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却说四人急匆匆赶回东华府,进屋分宾主落座之后。崔诚谖急忙闭门紧窗,顺便命下人出去,语重心长地说道:“东华派自我崔某掌管以来,虽说不是太声名显赫,但也足站有一席之地,江湖上还没有人不知道我东华派。这几年也可谓太平无事,不过今夜就此事看来,形势的确是大大的不利!”
此语一出,颜亭山也道:“大哥所言极是,当今皇帝不济,致使朝纲腐败,污吏横行,贪官猖獗。就今晚所发生之事,若有奸邪小人从中作梗,将此事看做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那受牵连的就不只是东华派一派了,我南华派的基业也会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崔诚谖点点头,道:“那么武林中又要生出多少的是是非非,就东华南华两派还不算甚么,若在牵连其他帮派,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颜亭山突然问道:“大哥,你与朝廷高官有过私交,眼下就对这个杨慎矜了解多少?”颜小昔和崔韶杨正欲知道这个杨慎矜到底是何人,只能在旁细细听着。
崔诚谖想了想,沉思片刻说道:“记得当年夫人尚在人间,颇信卜卦诡秘之术,正因如此,我顺便认识了不少江湖术士。有一年夫人同我去长安拜访官场上的好友,闲谈之间,知道了一位江湖术士名叫史敬忠。听好友所言,这个史敬忠是个还俗僧,出家时对谶纬之学甚感兴趣,便将寺内所有阴阳五行等占卜书籍通览一遍,之后几乎能倒背如流,也曾帮人消灾祈福逢凶化吉,后隐居在临汝山。夫人闻听定要前往临汝山去拜访他,可惜这一去并未逢面,听说去异地寻仙访友去了。夫人不甘心,我又陪她在山上连等了三天三夜,可是他还是没有回来,万般无奈之下我们便打道回府。到了东华山之后,时过境迁我将此人也逐渐忘记,但夫人每日想起,总会絮叨上几句,说改日一定还要前去拜访。夫人身故后,事情直至前几个月,我再去长安拜访故友。闲谈之余,又聊起了史敬忠。朋友却说,十几年前没遇到他是你的福气,如今你再想见他也见不到了。
“我问是何缘故,朋友说李林甫欲陷害杨慎矜,而史敬忠又与杨慎矜交往密切。李林甫便定下计策,污蔑杨慎矜私藏谶书意图谋反,将相关人等一并抓了起来,屠门灭族,皆定为死罪。我便问朋友的详细经过,才知道这背后并不简单。鉴于杨慎矜背景极其特殊,所以谈论一直相当隐秘。
“听朋友说过,杨氏家族兄弟三人,分别是杨慎馀、杨慎矜、杨慎名。生父是杨崇礼,长安中天官郎中,神龙后,历任洛、梁、滑、汾、怀五州刺史。杨崇礼本叫杨隆礼,只因与当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犯上字,故在景云年间改名为杨崇礼。开元初,擢为太府少卿,生性蔼然可亲高山景行,为官期间可谓枵腹从公,披心沥血,饮马投钱,燮理阴阳。且善洞烛其奸,若是一般小官想欺瞒贪赃枉法之事,定会百不一贷毫不放过。擢拜太府卿,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弘农郡公。二十年为官期间,仍是两袖清风,居官自正,公清如一,安然如故。朝中自是对他老人家评议甚高,都知他性格清穆,资深望重。以至年九十馀,授户部尚书致仕,仍是白发丹心姜桂之性。”
崔诚谖讲到这里,崔韶杨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忙问道:“那既然杨慎矜的父亲杨崇礼为官清廉,一生如此,那为何今日他的子嗣会尽数被杀,以至于被抄家灭族呢?那岂不是成了天大的冤枉?”颜小昔急忙点点头,正想问这个。
第二部分
崔诚谖接着说道:“你可知官场黑暗,这是非不明之事还多着呢?这官场不比战场,战场之上,敌人向你杀来你自然心知肚明。可这官场上,若有人想对你不利,他岂会让你知道?常言道:陵谷变迁,高下易位。杨崇礼是何人的后代你可知晓?”
崔韶杨摇摇头。崔诚谖道:“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提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杨政道,杨正道乃是齐王杨暕的遗腹子。”崔韶杨“啊”了一声,道:“齐王杨暕不是隋炀帝的儿子吗?难道杨崇礼是亡国之君的后人?”
