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这样,不爱说话,但特别懂事。"奶奶说,"知道我们不容易,从来不闹着要东西。"
江晚在红岩镇待了一上午,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红薯干,确实如王镇长所说,口感独特,甜而不腻。
但她心里始终惦记着小杰一家。
虽然知道这是心理疾病,但是她还是忍不住给镇长说了一句,“可以多鼓励一下这个孩子,有时候不用担心他的未来,多鼓励鼓励他的现在。
中午简单吃过午饭,江晚又赶往青山镇。这个镇子以养殖鸭子和制作咸鸭蛋著称。车子刚进村,就看到成群的鸭子在池塘里嬉戏。
青山镇的镇长是个干练的中年女性,姓李。她直接带着江晚去了养殖场。
"我们这里的鸭子都是散养的,吃的是稻田里的小鱼小虾,所以鸭蛋特别香。"李镇长介绍说。
在参观过程中,江晚注意到一个单亲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在鸭舍里忙碌。最大的孩子看起来才十岁左右,最小的可能只有四五岁,但都在认真地帮着妈妈捡鸭蛋。
"那是张寡妇。"李镇长叹了口气,"她丈夫前年得癌症走了,为了治病欠了一屁股债。现在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靠养鸭子还债。"
江晚走近时,听到那个最小的孩子在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一个咸鸭蛋啊?"
"等把这些鸭蛋卖了,妈妈就给你们煮一个。"张寡妇的声音很温柔,但江晚能看到她眼里的疲惫。
"孩子们都很懂事。"张寡妇看到江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儿子放学就回来帮我干活,二女儿会照顾弟弟。就是...就是苦了他们了。"
江晚看着三个孩子身上打补丁的衣服,心里酸楚难当。她想起自己的弟弟妹妹,同样是农村孩子,但至少不用为了一口吃的发愁。
最后一站是茶山镇。这个镇子坐落在半山腰上,以种植茶叶为主。盘山公路崎岖难行,等江晚到达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茶山镇的村长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步履矫健。
"小江老板,来得正好!"老村长笑着说,"春茶刚下来,我让人泡一壶给您尝尝。"
在品茶的过程中,江晚了解到这个村子有很多留守老人。他们的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
"我儿子在深圳打工,三年没回来了。"一位老奶奶抹着眼泪说,"孙子都快不认识他这个爸爸了。"
另一位老爷爷苦笑着说:"习惯了。孩子们在外面也不容易,我们能自己养活自己,不给他们添麻烦。"
老村长带着江晚参观了茶园。夕阳西下,老人们还在茶田间忙碌着,佝偻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我们这些老骨头,能干的动一天就干一天。"老村长说,"就盼着孩子们在外面平平安安的。"
走访的村庄越多,江晚的心情就越复杂。
她看到的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他们勤劳、善良、坚韧,却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前行。一场意外、一场疾病,就可能让一个家庭陷入绝境。
晚上回到秀水村,江晚看着自家温馨的小院,想起那些走访过的人家,心里很不是滋味。秦阿月看出孙女心事重重,关切地询问。
"奶奶,我今天去了好几个村子..."江晚把这一天的见闻告诉了家人。
江宁听得眼泪汪汪:"那个小杰哥哥好可怜啊...还有那个等孙女的老奶奶..."
江宜桦沉默了一会儿,说:"姐,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
"这就是为什么赵县长一定要我去参加展会。"江晚叹了口气,"他看到的不仅是秀水村,更是整个平阳县的劳苦群众。比我们村还穷的地方还有很多,他作为县长,怎么能不着急?"
秦阿月拍拍孙女的肩:"晚晚,你能帮就帮一点。咱们秀水村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第二天,江晚特意又去了一趟石门村,给李奶奶带了些生活用品和自家种的蔬菜。
李奶奶还是认不出她,但很高兴有人来看她。
"小芳,你又回来看奶奶了?"李奶奶摸索着拉住江晚的手,"奶奶给你留着腊肉呢,可香了。"
这次江晚没有纠正她,而是顺着她说:"谢谢奶奶,我最爱吃您做的腊肉了。"
李奶奶高兴得像个孩子,非要亲自去取腊肉。她摸索着从房梁上取下一块熏得油光发亮的腊肉,小心翼翼地包好,塞到江晚手里。
"拿着,都拿着。"李奶奶说,"你在外面辛苦,要多吃点。"
江晚接过腊肉,感觉手里沉甸甸的。这不只是一块腊肉,更是一个老人对孙女全部的爱与思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江晚更加用心地准备参展事宜。她不仅收集了各村的特色农产品,还详细记录了每个产品背后的故事。她相信,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故事,会让产品更有吸引力。
与此同时,她也没有放弃帮助李奶奶寻找孙女的希望。
她在论坛发了小芳的照片,请他们帮忙留意。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她还是想试一试。
"姐,你觉得能找到小芳吗?"一天晚上,江宜桦问道。
江晚摇摇头:"很难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小芳现在应该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了,样子肯定变了很多。"
"那为什么还要找呢?"
"因为这是李奶奶唯一的念想。"江晚轻声说,"即使找不到,至少我们努力过,让李奶奶知道还有人在关心这件事。"
出发去京城的前一天,江晚特意又走访了几个村子,收集最后一批样品。在红岩镇,她看到小杰的爷爷奶奶还在作坊里忙碌,小杰安静地坐在一旁。她悄悄塞给奶奶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她的一点心意。
在青山镇,张寡妇和三个孩子正在鸭舍里喂鸭子。江晚给他们带了些学习用品和零食,孩子们高兴得眼睛发亮。
"谢谢江阿姨!"大儿子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茶山镇的老人们听说江晚要来,特意准备了一包最好的春茶。
"带去京城,让外面的人也尝尝咱们平阳县的茶香。"老村长说。
回程的路上,江晚的车里装满了各村的特产,也装满了乡亲们的期望。她看着后视镜里渐渐远去的村庄,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善良的人们过上好日子。
也许,这次京城之行就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