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定义忠奸
宋魂2025-11-03 11:005,137

赵平开辟三个专栏,三个目录与之对应。

三个目录分别是忠臣录及奸臣录、汉奸录,读者当然不知道,这是赵平为了掌握舆论制造的悬念。

钱绍打开报纸,惊奇得像半截木头般愣愣地戳在那儿:“什么是汉奸?”

此时,大宋只有忠臣及奸臣,还没有汉奸之词。

“奸臣之词,老夫倒是知道,汉奸闻所未闻,听所未听。”严格摇摇头,原本严肃的脸此时更加严肃,仿佛脸上罩上了寒冰似的。

“汉奸,顾名思义,吾等乃是汉人。”袁涛想了想,嘴角勾勒淡淡一笑,“既然是汉奸,就是整个危害整个国家的敌国的大奸细,一心一意为敌人办事。”

钱绍听到这里,忍不住后退几步,倒吸一口冷气:“姐夫,如此而言,汉奸岂不是,比奸臣更加可恶,危害当然也更大。”

“平儿果然是神仙弟子,汉奸一词竟然能够想出。老夫实在自愧弗如也。”严格一脸苦笑,忍不住不停摇头。

“平儿许多想法匪夷所思。包括几天之前的飞梭织布机。”袁涛反而有些得意,颇有几分自豪,“看看,哪些人被列为汉奸?”

严格点点头,一张紧紧绷着的脸,此时仿佛如盛开的菊花:“平儿天纵其才,实乃大宋之福星。”

“闲话少说,老夫想看看,哪些人是汉奸?”袁涛心里仿佛有几只小猫在不停挠痒,迫不急待问道。

严格马上回答:“老夫猜想应该是张元、吴昊两人,他本来是大宋举人,后来投靠西夏,怂恿李元昊攻打大宋,实乃十恶不赦之徒。”

说到这里,严格一张老脸变得铁青,右手握成拳头,狠狠地砸在八仙桌上面。

西夏本来是大宋的属国,与大宋相安无事。

但是在张元与吴昊怂恿之下,西夏与大宋开启战火,可以说改变西夏与大宋历史,让大宋不得不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西夏交战之中。

可以说,只要是大宋文人,包括张载等人,没有人不痛恨这两个奸贼的。

“老夫觉得应该是中行说,他本是堂堂正正的汉人,卖身匈奴,破坏和亲,还利用死去的牛羊投入河水之中,毒死了冠军侯霍去病。此人不列为汉奸,哪个应该列入?”袁涛咬牙切齿,恨恨不已。

钱绍脸上露出戏谑笑容:“两位说得有理,是应该列入,这次不是他两个,尔等猜测一下,应该是哪个?”

“老夫不是已经说了,不要买关子了?”袁涛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钱绍见到吊足了两人胃口,哈哈大笑:“此人是是申侯,两位做梦也没有想到吗?”

“申侯是哪位,老夫好像没有多大印象?”严格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出此人是哪个,只好摇摇头。

袁涛拍了拍脑袋:“申侯,应该人应该春秋之前的人,究竟是哪个,老夫也没有印象了。”

“申侯,老夫也没有多大印象。”钱绍淡淡一笑,“因为他在春秋之前,是周朝天子幽王的岳父。”

“老夫想起了,此人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勾结犬戎这个蛮夷杀死周期天子与太子。”袁涛恍然大悟,又拍了拍脑袋,“后果非常严重,导致周期分裂,当然是汉奸。”

“勾结蛮夷,杀死天子,当然是汉奸。”严格极其严肃的脸,此时忍不住怒火中烧。

“确实应该如此。”钱绍放下报纸,浓眉紧皱:“只是后面的汉奸是谁呢?”