崔诚谖点头道:“不错,大业末,群雄并起。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杨广,齐王杨暕也相继被杀。宇文化及生性好色,眼见国色天香的萧皇后,他舍得下手杀掉吗?于是便霸占了她。就这样,萧皇后带着年幼的小孙子杨正道随宇文化及到了河北。
“说起这位萧皇后,命运是颇为坎坷。她原本是西梁明帝萧岿之女,因其出生的生辰八字对生父母不大吉利,便将女婴送给了别人养大,最后转为她的舅父张轲抚养,张轲家室徒四壁,因此萧氏随之过起了食不果腹的生活。隋文帝即位以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恰逢当时隋文帝想从西梁国选位品貌双全的公主,封为晋王的妃子。这一和亲政策,萧岿自然是万分的重视,得知此事便开始卜卦占选。但是很可惜,经过卜卦所有留在身旁的女儿都不宜,最后却猛然想到了萧氏,真是造化弄人,经过占卜竟然为大吉利。因此,急派人寻回萧氏。此时萧氏正在田间从事农活,眼见父王派人马有意让自己回去,却不知是何原因。待回到宫中,萧岿兴冲冲对她讲述一番原委,萧氏这才恍然大悟。当时她没有表态只是沉默不语,不过就算她当场拒绝,也无任何用处。心想:“我自出生你就对我生死不问,将我寄养在他人家中,比起其他的兄弟姐妹我是半分的父爱母爱未曾享受到。今日你为自身利益,竟将我召回,命我作晋王的妃子。可是,我若是不同意,隋文帝一旦怪罪下来,那我岂不成了国家的罪人!”就这样,不久之后萧氏便成为了杨广之妻,被封为晋王妃。后来杨广即位,二人关系仍是琴瑟和谐举案齐眉。但对于隋炀帝的暴政,萧皇后心中不赞却不敢明说。
“后来宇文化及爱慕萧皇后的地位崇高并且国色天香,便将她留在身边。再后来窦建德大败宇文化及,杀了他全家。窦建德便把萧皇后接了回来,之后窦建德送给了突厥处罗可汗,当时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义城公主是萧皇后的小姑,她便是隋炀帝杨广的妹妹。义城公主是以帝女的名义嫁到了突厥,眼见萧皇后如此处境,岂有袖手不管之理?便以姑嫂相待,但是突厥内部经常的互相残杀,那些突厥人贪恋萧皇后姿色与地位,没有杀她。之后她在漠北过了十几年的流亡生活,杨暕的遗腹子杨正道这才相当艰难的活了下来。
“贞观初,李靖击破颉利可汗,已是耳顺之年的萧皇后被迎回,鬓发苍白,眼花肤糙,毫无当年皇后之威仪。回到长安途中,环顾四周,不禁泪过腮边,仰天长叹,‘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此后便在悲凉之中度过余年,她死后,唐太宗将她与隋炀帝合葬江都,总算是一种欣慰。”
颜亭山道:“此事为弟也是略有耳闻,只是其中的盘枝错节不是很清楚。”
第三部分
崔诚谖点点头道:“这位杨慎矜便是大隋朝的末代皇帝隋炀帝玄孙。他们兄弟三人,各个出类拔萃,唯独杨慎矜仪表最为不凡,又因为唐玄宗十分喜爱杨崇礼,所以对其子嗣也是恩顾厚爱,后来三兄弟均被朝廷所用。杨慎矜颇有杨崇礼风度,沉毅有材干,任气尚朋执。天宝年间,玄宗想命他作御史中丞,充京畿采访使,知太府出纳使并如故。若是对其他人,此乃光前裕后的大好时机,但是杨慎矜却不敢贸然接受。”
颜小昔问道:“既然是个升迁的大好时机,那杨慎矜为甚么不敢接受呢?”
