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在火药弹球中加添毒药以增强杀伤力的做法,是个了不起的进步。据《武经总要》记载,制造这种毒药烟球,需要在火药中增加巴豆、狼毒、砒霜等有毒成分。此外,还要“以故纸
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捣合后涂缚于弹外。由于加了有毒成分,制作精细,故能达到“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的良好杀伤效果。
(三)装备齐全配套,质量较高
北宋时期的装备也有突出的发展。大至用于作战保障的车辆、机械、器材,小至弓箭及人马装具、护具都相当齐备配套。用皮革作的弓、弓袋、箭較、弩箭葫芦、弓箭葫芦等弓箭装具,大小型号俱全,足以“随号弩及箭大小长短而用之”。尤其是盔甲,可以说达到了至善的地步,有钢铁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字铁甲、光明细纲甲等多种形制。一套盔甲,上有头鍪、屯项,中有披膊、甲身,下有吊腿,几乎把士卒的全身都防护起来。盔甲的长短大小,亦因身材大小和兵种的不同而不同,“步军欲其长,马军则欲其短;弩弓欲其宽,枪手则欲其窄”。盔甲分为铁制、皮制和纸制三种,其中纸甲的产量相当多。
为了对付西夏,康定元年(1040年),宋仁宗诏令淮南、江、浙等路州军一次造纸甲3万,“以给陕西防城攻守”。由于纸甲便于水战,成本较低,所以神宗时曾规定:“若私造纸甲五领者绞”。北宋的马甲,由面帘、后搭、鸡项、荡胸、马身甲等部分组成,亦具有防护战马的良好效能。马甲是用皮革缀上铁制成的,质量也较高。
北宋武器装备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有其历史的必然。宋军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少数民族强大的骑兵,而北宋的军马又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采取“以步制骑”的战术。而采取这种战术,除靠坚固的城防筑垒以外,主要需要有较先进的武器和装备。同时,北宋的作战方式,大量表现为攻守城战。如统一战争时灭南汉的韶州、兴王府之战,灭南唐的围攻金陵之战、灭北汉的攻打太原之战都是规模可观的城市攻坚战。再如,同辽的第一次幽州之战,澶州之战中的瀛州、天雄军、澶州诸战以及北宋末年抗金的几次开封保卫战,都是进行得十分激烈的守城战役。这种以攻守城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情形,也迫切需要有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特别是火器的出现。
战争需要北宋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北宋也具备了武器装备获得较大发展的可能。这是因为,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离不开当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条件。北宋的社会经济,不仅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而且作为手工业和兵器制造业基础的采矿和冶铁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宋仁宗和宋神宗时期,几种主要矿产的最高产量就能说明这一点。仁宗时,铁的产量达到720余万斤;神宗时,铜的产量达到1460余万斤,铅961万斤,锡232万斤。而唐代后期,铁的产量仅有约200万斤,铜的产量才仅有65万斤。同时,北宋的冶炼制作技术也较先进,“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有的锻坊“取精铁,锻之百余火”,则成纯钢,“其色清明”。此外,当时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如火药的大量生产并应用于军事,以及数学上的成就等等。所有这些,都为北宋兵器和装备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正是在这种既有需要又有可能的情况下,北宋的武器装备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火铳初创于中国元代,它是依据南宋火枪尤其是突火枪的发射原理制成的。虽然长期以来对火铳创制的年代无据可依,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搜集到的出土和传世的元代火铳日渐增多,从而为分析其创制的时期和有关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资料分析表明,火铳应是中国最早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
元代创制和使用的火铳,使中国管形射击火器出现了由原始的竹筒火枪向金属材质铸造的火枪的一次飞跃性过渡,同南宋创制的突火枪相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火铳对突火枪的继承性,也可以认为元火铳是突火枪发展的产物。相比宋代的突火枪,火铳的优点无疑是明显的,突火枪用的是天然的竹筒,火铳是金属铸造,在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和射程上突火枪都是难以比拟的。突火枪是最早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管形射击火器,元火铳也是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较为先进的金属材质管形射击火器
元火铳与突火枪相比,有许多改进之处。首先,元火铳的使用寿命较长。金属制元火铳铳壁的熔点高,耐烧蚀性好,抗压力强,不易炸裂,能够适应因火药性能的改良和装药量的增多而增加的膛压,所以一支元火铳能够使用多次而无须更换,使用寿命大为延长。
其次,元火铳的制造规格易于统一。元火铳是按一定规格进行成批铸造的,同一批火铳的各部尺寸事先都有设计,除了因制造工艺不平的限制所产生的误差外,其他误差甚小,这样便可严格控制火铳药室的尺寸,保证装药量达到标准,既能保证发射威力,又可提高发射时的安全性能和控制射程、设计精度。
再次,元火铳的构造比较合理。在外形上已能明显区分出铳膛、药室和尾銎三个部分,各部分的横截面都呈圆环形,口径、铳长、铳膛长、药室长之间,虽无准确的数量比值,但其外形结构已反映出适合发射需要的粗略的数量关系。
如药室部呈灯笼罩式隆起,内外径大于铳膛的内外径,因而使药室具有较大的容积和横截面,这种构造的特点,能使火药在较大横截面的药室内迅速燃烧,增大了横向燃烧面,提高了燃烧的瞬时性,瞬间生成具有较大压强的大量高温气体,并被挤压(压缩)入截面较小的铳膛中,使压强再次增大,从而提高了发射力和弹丸飞行速度及杀伤力,最后一点,元火铳的射速较快。元火铳的内壁较光滑,发射后残存于铳膛内的药渣清除较易,费时较少,因而提高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