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的一颗心都要被小女儿哭碎了,这么多年来,小女儿受尽宠爱,有时候虽然刁蛮任性得让人生气,但是还从来没有这么委屈害怕过。越是这样想,她越是下定决心要把今天的事情做好。
“好孩子,你不要担心,也不要害怕,过了今天之后,所有的问题都不会是问题了。”宋氏一边理着她的鬓发,一边轻轻开口,“母亲已经为你找好了人,以后啊,你就是王家的小姐,不会嫁给那个你不喜欢的人的!”
“真的吗,母亲?你真的有办法可以解决我现在这个婚事?可有哪个女孩愿意啊!因为我和那个柳家的女人的事情,京都很多人都对他避之不及。要不然,你把王书说给承恩侯府吧,反正我很讨厌她!”
宋氏摇摇头:“这个事情妈妈心里有数,你不要胡思乱想,还有,你不要再和你两个堂姐妹对着干。宛儿,母亲知道你心中委屈,但是你要明白,这么多年要不是你姐姐,你祖母也不可能对你这么好。”
“你已经长大了,不是小时候了,不要轻易被几句好话就彻底蒙蔽,你也要想想,你祖母之前那样疼你是为了什么。”宋氏想起老夫人现在的态度,只觉得要好好和自己的小女儿说清楚现在的情况。
“娘,我知道,我都知道,我甚至知道祖母和家里人想要我进宫帮助姐姐!”王宛好不停留得开口,这样的神情让宋氏真的感到吃惊了。她一直以为女儿虽然刁蛮,但是为人单纯,并没有什么深的心思。
“娘,就在一年前,祖母就和我说过这个问题,当时,当时我并没有反对。”王宛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但是到了这一步,这些事情都是过眼云烟,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因为祖母一直和我说,王家也需要我。”
“娘,你知道吗?我有时候觉得,我毁容也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至少,我不用进宫,不用为王家做些什么。我进宫,伤害最深的是姐姐还有你,兄长是嫡子,不管怎么样,祖父和父亲都不会怪罪他的。”
“可姐姐是柔妃,如果我进宫,那姐姐日后在宫中怎么面对皇后,怎么面对高位的妃子?祖母只想到了王家,却从来没有想过姐姐。那个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和母亲说这个事情,只能装作不知道。”
“我可怜的女儿啊!”宋氏一直以为小女儿不好,直到听到这样的话,只觉得就是把心掏出来给她也是应该的。她可怜的女儿,都是她不好,没有关心她,总是忙着她姐姐和哥哥的事情,忽略了她。
要不是因为这样,她怎么可能小小年纪就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她怎么可能现在还说脸毁了是好事情的话。宋氏只要一想到这里,只觉得心如刀绞,怎么样都没有办法平静下来,这一刻,她恨极了老夫人。
宋氏十五岁嫁入王家,做了王家的大媳妇,进门一个月就怀孕,十月之后生下儿子,做好月子就开始掌家。这么多年来,不管王家遇到多少事情,不管王家的官位是升还是降,她都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本分。
她拼命照顾着丈夫,儿女,打理着王家的交际,可她做牛做马最后都换回了什么呢?她的大女儿进宫陷在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宫里头,她的小女儿在她不注意的时候,居然被人这样的教唆。
可不就是教唆吗?那时候柔儿那边甚至都没有什么大问题,还因为在宫中的新宠的原因很是得宠。宋氏根本就不用多想就明白了老夫人的心思,送柔儿进宫只是其中的一个,要是有可能王家不会放过任何机会。
所以根本就不是像告诉自己那样,柔妃要是真的没有身孕,不能有孩子,可以让妹妹进宫,为保证王家的富贵,生个儿子。而是不管柔妃有没有孩子,王宛就是要进宫,这样才能多一种希望。
至于为什么不是另外的两房,那是因为丈夫的两个弟弟根本就没有支撑起王家的能力,看他们这么多年的官位就可以知道了。三兄弟虽然年纪又大小的差别,但是说实话,要是会高升,早就高升了。
