上,这家伙惨叫一声,马上跌倒。
其他几个人正要围攻上来,古小瑾赶忙上前,发了几招“幻风刃”。
几道白色光弧从古小瑾掌下迸出,敌人全被击中,都像死狗一样瘫倒在地上。
好在古小瑾没有下狠手,这几招“幻风刃”威力也不大,因此那些家伙也不至于受伤太重。
连风整了整衣裳,跨上两步,在一个家伙大腿上踩了一脚,笑着骂道:“你们吃了豹子胆了,竟然在古小侠面前撒野,太不知死活了!”
“哎哟!”这家伙又痛得号叫了起来。
古小瑾走了过来,他低下头,借着月光,只见这家伙的额头上赫然长着一大片黑斑。
古小瑾心里猛地一跳,连忙查看这家伙的脸,很快便认出他正是曾在营州城参与掳劫李妮的一个强盗,高帮主的手下。
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呀!古小瑾乐坏了,嚷了起来:“风大哥,这个人就是狂沙帮的,我在营州城见过他!“
“真的?”连风大喜,马上蹲了下来,揪住了那家伙的衣襟质问,“你是不是狂沙帮强盗?你叫什么名字?”
那家伙也认出了古小瑾。他忍着痛,神情畏性地说:“我……我叫黑头蛟。”
“黑头蛟,”连风冷笑一声,说,“快说,高帮主在哪里?”
黑头蛟吞吞吐吐地说:“我……我不知道……”
古小瑾心里一急,朝他举着掌吼了起来:“什么不知道?说,高帮主把那个女孩子掳到哪里去了?”
黑头蛟吓得肩头一颤,满面乞怜地说:“我……我真的不知道,你们饶了我吧!”
“饶了你?哼,那就看我怎么饶你吧!”连风诡异地一笑,突然伸手抓住黑头蛟的腹部,运起内
功来。
【边塞风中吟诗声】
马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明月羌笛诗中情】
一弯镰钩似的月亮悬挂在燕山上空;大漠上的平坦沙地,在月光下如同一层白雪。
这匹良马,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天的疆场上疾驰立功呢?
【熟读边诗能受益】
诗的第一、第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这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后两句的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比兴的写作手法,可以使文章更传神,更富有感染力。
第十一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西域的天气也很阴凉,桑树叶子几乎都已经掉光了。
沙土地里,四处可见黄色的芦草。
一阵阵的蝉鸣声,在桑林中此起彼伏。
一种麻酥酥的感觉从黑头蛟的腹部很快地传遍全身,就像无数只毛毛虫在他身上爬动似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最后变得奇痒无比。黑头蛟想去搔痒,
“哎呀,痒死了,痒死了……”黑头蛟全身筛糠似的抖个不停,还发出“咯咯”的声音,有点像笑声,但更像是鸡叫,显得有些滑稽。
连风幸灾乐祸地说:“黑头蛟,还没领教过这滋味吧?我的损招还多着呢!你敢不说实话?”
黑头蛟痒得实在承受不住,声音变调地叫了起来:“饶命呀,我说我说……”
连风嘻嘻一笑,将两根手指在黑头蛟腹上一戳,那奇痒感觉一下子就完全消失了。
黑头蛟长长地呼出一口粗气。
连风板着脸喝道:“快说!”
“帮主他……他……”黑头蛟还是支支吾吾的。
连风一咬牙,又出手抓向他的腹部。
“啊,不要!”黑头蛟像被火烫了似的尖叫起来,“帮主已经带着那个卓娅小公主,赶到西域的沙洲去了!”
连风和古小瑾对视一眼,古小瑾又问:“他们什么时候走的?”
黑头蛟抹了一把汗,说:“七……七八天前!”
“他把小公主带去沙洲干什么?”连风追问。
黑头蛟不得不从实招来:“那个小公主就是沙洲的回鹘族勒达部落头人的女儿,帮主把她带到那里,是为了要挟她的父亲。”
连风还真是料事如神,那天他还没有见到高帮主的人,就已经猜到了他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了。
李妮落到强盗们的手里,虽然没有性命之忧,可古小瑾才不相信他们会善待李妮。想到这里,他不禁又心头冒火,踢了黑头蛟一脚,大骂:“你这个狗强盗!”
连风又一把抓住黑头蛟的衣襟,把他上半身子提了起来:“你马上带我们去沙洲找那个姓高的!”
