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思兰院
“小姐,你猜得对,汪嬷嬷这两天果然在查一些事情。主要是找一个当年在侯府坐诊的老大夫,还有一个被老夫人放出去的老婆子。”青草站在书桌旁一边给柳婳祎磨墨,一边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给小姐听。
柳婳祎听到这个并没有吃惊,这一世她花费了这么多的心思,做了这么多的准备,也就料得到母亲会有所改变。再说,她确实也很想知道,当年太祖母在世的时候,到底李氏是用了什么法子调换了两个孩子。
据她后来听人说,太祖母并不喜欢李氏,甚至两个人说是互相生厌的地步。按照道理来说,太祖母应该是非常关注李氏的,可李氏却可以在太祖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柳婳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是她没有想到的,但是事情过去多年,想要查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正在思考着,帘子一开,齐世姝在笑吟吟看着表妹:“怎么了?就连写几个字都要出神?”
“表姐过来了,我也就是胡乱想想,没有什么大事。”柳婳祎走上前亲自拉着她进来,一边吩咐人端茶上来,一边和齐世姝并肩坐在暖榻上,“表姐今日又不做针线,小心母亲又出来找你!”
齐世姝点点她的小脑袋:“你啊,真是坏死了,天天就巴不得我倒霉。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现在最怕的就是针线,我啊,真是恨不得马上有个针线的丫头给我解决下这个大问题。这不,我就来找你了。”
柳婳祎捂嘴笑了起来,这辈子近距离和表姐表哥相处,才知道这两人是这么有趣的性子。她想到齐氏的性子,再看看这两兄妹洒脱又不失机敏,心里说不出的温馨:“表姐,齐家在并州还好吗?”
“我从小就在京都长大,以前的时候,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外祖家在哪里。后来渐渐长大了,母亲和我说,外祖一家在很远的地方,不能经常过来看我。那时候,我并不懂事,时常妒忌大姐有外祖家。”
“可是有一次,当我问,为什么我生辰外祖没有送东西给我,为什么大姐有自己的外祖家送的礼物的时候,我看到母亲红了眼睛。我那时候很害怕,连忙和母亲道歉,母亲只是摇摇头说不怪我,可眼泪却没有断过。”
“那时候年纪小,并不是很懂这些事情,直到后来大些了才慢慢明白母亲的苦楚。我问过母亲,问母亲可是对外祖家有怨或是不满,可母亲总是摇摇头,又从不和我细说。直到最近两年,母亲才愿意和我说些外祖家的事情。”
柳婳祎笑着看着表姐:“母亲说,她幼年和我一样,一直在京都生活。在齐家的时候,她是家中得宠的女儿,不管是父母兄长,还是祖父母从来都舍不得说她一句重话。她不喜欢针线,只喜欢读书。”
“在别人家,这样的女孩难免被说几句,可是在齐家,祖父却说母亲有齐家的血脉,实在不应该浪费,很是支持母亲读书。所以她提起这段时间,觉得是她未嫁前非常舒心的一段日子。”
“我还傻乎乎问母亲,为什么齐家如此疼爱母亲,却要母亲嫁给侯爷呢?我并不喜欢侯爷,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很少过来看望我们母女,包括兄长也是。更何况,侯爷的家在永安侯府,不在东府。”
“母亲那时候总是笑着说,正是因为齐家疼爱她,所以才把她嫁到了侯府,希望她可以有富贵安生的日子可以过。其实母亲说这些的时候,我是从来不相信的,因为自从我们来到了东府,侯府从来没有给我们任何银两。”
“如果不是因为母亲身上有些太祖母留下的银子,恐怕我们连一般的采买都有些困难。可母亲从来没有在乎过这些,反而时常对我说,她之前闺阁房中种着兰花,还问我愿不愿意和她一起种。”
“我担心母亲太过伤怀,便和她说自己也喜欢兰花,希望自己的闺房前也种满兰花。表姐,你看,那些就是我养了三年的兰花,只可惜,我并没有养好它,我没有这个天份,母亲房前的兰花就比我好多了。”
“母亲又和我说,其实我外祖一家现在远在并州,现在都过着辛苦的日子。因为疼爱她这个女儿,甚至连她的银子都不要,反而给她一些银子。我那时候还天真,拿着小时候太祖母给我的长命锁要给外祖家。”
“我想着,那个长命锁是个金的,一定可以让外祖家过一段富裕的生活。若是还不够银子的话,我还可以去侯府撒撒娇,去向侯爷要些银子。我本来以为母亲听到这话一定会很高兴,谁知,母亲却发起了大火。”
“她很严厉的告诉我,齐家是当年京都的书香门第,哪怕再穷,也绝不会堕了自己的风骨。若是齐家可以为了钱失去了自己,那当年母亲祖父的牺牲又有什么意义,齐家又怎么会沦落并州。”
