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岁时,师父见我天赋秉异,是上等的练武之才,便钦点我为他的关门弟子,并授我巫蛊神教的绝世武功大光明法。录此武功的经书《大光明经》共九卷,前五卷合称阴阳五行术,乃大光明法的基础功夫,只要练成阴阳五行术,便可改变自身金木水火土的方位,进而召唤神鬼之力。不过万事开头难,寻常武人要习得阴阳五行术,没个上百年的功夫,想都不要想。好在方教主点化有方,管束严苛,再加上我有武学慧根,所以修行三年便淬成。不过,这阴阳五行术还不能用于克敌,只有练到《大光明经》第六卷,方可召唤奇门阴兵,令练功者达小成之境,傲视武林,纵横天下!”
“奇门阴兵?”龙啸渊极小心地问道。他对这稀奇古怪的名字很是不解,但他知道,这玩意儿定是四海之内极邪门极凶残的力量,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闻千秋默然仰头,面无神色,半晌又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阿渊,你听过这首诗吧?”
龙啸渊摇了摇头,呆若木鸡。
一旁的骆世臣冷笑数声,嘲讽龙啸渊道:“此诗名为《兵车行》,乃是前朝大诗人杜甫所作,龙帮主,你可真是不学无术。”
龙啸渊狠狠瞪了骆世臣一眼,自知无才,只好作罢。
闻千秋点点头:“不错,此诗正是杜甫的《兵车行》,说的,便是近古以来的年年兵祸。那些因征战而暴尸荒野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空有蛮力,却无家可归,无人收尸,无土入安,心中仇怨遍野。这仇恨和怨念日积月累,便化为八荒之中极阴毒的杀气,只要修成《大光明经》第六卷的心诀,再用阴阳五行术,改变自身金木水火土的方位,实现斗转星移,便可以召唤这些杀气,成为奇门阴兵,助我杀敌制胜。”
“想不到,在这苍穹之下,竟有如此神力!”龙啸渊奇道。
“哼,这不过是我大光明法最次等的武功。”闻千秋瞟了一眼龙啸渊,目光看向更远之处,她到底是撑得住大场面的人,心中虽是兴奋,却不形于颜色,只是娓娓道来,蜻蜓点水,“若能进阶到第七卷,便可召唤上古时的地司双煞为我所用,其功力,则又在奇门阴兵之上。”
龙啸渊艳羡道:“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啊,只是不知,这地司双煞又是何方神圣呢?”
闻千秋微微沉吟,继续说道:“楚地之南,有神树名为冥灵,它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如此神性的树木,世间不可多得。只可惜天不假年,这千年冥灵树终究会有一死,枝枯叶败,根萎须靡,但即便是死了,其对人世间清风云露的眷念却不会断绝,其木身不腐,树魂缭绕于天地云雾石土尘埃间,日夜挣扎不息,循环往复,最终化作哀怨之气。经我召唤,再施阴阳五行术斗转星移,这哀怨之气便成地司双煞,为我所用。”
龙啸渊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已然置身其间,不禁感慨万千:“今日能得闻教主之言,小的是大开眼界啊。”
闻千秋干笑一声,旋即又道:“这奇门阴兵和地司双煞有何稀罕?本教主早已练得炉火纯青,只等派上用场,取人性命了。不过,要对付那些江湖高手,这奇门阴兵、地司双煞都还差了杀伐之戾和怨毒之气,万一伤不了对方,那便丢尽颜面了。若想一招致胜,还需练到大光明法第八卷,届时,就能召唤幽冥鬼将的绝世神力,那便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高手了。”闻千秋说到这儿,眼中闪现出幽蓝色的诡异光泽,“幽冥鬼将,乃是被埋于地下的精锐武将汇成的不息魂魄!那些兵将生前杀人如麻、屠戮成瘾、嗜血成性,死后化为魂魄,自然也是残虐无度。本教主若是以幽冥鬼将取乔水寒的性命,十拿九稳!”
