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料不错,”此时的韩谈心中充满了苦涩,虽然他明白子婴作为刚刚继位的秦王,并且又是如此的年轻有为,但是却又赵高这样的佞臣从中作乱,一想到这里韩谈便为子婴感到深深的难过,“赵高派人来报,称明日便是陛下继位之后第一次前去宗庙祭拜先祖,所以请陛下明日一定要早些起身,万不敢耽搁了祭拜先祖的时辰。”
原来四日之前,因为李林率领十万大军已经兵临武关关外,而此时二世皇帝胡亥也知道了章邯率领十数万大军归降项羽一事,于是便在朝堂上直言训斥赵高,责怪其不谋国政,所以丞相赵高便在丞相府邸秘密纠集了其弟中车府令赵成与女婿咸阳令阎乐,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
当一切都已经被赵高及赵成阎乐制定好了之后,赵高便派心腹在宫内散布谣言,称有流盗乔装潜入咸阳宫,同时阎乐便指挥部分亲兵向咸阳宫奔去,等到阎乐率领亲兵来到咸阳宫门前后,阎乐不由分说便开始对着值守的宫门的禁卫军训斥。
值守咸阳宫的禁卫军听到之后顿时就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而这时阎乐趁这些禁卫军不备,便突然下令杀死宫外值守的禁卫军,等到将这些禁卫军尽数杀死之后,阎乐便率领亲信冲入了咸阳宫,因为赵成提前打探的缘故,所以阎乐自然早就得知了胡亥正在望夷宫内寻乐。
此时的胡亥对咸阳宫外所发生的事情却还是浑然不知,一直沉浸在自己纵欲天地的胡亥,直到听到殿外传来阵阵惨叫声后,这才急忙起身向殿外望去,只见原本寂静森严的宫内此时却变成了一片血海,无数的箭矢射在了禁卫军身上,就连那些无辜的宫女,也都被阎乐的亲信无情的杀死。
看到这一幕后胡亥已经是吓的魂飞魄散,想要迈开脚步离开望夷宫逃窜,却怎么也迈不动脚步,双脚就像是被灌了铅似得,异常的沉重,正当胡亥准备召集左右侍卫前来护驾时,却发现竟然没有一名侍卫前来保护自己,直到阎乐率领亲信冲入了望夷宫的殿门。
胡亥见状顿时就被震惊的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今日所发生的事情,竟然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所做出来的,虽然站在自己眼前的只有阎乐与赵成,但是胡亥却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最信任的师傅大秦帝国的丞相赵高所指使的,不然阎乐赵成也不敢如此做事。
此时的胡亥只想保全自己的性命,根本顾不得所谓的荣华富贵,当他恳求阎乐想要见赵高一面时却被阎乐一口拒绝;而胡亥再次开口恳求阎乐给自己一个郡王或者万户侯去做,阎乐也态度强硬的拒绝了胡亥的要求;等到最后胡亥只想要做一名平民百姓,只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却也不被阎乐所答应,这时胡亥才明白了,看来今日自己必须是要自绝于此了。
于是胡亥哭丧着,却又不得不拔出自己随身所佩戴的秦王宝剑,结束了自己可怜又可恨的一生,等到胡亥被阎乐赵成逼死在望夷宫后,这时幕后黑手赵高这才急匆匆的来到了望夷宫,将胡亥身上所佩戴的传国玉玺摘下来佩戴在自己身上后,便大步流星的走到了朝堂之上,仗着自己也有一丝赢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自己登基称帝。
可是令赵高万万没有预料到的是,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听闻后,皆低头不再望视赵高,赵高脑海中的百官高呼万岁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在自己眼中,赵高这才明白,原来除了自己所谓的亲信阎乐赵成之外,偌大的秦国庙堂之上,竟然没有一人支持自己登基称帝。
迫不得已之下,赵高只能临时将公子扶苏之子子婴扶持登基,将传国玉玺递给了子婴后,赵高便率领百官参拜新帝登基,而子婴知道自己的帝王名号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汉公李林甚至都率领大军攻打至武关关外,所以便宣布自己只称秦王,不再称秦皇。
不过子婴却也明白,自己不过是赵高手中的一名傀儡,没有一件事情是自己能够做的了主的,不过子婴并不甘心如此下去,他明白就算自己唯唯诺诺恭敬听从赵高之言,迟早有一日自己也会步胡亥的后尘,所以这几日以来子婴一直在谋划着如何除掉赵高。
“寡人知道了,还有其他事情要禀奏的吗?”对于韩谈此人,子婴知道他也有着不小的野心,但是子婴也明白,比起赵高而言,韩谈的野心根本算不上什么,所以韩谈也成为子婴的心腹,二人常常在一起谋划,准备将赵高彻底从庙堂上铲除。
只见韩谈先是对着子婴躬身一拜,然后这才小声对着子婴说道:“启奏陛下,咸阳令阎乐今日一早便从武关赶回来了。”
“武关?”子婴听到之后先是皱了皱眉头,因为在子婴的记忆里,此时楚国征西大将军汉公李林已经率领十万兵马叩关武关了,在此关键时刻,阎乐突然神秘的离开咸阳前去武关,到底所为何事?谁也不知道,子婴也是一无所知,“阎乐去武关所为何事?”
不用子婴多想,也知道阎乐前去武关一定不是巡查武关城防,阎乐此人就像是其岳父赵高,本人根本就没有一点才能,遇事只会向后退缩,根本不懂得军政大事。
所以子婴在心中暗暗猜想,恐怕前去武关并不想表面所看到的那般简单,否则前去武关也不需要做的那么隐蔽,隐蔽的就连身为皇帝的子婴,若不是韩谈今日前来寝殿禀报,子婴到现在恐怕也还被蒙在鼓里。
“陛下,据微臣所派去跟踪阎乐的密探回报,咸阳令阎乐率领亲兵到达武关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前去了汉军大营,不过具体在汉军大营中做了何事,微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