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再造天府(一)
宋魂2025-11-04 14:526,148

听到洗星的问话,赵平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他虽然是举人,但是感觉思维越来越跟不上赵平。

赵平虽然比起他小了许多,可是许多见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赵平毕竟是后世来人,又喜欢历史与哲学,思维岂是洗星能够比拟。

问出此话,洗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洗星一想,赵平已经是余学士亲点类元,乃是进士出身,这一点远远超过他。

赵平淡淡一笑:“周朝之所以国祚八百年,就是因为实行井田制。”

“小郎君,什么叫做井田制?”洗星嘴巴张得大大的,差不多能够塞进一个鸭蛋,眼珠子都快掉在地上。

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所谓井田制,就是商朝的平民都有自己的田土。因为排列整整齐齐,仿佛井字一样,故命名为井田。”

“如同井字一般,那个岂不是均田一样吗?”洗星惊奇得像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那儿。

“周朝能够存在八百年,是因为恒产才有恒心。”赵平淡淡一笑,“汉唐虽然武力强大,但是田土没有解决好,田土向五姓七宗靠拢,天下无田无土者多如牛毛。遇到天干地旱,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所以前有黄巾军起义,后有黄巢暴乱,乃是百姓没有田土的必然结局。”

“小郎君,你的意思就是也要实行均田制不成?”洗星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佩服之,随后又皱眉不已,“可是这个已经差不多上千年没有均田制,阻力应该不小。”

“孟子曰,虽万千人,吾往矣。”赵平淡淡一笑,若有所思地说道。

洗星还有担心不已,沉重叹了口气:“小郎君,此举让属下佩服,只是自古变法,触动不少人利益,下场不太美妙。商鞅改秦制,最终五马分尸;晃错削诸侯,结果被腰斩,王相公变法,堂堂地一个君子,被骂为奸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而避之。”赵平淡淡一笑,不以为然摆摆手,“我的改革与他们不一样。”

洗星一脸疑惑,满头雾水:“小郎君,都是改革,又哪里不一样?”

“无论是商鞅还是晃错及王相公,都是针对一国,反对之人当然众多。”都是赵平淡淡一笑,“而我的改革,仅仅是一县,反对之人,又有几何?”

“只是一县,即使有反对,倒也在可控之内。”洗星松了口气。

赵平点点头,说出自己的打算:“趁着舅舅在金堂县当知县,正好试试。”

“小郎君果然不愧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洗星整理一下衣物,对着赵平郑重一礼。

赵平淡淡一笑,摇摇头,摆摆手:“闪耀过奖了,离这个还远,就看看金堂县能否成功。”

“小郎君,你是成都主簿,舅舅又是知县,这个肯定会成功的。”洗星知道赵平很谦虚,对此试液了信心。

“周朝的井田制又是如何消失呢?”洗星拱手一礼,诚心请教。

赵平淡淡一笑,唏嘘不已:“干弱枝强,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最终灭亡于泰国之手。”

“可惜了,秦先灭周朝,又亡六国。”洗星唏嘘不已,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小郎君,听说汉朝初期,人少田多,大部分农民还是有田土的。”

“汉朝建立之初,人口不过一千五百万,加上战争,许多田土都是无主之地。朝廷为了稳定及税赋,自然大部分农民都有田地。”赵平点点头,“但是一些官员贵族,利用种种手段,把农民手里的田地掠夺到自己手里,导致农民手里的田土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达到六千万。农民即使租种田地,也无法养活自己,只有揭杆而起。汉朝如此,唐朝何尝不是如此。”

“小郎君,属下明白了,原来你就是借用周朝的均田制,让大宋国祚永远持续下去。”洗星恍然大悟。

赵平点点头,沉重地叹息一声:“心里倒是有这个想法,通过金堂县的土地变法,让朝廷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再徐徐图之。”

“小郎君,属下明白了,只要产权在官府手里,地主及贵族,就是想图谋农民土地,也难以做到的。”洗星沉思一会儿,终于明白了。

种华也恍然大悟,伸出大姆指,脸上露出佩服之色:“官府掌握土地产权,农民只有使用之极,商人及贵族,就是想购买田地,也无从下手。”

其实每个朝代开始出发点都是好的,吸取了上一个朝代的教训,采取措施防止土地集中。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土地依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

因为总有人成经营不善,或天气不好,或有人有权,或敲诈勒索等原因,导致土地越来越集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现在有大量的无主之地在成都这里,正好为土地再分配提供条件。