颜亭山补充道:“朝廷中一个人的升迁,背后又会有多少人眼红,又会有多少双眼睛在注视着你。何况这个杨慎矜又是隋炀帝杨广的玄孙,那在大唐朝为官更要处处小心了。”
崔诚谖道:“不错,此乃原因之一。原因之二便是丞相李林甫握权,嫉妒贤能,排斥异己。大凡是不出其门的官员,李林甫都会打击迫害,以维持自己的相位。再说杨慎矜身份特殊,官场上生怕被李林甫迫害,正所谓迁拜不由其门,俱不敢居其任。经过了这件事,杨慎矜开始强烈意识到与李林甫为伍的重要性。因此,私下里杨慎矜时常带上贵重的宝物去丞相府拜访。时间一长,终于打动了李林甫,将他看成是自己的亲信。
“不过这一做法,招引了大批官员的强烈不满,都认为他与李林甫这个狗官同流合污,为虎作伥。但实际上若是设身处地的为他想一想,他只有这样做,才能不被李林甫加害,顺顺当当安安稳稳的做官。不过杨慎矜只是想讨好李林甫不让他加害自己,他完全不想踏入李林甫这条贼船,给自己树立政敌。他日有一天李林甫驾鹤归西,正所谓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近火先焦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那岂不是成了别人打击迫害的对象!所以他为了明哲保身,为官时都小心谨慎,并准备时机一到就辞官不做,隐姓埋名到偏远的地方打猎种田,过平常人的生活。”
颜小昔又不解道:“我不明白了,既然杨慎矜已经博得丞相李林甫的信任,成为他的亲信,又是玄宗面前的红人,那为甚么又要污蔑杨慎矜,说他私藏谶书意图谋反呢?”
崔诚谖道:“究其缘由,还要从韦坚、皇甫惟明冤死一案说起。”
颜亭山道:“说到韦坚和皇甫惟明,确实死的冤枉。时至今日,他二人虽死,李林甫却仍不罢手,派人到江淮一带搜集韦坚的罪状。昔儿,你是否还记得当初广运潭盛会的景象?”
颜小昔听父亲这么一问,忽的一下想起来了,说道:“当初爹爹带我去长安东郊广运潭,观看落成盛会典礼,真是人山人海!皇帝坐在临潭而建的望春楼上,周围尽是高官显爵达官贵人。从远处徐徐驶来的漕船,连樯弥亘数里,一眼望不到边。我记得地方各地的船都来了,船上满载来地的土特产。
“有丹阳郡的京口绫衫段;南海郡的象牙和沉香;豫章郡的名瓷酒器;会稽郡的铜器、绛纱;晋陵郡的折造官端绫绣;宣城郡的空青石、纸笔;始安郡的蕉葛、翡翠;广陵郡的锦、镜、铜器、海味;吴郡的三破糯米、方丈绫等等,多的我都记不清了,总之是各地的奇珍异物同聚京城。
第四部分
“接下来表演的节目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回想当时情景,记得有个红罗抹额穿着白衣缺胯绿衫的人站在第一条船上,是个领唱。身后还有百余名鲜服靓妆的年轻女子伴唱,齐声接影,可谓是丝竹声响,鼓笛齐鸣,歌声悠悠,回肠荡气。”
颜亭山一笑,问道:“你还记得他们所唱的甚么吗?”颜小昔细想了想,道:“我只记得几句,‘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颜亭山道:“你的记性不错,至今还记得,当初编此曲的人很精明,故意把玄宗的名字带入其中。玄宗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加神气。”颜小昔问道:“莫非这三郎所指代的就是玄宗?”颜亭山微微点头,解释道:“三郎便是玄宗的小名。”
一旁的崔韶杨忽然说道:“原来师妹还去过广运潭,我只是听人说过,这是个为此苦心经营两年多的工程,当日是开渠入渭水,挖谭造楼。但并没去看,听师妹所言,大有可观,我好后悔没有一睹当时盛会的壮观景象呢!”言语中充斥着懊悔之意。颜小昔听崔韶杨说完,禁不住摇头晃脑洋洋得意起来,很庆幸自己当日随父去了。
颜亭山道:“你可知这背后苦心经营的人是谁?”崔韶杨颜小昔俱摇摇头,表示不知。颜亭山道:“此人便是刚才提到的陕郡太守兼水路转运使韦坚。在这场盛会接近尾声之时,他便向皇帝跪呈各地的货单,进献上百盘珍馐美馔。果不其然,玄宗大悦之际,当下下诏表彰了这位夙夜勤劳的臣子。他本是当今太子的小舅子,楚国公姜皎的女婿。凭借着雄厚的条件,多年的努力没有付诸东流,终于换来了飞黄腾达的富贵生活。”
崔韶杨问道:“此等荣耀显赫的地位,那他是怎么死的?因何而死啊?”
