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论吕布(下)策略
Fire丿小桥静水2020-05-25 07:443,688

  “袁公!万万不可!”袁绍还未回应,典韦率先地怒瞪许攸,忙不迭地嚷道,“俺本为兖州人,哪有引狼入室的道理?——主公如果真敢这般做法,请让俺回兖州罢!俺引狼踩踏兖州已是大罪,哪敢厚颜地留在邺城呢?!”

  典韦嚷完之后,似才想起罪魁祸首,又和许褚齐齐地把目光转向许攸,不约而同地喝道:“主公若要采纳你的意见,某会在离开之前,必先杀了你!”

  言罢,典韦和许褚两眼一瞪,杀意凛然。

  许攸实在没想到典韦和许褚竟敢当场放出狠话,不禁地后退两步,急声道:“这……这关在下何事?这关在下何事?——又不是在下最先提的!”眨了眨眼,许攸把手一指,指向诸葛亮,叫道:

  “他!他!是他!是他误导在下……你们要杀人,先杀他才对!”

  诸葛亮斜视许攸,稳稳地站在那里,丝毫不把许攸的惊慌放在眼里。

  许攸也很冒失,完全没顾及诸葛亮还是一个稚子。

  典韦和许褚一怔,后知觉地记起许攸之所以敢这般多嘴,说甚么将吕布引至兖州,可不就是眼前的这个小家伙最先说的甚么长篇大论么?——深呼一口气,典韦和许褚瞪向诸葛亮,惊觉小家伙年轻过了头的同时,又忍不住地斥道:

  “你这小子,是何人也?——胆敢胡言乱语,挑唆主公将吕布那厮引至兖州!”

  “你这小子,可知主公与兖州牧交情不错?——你是何居心,莫非想要折损主公的威严么?!”

  “小子复姓诸葛,名亮,琅琊人士。”诸葛亮规规矩矩地朝典韦和许褚行了行礼,一本正经地反驳,“小子何曾说过袁公将吕布将军引去兖州了?……两位将军可是耳朵不好使儿?”

  典韦和许褚瞬间语塞,说不出话来。

  良久,典韦哧吭哧吭地说:“好罢,你说的是引到青州……的确不是兖州。”

  许褚则向袁绍拱手,干巴巴地道:“主公,不许将吕布那厮引去兖州——要引人,就引至青州好了!”

  袁绍微微苦笑,还未出声,便见一名武将猛地跳起,叫道:“不可!”

  声音之大,引得众人整齐地看了过来。

  有人低呼:“他是青州人!”

  与此同时,周瑜的表情也相当五彩缤纷。

  便听那名武将大声道:“袁公,您还记得半年前,黄巾贼将围困都昌,是袁公高义,派人快马加鞭地通知了慈,还借慈三千冀州精兵,助慈击退贼将!如今,才隔几月,袁公为何要将吕温侯驱至青州?——吕军明明能够击溃,为何非要祸水南引?青州实是经不起折腾,还请袁公三思!”

  听了那名武将的请求,诸葛亮定睛一看,也是心中一跳:那名武将相貌不凡,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虎体猿臂,神情威武,不是旁人,正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早年担任本郡东莱的奏曹史,后因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而避祸辽东,曾为救北海相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平原相刘备求援!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打住,打住,那套说辞也不管用了……毕竟,太史慈都已身在邺府里,哪里会是甚么孙氏大将?

  那么,问题来了:当初,北海相孔融被黄巾贼兵包围之时,太史慈没向平原相刘备求援,而是冀州牧袁绍主动地找上太史慈,又传递消息,又借送兵马,这才解了北海之围么?——话说……刘备人呢?

  刘备去了哪儿?

  诸葛亮飞快地思考,盯着太史慈的背影,欲言又止。

  皱了皱眉头,诸葛亮又瞄向年轻版黄忠,满嘴苦涩。

  诸葛亮又再飞快地瞟了一瞟周瑜,发现周瑜也在看他。

  诸葛亮和周瑜同时一惊,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出了对方无言以对——

  袁公啊袁公,您也太会撬人了……且不提您快挖空了曹操的谋士团,更兼还有黄忠和太史慈等杰出大将!

  ……乍一听到太史慈的想法与黄忠如出一辙,一众武将们宛如开窍一般,立即道:“主公,何必驱逐吕军呢?——直接剿灭吕军,不行么?末将愿领五万精兵,替主公斩下吕布首级!”

  “这……”袁绍一脸为难,似是不太情愿地斩杀吕布。

  千万不要低估袁绍此刻的实力:即使他只占有冀州这一块土地,却远比幽州、并州或青州强大许多!袁绍麾下的武将或许没有哪人能够单挑地胜过吕布,但却胜在人才济济——随便拎出几名一流谋士,配上数名武将,就算胜不了吕布,亦能让吕军吃足大亏……谁让吕布只有一群武将们跟随,而没有谋士辅佐呢?

  仿佛看穿了袁绍的难处,许攸转了转眼珠子,关心地问道:“主公,可有何事让您觉得棘手?”