“我那时候并不了解齐家,对于齐家的印象,也只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外祖。后来有一次,我在母亲的小书房找书,看到一本《策论》,那上面有几行注释所得,字体和母亲平日里完全不同。”
“我拿过去问母亲,母亲告诉我,那是我的舅舅给母亲写的。那时候母亲刚刚读《策论》,是舅舅一字一句解释给母亲听。我那时候心里想着,若是兄长去了侯府读书,以后也一定会这么帮助我的。”
说到这里,柳婳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语气低落了下来:“可现在想想,也许每个兄长都是不一样的。哥哥并不是很喜欢我,想来是觉得我霸占了母亲的宠爱,他心里有些不舒服,又或者……”
齐世姝毫不留情打断她:“这都不是理由!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到京都,可是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我也是知道一二的。他是哥哥,就算平日里兄妹之间有什么龌龊,哪里可以说那些话伤人。”
“我和兄长说过表弟这个情况,说实在的,要不是因为他是姑姑的儿子,我们恨不得好好教训他一次!这么多年来,你们在东府的日子并不好过,身为人子,他没有尽孝,身为兄长,他也没有尽责。”
“表妹,你不需要为这样的人寒心,因为不值得!”齐世姝这些话压在心里很久,现在终于可以说出来,实在是越说越痛快,“我知道,你们毕竟是亲生兄妹,若是我这么说,其实是很过分的。”
“可是我冷眼旁观这么久,再加上平日里在府中听到的一些传言,并不觉得表弟是一时糊涂。我始终觉得,表弟已经被人教坏了,现在若不给他一个大的教训,恐怕他一声都要毁在了侯府。”
“我们虽然从小长在并州,那里不要说富裕,连家中想要请个好先生都困难。可是不管是祖父还是父亲,从来没有让兄长染上不好的习性,甚至正因为在并州,才比在京都时更加刻苦。”
“表弟是为了什么去侯府?是为了读书!可他现在做出的事情,这书都已经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表妹,哪怕是为了姑姑,你也要振作起来!”看着表姐关心的眼神,柳婳祎点点头,揽住了她的胳膊。
“我知道表姐的心思,也绝不会辜负了表哥表姐的心意。只是希望母亲可以走出来,免得更加伤怀,毕竟母亲本来是一心想要兄长读书成材,这样才可以做我的依靠。现在哥哥这样,母亲不知道怎么失望。”
齐世姝想到姑姑,温柔地抚摸着柳婳祎的头发:“姑姑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我们来了,再不会让你们无依无靠。等兄长应试完成,一定可以给姑姑在京都撑腰,也给我们表妹撑腰。”
想到那个安家,齐世姝冷哼一声:“那安家自以为是,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后悔!要不是我们晚来了几天,我真要好好想想办法来整治那一家人,正好也可以……”她想到表妹的心情,话就停了下来。
柳婳祎明白她是不想她难受,不在乎得摇摇头:“表姐不必如此,我根本就不在乎那个安家的人。当年我小的时候,刚刚搬来东府,安家老夫人好像和我们有旧,就带着他上门几次。”
“我那时候年纪小,身边除了哥哥也没有什么人和我玩,所以就会和他说几句话。后来也是因为安家老夫人自己提出来,我母亲想着安家也是读书人家,这才同意了这门婚事,当时侯爷也是知道的。”
“可我从小有点怕生,再加上母亲也不愿意出门交际,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自然是不知道安家在外面做什么。直到后来,我生辰那日发生了一件大事,也不知道怎么发生的,但所有人都知道了。”
“可当时母亲并不担心,因为我年纪小,生辰也不过就是几个相熟的人家一起聚聚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外人。也不知道是谁不小心说漏了嘴,好像安家有听到了风声,就派了媒婆几次上门退亲。”
“母亲不堪其扰,但又担心我的婚事,再加上兄长也因为这件事情被学院警告,这些日子东府真是……”柳婳祎摇摇头,“后来侯爷来了东府,这样的情况才得到缓解。母亲知道了哥哥的心思,便不让他应试了。”
“不过还好,现在一切都过去了。表姐表兄也来到了京都,我们一家人可以团聚,母亲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高兴。”柳婳祎说道这里压低了声音,机灵古怪,“要不是表姐你们来了,恐怕母亲还不肯去拿银子呢!”