可二弟每次到了考核期就要出些事情,不是收了不应该收的东西,就是地方上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至于三弟,待在翰林院就真是像是在修身养性一样,每天回到家里不是对母亲讨好,就是哄着妻子。
只有自己的丈夫,自从外放回来之后就一直稳扎稳打,很快跟着公公进入了朝政中心,甚至因为女儿进宫的事情,被皇上更加委以重任。所以,所以养大了王家的胃口,让王家想要献上自己的两个女儿。
王宛和母亲说了这个话,心里也舒服多了,她之前虽然没有直接拒绝祖母,甚至表示了默认,但是她心里不是不排斥的。她虽然脾气不好,有时候也不懂事,但是她对姐姐却真的是有感情的。
她出生的时候,柔妃已经差不多六岁了,很懂事的一个姐姐。宋氏虽然是母亲,但是除了一开始的月子里,还有平时空下来的时间,她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看管小女儿。柔妃做为姐姐自然是当仁不让。
所以小时候,王宛最深的记忆不是自己的父母,反而是从小带她长大的姐姐,柔妃会带着她在花园里看花,扑蝶,在书房里练字,还会陪她吃糕点,睡觉。那些记忆,是她们姐妹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祖母当时说要帮助姐姐,她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但是她心里其实是不愿意的。她总是想起母亲对于父亲后院的那些个通房,只要一说起来就是满脸的不舒服,更何况她进宫虽然是帮助姐姐,但也是抢了姐姐的恩宠啊。
只要每次想到这个,她就不太愿意进宫,也不是很喜欢在宫里多待。虽然也不是说一定会和皇帝发生点什么,只是有祖母这样的话说在前面,让她有些心理不舒服而已。没有想到,姐姐怀孕了。
其实她真的比任何人都要高兴,因为姐姐怀孕了,只要可以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那姐姐在宫中的地位就稳固了。到时候就不需要自己进宫,不用和姐姐争宠,还可以嫁一个比较好的人家。
所以她在听到表姐的建议的时候才会这么心动,想也不想就带着她去了灵云寺,想要给姐姐肚子里的孩子祈福。谁知道,谁知道这一去就遇到了一个煞星,不光自己毁了容貌,甚至连一辈子都毁了。
“娘,娘你告诉我,你告诉我,你到底安排了谁做我的替死鬼,你就提前和女儿说吧,让女儿可以提前知道。”王宛有些紧张的开口,她其实真的害怕母亲是为了安抚自己随便说说的,毕竟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事情。
宋氏感到女儿的不安,想也不想的开口:“好好好,娘这就告诉你,娘现在就告诉你,是柳家的那个,是之前承恩侯府原本要娶的那个。”谁知道王宛一听到这个,居然直接离开了母亲。
“娘,你不要骗我,现在这个时候,柳家的那个姑娘怎么会过来!她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偷偷笑我呢,哪里还会过来我们家里,让我们有机会算计她!娘,她是不可能的,你还不如用王书。”
宋氏心疼,连忙上前:“你这个傻孩子,既然娘这么说了,那自然是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的。你放心吧,柳家的那个是一定会过来的。你不懂,柳家的那个已经没有什么名声了,这次娘也是利用了这个。”
“这样人代替你,才是最不会让人怀疑的,就是真的被人发现了,流传出去什么。我们也可以说,是因为那姑娘担心自己名声毁了,不好嫁人了。但如果换成了家里的那两个,你真的以为你祖母会这么快罢休?”
宋氏想到这里,微微叹口气:“娘知道你心里的想法,说起来,娘比你还难受,可是娘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家里的那两个你祖母已经在给她们相看人家了,你知道的,如果这个时候出事,我们就是最大的嫌疑。”
“好孩子,你且等着看就是,就算那两个人嫁出去了,也不一定会过得很好。这世上的男人啊,娶女人之前首先要看的,都是女人娘家的家世,可什么是好的家世呢?要父母双亲好才是啊!”
王宛有些不明白:“可我们现在还没有分家,那两个嫁过去还是可以依仗父亲和祖父的盛名啊!再说,祖母现在给她们相看人家,也一定是那些配得上的子弟,甚至是有前途的学子,哪里像我!”
