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兰打了热水,给睡着的闺女擦了脸和手脚,周小亚现在白了很多,不像刚开始的时候脸色蜡黄蜡黄的,月色渐深,董桂兰打了个哈欠,将用过的热水倒了,搂着闺女睡了。
夜,像一幅淡青色的幕布罩住了绿水村,偶然一声鱼跃,冲破江夜的寂静,接着又陷入无边的静谧中。
天蒙蒙亮,周小亚将沾了井水的毛巾拧干,冰凉的毛巾覆上脸,她忍不住打了个激灵,感觉未散尽的睡意都被驱逐了。
董桂兰用粉色的头绳帮女儿扎了个高马尾,周小亚头发多,这样扎也好看,露出光洁的额头,显得十分干净利落。
“小亚先自己玩一会,妈妈去厨房帮忙做早饭。”
“好。”
董桂兰前脚刚出门,栓柱便找过来了。
“小亚妹妹,等会一起去捡河蚌吗?”栓柱出去玩都喜欢带上周小亚。
“河蚌?”
“小河蚌,味道挺新鲜的,省城里有不少人爱吃这个,就有食品站收了运到省城去卖,一毛钱一斤,河蚌壳重,还挺上称的,现在没开学,村里的大小孩子都去捡河蚌了,能赚点零花钱。”
“那我也跟你们一起去。”
吃过早饭,周小亚就背上了栓柱给她的背篓。
“小心点,也不用全部卖完,留几个回家,咱们晚上加了蒜泥和绿豆粉丝蒸着吃。”董桂兰叮嘱。
“知道啦。”
几个孩子高高兴兴的出门。
绿水村靠河而建,虽然这河水流量不大,但不闹干旱的时候,也足够浇灌村里的庄稼了。
绿水村在河中游,上游的环溪村富裕人家不少,下游是罐子村,不少年轻人好吃懒做,泼皮无赖,芦花溪公社的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到他们村。
刚过八点,河里已经有不少孩子挽着裤脚在河边摸着了。
周小亚几人正要过去,却被人拦住了,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周金宝。
“这片河我们先来的,我们占了,你们不许在这里摸河蚌!”周金宝挺着小肚腩,趾高气昂的说道,脖子上的金项圈一晃一晃的,像极了二世祖。
“就是,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你们不许动!”
“凭什么?这里又没写你们的名字!”
铁柱是个急性子,气不过,正打算跟他们理论,周小亚却拦住了他。
“这边河蚌都快被摸完了,你看他们的背篓都空着,估计是摸不到什么河蚌了。”
“那咱们去哪摸呢?”
“栓柱哥哥,这附近有没有淤泥比较多的地方?”
“有,你们跟我来。”
栓柱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绿水村,对这一片熟得很。
“不过路有点难走,小亚妹妹你上来,我背你。”
“不用了栓柱哥哥,我自己走就行了。”栓柱比她大不了多少,也还是个孩子,周小亚怎么可能会让他背自己。
凤珍看了眼旁边的凤霞,真怕她会当场发疯起来。
这段时间她也看出来了,自家这个妹妹就是嫉恨小亚比她招人喜欢。
幸好凤霞低着头,似乎在想事情,并没有注意到他们。
凤珍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几人穿过树林,凤珍一眼看见山塘里的水枯掉了许多之后,塘边露出大片淤泥沼泽,不由得疑惑的看向栓柱旁边的周小亚,“小亚妹妹,你让栓柱哥哥带你到有淤泥的地方,是要做什么呀?”
“带你们过来摸河蚌呀。”
“这些淤泥里,真会有河蚌吗?”栓柱也不不禁陷入了怀疑。
“我想会有的。”周小亚一边说,一边脱下了脚上的白色塑料凉鞋。
这凉鞋还是之前养父母带她去公社逛街的时候买的,凉快舒服,质量又好。
看样子这片山塘曾经有活水流动,绿水村的河蚌显然不是人工养殖的,河里有的话,山塘里应该也会有。
凤珍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脱了鞋袜,趟进塘边的淤泥中,刚走得两步,脚趾就在淤泥里触到了一个滑滑的东西,她将手伸到淤泥之中,轻轻扳动那东西,却扳不动,急忙又伸出一只手,两只手一齐用力,终于将一只大河蚌摸了出来。
河蚌一出淤泥,周家的几个孩子都不由得发出了惊呼,原来这只长溜溜的河蚌,身子竟然有瓦罐般大小,估计一只就有两斤重了。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河蚌!”铁柱张大了嘴。
周小亚比了个嘘声的手势。
“不想让其他人过来抢的话,咱们呀,就悄悄的。”
几个孩子控制住心中的狂喜,纷纷将鞋子脱了,一起下到山塘边的淤泥里。
“小亚妹妹,你怎么知道淤泥里会有河蚌的?”
“我在爸爸的一本农业书籍上面看到的。”周小亚随便找了个理由。
凤霞听到这话,心里又是一阵的不舒服,周小亚本就该是一个普通村姑,现在因为成了周德清夫妇的养女,居然接触到了农业知识。
不行,再这样,迟早有一天,周小亚的知识水平会高过自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