崔诚谖接着颜亭山话语之末,道:“他是太子妃韦妃的哥哥,太子的内兄。唐玄宗命他督办江淮租运,目的是能够为朝廷增加更多的钱财。不过此人拥有政治野心,这点让他一度陷入政治漩涡之中。不要忘了,右丞相李林甫独断专权,韦坚这么精明强干,讨得玄宗的欢心,就必然会引起他的强烈嫉妒,李林甫一向妒能害贤,怕他有朝一日危及自己的相位。虽然韦坚的妻子是李林甫舅舅姜皎的女儿,二人素日也以朋友相称,关系甚密。但那是在韦坚未被宠信之前,自从韦坚被宠信之后,李林甫担心跟自己争宠,所以对其是极度的厌恶。当然韦坚也有所察觉,出于自身的安全,他便站到了左丞相李适之的一边,从此与李林甫势不两立。就在这时,出现一个人,牵动了整场悲剧的开端。”
崔韶杨颜小昔齐声问道:“是谁?”
崔诚谖接着道:“当朝大将河西节度、鸿胪卿皇甫惟明,有日皇甫惟明进京向玄宗献战争俘虏,便发现右丞相李林甫独霸朝廷,无所不为,以致嚣张跋扈,而且欲废掉太子建立新的太子。这个皇甫惟明早年曾与太子李亨是好友,所以他会偏袒太子,心下渐生不满。于是他便向玄宗启奏应该废除右丞相李林甫,并推荐刑部尚书韦坚有担相大才,欲为所用。不料这一消息传到李林甫的耳朵里,要知道李林甫耳目众多,朝廷中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从此他恨上了皇甫惟明和韦坚,想方设法除掉二人,以保自己永久相位。而这一切,自然是计划的非常周密。
第五部分
“在正月望夜,月朗星稀,太子李亨在市井之中与韦坚匆匆见面。他二人为甚么要如此匆匆见面呢?原因就是玄宗曾发布敕命“宗室、外戚、驸马,非至亲毋得往还;其卜相占候之人,皆不得出入百官之家。”所以二人行色匆匆,生怕被别人发现,恰巧借着元宵节观灯的大好机会,就算被别人看见也可将此事推到观灯之上。韦坚与太子会过面后,又急忙赶往长安城内崇仁坊中的景龙观道士房与皇甫惟明秘密会面。他二人只当是天衣无缝,无人知晓。哪知李林甫早派人暗中监视,这个人便是杨慎矜。
“于是李林甫设计让杨慎矜上奏玄宗,说韦坚借元宵之夜观灯之机与边疆大将皇甫惟明密谋会面,目的是要支持太子李亨发动宫廷政变,对皇帝大大的不利。实际上太子根本就没有发动宫廷政变的念头,这一切全是李林甫信口雌黄,打击政敌的手段。玄宗对此虽持怀疑态度,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二人有发动政变之念,无奈李林甫紧紧咬住不放屡进谗言,又不能就此作罢。于是给韦坚定了个“干进不已”的罪名,意思是为谋取官位存有政治野心,贬职为缙云郡太守,抄没家资,虽之前家资巨富但此时已被清洗一空。而忠心耿耿的大将军皇甫惟明被定了个“离间君臣”的罪名,贬职为播川郡太守,下场一样的悲惨。听人传言,皇甫惟明已被李林甫派人暗中杀害,死状凄惨恐怖,而一代大臣韦坚也遭迫害。左丞相李适之孤立无援,见此情形,便向玄宗请示辞相不作,被贬宜春太守之时服毒自杀。”
崔诚谖说到这里,不由得长叹一声,道:“若是事情到此为止,也便罢了。怎奈李林甫纠缠不休,派人屡到江淮一带彻查韦坚罪状,那些曾与韦大人有过接触的漕吏、船夫都被带入大牢,对此事大加株连。而且我还听说,地方官员趁此良机征剥不止,收受不义之财,狱吏更是凶暴欺人,毒打犯人。很多人因此冤死深牢大狱暗无天日的地方,想必监狱之中早已是人满为患,尸水长流。直到如今,仍未罢休。”
参见‘旧唐书列传之韦坚传’。
崔韶杨问道:“照这么说,这个杨慎矜也算是罪大恶极,他害得忠臣相继惨死,对他抄家灭族也是死有余辜。”
崔诚谖闻听,微微冷笑道:“这便是右丞相李林甫技高一筹的手段,李林甫为了打击削弱韦坚的势力,刚开始之时,是暗中指使侍御史王鉷准备陷害栽赃韦坚。这个王鉷是杨慎矜的表侄,二人的叔侄关系原本不错,因为表叔的提携原因,侄子开始飞黄腾达起来。但是杨慎矜不知侄子王鉷是个奸险小人,此人心胸狭窄颇要面子,侄子与自己平起平坐之后,在家中却仍是呼来喝去,引起了侄子的强烈不满,但不好当面挑明,日久渐生恨意。
“李林甫借机会助长王鉷的气焰,王鉷见有李林甫做靠山,便做出了一些对杨慎矜不礼貌的举动。因此杨慎矜大为恼火,夺取了他的职田,并诋毁他的生母出身不好,对其大加抨击。二人的关系由此急转直下。其实本来杨慎矜对待韦坚一案始终保持中立态度,王鉷奉丞相之命欲陷害韦坚,见表叔保持中立,本想让表叔帮忙的念头就此打消。在官场之中,最危险的举动莫过于保持中立态度,因为这会两头都得罪大批官员。李林甫得知此事更是心下不快,但表面并没有说穿。直至天宝四年九月,李林甫命杨慎矜接任韦坚的刑部尚书一要职,丞相的这招果然是老谋深算,城府高深。”
颜小昔问道:“不知他这招高深在何处?”
