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台王颜思齐》第1集
翁墨宸2020-02-27 00:012,090

  尖山埋骨 石剑牵引英雄魂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台湾省嘉义县水上乡的农民正在水上乡与中埔乡交界处的三界埔尖山顶上种植树薯。他用铁锨使劲地挖着泥土,心中想起来年丰收的景象,嘴角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忽然,“当”的一声,铁锨不知和什么硬东西碰撞到了一起,他好奇心起,轻轻地用手拨开土层,原来是一块大石条。他用铁锨继续挖掘,想将大石条整体挖出,好栽种树薯种子。

  待整块石条呈现眼前之际,他惊呆了,这哪是什么石条,而是一把长约40公分,宽约12公分的石剑。他将石剑上交嘉义县政府后,便有考古人员前来考察,结果又在离石剑出土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墓。

  古墓坐北朝南,面向白河水库,墓丘已经塌成平地,墓碑一半沉入土中,没有墓志铭。

  考古人员立即询问当地村民,得知此墓被称为“大将墓”,至于墓葬何人却是不得而知了。

  考古人员想起了连横先生所著的《台湾通史》有这样一段记载:“台湾固海上荒岛,我先民入而拓之,……我族我宗之衣食于兹者,不知其几何年,而史文零落,硕德无闻,余甚憾之。间尝陟高山,临深谷,揽怀古迹,凭吊兴亡,徘徊而不能去。又尝过诸罗之野,游三界之埔,田夫故老,往往道颜思齐之事。而墓门已圮,宿草茀焉。乌呼!是岂非手拓台湾之壮士也欤!而今何如哉!”

  据此,考古人员初步怀疑此墓为颜思齐之墓。后来,嘉义县政府研究该墓史料发现确为颜思齐墓葬无疑,便在墓葬旁立了一通“颜思齐墓纪念碑”。

  1959年台湾省政府亦在云林县北港镇内的中心圆环中央立起一块尖锥形的纪念碑,纪念碑上清晰雕镂着“颜思齐先生开拓台湾登陆纪念碑”十四个字。

  那么,在碑中所刻的这位“颜思齐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又有哪些功勋伟业竟能独享这份无上尊荣?若要解开其中谜团,我们就得穿越时空,去一趟明朝方能知晓。

  明朝万历十七年 (公元1589年) ,漳州府海澄县海沧青礁村的一家农舍内,一个婴儿诞生了,他就是颜思齐。

  由于生活所迫,颜思齐少年时便来到当时有“小苏杭”之称的海澄县城(月港一带)一家裁缝店学习剪裁手艺。

  少年时的颜思齐长得体魄雄壮,且从小习武,练就一身好武艺,加上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整日里又好打抱不平,这样的性格换来了当地一批青年壮汉的尊敬与跟随,同时也惹了不少祸端。

  于是,在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年仅二十三岁的颜思齐因为和当地某官宦家的少爷发生冲突,一怒之下失手打死了其家仆,无奈之下,他只得躲进一艘载满货物即将出洋的帆船上,偷渡到了日本长崎一个叫平户的地方。

  十七世纪初期的日本,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国家。

  当时日本国内正处在德川家族经过“关原战役”击败丰臣家族西军政权,建立起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的“幕府政权”初期,德川家族和丰臣家族新旧政治势力的冲突十分激烈。

  日本庆长十九年(1614年)冬,丰臣家族在大阪城中聚集太阁派军队凭籍三道坚固的城墙和防守力量正式向德川幕府宣战。

  这场战争历经半年之久,最后以德川军队攻破大阪城大获全胜结束。丰臣家族至此灭亡,这也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最后一场战役。

  从小在福建沿海长大的颜思齐便听说过倭寇在中国烧杀抢掠的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从小就被送去习武练拳,以保自身周全。

  所以,在他的印象中,日本人个个都是好勇斗狠之辈。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平户这个地方,日本人却对中国商人极其的欢迎。

  原因在于当时的德川幕府为了迅速恢复战后经济,再加上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必须依靠平户这个日本国最大的通商贸易口岸对外引进商品。

  因此,德川幕府极力鼓励华人前往长崎进行贸易,对中国商人不仅尊重,而且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并免除关税等等。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颜思齐正式“侨居”长崎平户,并且以多年学到的裁剪手艺谋生。经过几年的勤俭积蓄,终算熬出了头,经营起了一间成衣铺。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颜思齐为人豪爽仗义,乐于帮助别人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这倒使得他成为那些身处他乡的旅日华人竞相结交的对象。

  这时的平户本就是个商旅往来极其繁荣的通商港口,其中鱼龙混杂自不必言表,一来二去,三教九流之辈也都有了他的朋友。

  颜思齐日愈高涨的名气辗转传到了日本当地政府的耳朵中,他们为了更好的管束旅日华人,便主动邀请颜思齐担任专门负责中日贸易的商业官员“甲螺”(甲螺,即头目,有点类似现在的华商会主席)。

  从事“甲螺”期间,颜思齐认识了一位他生命中极其重要的朋友——晋江船主杨天生。

  这时候的杨天生已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海商。

  他不仅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而且还认识了一大批从事海上冒险的青年壮士。

  这让颜思齐心动不已,也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大更远的抱负。

  他借助杨天生的关系认识了这些所谓海上从事冒险行业的青年壮士,并和他们打成一片。

  由于颜思齐的慷慨仗义,这些青年壮士均尊称他为大哥。

  明朝政府在隆庆元年(1567)便宣布开放海禁,但在对日本的贸易上却是严格禁止的,特别是硝黄、铜、铁一类的矿产更是严禁出口。

继续阅读:《开台王颜思齐》第2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锦城剑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