“这个……好吧!”黑头蛟虽然有一千万个不情愿,可也不敢不答应。
在那片树林里歇息了一夜后,连风让黑头蚁带着自己和古小瑾匆匆向沙洲赶去。
黑头蛟就骑着自己的那匹马,在前面给连风和古小瑾带路。一路上,连风把黑头蛟盯得可紧了,黑头蛟就是插上了翅膀,也甭想开溜。
从幽州到西域的沙洲,隔着千山万水。十多天后,他们来到了宁夏萧关附近的一片桑树林里。
在林中跑马不太方便,连风三人放慢马速,不紧不慢地走着。
西域的天气也很阴凉,桑树叶子几乎都已经掉光了。沙土地里,四处可见黄色的芦草。一阵阵的蝉鸣声,在桑林中此起彼伏。
这幅情景,令连风不由得想起了王昌龄的诗作《塞下曲》第一首,便出声低吟起来:“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他们走在桑林的边缘处,忽然发现林子边上有一座破旧的茅草民宅。
古小瑾问:“黑头蛟,还要走多久才到沙洲?”
黑头蛟脸上堆起笑说:“小侠,你别急,我们已经走完了一大半路程,再过三四天就能到了。”
黑头蛟曾经跟随高帮主去过沙洲,对路途比较熟悉。
高帮主早就知道那儿有个回鹘族的勒达部落,而且老早就对这个部落起了贼心。大半年前,他曾带上黑头蛟,不惜大老远从幽州赶到沙洲去到刺探勒达部落的情况。一个偶然的机会,黑头蛟还见到了那个卓娅小公主。
古小瑾正想问道:“黑头蛟,沙洲……”
忽然,一阵豆粒大的雨点从空中“沙沙”地落了下来。
连风连忙说:“下雨了,我们先躲一下!”
古小瑾匆匆一扫视,指着桑林外的民宅,说:“我们就到那茅屋里避一下吧!”
黑头蛟鸡啄米似的点头:“好好!这样的天气最好不要再赶路了,不然,万一遇上食人雕就糟了!”
连风点点头,古小瑾充满好奇地正要开口询问“食人雕”的事,风雨却忽然大了几倍,暴雨就像用盆泼出来的水一样从天上直泼下来,古小瑾见此情景,也就没有继续问,他们立刻策马奔出桑林,来到那座民宅的木篱院子里。这是一座已经被废弃的民宅,院子里外布满了杂草。而黑头蛟对木篱院子里的一口小水井看了几眼,似乎有了什么想法。
接着他们三人跳下马,迅速走进茅屋里。
茅屋还算不小,后墙上开着一扇窗子。
雨越来越大,雨点像马蹄似的“嗒嗒”地敲击着屋顶。
“唉,真倒霉……”黑头蛟一边咕哝,一边抖着衣裳上的雨水,走到窗边。
连风一声不吭,暗暗留意着黑头蛟的举动。
黑头蛟往窗外一望,忽然像见了鬼似的惊叫一声,立刻倒退到连风和古小瑾身旁。
连风好不吃惊:“怎么了?”
黑头蛟满面惊恐地指着窗外,说:“外面有只食人雕!”
食人雕?连风立即跨向窗边。
没想到黑头蛟突然抬起一脚,把古小瑾踢倒在地,紧接着飞快地蹿了出去。
古小瑾“哎呀“一叫,连风才知道是中计了。他怒从心起,折返回来,追出门外,古小瑾也爬了起来跟着追了出去。
木篱院子里空无一人。连风喝了一声“追”,又和古小瑾追出院子外去。
院子里的小井中蓄着半井水。连风和古小瑾刚离开,一个人像条蛟龙似的从井水中蹿出,跃了出来。
原来黑头蛟一逃进院子,就躲到井水里了。嘿嘿,他“黑头蛟”这个绰号可不是吹的,在水里就是蛟龙一样,难不倒他。
他朝院子外面看了一眼,得意地说:“臭小子,你们慢慢找老子好了。”
接着他跨上自己的马匹,奔出了院子。
雨很快就停了下来。连风和古小瑾在民宅附近和桑林里找了个遍,还是见不到黑头蛟的人影。
古小瑾无可奈何地说:“算了吧,风大哥,看起来黑头蛟挺熟悉地形的,不知溜到哪里去了?”