第六部分
崔诚谖复又冷笑道:“这一计策,第一会剥夺韦坚的权势,第二还能制造韦坚和杨慎矜之间的矛盾,如果在进行下一步的计策时,就不担心杨慎矜再持中立态度,就将他彻底的归为己用。这招果然险恶,杨慎矜为官多年岂会不知道李林甫的毒意,无可奈何一本奏折告到玄宗面前,使韦坚、皇甫惟明接连遭贬,直至被人暗害。”
颜小昔仿佛是听明白了,“噢”了一声,道:“李林甫的城府果然高深莫测,不过杨慎矜帮他除掉了心腹大患朝廷政敌,那为甚么又反过来残害杨慎矜,来残害自己的亲信呢?这种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伎俩,也是堂堂一朝丞相所为吗?”
崔诚谖近前*视道:“你以为李林甫做不出来吗?数不尽的忠良贤才都惨死在他的手上,这其中有的是自己的政敌,有的则是自己的亲信。韦坚不就是他自己舅父的女婿吗?一样的惨死在他的手上。甚至连太子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还有甚么做不出来的?杨慎矜帮他做成此案,韦坚的弟弟韦兰、韦芝纷纷上书替哥哥叫屈,并援引太子李亨作证。实际上,李林甫在打击韦坚势力的同时实质上是想瓦解太子的势力,众人请太子作证,正巧中了李林甫的连环计策。你细想,这样一来,政治漩涡便把太子卷了进来,太子知道后每日惶恐不安茶饭不思。刚才我提到,韦坚是太子妃韦妃的哥哥。太子见龙颜震怒,生怕祸及自己,急忙上表澄清自己与韦坚毫无关系,并以“情意不睦”为由,将韦妃废为庶人,韦妃心灰意冷,出家做了尼姑。”
颜小昔不解道:“可是李林甫他为甚么要大逆不道的陷害太子呢?”
崔诚谖道:“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宗冤案。”
颜小昔问道:“是何人的冤案?”
崔诚谖长叹一口气,道:“当年武惠妃尚在人间,玄宗宠爱之至,宫中对其礼同皇后。玄宗欲封她为皇后,但鉴于有人上书武惠妃远房的叔公与叔父曾经结党营私,扰乱朝纲,玄宗便将此事就此作罢。当时的太子是赵丽妃的儿子李瑛,因为玄宗生性好色,宠爱武惠妃时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便相继失宠,所以他们的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为其母抱怨。恰逢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的驸马名叫杨洄,甚是了解武惠妃的处境。便每日暗中监视太子李瑛,并向武惠妃转告毁谤,说李瑛根本不配立为太子,武惠妃包藏祸心,定下毒计欲害死李瑛,想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立为太子。便说太子结党要对自己不利,玄宗果听信她的谗言,颇为震怒,谋于宰相,意欲废黜三子。
第七部分
“中书张九龄奏道:‘陛下纂嗣鸿业,将三十年,太子已下,常不离深宫,日受圣训。今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日久,子孙蕃育,不闻有过,陛下奈何以一日之间废弃三子?伏惟陛下思之。且太子国本,难于动摇。昔晋献公惑宠嬖之言,太子申生忧死,国乃大乱。汉武威加六合,受江充巫蛊之事,将祸及太子,遂至城中流血。晋惠帝有贤子为太子,容贾后之谮,以至丧亡。隋文帝取宠妇之言,废太子勇而立晋王广,遂失天下。由此而论之,不可不慎。今太子既长无过,二王又贤,臣待罪左右,敢不详悉。’玄宗听后默然不答,之后此事不了了之。
