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回 包大人审贪污网 曹小姐救杜通判
祥春2019-09-26 10:133,860

  曹静再探销金窟,结果还真有新的发现,好么!那里有个明利钱庄,火得过分了!这还不说,想进里间,还要凭信。这是怎么回事呢?曹静没敢硬闯,打算出来想想办法。结果曹静就看见,离着银铺不太远,有个卦摊。卦摊这有两个人,一个算命先生坐着,此人身着一身道服,大概四十多岁,长得挺帅,五绺胡须随风飘摆,但曹静一看,这不是包大人的师爷——公孙策嘛!不过旁边那个童子,曹静就不认识了,好么!这位,个头不矮,但长得真难看,脖子挺细,顶个大脑袋,这还不说,这位还没鼻子,此人梳着日月双抓髻,拿着一个布幡,怎么看怎么别扭。

  曹静看看,有点不自信,于是问小菊:“小菊,你看那个算命先生,是开封府的公孙先生吗?我怕我认错了!”

  “小姐,错不了,那个难看的童子我也知道。这是开封府的校尉,白眉大侠徐良的徒弟,细脖大头鬼房书安!”

  “嗯!”

  曹静再看看,这二位的眼睛直盯着银铺,知道有事。于是她看看街边,还不错,有个茶馆,于是曹静迈步进去。茶馆的小二一看:“哟!这不安乐公夫人吗?您能来小店坐坐,我们真是蓬荜生辉啊!里边请!”

  曹静一看,也好,之前在销金窟闹了一气,还是有效果的,于是点点头:“哎!小二哥,不说这个了,我们今天就是来逛街的。现在有点累了,你们有雅间吗?我想喝点茶!”

  “有!您跟我来吧!”

  小二把曹静和小菊迎到了楼上,曹静也不客气,点了一壶好茶,几盘点心,小二赶紧下去准备了。曹静赶紧吩咐小菊:“快!把公孙先生请上来!”

  “是!”

  小菊答应一声,没过多久,公孙策和房书安就上了茶楼。公孙策一看,低声说:“曹姑娘,您怎么来这了?”

  “公孙先生,这销金窟有问题,我们都明白,您来调查,我们就不能来吗?”

  “额,好吧!那包大人那儿你们说了吗?”

  “公孙先生放心吧,我们自然是说了!我觉着您在这,盯了应该有好一阵了,不知您有何发现呢?跟我也说说呗!”

  “这个……曹姑娘,我们正在查案,不合适吧?”

  “查案也得有我一份啊!公孙叔叔,之前包大人也说过,我们也是帮忙的,这不是还帮你们逮住了李签判和李荒呢!下一步,咱们还得想办法,继续挖明州的贪污网呢,您可不能对我们隐瞒啊!”

  “这……好吧!”

  公孙策刚要说,突然门帘一挑,大家当时吓了一跳,我们这可是秘密行事,别是有人偷听!再一看,好么!店小二,这家伙把茶壶和点心拿来了,这家伙一进屋:“嘿!怎么回事?走走走!我们这不接待算命的!”

  曹静总算缓过口气,行!不是偷听的就行!于是她清清嗓子:“小二哥,没事,这位先生是我请来的,我最近有点不顺,像找个算命先生给我破一破!先生,咱们开始吧!”

  “嗯!”,公孙先生装的还挺像,在兜子里翻了半天,拿出一桶竹签来,“姑娘,您先抽个签吧!”

  这个小二事还挺多,一听这个:“嘿!我说你个算命的,有眼不识泰山,这可是安乐公夫人!”

  公孙策也懂,马上一拱手:“哟!原来是安乐公夫人,失敬失敬!请吧!”

  曹静随手抽出一支,交给公孙策,公孙策手捋须髯:“嗯!原来如此!刚才看姑娘身上透着贵气,我知道是贵人,没敢多言。如此看来,这签的情况就对上了!姑娘的命数不错,从此签来看,确是长寿之相,而且和安乐公的姻缘也本该美满,只是,近期有些小坎坷,只要渡过了,前方一片坦途!”

  “那不知有何破解之法?”

  “这破解之法并不难,只是有些繁琐,况且天机不可泄露!”

  公孙策这话意有所指,曹静明白,当时一瞪眼:“小二!你听什么!赶紧出去!没听么!天机不可泄露!小菊,你上门口站岗,谁要是敢偷听,当时打出去!”

  “是!走走走!”

  小菊直接把小二轰走了,自己也站在了门口。曹静看看公孙策:“公孙叔叔,你也太坏了!算命嘛,算什么都行,干嘛非算姻缘啊!我跟范大哥没什么事。”

  “哎!话不能这么说!范千岁还是很好的,曹姑娘不要错过哦!”

  公孙策说完一乐,随后面色就开始严肃起来,跟曹静把现在的情况和盘托出。原来,包大人已经审了逮住的四个人——李荒、李当、败家子李桑,还有李帮,也就是那个李签判,而审讯的结果,竟然让包大人冷汗直冒。怎么回事呢?就逮住这四位,竟然都是一大家子人!这其中,李荒的出身较正,那真是一步一步从大头兵升到了从五品的游击将军,担任明州兵马副都监,到如今已经三年有余。而自他当上这个职位之后,有了势力,马上让两个侄子李帮、李当,开了一家明利钱庄,把持了明州的白银流通。而后来呢,经过李荒的保举,侄子李帮当上了明州府签判,侄子兼义子李当担任了市舶司巡检,至于明利钱庄这块儿呢,就交代给了最不成器的孩子——李桑。多年的经营下来,明利钱庄的规模也不算小,在明州各县和州城都有分号,但也没开出两浙路去,所以包大人他们在东京汴梁并不清楚。现在一查,这明利钱庄的总号,就在银县的销金窟。

  这刚开始呢,包大人认为,这不过就是一条普通的贪污网,当官的有权了,再把持财路,大捞一笔。可等包大人派下公孙策,仔细一查,当时惊出一身冷汗!原来,他们也发现凭信的这件事了,这个凭信,其实就是个银制的小牌,重一两左右,可这块银制凭信在黑市中的价格,能达到八千到一万两银子!而公孙策再派人仔细摸排一下,发现这块凭信的作用,的确非常之大。持此凭信到明利钱庄,竟然能兑换到七百铜钱一两的银子!