“要真是学子就好了!”宋氏冷冷一笑,“你祖母这个人,我别的不说,但是这一方面却很是了解的。当年你姐姐在的时候,我本来就打算给你姐姐找个资质,人品都不错的学子,想着这样你姐姐也会轻松些。”
“可当时,不管我相看多少个,无论是你的祖父祖母,还是你的父亲,全部都不同意。那时候娘虽然有些担心你姐姐要去高门吃些委屈,但也从来没有想过你姐姐会进那个宫里。你觉得,你祖母会让那两个嫁学子吗?”
宋氏很明白王家人的性子,这样的人家,虽然不会过多轻视女儿家,但是对于女儿家的前程却有很明确的规划。丈夫的官位最高,在朝中的发展也是最好的,所以自己的女儿就是王家的第一张大牌。
对小女儿之前的打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不管怎么样,宫里若是有两个王家血脉的孩子,那就是对王家最大的保障。不管是将来还是现在,都是王家晋升的资本,至于剩下的两房,自然有另外的安排。
王家不是世家,现在朝中上下虽然都知道,皇上是不太看好世家,希望尽量可以提拔一些寒门子弟。这对于那些寒门来说,当然是天大的运气,比如说史家的那个,再比如说王家,都是皇帝提拔的。
可寒门虽然做官了,但是遇到的麻烦也不少,首先是,提拔上来的寒门都被世家排斥,很少有被世家接纳的。朝堂上做事,虽然不至于要处处为友,但是谁也不想处处为敌啊,这样一来,就是各显神通了。
像史家之前还好些,有杨家的关系在,多少有些关照,但是像王家这样的,最快可以打入京都上下的就是联姻。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承恩侯府太过不堪,就冲着现在朝廷这样的局势,有的是人要联姻。
皇帝的圣旨确实让王家有些不舒服,但是王宛已经毁容,王家一直想要攀附有权势的人家,那皇族的亲戚不是更好吗?所以这也是不管王宛母女怎么求,王老大人都不会改变主意的原因。
两母女这边温情脉脉,那边静忠侯府中却有些风雨欲来。
静忠侯府,慈安堂
“昨日永安侯府的事情你不知道吗?”徐老夫人沉着脸开口,向来慈爱的她实在有些受不住才这样开口,“现在祎姐儿家里出现了大事,可我刚刚派人去打听,那孩子对这些事情却什么也不知道!”
“阿璇,你是侯府的长女,有些时候,还是要把心思放在正道上来。今日你妹妹就不跟你去王家了,你要是真的推脱不开就早些回来,也早些带你妹妹去侯府。我们静忠侯府向来是孝礼传家的。”
柳静璇被徐老夫人连消带打几句话说的脸色通红,但是想到那些事情,还是轻声为自己辩解了几句:“本来是早就和王夫人约好了,谁知道,今天早上才收到这个消息,实在也让我很是吃惊。”
“哎,母亲可能不知道,我那弟弟一直在侯府读书,往日里很少去东府。妹妹虽然有些记挂这个兄长,但是也不是很亲近他,所以儿媳也在担心怎么和她说呢。妹妹之前的衣裳首饰都配好了。”
“对了,就昨天我大伯母还送来了几套衣裳和首饰,这样一来我就更加不知道怎么和妹妹说这个事情了。今天早上我得到消息的时候,正想着和妹妹去说,结果妹妹那边还传话过来,问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其实小姑娘的心思我也是理解的,祎儿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若是现在还没有定下什么好人家,那之后就太晚了些。也不知道大伯母知不知道子杰的事情,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吧,毕竟是疼爱了多年的儿子。”
徐老夫人本身就不喜欢柳静璇那一房的人,今天早上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孙子还和自己说,原来那柳子杰居然是一个庶子。一个姨娘为了自己的儿子,居然杀了齐氏的儿子,简直是丧尽天良。
说真的,要不是为了保持起码的面子,徐老夫人根本就不在意柳婳祎祭奠这个问题,蓝姨娘的做法实在是太恶心人了。想到齐氏这么多年来把杀子仇人的孩子养大,要是换了自己非要吐血不可。
所以她其实可以理解,齐氏不光不在乎,反而送了东西来给自己的女儿,但是徐老夫人还是有些不放心。齐氏为人清高,有时候就是太不通事故了,虽然外面有不少人知道这个事情,但是人的嘴总有两面性。