“这个狡猾的家伙!”连风气得七窍生烟。
古小瑾思索着,说:“风大哥,我们就自己赶去沙洲好了。高帮主说不定会把李妮带到勒达部落去,我们就直接去那儿吧。”
“嗯,有理。”连风也很赞成。
他们返回民宅院子里,发现黑头蛟的马匹已经不见了。连风捶着墙壁懊悔道:“一定是黑头蛟逃走后又折回来把马骑走了。”
虽然懊悔不已,但连风和古小瑾只得跨上各自的马,继续上路。
连风也没有到过沙洲,途中他不断地向人们问路。几天后,他们终于进入沙洲地域,来到了大名鼎鼎的玉门关外。
【边塞风中吟诗声】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明月羌笛诗中情】
蝉儿在树叶落光的桑树林中声声鸣叫着。萧关道上已经是八月时节。出塞后,再入塞时天气已经寒冷,到处长满了黄色的芦草。
幽州和并州的豪客,从来都是和沙尘一起相伴到老。不要像那些逞强好斗的少年游侠一样,骄傲地夸耀自己的骏马。
【熟读边诗能受益】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第十二篇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是一座并不太大的城堡,孤零零地坐落在一望无际的茫茫黄沙中,远方天际堆叠的朵朵白云,仿佛和黄沙紧紧相连。玉门关的北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长城。
玉门关的城门两侧栽着不少柳树,风儿一吹,柳树的枝叶就轻轻地摇摆着。
连风和古小瑾在城门外停了下来,举目打量着这座与雁门关一样久负盛名的关城。
一群胡人骑着骆驼,从远处慢慢走来,其中一个人持着短笛,正幽幽地吹奏着《杨柳枝》这首曲子。
听着听着,古小瑾不禁吟诵起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边塞诗,是唐朝诗人王之焕的作品,诗名《凉州词》。古小瑾虽然不是唐诗通,也不是唐诗迷,可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他还是早就在课本上学到了。
连风兴致也挺高的,指着玉门关说:“古兄弟,你知道这座关城为什么叫玉门关吗?”
这可把古小瑾难住了,他不好意思地说:“不晓得呢,风大哥,你就告诉我吧。”
连风拿起手中的酒囊,喝了口酒,说:“那是因为,汉朝的时候,西域的玉石运到中原,都要打这里经过。”
“哦,原来这样。”古小瑾笑着说,“我还以为王门关的关门是用玉做成的呢。呵呵。”
“当然不是。”连风又说,“古兄弟,那你知道丝绸之路吗?”
古小瑾说:“这个我知道,丝绸之路是汉朝人张骞开通的,对不对?”
“没错!”连风朗声一笑,说,“汉武帝为了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和顺畅,于是让人修建了两座
关隘,一座叫阳关,一座就是这玉门关了,它们都在沙洲境内,而且都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古小瑾对连风更加佩服了,跷起大拇指,说:“风大哥,你的见识真是太广了,跟着你,我也学到不少东西呢。”
“呵呵。”连风耸肩笑着,又说,“古兄弟,我们已经到了沙洲境内,要不要先到城里歇歇脚,再到勒达部落去呢?”
古小瑾毫无异议:“好,风大哥,我全都听你的。”
这时,那些胡人已经走到距他们几米远的地方。
“风大哥,我问一下他们到沙洲城怎么走吧!”古小瑾说完,转过头,朝胡人们打起了招呼,“你们好!”
不料,那个吹短笛的胡人看清古小瑾的容貌,立刻喝了起来:“小家伙,原来你在这里,给我下来!”
——————————————
古小瑾心中一惊,定神一看,认出这胡人不是别人,而是他在营州城里见过的那个回鹘族人桑鲁。
桑鲁用短笛指着古小瑾,又愤怒地对其他族人说:“上次在营州城,卓娅公主就是跟这小子在一走,接着公主就被狂沙帮的人给劫走,说不定,这小子和狂沙帮是同谋!”
那些回鹘族人一听,都怒吼着从骆驼背上跳下,向古小瑾猛冲过来。
古小瑾急忙为自己辩解:“误会,你们误会了,我和狂沙帮没有任何关系。”
回鹘族人才不听他多说,他们冲到古小瑾面前,其中一个壮汉伸出大手,要把古小瑾揪下来。
这家伙也真够蛮横的,连风气得一扬眉毛,从马背上飞跃过来,左脚踩在壮汉的肩膀上。
壮汉连忙攥住连风的脚踝。连风右脚抬起,踏在壮汉的头顶上,同时左脚从他的手中挣脱出来,紧接着整个人腾跃起来,在空中翻了个筋斗,落在壮汉背后。
壮汉怒喝一声,转过身来,面对着连风。连风一脚蹬出,“砰”地踢在他胸上。这一脚踢得不轻,这个体重至少二百斤的大块头马上被踢倒在了古小瑾的马下。
桑鲁仍然骑在骆驼背上,见连风的身手这样了得,他似乎有些忌惮,可紧接着又一挥手:“上!”
其他的回鹘族人略一愣神,也向连风拥了过来。
可他们怎么会是连风的对手呢?只见连风一连踢出几脚,又有几个回鹘族人中招倒地。
古小瑾反而替回鹘族人担忧起来,连忙说:“风大哥,他们不是坏人,别把他们打伤了!”