“不多久张九龄遭小人排挤,奸人李林甫取代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善会见风使舵,他深知惠妃极度受宠,所以时常在武惠妃身边赞颂其子寿王李瑁德才兼备,应立为太子,言下之意是自己会竭尽所能让李瑁登上太子之位。此时杨洄与武惠妃密谋设下圈套,派人去召三位亲王进宫,说宫中有贼人闯入,请三位亲王协助擒拿。三位亲王不知是毒计,欣然答应。哪知他们三人进宫后,武惠妃急忙派人告诉玄宗,说太子与两位亲王与薛锈常构异谋,现穿铁甲带兵马闯入宫中,要谋反登基。玄宗到场眼见果真如此,龙颜震怒,私下曾找李林甫商议。
“李林甫颇为狡猾,言道‘此盖陛下家事,臣不合参知。’这个薛锈所谓何人?他的妹妹嫁于李瑛,玄宗之女唐昌公主是他的妻子,与太子关系甚密,两人经常来往,并不像武惠妃言中的异谋勾结。怎奈武惠妃计谋周详,太子等人百口莫辩。玄宗更是听信谗言,连亲生骨肉都信不过,当下将三位亲王废为庶人,薛锈配流,下场之惨,令人痛惜。三位亲王不日被奸人所害死于非命,薛锈则被刺死于城东驿。天下之人不见他们有任何的过错,所以都为之愤慨,俱叹息太子众人死得太冤枉。
“此事过后,武惠妃便一病不起,口口声声说三位亲王的鬼魂来索他性命,惊怖而忧疾。御医诊治均不见效,巫者祈祷数月,不久她便惊恐而亡。现任太子李亨,乃是玄宗第三子,原是忠王李与。李林甫因惧怕太子他日登基即位对自己不利,所以千方百计的陷害太子,目的就是要玄宗废掉李亨,立寿王李瑁为太子。”
参见‘旧唐书列传之玄宗诸子’。
颜小昔跟崔韶杨如梦方醒,听完崔诚谖一席话,才知道这宫中之事如此的纷繁复杂,错乱迷踪。崔韶杨问道:“还不知这杨慎矜是如何被李林甫诬陷致死的呢?”
崔诚谖接着道:“这就要说到江湖术士史敬忠了。韦坚、皇甫惟明一案过后,有一日,杨慎矜突然发现父亲杨崇礼的坟地附近,草木渗血气味沾腥,素日杨慎矜就神神道道,要不然怎么会与江湖术士交往密切?他看后大为震惊异常惊恐,整日拜鬼求神。这时他便想到了史敬忠,派人飞马去临汝山请他,希望他能为自己消灾祈福,破除不吉之兆。果然,史敬忠说此乃大不吉之迹,幸好告知尚早,如若再耽搁几日,必会引来血光之灾。杨慎矜信以为真,依他所言,择选良辰吉日,夜间在后花园摆设道场进行法事。杨慎矜每日退朝过后,都会脱去官服,披枷带锁跪在坟前,欲赎其罪。数日过后,果奏奇效,只见气味正常草木止血。
第八部分
“杨慎矜为此感激涕零,重金酬谢。杨慎矜府上曾有一侍女,名叫明珠。不仅生的是花容月貌,而且品性温良,百媚千娇。史敬忠设立道场期间,见她容貌美丽,萌生爱意。杨慎矜是何等人物,这一切他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是心中暗想曾是佛门中人如今却仍不能看破色戒,但表面不露声色,将侍女明珠赠与他,算是另外的酬谢。史敬忠开始还半推半就,到最后就含笑接纳了。史敬忠笑呵呵心满意足搂着明珠的离开杨府,乘着小轿行至长安街,不料正碰上柳府的人。