“噗嗤!”齐世姝笑了起来,“你啊,真是个鬼灵精!怎么,原来真是你撺掇姑姑去拿那些银子的?我还奇怪呢,姑姑那样的人,怎么会说这样的要求,原来是后面有你这个小军师在指点。”
柳婳祎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哎呀,表姐你们好不容易来一次,我们作为东道主就应该要好好招待才是。侯爷家财不少,再加上祖母又是商户出身,杨家也是殷实人家,想来养我们东府的人是最合适不过了。”
“是啊,这么多年,姑姑为侯府生儿育女,还辛苦把你带大,侯府的确不能恩将仇报。对了,你最近不是要出去买胭脂水粉吗?我听说外面银楼有一批新到的首饰,不如明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啊,到时候再给母亲带些合适的首饰回来。她很少出去,最近更是不太想见人,要不是为了我,恐怕连门都不愿意多出。”柳婳祎想到齐氏的性子也有点为难,可母亲本来就是这样的性子,也实在没有办法。
齐世姝在东府的日子多了,也渐渐明白自家姑姑是个什么样的人,听到这话也理解地点点头:“姑姑喜欢你买的东西,想来你带给她,定是可以让她开心。只是可惜了那个杨氏,听说她气的吐血了。”
这消息是早上在东府下人中传开来的,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是知道昨日那侯府不知道怎么了,大厨房里的人都被换了一批,领头的古婆子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被杖毙了。辛嬷嬷作为杨氏的贴心人,也被罚了月银。
杨氏这么多年在大厨房的经营基本功亏一篑,她又怎么可能不气。可惜,柳平看着证据不能包庇,旁边李氏和蓝姨娘虎视眈眈,她也不能再说什么。可心里却恨得牙痒痒,巴不得把蓝姨娘拖出去淹死。
相反,蓝姨娘在这次的事情中立下了大功,李氏为了奖励这样的衷心人,特意吩咐杨氏把厨房的事情先交给蓝姨娘管理。杨氏当然不肯,但是她前脚犯错,现在就是有再多的不满也不好开口。
柳平根本就不在乎这边谁管,那边谁负责,就和很多男子一样,只要回到家里安安生生有饭吃,有床睡,他根本不会管这么多。杨氏明白他的心思,再加上这事发生得突然,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现在侯府接二连三的出事,反而是东府平静不说,甚至连月银都比之前多了不少。再加上东府的主子都是好伺候的人,种种条件下来,这些下人们反倒是都安定了下来,比之前的人心要齐了些。
静忠侯府,慈安堂
“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徐老夫人问道,“你姨娘的身子我听原嬷嬷说了,她现在的身体若是直接去了家庙,恐怕对以后的寿命会有妨碍的。到底是你的亲母,我不愿意让你日后被人攻讦。”
“但是你自己也要想好,阿璇毕竟是受到了委屈,若是南姨娘可以退一步,那对她们都是好事。我最近咳疾又犯了,实在是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给你平衡后宅,要是你嫌弃原嬷嬷这个老家伙,就拿去用吧。”
看到旁边的原嬷嬷也一副随时等着任命的样子,徐孝睿只觉得心里一阵翻涌,但是他现在必须忍下去。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尽管被人这么敲打,他也没有什么理由对对方翻脸,甚至连脸色都不敢有。
其实他心里明白,他现在做的事情如果真的传出去了,他这这个静忠侯算是到头了。从礼法上来说,嫡母才是他的母亲,姨娘不过就是个下人,可他为了自己心中的那点念想,已经是公然不敬嫡母了。
如果事情再不得到控制,那这位嫡母恐怕是不会让自己好过了。他想到之前这位嫡母的手段,心头一阵冰冷,再想想已经做了世子的徐仁智,又有点放心。到底还有一个把柄在自己这边,还好,还好。
徐老夫人看着他摩挲手指的小动作,心里冷冷一笑。现在知道怕了,当时做的时候倒是有胆子,有魄力,要不是有人步步为营帮了她这个老婆子一把,恐怕她在就栽了。可惜啊,现在轮到她看大戏了。
想到这里,徐老夫人不介意做个好人:“还有你那个表妹,你最好看紧一点。她要是不小心出去外面说些什么,不光是你的姨娘,就连我们侯府最后的脸面都要没有了。我希望你自己把这些都处理好。”
皇宫,寿康宫
“姑姑,你真的要这么做?可父亲昨日刚刚传话进来,说,说哥哥不想要那个女人。姑姑也知道,柳家那个姑娘名声不怎么好听,之前在永安侯府和一个商户之子不清不白,后来又被安家退婚!”