  “唉!”袁绍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露出一副羞愧的模样,徐徐地开口,“这事说来话长,想必你们也略知一二罢!”不等众人追问,袁绍自然而然地吐露心声:

  “不瞒你们,当初董贼乱汉,致使洛阳大乱,汉室忠臣无不为此而痛恨董贼,恨欲除之,奈何董贼却有吕布那厮保护——后来,吕布那厮对袁某夫人……”重重地咳了一咳,袁绍戛然而止。

  众人恍然,明白吕布迷恋上了当时的貂蝉小姐。

  顿了一顿,袁绍又道:“以此为契机,王允司徒要求吕布那厮斩杀董贼……后来,你们也都清楚罢?——吕布那厮的确斩了董贼,还想抢走袁某夫人,但被袁某所阻,以致吕布那厮一直怀恨在心,总是借机地扰乱冀州偏僻地之地!”

  闭上双眼,袁绍似是不敢直视众人的视线,再道:“不怕诸位笑话……袁某虽救夫人于水火之中,但却破坏当年王允司徒的约定——尽管王允司徒已然逝世多少,袁某却不能忘记自己坏了规则在先!”

  “也因此,袁某只想再给吕布一次机会——”睁开两眼,袁绍冷静地环顾四周,吐出几段话来,“袁某只让这一回!袁某只让这一回,诸位只需赶走吕军即可!还请诸位原谅袁某任性,就当袁某要还清王允司徒抚养袁某夫人的恩情!之后,吕军何去何从,袁某绝不插手!……另外,如若吕军胆敢再犯冀州一丝一毫,袁某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这一番坦言,非但没让袁绍被众人反感,反而令袁绍与众人的距离拉近了不少——看来……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袁公亦不外如是!

  许攸抚掌,总结道:“依照主公之意,只要派军……”

  “咳咳——”沮授重重地咳出声来。

  许攸愣了一愣,突然意识到了甚么,倏地涨红了脸。

  抿了抿嘴,许攸朝众人行了行礼,默默地退回一角。

  一流谋士们也已料到袁绍接下来的所图。

  果不其然,便见袁绍嘴角含笑,对准诸葛亮,笑道:“小先生,方才好一非凡见识,可否再把你的策略说得详细一些?”众人亦竖起两耳,目不转睛地望向诸葛亮,毫不吝啬地夸道:

  “小先生不愧是奇才,小小年纪,见闻不一般!”

  “主公不愧是主公,看人的眼光真准,看人才的眼光更是无与伦比!”

  吧啦吧啦,众人赞美的语句丰富多彩,都不重复,夸得诸葛亮脸红不已。

  诸葛亮尴尬地笑了一笑,了然他已被赞言推至风尖浪口,却仍谦虚地推辞,委婉道:“不敢不敢,小子妄言,还请诸位先生们莫要笑话。”

  诸位先生们皆道:“哪里哪里,听了小先生一席话,胜似十年寒窗,还请小先生勿要谦让。”

  诸葛亮只得虎骑难下,只好一股脑儿地答道:“袁公之心,吾等已然明了。其实,此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就请袁公选出六名猛将,与那吕布将军轮番单挑或群殴,也无需一定胜利,只要拖住即可,到时吕军必然会认为他们的主帅不敌袁军,待他们士气大减,袁军再一鼓作气,以数量威慑之,吕军自不敢再肖想劫掠一事,也就顺势地退兵了!袁公,还请您决定将吕军驱回河内罢!”

  “河内?”袁绍挑了挑眉,难得地反问。

  诸葛亮道:“小子听闻,河内太守是张扬,原与吕布是同乡,两人皆在丁原属下办事,算是旧识!吕布无所依靠,是张扬太守顾及昔日情分,收留吕布!而吕布,亦以河内为根基,时不时地出战,屡犯冀州……袁公既然不想放吕布回并州,几位将军亦不想瞧见吕布犯兖州、青州,不如就将吕布赶回河内,再遣书一封,责问张扬太守,要求张扬太守兀自地管好吕布,想必张扬太守一定不愿吕布再出事,而会有所作为罢?”

  眼神一闪,袁绍意有所指,指道:“你想让袁某驱至吕军于河内,吕军就一定会逃回河内?——万一他不回河内呢?他难道就不考虑并州、兖州或青州么?”

  诸葛亮道:“袁公只须将通往河内以外的道路全部封锁,想来吕军的行动,自会如袁公所愿。”

  “哈哈哈哈——”袁绍听罢,大笑起来,直对诸葛亮赞不绝口,“小先生实乃一品军师也,此谋甚妙,甚妙!”

  诸葛亮便行了行礼,再道:“袁公,小子有个不情之请——”不待袁绍发问,诸葛亮径直道:

  “小子年少,不敢当此军师之赞,还请袁公看在小子心诚借药救叔父的份儿,不要把这事透露出去……毕竟,待到小子拿回袁公您赠于的解药,小子还得返回豫章去,去解救小子的叔父、兄长、幼弟以及两位姐姐——倘若这事传到吕布将军的耳朵里,吕布将军发起狂来,小子恐难回也!”

  袁绍:“……”

  袁绍的笑容不由地僵住,只觉被诸葛亮反将一军。

  诸葛亮敢当众地说出顾虑,一来是杜绝袁绍心有不满而对解药做出甚么手脚,二来亦是表明立场:他暂时没有投奔袁氏阵营的打算!

  而袁绍,必须不会立刻下甚么黑手——如果他敢在此扣留诸葛亮,不但有损自个儿名声,亦会贻笑大方:好端端地举行「北方月旦评」,却因某个稚子发出惊骇之语而失态连连……这会导致世人感慨北主之名,不过如此也。

  ——这……这可不是袁绍想要的!

继续阅读:034、额外的雄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品军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