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京观作证
宋魂2025-11-03 10:594,029

看到带路的丫环,赵平嘴角勾勒一抹微笑。

那个带路丫环一路低头,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虽然赵平不知道这个小娘子是哪家的大家闺秀,显然她知道。

她没有说,赵平自然也不会问。

这个小娘子是哪家的闺秀,赵平感到好奇,忍不住思考。

她不但会琴棋书画,还有两个丫环,绝对非常有地位。

小娘子又能够出现在沁园,其家人显然与蒋光认识。

赵平虽然不认识小娘子,但是小娘子认识他,又有嘉定蹴鞠画像,小娘子显然是嘉定人氏,至少在嘉定居住。

联系赵平要跟着秦玉龙去参观蒋府,被蒋光与秦玉龙阻止,难道这个小娘子与秦玉龙关系非凡,甚至就是秦家小娘子。

赵平终于明白对于小娘子画像有些熟悉,就是在秦府见过一个小娘子。

这个小娘子极为大胆,给自己茶加上开水,让赵平误认为是丫环。

既然小娘子是秦家小娘子,为何秦玉龙不直接提出婚姻之事呢?

赵平突然明白了原因,还有一个传言,余玠说要把他的孙女介绍给自己。

秦玉龙毕竟是余玠下属,不能直接与余玠下面冲突,让赵平自己选择。

自己选择,赵平心里忍不住苦笑。

这个小娘子相貌赵平没有多大印象,相貌应该不差。

赵平身边的翠竹还有小妾王十九娘,相貌也不差。

她的优势就是琴棋书画,还有话本了。

王十九娘琴棋书画也不错,唯一差距就是没有写过话本。

想到王十九娘,赵平不由得向着右边胳膊看去。

当初这个嫡女,不愿意给赵平做小妾,狠狠地地咬他胳膊一口,让赵平记忆犹新。

不过现在她喜欢自己到了极点,自己可以说王家庄所有小娘子之中的完美男子,就是不要名分也愿意。

想到这里,赵平心里叹了口气,自己与秦家这个小娘子,就看看有缘分没有。

赵平在小丫环带领之下,来此大厅,正好合适,婚礼不久就要开始了。

翠竹到处找他,见过赵平叽叽呱呱一番,就是新娘子如何美丽动人,如何会琴棋书画之类。

赵平一边听翠竹说话,心里却想到沁园那个琴棋书画的小娘子,不知两个相比较,哪个更加厉害?

三天过后,李相前带着他的娘子痛痛来见赵平。

赵平仔细打量痛痛一番,只见她年级大约十六七岁,鹅蛋脸,柳眉杏眼,皮肤白皙,唇红齿白,果然是一个十足的美人。

李相前果然艳福不浅,在一边乐呵呵笑个不住。

李相前相貌不如唐侨长相斯文俊美,痛痛不知满意不?

看见痛痛不停含情脉脉看着李相前,显然她对李相前极为满意。

赵平想了想,李相前虽然不太俊美,但是勇武有力,给人安全。

特别是痛痛即将受到齐格哈尔凌辱之际,李相前挺身而出,将他变成太监,让痛痛感到就是她的命中官人。

李相前这一点,远远比徒有其表的唐侨强多了。

更不用说李相前还是成都巡检,而唐侨仅仅是一个举人而已,两人身份天壤之别。

赵平也彻底放心,那天在沁园遇到小娘子,显然不是痛痛。

翠竹上前与痛痛亲热交谈几句,送给她不少的花仙子香粉、花仙子皂,还有不少赵家庄制作的布匹,让痛痛高兴极了。

这些都是成都女子上层才能使用的物事,痛痛当然满意。

痛痛与李相前离开之后,翠竹告诉赵平,听说痛痛长相极为美丽,而且才貌双全,有人已经肠子悔青了。

赵平不禁哈哈大笑,撑着腮看着翠竹问道:“是否是那个唐侨?”