赵平希望能够打破这种随着时间推移,造成土地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导致百姓破产起义的怪圈。

沉思良久,赵平终于想到一个法子。

官府对土地拥有永久产权,百姓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产权,这个就是后世的承包形式。

赵平给百姓三十年的使用权,到期官府可以收回,如果是良民,还可以继续转包。

这些就彻底杜绝了土地买卖,土地兼并现象基本上已经杜绝。

因为即使有钱,你收购的土地也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产权。

因为承包时间一到,官府就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当然,要彻底杜绝土地兼并,只有从法制上保证,这个就不是赵平能够做到的。

至少赵平可以自己在金堂做实验,让官府及百姓看到好处。

赵平希望这种温水煮青蛙方式来改变这个社会,避免明末李自成起义事情发生。

这个内乱,彻底动摇明朝这个汉人最后一个王朝的根基。

如果明朝没有内乱,胡人岂能入关?

土地毕竟是百姓的根本,听说可以无偿得到三到五亩土地,而且前三年还免除租金,后三年只收半租,不少人动心了。

张三郎挑着一个担子,担子坐着四个儿女,分别坐在两边。

他相貌一般,年齿不过二十多岁。

四个儿女从一岁多到七岁都有,倒也不重,加起来也不过六七十斤重。

张三郎力气极大,挑二三百斤不是问题,因此四个儿女感觉比较轻松。

他的四十多岁的父亲赶着牛车,这是一个简单牛车。

它本来是一个平板车,上面用栏杆架着竹席代替顶篷,倒也起着遮挡太阳的作用。

牛车上面坐着张三郎的二十多岁的妻子及四十多岁的母亲,还有家里被子衣物、食物、器具等物事。

李四郎是张三郎的好友,也是挑着一个担子,担子上面挑着一双三个儿女。

他的父亲也是赶着同样的牛车,车上坐着他的母亲妻子,还有家用之物。

李四郎年齿与张三郎年齿相近,父母妻子年齿也差不多,不同的是,他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张三郎一边挑着儿女,一边对着李四郎问道:“四郎,官府真的每人要发放三亩以上的土地吗?”

“官府不是贴着公告,难道你没看吗?”李四郎没有回答,而是反问。

张三郎一张老脸变成猪肝色,尴尬地说道:“我识字不多,不知这个真假?”

“上面字都非常浅显,没有生字与僻字,而且还加盖官府大印,难道还有假不成?”李四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信半疑地问道。

李四郎有些不好意思:“好不容易在嘉定找了一人活计,本来就想在嘉定安安心心过一辈子,没有料到官府要求吾等回到成都府。”

“如果官府不发放三亩以上的田地,你肯定不愿意动身吧。”张三郎打量李四郎一眼,戏谑一笑。

听到此话,李四郎一口老血差点吐出。

他虽然尴尬不已,最后还是说出实话:“当然,虽然在嘉定赵家庄作坊找到生计,但是毕竟没有田地,房子也是租的。在下的打算,回到成都之后,用自己田地修建一套住宅,安安心心过日子。你也是这样想的吧?”

“当然,吾也是这个想法。”张三郎点点头,“官府确实不错发放路费,正好购买了一个牛车。”

“看来官府发放田地没有问题。”李四郎松了口气,随后又担心不已,“吾等的生计就在赵家庄谋生的,不知成都府还有赵家庄没有?”

“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听说赵家庄也要在成都设立作坊。”张三郎淡淡一笑,语气非常轻松。

张三郎半信半疑,眼珠子瞪得大大的:“四郎,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朝请郎现在是成都府的主簿,金堂县的知县是朝请郎的舅舅。”李四郎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张三郎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问道:“朝请郎的舅舅是知县,与赵家庄又有什么关系?”

“听说朝请郎只有这么一个舅舅,他帮助舅舅,还帮助哪个?”李四郎淡淡一笑,说出理由。

张三郎恍然大悟,彻彻底底松了口气:“在下明白了,朝请郎为了帮助舅舅,肯定会在金堂县办一个作坊。”

在路上,老百姓一边行路,一边小心翼翼打量胡人。

他们极其害怕胡人闹事,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打马回到嘉定。

而且他们永远可能不会回成都了,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

让老百姓感到奇怪的是,几万人被押送成都,竟然没有胡人闹事。

而秦玉龙与阳武这次看到护川军及保安团的强大实力,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不安,但是经过多方思考,决定还是赴任。