袁涛想了想,突然倒吸了一口冷气,后退几步。

他额头上面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平儿脑袋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开辟三个专栏,罗列三个目录出来。”

“姐夫,平儿这是何意,竟然开辟三个目录出来?”看到袁涛的表情,钱绍想破脑袋,也没有想一个明白。

袁涛嘴角勾勒戏谑一笑:“好戏还在后面。”

“什么好戏还在后面?”钱绍摇摇头,如坠雾水。

“既然奸臣有了,那么忠臣是谁呢?”严格迫不急待向下翻阅,“会不会是诸葛亮呢?”

“诸葛亮应该是,不过平儿是按照时间排列,应该还轮不到他,老夫估计应该是周公,不是如有一句话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吗?”钱绍摇摇头,马上说出自己的观点。

袁涛嘴角勾勒一抹微笑:“周公,确实应该列入,不过会不会比有周公更早的忠臣呢?”

“原来是比干,他比周公更早。”严格仔细一看,松了口气,点点头。

钱绍一时还不明白:“为何不是周公?”

严格极其严肃,不言苟笑地念道:

“比干列为第一忠臣的理由,非常之多。”

“其一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

“在商朝,他忠君爱国,为民请命,对帝辛的暴虐统治,比干最终以死相谏;”

“在周期,他被周期尊其为“国神”;”

“在唐朝,唐太宗追赠太师、谥忠烈。”

“原来第一忠臣比干,可惜了,没有遇到明主,偏偏是昏庸残暴的纣王。竟然被纣王挖心,满门抄斩。”钱绍摇摇头,遗憾不已。

“确实可惜,”袁涛脸上露出淡淡笑容,“正是纣王的昏庸残暴,反而映衬了比干的忠烈勇敢。”

严格与钱绍敬佩之极,拱手一礼:“善,大善。”

赵平此举仿佛在平静水中扔下一块巨石,在带领大宋抓起惊涛骇浪。

读者兴趣高涨,报纸销售上涨一倍以上。

人们在议论的同时,也纷纷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忠臣。

读者不但在学堂、茶楼、酒楼等激烈争执讨论,甚至还有不少人把报纸写信。

钱绍三人尚且如此,其它读者更是议论纷纷。

有些文人气愤之余,也纷纷写信给报纸。

赵平收到名号文天祥的读者来信,要求把赵高、李林甫、杨国忠之类列入汉奸。

不但如此,他还要求把当朝的秦桧列为汉奸,武穆列为忠臣。

文天祥,这个姓名太熟悉了,莫非就是那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成。

赵平算了算,文天祥现在也不过十六七岁,正是热血沸腾的年齿。

他有这个想法,倒也符合他的性格,堂堂正正的主战派。

赵平打开另外一封书信,差点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一个叫做陆秀夫所写,内容更是激进。

赵平觉得实在意外,不但有了文天祥,竟然还有陆秀夫。

仔细一想也觉得并没有多少意外,陆秀夫年齿其实与文天祥一年出生,也正是满腔热血的年齿。

他不但要求把秦桧列入汉奸目录,还要求司马光也要列入。

与司马光相反的是,他要求把章惇剔除奸臣行列,列为忠臣。

司马光是哪个,就是少年砸缸长大定出《资治通鉴》之人。

他的理由非常简单,破坏变法,使大宋由强转弱,终于导致靖康之难。

司马光最出格是卖国求利,竟然把包括米脂在内的与西夏差不多的疆域免费送给了西夏。

同样是丞相的章惇虽然大权独揽,但是开拓西南,打败西夏,是大大的忠臣。

赵平没有料到,自己无意之间,竟然收获两个高级拥趸。

这两个不但是主战派,而且还是未来丞相。

对于这些拥趸热情,赵平既感动也好笑。

他在回信之中,说赵高、杨国忠之类是奸臣,不是汉奸。

对于中行说、石敬塘、秦桧、张邦昌、刘豫、司马光等,他会把他们列入汉奸。

“奸臣太多,不知第一奸臣是哪位?”严格依然兴趣盎然。

袁涛想了想,忍不住说道:“应该是赵高吧,如果没有此人,秦朝也不会亡国。”

钱绍强忍脸上笑容:“老夫想应该有赵高,不过第一奸臣是庆父。”

“庆父?”严格恍然大悟,“不是有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吗?”