“小郎君怎么也知道?”翠竹难以相信瞪大眼睛,望着赵平不解问道。

赵平轻蔑看了外面一眼,仿佛唐侨就站在那里。

他脸上露出戏谑笑容,淡淡说道:“那是一个窝囊废物,痛痛如此才貌双全的小娘子,如果真的嫁给他,才是真的害了痛痛。”

“李相前是你的部下,你当然会为他说话。”翠竹噗呲一笑,摇摇小脑袋,显然不相信赵平的话。

赵平嘴角勾勒一抹捉狭微笑,叹息说道:“什么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唐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胡人的时候,他们总是摆出一付能够拯救天下苍生的样子。可是当胡人攻来时候,就是自己女人也不能保护。”

“确实,痛痛姐姐选择李巡检确实对了,难怪她天天笑了不停。”翠竹若有所思,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说完翠竹打量赵平不停,眼里闪闪发光,让赵平有些莫名其妙。

翠竹其实心想,还好小郎君文武双全,远远不是那个窝囊废不能比拟的。

唐侨现在已经没有脸出去了,因为他已经成为成都口里的笑话。

因为他们总是拿他与李相前比较,让他心里颇有不平。

他也私下打量李相前,发现李相前除了是官身,相貌远远不如他,不知痛痛为何要选择他?

可是世上什么什么药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出售。

还好,唐侨的笑话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成都人的注意力被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

那个就是成都城外的事情,一个让成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

三千多的胡人头颅哪里出去?在城外一个显眼的位置。

这三千多胡人人头又堆起一个京观,一个在城外官道旁边如山的京观。

这个京现天天有人来参观,他们专门来到这里,都向京观吐口水,以泄心中怒火。

而在京观最上面的那个人头,自然是千夫长齐格哈尓的,他现在带领几千胡人,接受成都人的唾液与怒火。

不觉不知,这里到后来竟然成为成都人必来的景观。

因为成都人都带领他们家人前来参观,听人诉说大宋大帅护川军保安团是如何打败十万胡人,并将胡人头颅垒成京观。

见到京观已成为成都人的必去之地,成都官府干脆还在这里一个修了一个京观亭,不但有亭长,还有十来个随从。

这个亭就是维护这里的京观,并向游人解说嘉定大战经过,大宋是如何一夜之间击败十万胡人,并将胡人头颅垒成京观。

京观亭成为胡人伤心亭,大宋的骄傲亭。

京观亭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不但成都人络绎不绝来参观,就是昌州泸州重庆的人也来参观。

到了后来,不但四川的人来到这里,就是大宋境内外的人也到此一游。

当然胡人一般是不会来这里,毕竟这里是他们的耻辱。

大宋外面来的主要是大理与安南,他们不相信大宋取得如此之大的胜利。

他们是来证实嘉定战役真假的,看到累累的京观,他们终于相信大宋确实取得大胜。

一些文人墨客更是高兴到了极点,甚至在亭子上面留下自己的墨宝。

比如一位叫章丘的诗人留下两句:“冲天火器炸胡营,十万大军化烟烬。”