毕竟从秦玉龙这个小地方到成都任职,完全不一样,职务已经升级了,犹如现在从乐山市长高升成都市长一样。

由于辛志才还没有来到嘉定赴任,阳武暂时代理知府掌管。

虽然秦玉龙早已有了心里准备,来到成都心里凉了半截。

成都已经空有其名,不但十室九空,而且到处都是残桓断壁满目疮痍。

秦玉龙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这些都是胡人烧杀抢掠的恶果。

作为知府,他们的府邸当然比嘉定更加豪华,不但曲径通幽,还有一个人工小湖,一个曲栏与湖中亭子相连接。

即便如此,他们的儿女也不太高兴,与嘉定热闹非凡相比,这里残桓断壁比完整的多,死气沈沈,阴气森森。

整个成都人气竟然不如嘉定,更何况这里人员环境处处陌生。

秦阳挠了挠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眼睛:“这个就是天府之国,还是人间地狱?”

那个才七岁的五娘,嘴巴翘得高高的,几乎能够挂一个油瓶了。

“爹爹,这里哪里还是天府之国,明明就是人间地狱。爹爹,回到嘉定好不好。”她不停摇晃秦玉龙的肩膀,脸上不停哀求。

秦玉龙瞪了她一眼:“爹爹已经是成都知府,再也不是嘉定知府。”

“哇。”五娘看到秦玉龙恐怖的眼神,急忙扑到秦李氏的身边,抱着她的大腿,哭泣不已,“娘亲,娘亲,五娘不要成都了,五娘要回嘉定。”

“五娘乖,五娘听话。”秦李氏揉了揉五娘的小脑袋,又擦拭她的眼泪,“相信你的爹爹,能够把这里变成人间天堂的。”

说完,这里秦李氏看了秦玉龙一眼:“官人,奴家相信你,能够把这个人间地狱,变成天府之国。”

“娘子放心,老夫一定把成都变成天府之国。”秦玉龙点点头,语气充满了强烈的信心。

其实秦玉龙苦笑不已:“现在成都十室九空,老夫又不是神仙,从哪里把人找回。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谈。”

“奴家相信官人,官人不是还有朝请郎这个主簿辅助吗?”秦李氏嫣然一笑。

三娘温婉一笑,也点点头:“三娘相信爹爹。毕竟你手下还有一直朝请郎。赵家庄名动天下,只要朝请郎把赵家庄搬迁一半在成都,成都恢复昔日天府之国,也不是不可能。”

“爹爹,你手下有了朝请郎,孩儿也相信。”秦阳恍然大悟,马上转变口气。

刘得良现在烦死了,家里娘子不断唠叨,说他是一个搅屎棍,文不得,武也武不得。

刘得良觉得自己冤枉极了,当初娘子就是因为他是举人才嫁给他的,没有料到又嫌弃他是举人了。

毕竟,刘得良除了读书,其它基本上不会。

其实刘得良还自我感觉良好,他已经是三届举人,按照朝廷惯例,活动一番,也许能够得到一个同进士的资格。

没有料到胡人来了之后,根本就进行科举,让他这个三届举人丝毫没有用武之地。

成都破城之后,刘得良也想举家逃到大宋跑到昌州这些地方来。

可是他是一个文弱书生,跑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只好打消这个念头。

家里还有一双儿女,主要依靠娘子洗衣及浆衣、补衣。

他最多就是抄书赚点小钱,远远不如娘子找得多。

毕竟,现在印刷这么方便,抄书极慢容易出错,导致抄书生意越来越冷清。

而且娘子为了节约用油,长期在油灯补衣,导致眼睛越来越看不见。

作为一个堂堂男子,竟然让娘子差点眼睛瞎了来养活,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书呆子。

“当当”的声音传来,刘得良听到敲锣的声音,又是来催缴税赋的,想一脚逃跑。

但是下一步,他脚步就无法迈开了,因为说要招专门的读报人,说得精彩的每天可以收入五十文以上。

说得精彩不精彩刘得良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三届举子,能够读报的当然不在话下。

晚上,当刘得良趾高气昂把一百文钱交给娘子时,娘子眼泪顿时流出,用粗糙的手不停数着铜钱。

这还不,她马上烧水,亲自给刘得良洗脚。

刘得良一边享受一边回味,娘子距离上前洗脚是七八年前的事吧。

刘得良只是上百说书人一人而已,这是赵平的宣传攻势一部分。

当然,其它的则是狮子龙灯之类。

当胡人士卒被绳子捆着垂头丧气地进入成都之后,人们在成都墙外几里路就围着胡人士卒围观。

顿时,石头、臭鸡蛋、臭菜纷纷向这些胡人身上扔去。

忽然,一个中年妇人冲上去,对着一个胡人疯狂咒骂撕咬,原来这个胡人强坚她的女儿,被她儿子发现上前要制止也被杀死。

一个少年男子撕咬一个胡人士卒,因为他的父母就是被胡人杀死。

一个半年男子也拿起石头击杀一个胡人士卒,因为他的娘子就是被这个胡人先奸后杀。

..........