“其府上的柳夫人也颇信阴阳卜卦之术,她本是杨贵妃的堂姐,俗话说:一人得道拔宅飞升,正是如此。因近日柳氏心神不宁,恐府中有不祥之气,加上私下里与史敬忠来往密切,柳府上下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所以在街上被柳府下人告知柳氏。恰巧柳氏正想找寻他,史敬忠因她是贵妃堂姐,不敢轻易得罪,无可奈何进了府中。柳氏告知不适之情,经过卜卦,史敬忠说是幽鬼缠身,挑选吉日做场法事即可破除。
“等史敬忠出了府门上轿之时,柳氏顺便送出,忽然发现他身边多了一位年轻秀丽的女子,便问车中是何人,史敬忠异常尴尬,不知说甚么。只是满脸通红,随口说道是杨慎矜府上的侍女,托自己将她卖掉。柳氏见她生的俏丽,说不如卖给她算了,正好自己想添个奴婢。史敬忠大感意外,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是收不回来了,只有将明珠留到了她身边。柳氏甚是喜爱明珠,有日同皇宫姐妹们陪玄宗游山玩水之时也带上了她,难料这个俏丽的侍女引起了玄宗的好感,私下便向柳氏询问其来历。这不问不知道,一问过后玄宗颇为生气。玄宗听说杨慎矜竟然同江湖术士史敬忠来往密切,大为不满。也正该杨慎矜气数已尽,这时已跟他闹翻的侄子王鉷面君上奏政务,迎面正逢杨国忠。李林甫不是东西,这个杨国忠便更不是东西。”
说到这里崔诚谖狠狠的啐了一口口水,“杨国忠本名杨钊,同杨贵妃沾点亲戚关系,于是就飞黄腾达起来。之前曾是街边小巷的泼皮无赖,地痞流氓,嗜酒赌博,无恶不作。他为了巴高望上攀高结贵,极力逢迎李林甫。而李林甫也知他是贵妃靠山,也是极力拉拢。那日王鉷遇见杨国忠,虽然他的官职比杨国忠的大,但也惧怕他是杨贵妃的人,主动嘘寒问暖。而杨国忠却劝他此时不是面君良机,因为玄宗正在生杨慎矜的气。这句话一说不要紧,王鉷吃惊之时细问缘由,方知是结交妖僧史敬忠的缘故。王鉷顿时心花怒放,很快告知了李林甫。李林甫知道他叔侄关系的不睦,而韦坚、皇甫惟明一案之后渐感杨慎矜此人靠不住,不可久用,便要杀人灭口。随着杨慎矜的官职越做越大,善得玄宗宠信。李林甫担惊他会与自己争宠,嫉贤妒能的本性暗暗滋长。他见王鉷来想自己汇报,向他说了一番话,又足以证明此人心机谋略令人畏惧。”
第九部分
“他说,皇帝此刻正在生杨慎矜的气,你与他的叔侄关系人所共知。若被别人首先告发,你是怎么的也逃脱不了干系。若是先下手为强,你主动告发杨慎矜,将他彻底扳倒,不仅堵住了别人的嘴,还会对你的升迁大大的有利。王鉷一听言之有理,终于在李林甫的挑拨之下,为了自己的权益,私下同李林甫商议计策,借助杨慎矜曾与史敬忠私交甚密这条线索,诬告表叔杨慎矜乃隋炀帝之玄孙,常与凶人来往,家藏谶书,想谋复隋室祖业。这条罪名简直是把他往死里整。玄宗联想起明珠一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立刻命人将杨慎矜捉拿入狱。又下诏命刑部尚书萧隐之、大理卿李道邃、少卿杨璹、侍御史杨钊、殿中侍御史卢铉等奸人审理此案。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在韦坚、皇甫惟明一案之时,还有一冤案差点危及太子李亨的生死,对太子打击也是甚大!”
颜小昔、崔韶杨相继问道:“又是何人的冤案?”
崔诚谖沉稳片刻,道:“便是杜有邻的冤案!”
颜亭山久不说话,这时才说道:“杜有邻一案,本无大碍,可是被李林甫抓住不放,小案件倒是变成了危及太子地位的大案件,此人也是死的很冤枉啊!”