原来此人是章淳的后代,难怪他不但喜欢看白骨森林的京观,还留下自已的墨宝。

赵平觉得他的诗不错,就在《大宋中华报》刊登此诗。

京观的事情闹得越来越大,而且文武双方对此见解不一。

文官指着赵平滥杀无辜,武将则纷纷叫好。

文官不但指责赵平滥杀无辜,而且还付之于行动。

他们纷纷上书弹骇赵平,弹骇赵平滥杀无辜。

大宋是以仁义而治天下,不是以滥杀无辜而治理天下。

而武官也不甘示弱,上书表现表彰赵平,说赵平一雪前耻,让胡人知道大宋的厉害。

双方争吵得不可开交,把奏章一起交给理宗。

理宗所有奏章留中不发,只是作了一件事情--给成都京观题词。

理宗再懦弱,但是也知道赵平这是给他涨脸。

理宗也不是没有一番志向,奈何端平入洛没有准备好,将大宋最后几万骑兵全部葬送,被打断的脊梁骨。

理宗对待武将的态度,一方面需要他们抵抗胡人,一方面还要防范他们。

而抗胡名次孟珙成为湖北置制使之后,就受到理宗冷落,落得一个郁郁而终。

赵平就不一样,一个年齿太小,一个没有根基。

关键的是,赵平通过《战争说》,他要做一个孤臣。

这个孤臣是哪个孤臣,当然是理宗的孤臣。

理宗雄心自从端平入洛丧失之后,有时甚至不太打理国事,颇有自暴自弃的味道。

此时,赵平给他送来大礼,让他看到胡人也不是那么不可一世。

因此,他几番犹豫,最后还是给京观题词,表明他的态度。

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京观完成,赵平了结一桩心愿。

但是秦玉龙仿佛不让赵平休息,这不他又让纪元把赵平叫到他的公房。

他让门房把茶泡上,与赵平天南地北聊天一会儿。

赵平莫名其妙,不知秦玉龙喊自己进来做,不可能喊进来聊天吧。

秦玉龙叹息一声,说道:“平儿,今天叫你来,是让他鉴赏一幅画的。”

说完,他打开一幅卷幅,赵平一看,不禁不禁大吃一惊。

这是一幅成都的写实画,里面到处才是残桓断壁,萧疏人影,还有光秃的树枝。

虽然现在是夏天,但是这一幅却是萧条的秋天。

秦玉龙看着画叹息说道:“成都现在如此残破萧疏,让老夫愧为知府,说来说去都是老夫无能所至。”

“老狐狸,又在打本小郎君的主意了。难怪我觉得进来就不对。”赵平心里不禁暗骂。

赵平心里这样想,口里不得不说道:“伯父一心为民,急成都所急,想成都所想,实乃是平儿的楷模。”

“平儿果然不愧为万世开太平。”秦玉龙哈哈大笑,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赵平淡淡一笑,马上表示:“平儿正在考虑如何把赵家庄部分作坊搬迁到成都,不过地址我打算定在金堂县,具体方案正在规划之中。”

秦玉龙就是希望听到此话,既然是金堂县那就一定了。

金堂县是赵平舅舅未来治所,照顾舅舅是应该的,不过听说规划之中,让秦玉龙有些焦急。

你规划是可以,但是我得听听规划内容。

“平儿,听说不少成都人在你们赵家庄,可有此事?”秦玉龙脸上笑眯眯的,试探着问道。

赵平无法否定,只得点点头:“伯翁,确实有此事,不过那些人乃是逃难来到赵家庄的,来到赵家庄就不想走了。”

“平儿,现在成都已经安稳,是否考虑让他们回成都?”秦玉龙知道此事有些过分,但是尴尬之余,还是提了出来。

成都现在缺乏太多,其一没有钱财,其二是没有人气。

钱财赵平已经通过赞助解决,但是还有一个人气的问题。

这个要求太高了,赵平沉思一会儿,有些为难地说道:“伯父,平儿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水向低处流,人向高处走。他们已经在赵家庄安家,已经把赵家庄当成新家,未必愿意回来。”

“平儿,在赵家庄安家的人,老夫不要求他们回来,那些在昌州、内江、重庆等地的老百姓,平儿不知能否让他们回来。”秦玉龙一张老脸变成猪肝色,恨不得找一个地缝让自己钻进去,不得不眼巴巴望着赵平。

这个要求不算过分,赵平脸上露出淡淡笑容:“伯翁,既然你已经提出,虽然难度不小,不过平儿可以尝试一下。”

“这个确实有些为难平儿,不过成都实实在在太冷清,平儿如果能够办新的作坊,也许能够把从吸引回来。”秦玉龙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赵平心里不禁大骂:“老狐狸,你是成都知府,还是我是成都知府?明明知道我只是成都主簿,却让我做成都知府之事。你又在压榨本小郎君,你比后世的周剥皮还要可恶,不把最后一滴血榨干,你不会干休。”

虽然心里对,赵平脸上充满了笑容,毕竟秦玉龙乃是传统文人,没有法子才来找自己。

他打量这一幅成都画,向秦玉龙拱手说道:“伯父,此画画尽成都凄凉,时时不停鞭策着平儿,平儿想把挂在公房,不知可以不?”

继续阅读:第二百零四、又造天堂(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横宋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