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帝是个贤明的帝王,勤勉政事,广纳箴言,如今的大明虽与开元景文盛世比不得,不过在历代帝王中,他算是出类拔萃的。
至少在处理政事上,他做得比他那昏庸无能的父亲好。
昭和帝少年继位,在这之前吃过不少苦。
先帝后宫之众,个中纷争也多,他也是命好,在诸多争风吃醋尔虞我诈的后宫之中逃过一劫顺利降生。
期间他的生母虽受奸人所害,不过幸得当时的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后垂怜庇佑,这才得以存活至先帝驾崩,因他是独子,所以没有经历残酷的皇权纷争,理所应当地登上了帝位。
昭和帝生长在虎狼环伺的后宫,见惯了一个个看似娇滴滴的姑娘在背后用尽阴损招数,他生母被污蔑为妖邪被活活烧死,是他一辈子的阴影。
所以,自继位以来,昭和帝并不耽女色,暂且抛开早些年因恃宠而骄被打入冷宫的骊妃不谈,如今后宫仅有淑贵妃一妃,至于皇后之位,至今空悬。
淑贵妃是当今太后的嫡亲侄女儿,昭和帝感念太后多年来的庇佑之情,娶来淑贵妃后一直礼遇有加。
正是因为昭和帝和淑贵妃伉俪情深,所以昭和帝才突破万难,甚至不惜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这才如愿守得她一人。
淑贵妃年少便与昭和帝相识,她行事温婉得体,自嫁给昭和帝后更是恪守本分,半点没有恃宠而骄,处理后宫事宜也极为妥当,或许正因如此,她才盛宠不衰,独得昭和帝的恩宠。
至于为什么她这般受宠至今仍是贵妃,难登后位,世人众说纷纭。
有人猜测,昭和帝是怕谢丞相一家出两位皇后,风头太盛,居位自傲,所以才迟迟不肯封她为后。
不过这终究只是个猜测罢了,昭和帝和淑贵妃十几年的相知相伴,哪怕被这帝王权术所干扰,这份相守的情谊依旧能让世人艳羡不已。
不过这份情深,又将迎来最大的阻碍。
淑贵妃无子,仅生一女,那便是今日里来的这位端瑞公主。
淑贵妃生产之时难产,险些一命呜呼,所幸后来捡回一条命来,不过至今体弱难愈,再难有子嗣。
对于一个偌大的王朝来讲,没有子嗣继承是为大忌,若是昭和帝一不小心驾崩了,又一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选,难免滋长某些不怀好意之人的野心,届时必会引起一阵腥风血雨。
如今朝堂之上有几个老臣已经上奏章要昭和帝充盈后宫,皆被昭和帝搪塞过去了。
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江山和心爱之人之间他总得选择一个,至于往后他会不会迫于朝臣施压另娶她人,这就不得而知了。
再说端瑞公主。
这位公主出生时难产,奄奄无息,都说这是一死胎,昭和帝悲怆之余抢过来抱了会儿,想尽一尽最后的父女情谊,谁知这公主一到昭和帝手中便活了过来,张嘴便大声响亮地哭了起来,小手还不停地拉扯着当时昭和帝随身相携的鸾鸟玉佩。
在场者无不称奇,昭和帝也迅速转忧为喜,赐字祥瑞的瑞,当即册封为端瑞公主。
昭和帝对这个女儿宠爱甚笃,就连她的百日宴亦一改之前的勤俭家持,从而大肆操办,端瑞公主的风头一时无几。
天家养女儿喜欢富养,不过按照往常惯例,富养之下难免养出个娇蛮公主来,可端瑞公主其人并没有如此,恰恰配得上她封号中的“端”之一字。
端瑞公主出生时虽有波折,不过并没有像别人预期的那般体弱多病,这身子骨反而格外好,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生过几场大病,就连昭和帝都笑称,“朕这女儿一生中的所有磨难怕都用在出生之时,往后自当无比顺畅,可喜可喜!”
天家虽然宫规森严,不过昭和帝并没有拿这些宫规对这个女儿多加约束,可奇怪的是这女娃娃虽小却异常地懂事,学习东西的速度也快得惊人,四书五经从三岁之时就能熟背如流,往后琴棋书画也不点自通,就连医术厨艺也悉数去学了来,虽谈不上精通,不过对于一个本该对钟情于嬉戏玩乐的十三岁小娃娃来讲已是不易。
女姝来京都有一段时日了,关于这位端瑞公主的事她早有耳闻。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里的凶残程度就连女姝听了都觉得惊骇得毛骨悚然,她一个尚未及笄的外加养尊处优的小公主,竟然敢踏足这里?
