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默,月光清冷地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一地斑驳。
许峰独自走在院中,脚步轻缓,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旧时光。
他手中捏着一根青菜梗,嚼得津津有味,虽是粗茶淡饭,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院子中央那场风波早已平息,唯独门口坐着一位少妇,披着褪色的碎花围巾,低着头,眼圈泛红,神情恍惚。
她怀里抱着一个破旧的布包,像是在盘算着未来日子该如何熬过。
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划破寂静,将许峰从思绪中拉回现实。
“哥,开门!我刚听说又给你开批斗会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还看见翠兰姐坐在门口哭呢!”门外的声音带着焦急与关切,像一串跳动的音符。
门一开,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便冲了进来,正是他的弟弟许阳。
小伙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脸上写满了担忧。
“那事儿你别管。”许峰语气冷淡,“你不是快结婚了吗?忙你的去吧。”
他已经三十出头,不能再被这些琐事牵绊。
感情这东西,说到底不过是生活的点缀,哪能当成一辈子的依靠?
“哥,你是不是和翠兰姐闹别扭了?”许阳放下袋子,眉头紧锁,“她们家不容易,咱能帮就帮一把呗。”
“你懂什么?”许峰冷笑一声,转身走向里屋。
他实在懒得解释。
自从父母去世后,这个弟弟就像长歪了似的,总是站在别人那边。
他不想再纠缠于这段复杂的关系,只想为自己活一次。
“哥,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许阳追上来,眼神中透着不解与委屈。
“没有。”许峰打断他,“我只是想成个家。现在大院里都在传我的闲话,正好借这次机会澄清一下。”
“可翠兰姐……”
“翠兰姐跟我没关系。”许峰冷冷地说,“这是留给你的青菜,吃完赶紧搬过去跟你对象住吧。”
“哥,你是赶我走吗?”许阳声音有些颤抖。
“不是。”许峰摇头,“只是觉得你现在有了归宿,该安定下来了。”
说完,他转身进了里屋,留下许阳一个人站在外屋,手里拿着那根已经凉透的青菜茎,咬了一口,竟还吃得津津有味。
一夜无语,晨曦微露。
许峰早早醒来,推开窗户,寒气扑面而来。
他哈出一口白气,望着灰蒙蒙的天色,心中一片茫然。
走进外屋,只见地上散落着几根菜叶,炉子早已熄灭,冰冷刺骨。
他叹了口气,心里忍不住埋怨:这弟弟,连点煤都不会添,难怪自己半夜会被冻醒。
他草草穿好衣服,洗漱完毕,便出门走上街头。
街道上稀稀落落有人在扫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冷的味道。
他摸了摸口袋,只剩几毛钱,心里不禁发愁:靠厂里剩饭度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总不能一辈子这样混下去。
看着别人家的收音机、自行车,他羡慕不已。
可自己呢?
连一辆破车都没有,更别说娶媳妇了。
城里姑娘嫌他穷,乡下姑娘也不愿意嫁给他,他真是进退两难。
正想着,他忽然摸到口袋里几张全国粮票。心头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
在这个年代,粮票就是硬通货。不仅能换粮食,还能换钱,在黑市上更是抢手货。
他一边走一边观察四周,果然看到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躲在胡同深处,正在低声交易。
他走近前,装作若无其事地搭话:“嘿,兄弟,干啥呢?”
对方是个寸头青年,叼着烟,翘着二郎腿,看起来不靠谱,但眼神精明得很。
“换粮票。”青年瞥了他一眼,“你要换?”
“嗯,换两张试试。”许峰掏出两张粮票。
“两块钱一张。”青年随手扔过来两枚硬币。
许峰心里一咯噔,这价格确实够狠。
要是去农村换玉米,一斤粮票能换四斤,利润翻倍。可惜他没车,没法跑远路。
他收起钱,点了点头:“以后还来找你。”
七点之前,是他们最安全的交易时间。
八点上班铃响,街上人多了,他们就得躲起来。毕竟,谁也不想被人抓个现行。
攥着两块钱,许峰快步朝工厂走去。
这点钱撑不了多久,但他已经看到了一条出路。
他想起了刘二蛋的自行车。
那个电工虽然工资不高,但靠着下乡修电器,赚了不少外快。
一只鸡到了城里就能卖一块钱,来回几次,比他在厨房天天熬汤还来钱。
想到这里,许峰暗暗下定决心:他要买一辆自己的自行车,然后去农村换粮,再转手倒卖,赚差价。
生活不易,但只要肯动脑筋,总能找到出路。
他抬头看了看天,太阳刚刚升起,照在脸上暖洋洋的。
或许,新的一天,真的会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