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大“洋相”
菁芸芸2025-07-02 19:382,016

第三百九十三章出大“洋相”

  “那可笑了,”高飞鹏说着,也抓起一个蟹黄包子吃起来,他很老练,找一种很正确的方法来吃,一点儿也没有烫着。

  女记者望着高飞鹏。那意思是很想吃这包子的,可是不知道怎么下口。

  吴丽娜就说:“这包子很好吃啊,一口下去,一股很鲜的汤汁儿流出,加上蟹黄的香味儿,真是百吃不厌。我喜欢将汤包咬开一个小口,把汤汁儿全部流进碗里,等到汤包全部吃完,再将汤汁儿一饮而尽。味道超级好。”

  “你这是在向我介绍吃包子的方法啊。谢谢你!”女记者一听就明白了。

  高飞鹏吃着包子说:“还有那龙袍蟹黄汤包。”

  “这可是与皇帝沾边了啊。”女记者笑。她在学着吃这蟹黄汤包。

  吴丽娜问:“和我们吃的差不多吧?”

  “主要成分是一样的啊。是以母螯蟹的蟹肉、蟹黄,新鲜猪肉为主料加以鸡汤、多种调味品制成馅料,再用面皮包制而成。本品皮薄馅大,汤汁浓厚,味道鲜美,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喜爱。”高飞鹏吃着汤包说,“龙袍蟹黄汤包已有140年历史,相传曾为朝廷贡品。以其用料讲究、配方独特、制作精良、难以仿制而著称,仅制作工序就多达33道。”

  女记者吃着包子,笑:“这太复杂了吧。”

  “正因为复杂,这样做出来的包子就好吃啊……长期以来龙袍蟹黄汤包绝技传人恪守‘不外传’的祖训,使其更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每年菊黄蟹肥时节,都要吸引大江南北数十万食客前来一饱口福。据介绍,龙袍蟹黄汤包的主料必须选。据《六合县志》记载,‘龙袍蟹黄汤包清末即负有盛名,以皮薄、馅嫩、味鲜、不腻而著称,于制蟹油、皮汤、做馅、擀皮、捏包、火蒸等工序均有严格要求,看起来似秋菊吐艳,吃起来鲜而不腻。’就是这样作出来的包子才好吃啊。”

  “你门中国还没有汤包啊?”女记者吃起聊兴趣来。

  “有哇——”高飞鹏笑,“还有那个……靖江蟹黄汤包。”

  “真是美食之国啊。”女记者很羡慕的说,“我要是生在你们中国就好了。”

  “那你可以吃到怕很多多种不同美味的汤包啊。”高飞鹏笑这说,“这汤包啊,历史悠久,创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据民间传说,至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全国六大名包之一。因其‘皮薄光洁,汤足如泉,浓而不腻,味厚鲜美’而被誉为靖江一绝。”

  “什么时候,我也能长长,就好了。”女记者似乎已经是心驰神往了。

  “有外国朋友吃过的,还留言哩……”高飞鹏说。

  “那他们是怎么说的呀?”女记者追着问。

  “曾有外国朋友尝了靖江汤包后赞誉‘靖江汤包—中国神奇的包子!’。我们的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也曾多次介绍了‘靖江汤包’啊。”

  吴丽娜笑:“那可成了新的国宝级的东东了。”

  高飞鹏笑:“可以这么的说啊、这个靖江汤包啊,皮薄、馅汁特多,有着独特的个性,不但制作绝,而且吃法奇。靖江汤包的汤是包在皮里面的,制作工序较繁,有三十几道之多。不仅寻常百姓家不能制作,就是一般点心师也不能制作,必须有专业汤包师才能完成。靖江蟹黄汤包是中华六大名点之一,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制作工艺和配方的不断改进,蟹黄汤包以其味道鲜美、健身美容,深受大江南北美食家的青睐。”

  女记者有些遗憾的说:“那只能听你讲,而不能吃了。

  “可以吃的,到以后,你到我们中国旅游,我就带你去哪里长长这好吃的包子,好吧,咱们现在就来个约定。““好哇!我努力要实现这个很美好很有口福的约定。“女记者很认真的说。

  高飞鹏笑:“还有……这蒸熟的汤包啊,雪白晶莹,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到一种吹弹即破的柔嫩。不了解制作方法的人,还以为汤汁是用针筒注射进去的呢。”

  吴丽娜也问:“那到地是怎么做成的哩?”

  “是这样做成的……”高飞鹏笑,“制作馅心汤包的原料十分讲究,要选上等新鲜猪肉皮、农村散养的草老母鸡、猪膀骨,熬制过程要在传统工艺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经六个小时的熬制才能真正成为‘汤清不腻、稠而不油、味道鲜美’的汤包馅心,才能满足人们的口味。”

  女记者笑:“那……还有包子皮啊,也有讲究的?”

  “大有讲究啊——汤包皮薄如纸,在擀皮时要求四周要薄,中心要比四周略厚。它的折皱要有30个以上,并且要求细巧均匀,整个儿恰如一朵朵饱满圆润、千瓣紧裹、含苞欲开的玉菊,加之皮薄如纸,几乎近于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那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觉到一种吹弹就破的柔嫩,别说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真是极品汤包啊!”女记者很是赞叹道。

  “就只这样的质量,才能征服你的舌尖啊!这就叫舌尖上的中国!”高飞鹏很自豪的笑,“同时……蒸汤包的时间误差不得超过10秒钟,所以蒸汤包的师傅必须专心致志。这些繁复的工序,非专业点心师不能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一绝。看着眼前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汤包,你可千万不要急着下口,不然可要出洋相的。”

  “出什么洋相啊?”女记者笑。

  “你刚才就差点出洋相了。”高飞鹏看着女记者笑笑,说,“传说啊,当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靖江品尝汤包,汤包一上桌,抓起一只张嘴就咬,结果一股汤汁直射出来,烫得他手足无措,一股汤汁溅到衣袖上,烫了他的嘴,由于味道太鲜美,手中的汤包又不愿意丢……”

继续阅读:第三百九十九章 意外荣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魔幻哥与多情妹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