“确实也是,庆父先后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坛内乱,确实应该是第一奸臣”。袁涛想了想,点点头。

钱绍放下报纸,忍不住问道:“除了庆父与赵高,两位觉得哪些是历史上有名奸臣?”

“老夫觉得,除了赵高,还有董卓、梁翼、李林甫、秦桧、张俊、万俟卨等。”严格想了想,板起手指说道。

“错矣,老夫觉得,秦桧之流已经不是奸臣。”袁涛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

严格嘴巴张得大大的,差点合不拢来:“不是奸臣,难道是忠臣不成?”

“他如果是忠臣,天下所有之人都是忠臣。老夫觉得,说奸臣已经在抬举,他应该是汉奸。毕竟他投降过金国,而金国又把杀害武穆作为和谈条件。”袁涛冷冷一笑,极为不屑。

钱绍极其敬佩地点点头:“姐夫是堂堂正正的主战派。”

“难道尔等主和派不成?”袁涛嘴角勾勒戏谑一笑,望着两人。

钱绍哈哈大笑:“吾等都是主战派,主和派在朝廷。”

“老夫也是主战派。”严格点点头,随后浓眉紧皱,“主和派在朝廷,莫非就是谢相公他们不成?”

“正是,谢相公是当今宰相,却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主和派。”袁涛摇摇头,脸色有些不好看。

钱绍脸色大变,双手颤抖不停:“平儿《战争说》一出,岂不是在打朝廷这些相公的脸吗?”

“平儿此举与朝廷相公不同,乃是在做孤臣,他是做给官家看吗?”钱绍想了想,得出一个结论。

袁涛点点头:“还好,四川的科举与朝廷分开举行,余学士又是堂堂正正的主战派,平儿此举,倒也符合余学士的胃口。”

“如此看来,平儿要做孤臣,又有官家支持,还有一丝希望。”严格板着脸缓解一下,松了口气。

“这个现在难说,科举掌握在礼部手里,但是要受到丞相节制,这个关键要看看官家的态度。”袁涛一脸为难,阴晴不定。

钱绍忍不住后退几步,脸色苍白,惴惴不安:“平儿此举,乃是自断后路。”

“走,前去问问平儿,他此举是何意?”袁涛大袖一甩,大踏步向着赵平公房走去。

袁涛三人其实有见解,只是部分猜测对了。

赵平此举不仅是为了自己,关键是为了余玠。

《大宋中华报》的发行量达几万平台,在大宋内外颇有影响力。

赵平希望充分利用它,占领舆论与道德制高点,抢占话语权。

现在话语权还在文人手里,关键是在文官手里,特别是朝廷文臣手里。

狄青、岳武穆这些武将,就是被这些自以为是的文臣害死的。

赵平乃是主战派,手里又有保安团这个兵马,与胡人交战是早晚之事。

保安团与胡人交手之后,赵平早晚要被朝廷文人贴上武将标签,可能预料自己的未来。

以前那些文人能够容纳《大宋中华报》,是因为没有牵涉官场。

可是现在自己马上参加,却身不由己已经牵涉官场。

官场争斗是激烈,唐朝就是被两派政坛整垮。

北宋何尝不是如此,其实亡于旧党与新党党争手里。

北宋丞相王安石追求不但增加财税收入,更是堂堂正正主战派,为大宋打下熙河上千里大片疆域。

这些疆域都在吐蕃境内,做到了前唐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但是司马光上台之后,不但把王安石一切变法取消,还把这与西夏几乎相当的疆域免费送给西夏。

王安石得知此事,一片心血化为尘土,不久就忧郁死去。

由此可见,官场争斗之激烈,十分残酷。

赵平本来也不想这样,可是挽救余玠必然与政坛打交道。

而整余玠的是什么人?一个丞相,一个参政知事(副丞相),能够影响朝廷决策。

他们高高在上,自以为是。

如果仅仅这些倒也罢了,他们还特别嫉贤妒能,虽然成事不能,但是败事有余。

他们还掌握了话语权,自认为就代表天下百姓的言语。

所以他们说你余玠该死,你就应该死。

你在前方打仗能干,那我在朝廷操作就不如你能干了?