此事先后发现有上千百起。

胡人民愤极大,必须抚平民愤。

赵平听说之后,立即派出洗星等官员。

成都两次被胡人劫掠,自然需要发泄。

被百姓泄恨之后作恶的胡人并立即逮捕打入牢房。

洗星张贴公告,对百姓说大宋的官军是保卫大宋百姓的,胡人既然作恶,就要付出相应代价。

几天之后成都要召开公审大会,会对全部作恶的胡人全部当众审判,该斩首的斩首,该下狱的下狱。

老百姓一边哭泣,一边打骂胡人,一边不停感谢官军。

在一旁的准备定稿陆伟一边为百姓流泪,一边忧愁地问道:“小郎君,如此多胡人,如何审判?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受到言官的攻击。”

大宋的言官其它事情不会做,找人的漏洞特别擅长。

“太平(陆伟字),汝担忧确实有道理,此事牵涉太多。你去查查,那些作恶的人是哪些人,汉人占多少?”赵平淡淡一笑,马上吩咐。

“诺。”陆伟领命而去,一个时辰之后他非常疲惫回来。

他拱手一礼禀告:“小郎君,洗主薄告诉属下,这些作恶的人大部分是原来的金人、西夏人,还有少部分是汉人。”

“只要大部分不是汉人,那就好办。”听到此话,赵平松了口气。

“小郎君,现在成都被胡人搜刮得一干二净,个个穷得叮当响。怎么办?”种华起了过来,对着赵平禀告。

赵平看着,眼前那些前来欢迎的衣衫烂缕面带菜色的成都百姓,以及残垣断壁城墙还是黑色等烟火之色的成都。

这些都是胡人作恶的结果,让好好的天府之国差点变成人间地狱。

赵平淡淡一笑,对着翠竹及王国尔、赵龙说道:“这些百姓受苦受累了,又受到胡人劫掠,从这次缴获之中拿出大半由秦知府给成都百姓,这些也许本来就是他们的,赵家庄不缺乏这部分钱财。”

“小郎君,我等护川军也要抚恤及奖赏。”洗星犹豫几下,最后还是不解问道。

果然是洗抠门,不过是一个好管家。

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摇摇头,叹了口气:“官府现在经老百姓还穷,哪里有钱?成都现在还是一个无底洞,完全是一穷二白。”

赵平心想,官府还要我等救济,不过此话不能出口。

洗星想了想,果然如此,胡人早已把成都搜括得一干二净,百姓还等待官府的救济呢。

“小郎君,钱我等可以出,为何还要交给官府?”他一头雾水,满脸疑惑。

果然是一个书呆子,文人本来就要极力打压武将,你这样做,不是把把柄交给文人吗?

赵平嘴角勾勒戏谑一笑:“我等护川军及保安团已经有了民心,不必再去收买民心。”

“小郎君,我等哪里是收买民心,既然是吾等的钱,竟然还要交给官府。心里实在难受。”洗星嘴巴张得大大的,差不多能够塞进一个鸭蛋,眼珠子都快掉在地上。

看来他还是不懂官场,也许时间久了就会明白。

赵平点醒他说道:“大宋是以文御武,如果我等公开出钱,文人如何看待?”

“小郎君,属下明白了。”洗星想了想,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只得叹息一番。

先给成都百姓钱财,但是这些还不够,还成都人公道。

“闪耀,你组织一百个识文断字伍长以上组成临时的兵马孔目(法庭庭长),对这些作恶的胡人进行审判,一经审判定罪,该斩首就斩首,然后筑成京观。让那些敢于作恶的胡人,以及想作恶的坏人看看他们作恶的下场。”

余玠接到赵平的上呈公文,不禁大吃一惊,组织一百个孔目的临时案廷,虽然大部分是胡人,发生了冤假错案怎么办?

继续阅读:第一百九十八、再造天府(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横宋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