龙啸渊点头称是:“闻教主有习武的无上慧根,只要对着第八卷的心诀悟上几日,定能马到成功。”
“废话!”闻千秋一声断喝,吓得龙啸渊肝胆俱裂。
“以我的武功修为,只要依此心诀,悟它一个时辰,即能顺利练到第八卷,何需几日?”闻千秋白了龙啸渊一眼,嗔道,“召唤幽冥鬼将,我是唾手可成!”
龙啸渊是见微知著之人,他见闻千秋动怒,知道自己拍马屁没找准位置,赶紧转了个方向继续拍:“闻教主的神功纵横宇内,相信很快就能得到《大光明经》第九卷,等到教主您淬成第九卷,便可登峰造极,笑傲江湖群雄,打遍天下敌手。”
龙啸渊以为这下定会让闻千秋转怒为喜,不料那女魔头听后,方才趾高气扬的劲儿渐渐黯淡下去,颦蹙之间恍然若失,以致悲愁相续,恰似一江春水,无语东流。
闻千秋忧思良久,呐呐道:“第九卷……第九卷,怕是难了。阿渊,你有所不知,这第九卷的心诀被我师父藏在南海的古岩岛上,这南海茫茫,水天无际,而这古岩岛又时隐时现,叫本教主如何找得到!就算是找到了,那古岩岛荒无人烟,鬼魅重重,即便有神蛊护体,怕也不好对付。”
龙啸渊不解:“方老教主为何要将第九卷的心诀藏在那地儿呢?这岂不让修习大光明法的人犯难?”
闻千秋揉碎双眉,喟然长叹道:“着实犯难哎。我也曾问师父,他为何要这么做,他告诉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是修习者没有耐心和毅力去古岩岛寻找心诀,即便来日唾手得之,也断然是学不成的。”
言至此处,闻千秋心念转动,眉间松开,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只听她展颜道:“好在师父告诉我,若是得到了第九卷的心诀,淬成神功便易如反掌了。此卷召唤的是南海神龟的龟甲化身——金石甲骨。南海远在天涯,那里的神龟能活上万年,自然也是修了上万年的长生术,想参悟出世间永生绝死延绵不朽之道,可是这大千世界,哪里有什么永生绝死的大道呢?眼看天命已成定数,就木大限将至,他们在劫难逃,不得不死!但毕竟是活了上万年的灵物,临死时,这些灵物将自己的肉身寄放于龟甲,使得那龟甲也有了灵性,遂成金石甲骨,若练到大光明经第九卷,便可招其护身。你别小瞧这金石甲骨,世间无坚可破,无刃可摧,这,才是天下护身至宝。”
龙啸渊“啧啧”惊叹道:“原来普天之下最厉害的武功,不是攻伐之术,而是护身之功啊。”
“不错,要想在武林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是你出招有多厉害,而是你防守有多高明。”闻千秋扬起眉毛,言语铿锵有力,“放眼四海,再厉害的武功,也破不了金石甲骨!”
“你胡说!”一人大声镗鞳,响遏行云。众人循声瞧去,见说话者竟是卓禄,只听他道:“众人皆知,贵教的方天定老教主集毕生之力,早就习得大光明法第九卷,他是参悟透了的,可当年的昆仑关一战,还不是照样被海宽方丈的拜日神功所败?”
卓禄的诘问是有缘由的。他行走江湖多年,对各门各派的历史、各路豪杰的掌故都是颇为熟悉的了,他听闻千秋那么一说,便觉着她是在吓唬人,至少,闻千秋关于这金石甲骨乃天下护身至宝的说法,跟他听到的江湖言语,抵触颇多。
倏然之间,闻千秋怒发上冲,双目圆瞪,未及嘴唇打开,愤愤之音已从其喉管里奔涌而出:“不!不是的!我师父天下无敌,怎么可能被拜日神功所伤?当年,是海宽那个老秃驴使了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