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双手握着“轩辕宝剑”身先士卒,一路狂冲杀入万魔绝军阵德八卦台中,一时之间,喊杀声,战鼓声,融为一体震天动地。
徐达有“轩辕宝剑”在手如有神助,万魔绝军阵的诸多幻象岂耐得了,只见他左右开弓,遇神杀神,遇魔诛魔。
陈友谅原以为一个“万魔绝军阵”便可吞并朱元璋的整个义军,岂料一个徐达就将此阵给破了!几万布阵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数也数不清,两万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
陈友谅则在部将的保护下逃出了这片火海,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而去。
但是,鄱阳湖口早已被朱元璋给堵住了,在陈友谅突围的时候,朱元璋的义军乱箭阻敌,陈友谅就此告别了他的驽马一生,死在了乱箭之下。
陈友谅战死后,赵普胜潜逃到了阳新县富池镇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住了下来,由于他曾反叛过朱元璋,后又在汉军中为将时杀了许多义军将领,所以,他深知自己不容于朱元璋处,同时也为了躲避朱元璋的追杀,赵普胜只好改为袁姓,从此不问世事隐居了下来。
鄱阳湖大战之后,朱元璋见康郎山四周尸首交横,血骨狼籍,不 觉心中悲切地对诸将说道:“咱当初从滁阳王起义,到今日大战,幸得诸将不顾生死奋勇杀敌,这才保下洪都、保下金陵!”说罢环视鄱阳湖一番道:“如今,湖上血水汪洋,抗浪山尸骨堆积,令咱不忍目视啊!”
李善长闻言安慰道:“上位,古有商殷诸顽臣愚将,不识得西周乃为真命天子,因而逆天而行。如今亦同,汉军之将亦不顺应天命,而与大帅为敌者,皆自取其死,非人所能害也。”
徐达也附和道:“大哥,正所谓成王败寇,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哥又何必如此悲天悯人!”
朱元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话虽如此说,但咱这心还是颇为悲痛,特别是为此战牺牲的将士们,咱一想起他们的容颜,咱就不觉……不觉悲从心生!”
周德兴闻言建议道:“大哥,既然你心存不安,或许可以为死去的将士建一所忠臣祠,让他们的英雄事迹流传千古,万世流芳!”
“此意正合咱的心意。”朱元璋闻言交代周德兴道:“二弟,你就再辛苦一趟前往抗浪山勘察地形,选一吉地建筑一间忠臣庙。”
周德兴领命,随即带领五百兵勇在抗浪山西北麓的凤凰嘴上,为浴血奋战的三十六为将领和三百士兵兴建了一间忠臣庙。忠臣庙前有青石狮子一对,大殿上供奉着三十六位忠臣的牌位,中间为十八位,左右两边各九位。每个牌位上均刻有忠臣的姓氏。
庙宇建成之后,朱元璋又追赠这些忠臣良将的官爵:
赐韩成为高陽侯,赐丁普郎为济陽郡侯,赐陈兆先为颖天侯,赐宋贵为京兆郡侯,赐王胜为代原郡侯,赐李信为陇西郡侯,赐姜润为定远侯,赐王咬柱为太原郡侯,赐王凤显为罗山县侯,赐李志高为陇西候,赐程国胜为安定郡侯,赐常惟德为怀远侯,赐王德为合淝县侯,赐张志雄为清河侯,赐昌文贵为汝南郡侯,赐俞泉为下邳郡侯,赐刘义为彭城郡候,赐陈弼为颖川郡侯。
赐后明为梁山县子,赐朱鼎为合淝县子,赐王清为盱眙县子,赐陈冲为巢县子,赐王喜先为定远县子,赐汪泽为庐江县子,赐丁官为含山县子,赐逯德山为汝陽县子,赐罗世荣为随县子,赐史德胜为安定县子,赐徐公辅为东海县子,赐裴轸为永定县子。
赐郑兴表为随县男,赐常德胜为寿春县男,赐华昌为虹县男,赐王仁为曹城县男,赐王理为五河郡男,赐曹信为含山县男。
随死军士三百人,各依姓名,赐为武毅将军,正百户,子孙世袭。
朱元璋定了追赠的官爵后,又赐名抗浪山为康郎山,并命李善长、宋濂等诸位文臣做了一篇祭文,令祝史于春、秋二祭时朗诵一遍,且同绢帛焚化与上苍。
正是:康郎山色对湖开,碧血犹溅救生槐。襄汉鲸鱼翻巨浪,濠粱龙虎集群才。宫亭倾满英雄泪,画角吹残草木哀。三十六公遗像在,须眉不减汉云台。
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后,于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同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友谅之子陈理将自己反绑起来,背上背负着一根带刺的荆条,口中叼着陈友谅为自己雕刻的帝王玉玺,打开城门,跪地投降。
朱元璋就此兼并了汉军的所有国力和城池,并委任陈理为信使,前往平江,让他现身说法,向张士诚招降。只可惜,张士诚并不愿意接受朱元璋的招降,而是想着举全国之力以维护他的王权地位。
七月,朱元璋命周德兴与常遇春攻打赣州,于次月便攻克吉安。至正二十五年正月,周德兴率领吴军势如破竹,一举攻克赣州、安福、永新等地。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领大军南征张士诚,势如破竹地一举攻下了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张士诚的势力赶出了江北地界。
至正二十六年三月,刚刚凯旋而归的周德兴,半途接到朱元璋的调令,让他转道驰援徐达,并一举攻克高邮。五月,朱元璋又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同年十一月,徐达、常遇春率领着一众甲士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苏州、杭州、湖州、嘉兴诸城,紧接着以重兵包围平江孤城,发动了平江战役。
就在徐达、常遇春率军围困平江城的同时,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前往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府来,但在小明王于瓜州渡江的时候却悄悄地将渡船的船底给凿了个大洞。结果,小明王韩林儿淹死在了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