那个壮汉从地上爬起,他红着眼睛吼了一声,就要扑向连风。
忽然,只听一阵锐利刺耳的鸣叫声响起,一只大雕恶狠狠地从空中猛扑下来。
老天,这只大雕的体形居然大得跟一头小牛犊差不多,两只大张着的翅膀,长度加起来足有两米以上。它全身赤色,两只巨眼也红得像两团火焰,那弯弯的巨喙,活像一个尖锐的铁钩,一双阴森森的利爪,更加令人望而生畏!
大雕的出现,令回鹘族人都惊惶万状,桑鲁更是面无血色地狂叫起来:“啊,食人雕!”
食人大雕扑向桑鲁,一双大翅膀“呼”地一扫,顿时卷起一股劲风,把地上的一片沙尘扬了起来。
一个回鹘族人尖着嗓子大叫:“桑鲁大人,小心啊!”
桑鲁正要逃开,可大雕已经闪电般地探出一只爪子,抓住了桑鲁的衣服,振翅一挥,带着他飞了起来。
“风大哥,快救人!”古小瑾大吼一声,一颗心跳动得快要冲破胸膛了。
这种事情,连风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他运足气,将酒囊投掷出去,正中大雕的头部。
大雕大叫一声,身子一歪,却飞得更高了。
回鹘族人更加惊恐万分,一齐尖叫道:“桑鲁大人!”
古小瑾急忙从马背上跳下,他还没有站稳脚跟,就朝空中的食人雕发出一招“幻风刃”。
“呼呼——”白色光弧旋转着向上飞出,狠狠地击在大雕身上。
这头猛禽也吃不消了,身子剧烈地抽搐着,发出一声长长的、撕心裂肺似的惨叫,松开了抓住桑鲁的爪子。
桑鲁从空中跌了下来,他的身子还没有着地,连风就已经跨了过去,伸出双手把他接住了。
食人雕就像出了故障的飞机似的,歪歪斜斜地砸向地面。在快要跌到沙子上时,它拼力一拍翅膀,才又腾蹿起来。
古小瑾又向它冲了过去,大雕吓得不行,慌忙高高飞起,狼狈逃走了。
见桑鲁获救,回鹘族人欢呼着,都围了过来。
他们知道,要不是古小瑾仗义出手相救,桑鲁就已经被恶魔似的食人雕掳走,不久就要成为它的美餐了。
桑鲁和其他回鹘族人内心都十分感激,对古小瑾和连风的敌视态度也都已经荡然无存。
桑鲁对连风诚恳地说:“多谢这位小兄弟。”
连风连忙恭敬地说道:“不用,只是请你相信,古小兄弟和狂沙帮绝对不是同一路人。”
古小瑾走了过来,也说道:“我也很想救公主。”
桑鲁又连忙朝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发自肺腑地说:“小兄弟,现在我还不相信你吗?如果你和狂沙帮是一伙的,是绝对不会救我的。刚刚多谢你救了我一条性命!你的大恩大德,桑鲁就算转世重生,也不敢忘记!”
古小瑾连忙说:“别这样,桑鲁大人,你没事就好了!”
一个回鹘族人望着已经逃远的大雕,心有余悸地说:“小兄弟,这可是最凶恶的食人雕,它一向只在暴风雨中捕食人畜,今天不知为何晴天现身,这畜生甚是了得,一般的侠客都不是它的对手,刚才要不是你仗义出手,今天出事的恐怕不是桑鲁大人一个呢!太可怕了!”
古小瑾也感到心有余悸,他问桑鲁大人道:“你们要去哪儿呢?”
“我这次又是奉头人的命令,要到燕支山去。”桑鲁冷静地想了想,又问道,“小兄弟,上次在营州城里时,你和我们卓娅小公主在一起,请问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边塞风中吟诗声】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月羌笛诗中情】
无边的黄沙,像河流一样延伸到天际的白云之间。一座孤零零的关城,被无数座山峰环绕着。
何必用胡笛去吹奏哀怨的《杨柳枝》曲子呢?春风是不会吹到玉门关这种荒凉的地方来的。
【熟读边诗能受益】
首句写的是诗人从黄河下游向上游眺望时的特殊感受:黄河由近而远,由下而上,天水相连,直上云端,这是一种非常开阔而又广漠的景象。在这辽阔的背景下,又出现了高山脚下的一座孤城,“万仞”与“一片”相对照,更显出山之高峻,城之孤危。诗句以河之远、山之高衬托城之孤,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