齐氏是委屈,可也会有小人说,不管怎么样,柳子杰总是叫了齐氏十多年的母亲,而且做错事情的也不是这个孩子。蓝姨娘已经死了,现在柳子杰也去世了,就是再恨,总也要给死人一个体面。
这样的人当然少,但是也会有,而且杨家现在势力大,难保不会在其中添油加醋。所以徐老夫人觉得,齐氏是没有想到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当然也是有些没有想明白祎丫头现在的身份地位。
齐氏虽然会被人说几句,但是到底不会太过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齐氏到底是柳子杰的长辈。之前的十多年里,柳子杰一直叫齐氏母亲,人也是记在齐氏的名下的,严格来说,是一个嫡母的位置了。
当然,真相现在已经大白,柳子杰是他的生母用尽心机塞进来的,哪怕他现在死了,齐氏因为想到自己被人害了早夭的儿子不肯原谅,甚至连基本的祭奠都没有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对方太过分。
但是柳婳祎却不能完全像齐氏一样,原因也很现实,因为柳子杰名义上是她的兄长,哪怕不是亲生的兄长。当然,说真的,齐氏两母女遭受了这样的打击,柳子杰的葬礼上自然是可以不出席的。
没有办法,实在是太恨了嘛,毕竟还是有一条亲人的性命横在其中,这些都是可以让外人理解一二的。但是如果自己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兄长死了,小姑娘不知道,还傻乎乎跟着姐姐去别人家寿宴。
那传出去那小丫头的名声就真的没有了,哪家会要这么一个没有心肝,自私凉薄的儿媳妇?再说了,王家那个老的她是知道的,这位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要是被她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闹呢!
齐氏母女极少会出来交际,但是王家不同,王家的老的,还有她们家的大少夫人是出名的好交际。小丫头正是名声要紧的时候,这时候可不能被人抓住这样的把柄,要不然那真是后半辈子没有戏了。
永安侯府的其他人徐老夫人是真心不喜欢,李氏太会算计,那个杨氏是个蠢货,家里的这个柳静璇是个阴毒的,当家的那个柳平简直是个窝囊废。但是徐老夫人还是喜欢齐氏和柳婳祎母女俩的。
齐氏的娘家齐家在先帝时期就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家族,齐太傅当年也出名的刚正不阿,可惜啊,齐家也是遇到了阎王爷。徐老夫人是真的喜欢齐氏的人品和性情,当年也是希望儿子可以和齐氏在一起。
可惜,齐太傅看上了宫中的伴读柳博,那柳博也确实是柳家最出色的人物,颇有先祖的高洁风范,两个孩子也是相配的。后来当今登基,许多世家都遭遇了大清洗,柳博和齐氏这对有情人当然也不例外。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次齐氏来寿宴的时候她就发现,这孩子比十多年前坚强多了,到底是做了母亲,也历练出来了。特别是柳婳祎这个孩子,那时候就看出来非常明理懂事,又孝顺自己的母亲。
那些还不算,她来到侯府这几天,不管什么天气,有什么风雨,这孩子没有一天忘记给自己请安的。徐老夫人在侯府差不多一辈子了,她如今只有一个孙子,剩下的也就只有身边那些老仆人陪着了。
现在出现了这么一个小丫头,每天带些新鲜的花,好吃的糕点,陪自己在这里说说话,就是心情也舒服多了。要知道,自己那个名义上的儿媳妇是从来能不给自己请安就不给自己请安的。
当然,她当时也因为孙子的原因,不要求这个儿媳妇给自己请安。可人嘛,自己可以不要求什么,但是柳静璇这么多年真的不来,老夫人难道真的没有一丝别扭?现在有人陪她说说话,能不开心嘛!
这样一来,老夫人当然就更加不希望那小丫头有什么不好的名声,今天早上孙子和她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她心里就有些着急了。这丫头虽然不喜欢杨氏,但是现在看来不是很讨厌她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