  按说这是不可能的!宋朝的白银紧缺,正常的银子,能兑换到一千文(一贯)一两,这是朝廷的官价,至于纯度更高的官银,黑市价格更高,据说能到一千二百文一两,当然了,这东西有价无市。可明州的兑换价怎么低出那么多呢?而且公孙策打听到,如今明州不少的泼皮无赖都以这行为生,拿到七百文一两的价格,转手给外地的钱庄,就能到九百或九百五十文一两,干赚不少啊!

  要说包大人呢,在之前担任过好几路的转运使,对财政这块并不外行,他明白,白银冶炼这块,全都是由国家管控的,其中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等等,虽然低于七百文一两,但谁能拿到呢?除非他朝中有内应。不过包大人转念一想,这个可能性不高,因为从朝廷拿银子,手续繁复。朝中控制这块儿的是三司,就算想往出走普通银子,也得三司各级官员签字,同时报请六部之中的户部备案,以备年终审核。一个明州小官,联络那么多朝中大员,跟他一起洗钱,也不合理。这是掉头之罪,人家朝中大员本身俸禄就高,冒这风险干什么?除非,外部有原料进来!

  包大人把自己的思路跟公孙策一说,公孙策乐了:“包大人,您忘了吗?东瀛可就是咱们进口银矿的大户!”

  哎!公孙策这一提醒,包大人眼前一亮。原来,包大人当年在三司任职,其中就审批过从东瀛进口粗银和矿石的记录,这东瀛盛产白银,但冶炼技术落后。所以,宋朝方面进口最多的就是银矿石,以及初步冶炼的粗银,而宋朝呢,也把东瀛的贸易限制在了明州一口,所以根源肯定在这。难道是东瀛人走私矿石,和李荒等人勾搭成奸,私炼白银出售?于是包大人马上让公孙策负责,派出数个小组,监控市舶司码头和明利钱庄周边,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银子的来源在哪儿?

  结果这一监控才发现,市舶司码头那块儿,东瀛商人确实是遵纪守法,他们运来的银矿石和粗银块,都由市舶司管理,进出都有明细账目,没有问题。而在这个情况下,明利钱庄的货源仍然是源源不断。而且公孙策还发现,被买走的银子,成色还有些许的不同,其中一种,看样子跟官银差不多!公孙策一下就警觉了,滑州案时,还有十万多两银子不知下落,难道着落在这里了?于是公孙策派人跟踪往银铺运银子的人,打算顺藤摸瓜。可包大人的校尉们,武功虽高,奈何对方地理熟悉,三下两下就给摆脱了。所以到现在,事情还没有眉目。

  公孙策把事情跟曹静说了一遍,最后看看左右:“曹姑娘,如今对方已经开始提防,案子不太好查。既然如此,你们也加把劲吧,对方再严密,百密总有一疏,一定要抓住对方的破绽!”

  “没问题!公孙叔叔,我们肯定全力以赴!”

  公孙策走了,曹静呢,又喝了两口茶,琢磨了半天,这银铺我们该如何查起呢?想了半天没主意,于是把茶钱结了,带着小菊,围着明利钱庄就转开了。哎,这阵,天色渐黑,曹静还琢磨呢:能不能在走之前再找到点蛛丝马迹呢?

  哎,等转到钱庄后门附近,曹静和小菊突然发现,几个伙计往外拖出两个麻袋,这还有人念叨:“你们滴!赶紧把他们扔下去,死拉死啦滴干活!”

  “是!”

  曹静他们一听,这位说话怎么这么别扭啊?估计是东瀛人,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再看看,好么!这会儿,那个说东瀛话的人走了,其他几个人直接拽起两个麻袋,下面各栓了一块石头,“噗通!噗通!”,扔进了店后的河里!

  曹静一看,现在事情难查,什么都可能是线索,这情况不能放过!于是跟小菊一使眼色,小菊明白,赶紧在旁边,顺手薅了一支芦苇,掐头去尾。看看扔麻袋的几个人进去了,小菊“哧溜”,也偷偷下了水。

  要说小菊的水性,那是一等一的,很快她就找到了两个麻袋,从怀里掏出匕首,拉断系着的石头,然后费了牛劲,总算把两个麻袋拖上了水面。曹静在岸上,赶紧寻找了一块僻静的地方,两个人总算把麻袋拖上了案。曹静迫不及待,赶紧把第一个麻袋口打开,这一看,好么!是个人!此人一身教书先生的打扮,这脸上也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可曹静却看着眼熟,这不是之前刚刚见过的明州通判杜子同嘛?

  小菊一看,杜通判昏迷不醒,她也明白,这是喝了水了,于是找到肚子上的穴位,使劲一按,“噗!”,杜通判当时就把水喷出来了:“哎呀!哎呀!”

  有声音了,这就有缓!曹静见状,赶紧把另一条麻袋打开,这一看,当时面色一红!

继续阅读:第71回 回衙门通判述秘 遮实情曹静打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荣华富贵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