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记合作,最初的几次交易,是采取的以物易物的方式。
许记这边以粮食交易煤油和蜡烛。
随着源源不断粮食运入山寨,林凡也开启了封地的建设。
有句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尤其是再各种通讯都极其落后的古代,更是如此。
只有交通便利了,各种通讯和消息,才能畅通。
当然修路最见效的还是快速解决本地民生。
以粮食作为工资的形式,让所有生计艰难的百姓和流民参与其中。
这样不但能提高封地的生产力,也能让百姓和流民得到实惠,使得封地更加和谐稳定。
更为封地以后成为重要的商业货源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兑换沥青路的修路方法之后,先召集了一部分瓦工匠人进行实践。
当一段沥青路修好之后,林凡这才让军师出告示,让人发布到个个村镇。
村民们听到要征召他们修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劳役,个个面露苦色,暗骂天下乌鸦一般黑。
可是听到宣读告示的人说,有工钱,工作一天可以领三十文钱或者一斗粮,中午管一顿饭菜,菜有肉。
“啥,小哥,你说的都是真的?只要去青龙寨报道修路,录用之后,一天就能领三十文钱或者一斗粮?还能管一顿肉菜?”
毕竟这种好事儿,他们都未曾听说过。
官府的徭役,何事给过工钱?管的饭还有肉?怕不是在梦里吧!
所以哪怕读告示的青龙寨人员读完,这些围观的村民,还是觉得难以置信,需要他给出肯定的回答。
读告示的小哥,虽然识字,但也是流民出身,自然清楚大家的疑惑。
因为他刚看到的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
看了好几遍,他知道这是真的!
这时候有人问,他心中竟然为身为青龙伯属下的传令兵感到自豪。
挺胸抬头,对着众人大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没有听错,这是真的,这是咱们伯爷,体恤治下百姓生活不易,以修路的名义,给大伙改善生活呢!”
这话要是在现代社会,肯定有人骂街,你特么说的是人话吗?
干活给钱,管饭不是应该的吗?
可是别忘了,这是古代,就算是不给钱,他们也得巴巴的去服劳役。
甚至一些更过分的,要自己带工具和口粮。
现在青龙伯,不但给工钱,而且工钱还不低。
要知道,在整个陈县,干苦力的一天也就是十五个铜板。
青龙伯的工钱,足足给他们翻了一倍,而且想要领粮食,还能用粮食给他们结工钱。
那可是一斗粮食,无论是大米还是小麦,在市面上三十文可买不到一斗。
所以村民们沸腾了。
尤其是家中好几个壮劳力的家庭,更是喜得都快上天了。
而一些家中男人因为兵役或者劳役致死的家庭,那些寡居带着小孩的妇人,却忍不住抽泣起来。
若是他们家中的男人还活着,也能去赚粮食,家中的孩子,就不会再挨饿了。
“那妇人,你哭什么?”
宣读告示的兵士,宣读完毕告示,贴在村口的大树之上,准备前往下一个村。
就听到身后传来哭泣之声。
停下脚步,看向哭泣的方向的问道。
随着这声问话,所有人都看向哭泣的妇人。
只是当大家看清楚哭泣的是谁之后,纷纷摇头。
原来是村西头的王寡妇,男人在四年服劳役的时候死了,大儿子也在前年服兵役的时候战死,连抚恤的银钱都没有领到。
她去告状,结果县尉给他儿子安了个逃兵的罪名。
连她家仅有的几亩薄田,都被强征走了。
家中只留下她还有两个五岁的双胞胎儿女。
这两年她都是靠着去城里,给一些大户人家,浆洗缝补衣服为生。
王寡妇见兵士质问自己,一下有点慌乱,低着头不敢说话。
还是边上一个读过两天私塾的村民给她解围:“官爷,她是喜极而泣,感谢伯爷的恩情。”
“是,是,小妇人是感激伯爷的恩情。”
有人解围,王寡妇也赶紧道。
那兵士看着两人诚惶诚恐的样子,笑道:“你们不必害怕,我们青龙伯的兵,是不会欺压百姓的,问你话也是想知道,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没,没难处。”
王寡妇打官司的那年,遇到的笑面虎太多了。
说的都很好听,可是都是为了套她的话。
所以他赶紧否认有难处。
那兵士自然不知道王寡妇的真实情况,他只是负责读告示,若是有人真有难处,他听到这话可以向上反应。
现在妇人说,没难处,他也就没有多想,还以为真的是喜极而泣呢!
所以又对着众人说了一遍,报名的流程,就去了下一个村子。
而王寡妇这种情况,并不只在这个村子存在。
其他村子也都存在。
但是这些人都被欺压怕了,哪怕林凡这边训练出的兵士,都进行了询问。
她们也不敢承认自家的难处。
这些年已经从心底对官府的人害怕了。
哪怕之前,青龙伯做过一些好事。
只能回到家,默默的流泪。
随着告示的贴出和宣读,三天之内,所有青龙伯封地的百姓,基本上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所以这些天陆续有人来设置的报名点,进行登记。
这一日,报名点却起了一点波折。
只见一名身着男装报名的女子,被报名点的人员识破。
无论登记的人员,如何劝说,修路是重体力活,不适合女子,可是女子就是不听,只是苦苦哀求,给她一次机会。
周围的百姓,看到这一幕,也是纷纷为女子求情。
弄的登记点的两名落地秀才,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出身底层,自然知晓女人的处境,可是修路之事,只招募青壮年,他们也没办法,所以这才好言劝说。
正在巡查各个登记点的林凡和军师吴勇,正好看到这一幕。
两人同时意识到,他们这次告示考虑的事情并不周全。
只是想到了封地内百姓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若是什么人都招募,那些身体差的老人,必然会在重体力劳作下,身体出现问题,那样有些家庭就真的毁了。
所以这次招募,要求只是青壮年。
毕竟谁家还没有个壮劳力,等所有人体质上来,再放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