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这个时候,辛夷杨无念找上门来,提名要见韦砚舟。
“恐怕你要找不到了。”门卫说。
“难道他没来?”辛夷问。
“来是来了,”门卫顿了顿说,“但他消失了……”
辛夷不知何意,门卫支支吾吾,语焉不详,说半天不知所云。两人便要进去,门卫拦住道:
“要进山庄,须有庄主的请帖。”
“请帖没有,这个倒有,”杨无念掏出帖牒,“给我让开!”
杨无念表明身份,门卫不敢阻拦,便快人一步跑到客房,将此事跟庄主说了。庄主是做生意的,做生意最怕见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摊官司就不摊官司。他迎了杨无念和辛夷,见两人年纪小,便遮遮掩掩,不说实话。俗话说事缓则圆,他想送走官差,关起门来,自己解决这事。
“我这山庄大,想必他走丢了,两位先回去,鄙人自会转告他。”庄主说道。
杨无念一眼看穿他的想法,说道:
“韦砚舟牵涉重案,据我大唐律例,包庇罪犯者,同样获罪,减罪人罪一等。”
此言一出,现场议论纷纷,没人知道韦砚舟犯了法。庄主搓着手,有些慌了,老太监向前一步,表明身份,劝庄主配合查案,若韦砚舟有罪在身,就把他找到,扭送官府。庄主没有办法,便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
“什么?!”辛夷惊诧不已,“你是说韦砚舟待在房间里,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庄主点点头,众人也跟着点头。据姜子鹤说,昨夜他和韦砚舟一同欣赏了歌舞,随后回到客房。郑观颐住韦砚舟隔壁,他证明姜子鹤所言非虚,韦砚舟回来时,他恰好出门,他去胡九郎的房间玩樗蒲,小孟也在。
“夜里有动静吗?”杨无念问道。
“没有,”郑观颐摇摇头,“我睡的死,没听到什么动静。”
辛夷杨无念检查房间,门是反锁的,窗棂也从里面锁住了,不可能跳窗而出。然而,人就这么活生生地不见了。辛夷本想问他为何伪造父亲的药方,又是何人指使他这么做的,没想到竟出了这档子事。
屋里屋外看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眉目。
这时胡九郎说道:
“既然如此,书画自然没法看了,那还待着做什么?我还有事,我得走了。”
“不许走!”杨无念叫道,“事情查清之前,谁都不许走!”
“跟我们又没关系。”胡九郎辩驳道。
众人附和着。
“有没有关系,查清了再说。”
杨无念再次掏出帖牒,向众人示明,他当即来到山庄的大门前,就在这里守着,不让任何人走。他让辛夷立刻前往县衙,通知张明远带人过来,然后回学校,让狄老师也带人过来。
辛夷走后,杨无念喊来庄主,让他迅速集合山庄的护院门卫,听从自己号令。他让门卫守门,又让护院看管着赴宴的人,包括庄主和庄主弟弟,随后逐个讯问。讯问过半,他得到了两点信息,第一,姜子鹤、郑观颐的说法没错;第二,韦砚舟和老太监发生过冲突。
杨无念重点讯问了老太监,老太监自恃从宫里出来的,不把杨无念放在眼里,还处处打探韦砚舟犯了什么法。老太监虽然刻薄,但他一把年纪了,身子骨又弱,即便想为非作歹,也没有条件。
不过,他还有一个干儿子。
“昨夜你们玩樗蒲,玩到什么时辰?”杨无念问道。
“这我哪里记得,只知道大家都困了,便回去了。”小孟说。
“你回到房间,又去过哪里?”杨无念追问道。
“我回去就睡了。”
“我看过路线,你回去的路上,恰好经过韦砚舟的房间。”
杨无念说完,仔细观察着小孟,若他心里有鬼,必然有所表现。
只见他顿了顿,明白过来,说道:
“你什么意思?他失踪跟我有何关系?!”
杨无念拍拍他的肩膀,道:“慌什么?”
“我没慌!”小孟叫道,“你不能血口喷人。”
“我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坏人。”
杨无念放他回去,他急急回到房间,将门插上,深吸了一口气。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棂,此时夕阳西沉,落日余晖,天边的彩霞染红了天际。近处的山红红的,倒显得窗底下的水黑黑的,小孟望着一河黑水,嘴角往上挑了挑。
“现在,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