太后摆摆手示意她闭嘴,扶着贴身嬷嬷的手坐直了身子:“我是你们的姑姑,难道还会害你们不成?虽然现在我们娘家被陛下封了一个承恩侯的爵位,可你看看京都的那些人,有几个人愿意和我们做亲家?”
“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们都不死心,还想着和京都一些大的世家联姻。你们也不看看有没有人搭理你们,不要说永安侯府的庶女了,就是静忠侯府那边,有消息吗?我早就说了,要你们不要胡思乱想。”
“可,可就算是不能找到几个侯府的庶女,至少,也要找个名声好点的。那柳婳祎平日在闺中就没有什么名声,后来更是留言缠身。姑姑,就是不为哥哥想,也要为侄儿想想,那样的后娘,有什么好的。”
太后实在是不想和蠢货说话,但到底是自己的侄女,不好不教:“你还觉得柳婳祎配不上你们?哼,要不是柳婳祎没了名声,承恩侯府就是有再多的权利和地位,也不能打她的主意,你明白吗?”
皇后当然不明白:“怎么可能!母后,那柳婳祎是齐氏的女儿,齐家可是皇上最不喜欢的人,要不然齐氏也不可能受尽这么多的委屈!现在皇上不动她,不过是因为她是女子,不好直接下手而已!”
“哦,看来你也不是很笨,还知道皇上并不喜欢齐家。那你可知道,这齐家背后有多少利益关系,有多少人脉?你以为齐老太傅走了,齐家人就都安份了?我告诉你,正是因为柳婳祎有一半齐家的血脉,才是最好的联姻。”
“安家那个蠢货,还以为自己丢的是芝麻,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你们要是不知道把握,那聪明人也不缺。你去和承恩侯说一声,让他这些日子好好和你哥哥说说,一定要去提亲。”
“这么快!”皇后惊讶,“母后,再给哥哥一些时间吧,他向来不喜欢这样的女子,觉得对方呆板无趣,若是强逼的话,恐怕……”皇后心里其实很不高兴,她现在是怀孕初期,本来就多思多想,现在太后又给她这么个难题。
若是真的觉得柳家的女人好,她怎么不亲自和父亲去说,非要通过自己。无非也是胡乱给个理由,只是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皇上的意思,可若是皇上的意思,那昨天在御书房的时候,皇上怎么没有提起。
“好了,你好好下去想想我的话,最好这两天准备下,让人先去探个口风。要是没有什么大事就先下去吧,哀家也要进佛堂念经了,明天你就不用过来请安了,这几日哀家也想好好休息下。”
“诺!”皇后就是有再多的不满意,也不敢这时候和太后闹什么,只能带着人回了自己的宫殿。太后看着皇后走远,这才有气无力地对这后面开口:“出来吧,你自己不愿意做这个恶人,倒是要你母亲受累。”
后面出来一个英俊挺拔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皇帝—李隐。李隐对亲娘到底是孝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不妨说些好听的哄哄太后:“还好有母后在我身边,要不然我可是要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