崔诚谖道:“赞善大夫杜有邻是太子李亨姬妾杜良娣的生父,打击杜有邻的同时,也就是瓦解太子的势力了。这件事情,还要从杜良娣姐姐的夫君柳勣说起。柳勣这个人性情狂疏,好功名。因此结交了很多江湖豪俊侠士,比如北海太守人称书中仙手的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著作郎王曾等。但是杜有邻对女婿这种狂放不羁的性情大不赞赏,以至于二人关系由热转冷,矛盾逐渐激化。
“一日二人为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争吵不休,杜有邻则凭着岳父的身份教训了他一顿,柳勣咽不下这口气,激怒之下竟然写了一篇诬告状。状告杜有邻在家闲来无事摆弄图谶,对天子不利。不幸的事,这件事被李林甫抓个正着。你想他会放弃这样轻易得来的打击排挤别人的机会吗?所以原本的一件小事,竟将李邕、裴敦复等人牵连进去,甚至太子李亨也没逃过此劫。玄宗知道此案后,听说又涉及到太子,急命官员审讯,才知这背后都是柳勣使得坏。
“李林甫真是阴险狡诈,立马派人说是柳勣诬告他岳父杜有邻,又找来李邕作证。因为此案牵涉柳勣、杜有邻等皇亲国戚,死罪就免了,但活罪难逃,判了个杖刑,案件由李林甫一人独断。李林甫在进行杖刑之时,将柳勣、杜有邻活活打死,积尸大理寺,他们的家眷被判流放偏远地方。此案牵连李邕,李邕这人从不参与朝廷纷争,最爱寄情山水练习书法,他的书法造诣可谓是空前绝后。只因他德才兼备桀骜不驯,遭到了李林甫的强烈嫉妒。所以李林甫命酷吏罗希奭找到李邕,带到公堂上,不由分说上来就打,可怜一代书法大家被含冤杖杀。太子李亨眼见又涉及到自己,无奈忍痛割爱之下,将杜良娣废为庶人。杜良娣的家人已尽数被灭,意志消沉之下遇到了姐姐,便是柳勣的妻子。二人怀抱之下放声痛哭,投水自尽。有人传言,杜良娣未死,而是受到了太子心腹宦官李辅国的一番精心安排,这就不知是真还是假了。
第十部分
“刚才提到酷吏罗希奭,此人乃是李林甫的爪牙,为人凶险毒辣,更与吉温有着‘罗钳吉网’的称呼。吉温他是武则天之时酷吏吉顼的侄子,生性残忍狡猾,毒辣奸险。有人曾向玄宗推荐他做官,无奈玄宗却说:‘此人乃是不良人的子侄,朕不用也。’怎料吉温与安禄山交往甚密,安禄山向玄宗推荐他时,因玄宗异常宠信安禄山,凡是安禄山的话他都深信不疑,竟将吉温的背景忘的干干净净,立刻升他为户部郎中,因此吉温对待安禄山那是相当的尊敬,二人的关系更贴近了一层。”
参见‘资治通鉴唐纪之杜有邻’。
颜小昔听的云里雾里的,问道:“原来朝廷的事情是那么的复杂,先是韦坚、皇甫惟明一案,又是杨慎矜一案,废弃三子一案,再就是杜有邻一案,四个案件表面上看似毫无关系,但实际上都共同牵涉到一个人,那就是太子。李林甫的城府之深果真是令人不寒而栗,不管是政敌还是亲信,大凡威胁到自己利益的他都一并打击。可是刚才说到的杨慎矜家藏谶书,想谋复祖业,并无真凭实据,实难令人信服啊?”
崔诚谖道:“此事对于李林甫有何难处?再听我细细道来!”
崔韶杨与颜小昔年龄尚幼,不懂得朝廷中的是是非非,听崔诚谖滔滔不绝的说了那么多,心中升起一股凉意,犹如被人抵背扼喉,有点喘不过气来。
崔诚谖接着道:“李林甫定下毒计,王鉷便一纸诉状告到玄宗那里,果然龙颜震怒,急命人将杨慎矜捉拿入狱。并暗中派殿中侍御史卢铉将杨慎矜的好友张瑄带到会昌驿,*迫张瑄作伪证陷害杨慎矜,不料他铮铮铁骨宁死不屈,直被折磨的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又命酷吏吉温前去抓捕史敬忠,史敬忠贪生怕死,答应了吉温的要求,准备在必要时刻冤枉杨慎矜,说他私藏谶书,意图谋反,光复隋室。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卢铉跟御史崔器进入杨慎矜的府邸,拷打杨慎矜的小妾韩珠团。与此同时,卢铉钻入韩珠团卧房,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本谶书放入竖柜的一个小盒之中。又将杨慎矜押至现场,卢铉趁机将谶书扔到地上给他看。杨慎矜明知是被栽赃陷害,却是百口莫辩。之后,杨慎矜三兄弟奉诏自尽,史敬忠被重丈一百,张瑄重丈六十,杨慎矜兄弟三人连并史敬忠的庄宅被没收,家眷发配岭南诸郡,株连数十族。结合今夜东华山上的无头群尸案,应该断定,是有人暗中派杀手所为,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李林甫。可叹!萧皇后辛辛苦苦保存下来的隋炀帝的子孙被全部诛杀,无一人幸免,惨遭屠门灭族之祸。”
参见‘旧唐书列传之杨慎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