没容女姝多想,甚至连崔沪都还未来得及出门迎接,这位传说中的端瑞公主便带着一众保护她的宫廷侍卫浩浩荡荡地来到屋内。
入门的是一个长相精致的小娃娃,身披一身用上等狐狸皮毛制成的狐裘,手上又捧着一个鎏金镶龙凤纹的汤婆子,头上挽出了一个简单的发髻,用一根带着铜制小铃的红色发绳绕了两圈,走起路来步子稳健又轻盈,连发绳上的铜铃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
瞧着来人,女姝刑奇以及方士成迟冠山四人神色各异。
崔沪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急忙要跪下参拜,结果膝盖还未来得及点地,一阵清脆的铜铃声响起,端瑞紧忙上前一步抬手把他稳稳扶住。
“崔副校是曾在沙场上为大明流过血之人,端瑞一长居宫中的女儿家,于大明又无甚贡献,此礼端瑞受之有愧。”
崔沪惶恐,不再行君臣跪拜之礼,拱手弯腰站在一旁,“公主高赞了,这是臣的本分,不敢居功!”
端瑞无奈笑笑,回头嗔怪一般看了一眼她身后跟着的那个身着深色锦服的高大男子,而那个高大男子始终很是严肃地板着一张脸,从他那张脸上根本看不出其余情绪。
端瑞目光又往后掠了掠,淡淡开口道:“阿晋留下,其余人退下吧。”
一众侍卫领命,整整齐齐地出了门,最后一个出门的还体贴地给他们关上了门,把寒风也一并关在门外。
端瑞这才转过身来,眸光一转先是和刑奇对视了一眼,心里一紧。
明明他那张脸上没有表情,她却从心里觉得有些发寒。
她捂汤婆子的手紧了紧,装作若无其事地移开目光,落到女姝身上。
“姐姐!”
她依旧带着温和的浅笑,率先跟女姝打起了招呼。
她这声姐姐可把崔沪听懵了。
这端瑞公主不是皇上的独女吗?怎会又多了个姐姐来?
她是公主这回事,女姝只在她入门时诧异了一瞬,没太多意外。
更让她感兴趣的是她身后跟着的那个高大男子。
崔晋,原来他便是崔沪的儿子!
女姝并不是第一次见过他,上次在浮生堂时就和他有过短暂的照面,当时未曾觉得他有什么值得感兴趣的,不过自从刚才知道了他是崔沪儿子后就觉得有些兴趣了。
这崔沪长了满脸大胡子,也许是常年征战沙场的缘故,眉上总带有一股子戾气,不过因为性格爽快耿直,所以与他相处起来倒并不觉得害怕。
他这儿子倒是生得与他完全相反,那张脸很清秀,像个读书人,不过他又始终板着一张脸,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手上又一直紧握着一把长刀。
这副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来的侠客,仿佛下一秒就能抽出长刀来跟你拼死一战,瞧着就不像是个好相与之人。
女姝很快收回打量的目光,毫无芥蒂地对着面前这小娃娃笑着打趣道:“原来你是公主呀,你这一声姐姐叫得,那我岂不是多了一个皇帝老子?”
崔沪听得横手擦了一把冷汗,当着公主的面拿皇帝来开玩笑,这过分蹬鼻子上眼了吧!
不过端瑞只是笑笑,“刚才端瑞去买甜点铺子去买糕点蜜饯之时碰着姐姐身边的护卫了。”
她说护卫,女姝没有反应过来,再一想,她可能说的是琰安。
一想到琰安,女姝不自在地撇了撇嘴,“他倒是在外面玩得快活,都说了在这里等他,竟然到现在还没来!”
端瑞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他与我等一同来到此处,不过他现在在门外。”
“门外?”女姝皱眉,朝禁闭的门口望了一眼,“他在门外干嘛?”
端瑞说道:“他说他好像惹你生气了,又不知你在为何生气,所以尚在反思,不敢来见姐姐。”
“他真是……”女姝失笑,而后又轻哼了一声,“算了,随他去吧,反正受冻的又不是我,刚好让他好好反思一下,省得成天惹我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