看看你的兵器厉害,还是我的三尺不烂之舌厉害。

虽然我的三尺不烂之舌没有你的兵器长,可是我的三尺不烂之舌却是代表天下百姓。

你余玠兵器再厉害,也只能代表你自己,所以你就只有等死吧。

他们考虑过余玠对于大宋的重要性没有?也许考虑过,也许没有考虑过。

毕竟,他们虽然不能打江山,但是自认为治江山不能离开他们。

他们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花钱购买平安。

就是年年缴纳岁币,希望胡人能够放过大宋,所以他们有恃无恐。

袁涛面罩寒霜进来,赵平正在写《西游记》。

赵龙、王国尔等人,正在给赵平整理公文。

翠竹这个贴身丫环,当然没有做这些事情,而是给赵平打扇。

看到袁涛三人怒气冲天的样子,赵平示意王国尔给三位师长上茶。

袁涛看也不看茶水,反而脸色更加冰冷:“平儿,写出《战争说》,不怕得罪朝廷?”

“老师,请问平儿与四川哪个更加重要?”赵平态度依然从容不迫,嘴角勾勒一抹微笑。

钱绍瞪了他一眼,也是冰冷之极:“平儿,不得转移话题,你要老老实实回答老师的提问。”

“师舅,平儿是在回答老师的话题。”赵平拱手一礼,“朝廷的当两位相公,特别是丞相,可是地地道道的主和派。”

“既然平儿知道丞相是主和派,为何还要通报报纸公然唱反调?”袁涛恨铁不成钢,声音不知不觉大了一些。

赵平脸上露出淡淡笑容:“老师,丞相是主和派,但是余学士可是主战派。”

“这是朝廷大事,岂容你这个黄口小儿置喙?”严格着急了,黄口小儿一词冲口而出。

黄口小儿乃是十岁以下统称,其实赵平已经十岁出头,应该不算黄口小儿了。

但是在三位师长眼里,赵平年齿与黄口小儿也相差不远。

“三位师长,秦桧这个奸贼是主和派,武穆也是主和派,武穆是什么下场,难道三位师长不知吗?”赵平淡淡一笑,从容不迫回答。

袁涛三人听到这里,顿时瞬间傻眼,石化一般站在那里,张大了嘴巴久久合不拢来。

严格舔了舔干巴巴的嘴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平儿,余学士也是好好的,正在率兵与胡人抗战,你怎么想到武穆那里去了?”

“三位师长,武穆在中原打得金兵落花流水,为何还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斩头?”赵平嘴角勾勒戏谑一笑,淡淡回答。

钱绍想了想,马着脸上前问道:“平儿,你不得东拉西扯。当今官家也不是高宗,谢相公也不是秦桧那个奸贼。”

“当今官家虽然不是高宗,但是当孟国公(战神孟珙)要收复中原时,为何要被收回兵权,最终郁郁而终?”赵平不亢不卑,语气没有一丝烟火气息。

看到钱绍无言以对,袁涛只好亲自上场:“平儿,四川还离不开余学士,朝廷难道不会考虑这一点?”

“老师,收复中原离不开武穆,朝廷会考虑这些吗?”赵平脸上露出戏谑笑容。

钱绍见到赵平油盐不进,只好拿出杀手锏:“平儿,难道你不想参加科举了吗?”

“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然二者不可兼得。”赵平打开报纸,淡淡一笑,“世人皆取鱼也,乃是容易取得;但是对小子而言,熊虽让人恐惧,但是却更加美味。同时更有成就感。”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七章、士气高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横宋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