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置地热潮
蔷薇梦秋2025-10-14 10:212,498

  大伙一个个都急不可耐地抢着开口,就跟抢宝贝似的,才一眨眼的工夫,汤楚楚的库存顿时就被大家分得干干净净,一件都没剩下!

  纪娘子直接呆滞当场。

  若她们自个到县里开店零售,少说得卖两三个月方可卖完吧?

  夫人这售卖速度,简直无法想象啊。

  汤楚楚也想不到,这些人居然如此给面子,她一脸笑意道:“再有个事,现在东沟村建了几十个大库房。

  往后大家前来提货时,可顺带点当地特色产品过来,与别的商家换货,如果到此时间没办法对得上,便把物品先存到库房中。

  那库房每月仅五百枚铜板租金,如果希望有人帮看着,可另外加上五百枚铜板就行。”

  客商们一听,便笑了。

  大家到东沟村提货时,哪次不是空车来的,如此真的太过浪费。

  如果可以和外地客商换货,跟多得做一份生意有什么区别,哪个会嫌挣钱的路子多啊?

  严掌柜一脸笑意领着大伙前去屋中签下契约书,再给货款,接着到仓库那提货,而想租库房的,此时也可以直接交易了。

  与客商说完事。

  汤楚楚来到街市,这里早扩建好了,东西南北四条集市形成十字交叉路口,东北处全是一排排的库房。

  这块地方正是迎风的路口,相对通风,存放物品十分合适。

  “狗儿娘,这街市真心挺好的吧。”

  里尹一脸笑意:“五南县街市与路这也大差不差,想不到啊,咱东沟村居然可以和县里比了。

  只是咱这商品没县里齐全罢了,只盼着往后过来做买卖的再多些人就好了。”

  当下,东沟村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客流量极为可观。

  这里汇聚着农民、工人、学子以及身份尊贵的达官显贵。

  无论从事何种买卖,都能寻得相应的市场。

  她稍作停顿,开口说道:“近日,许多人到咱村置地,村中可还有剩的地?”

  “如今村中每家皆有上工挣钱之人,大伙都忙得不可开交,压根没精力去打理多余的田地,所以也没什么人愿意买地。

  即便这样,我依然决定给乡亲们留大约二百亩地,毕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是哪天买卖黄了,还能有个退路不是?”

  里尹一边说,一边捋了捋胡子,“城里那些人,个个腰缠万贯,我把荒地的价格涨到每亩二两白银,这些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了钱,出手就是几十上百亩,但依我看,卖地却无租地挣得多……”

  这街市才占地二亩,二十余间店铺,收入却如此可观,往后还会有源源不断地收入。

  卖地卖完便完了,往后便没回头钱了,想着都感觉挺亏的。

  “边沿地块,有人买便卖了吧,否则,那地方也无人去租。”

  汤楚楚指向街市临近的地块,说道:“这周边便不要卖啦,搞不好,往后还得接着扩建。

  街市越广,村中收入越是可观。再有,东沟村周边慌地快没有后,我担心部分客商会出巨资从村民那买走良田。

  里尹叔还是提前警示一下村民,如果哪家想卖地的,必须只可以卖给村中之人,绝不能私自与外边之人交易。”

  这年代,地可是农民的命根子,没了地,往后想重新买回便难上加难。

  两人正交谈着,余清欢快地蹦跳着来到跟前,脆生生说道:“大婶,爹讲他对村中学堂另外做了规划,希望大婶与里尹爷爷过去给参谋参谋。”

  里尹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神情,笑道:“余先生办事效率就是高,得嘞,咱们这就过去瞧瞧。”

  这回村中之所以掀起这波买地热,正是汤程羽引发的。

  倘若汤程羽真中举了,只怕这股热潮会愈发汹涌。

  客商们急不可耐地购置土地来建造房屋,如此一来,学堂相关事宜自然也要尽快规划。

  要是搁在往昔,此事肯定得由他与狗儿娘来商讨制定规则。

  然而,在他将责任分下去后,此事全无需他再费心操劳了,他安心等待结果,再给出自己的建议便可。

  二人随余清来到学堂处。

  学堂位于杨家祖祠边上,周边环境相对清幽,学子们整齐而响亮的念书声清晰地飘散开来,那声音格外动听,令人心旷神怡。

  村中之前建了五间房,前面用三间做教室,如今第四间也用上,余下一间给余先生家人居住。

  学堂初建时用土砖块修建,顶上全是盖着茅草,看上去十分简陋,好多娃儿挤于教室中,桌子椅子高高低低。

  多数娃儿没笔墨纸砚,便只好用上沙盘,就算是这样,大家学习热情依旧十分高涨。

  学堂开办至今已近一年光景,按照每一季度为一个学期来划分。

  部分缺乏学习天赋的娃儿们,仅上一季,能认得几个字后便不再前来;

  而部分娃儿对读书满怀热忱,便会接着读下去;

  如果遇着天赋不错的娃儿,余先生则会另开小灶,对这些人悉心教导。

  但,东沟村世世代代皆是农民,真正有学习天赋的娃儿没多少,除宝儿与余参另幸运加小灶的,也仅余家一小娃儿罢了。

  “除东沟村的娃儿们,另有刘坡屯,马鞍村,李家村等,皆有娃儿到咱村上学。”

  余先生介绍着学堂当前情况:“几天前,汤洼村老先生老大前来寻儿,表示想让东沟村接收汤洼村学子们,如此一算,便有三百余位学子。”

  “汤洼村老先生年龄太大,学子们又太过闹腾,他身子撑不住啊。”

  余先生道:“他本想让他家小子接受汤洼村学堂的,可近日,汤洼村诸多人到狗儿娘护肤品厂做事,每月有六至八百枚铜板收入,比老先生挣得更多,老先生家的小子便没想做这不值当之事。”

  汤楚楚也懂,汤洼村老先生开设学堂跟做慈善没两样。

  当初,汤程羽有学习天赋,老先生便整日将汤程羽带着,手把手教他学习,束脩都没收的那种。

  汤洼村别的娃儿到那念书,同样没给银钱,给的全是些米面鸡蛋布料柴火啥的.......

  老先生家的小子不肯接着办学也在常理之中。

  东沟村办学前,全部五南县村庄中,仅汤洼村有正式的学堂。

  如今,这方圆百里,仅东沟村有自己的学堂,且是规模极大的学堂。

  “如今,粗略一算,便有三百来个学子,学堂的扩建工作迫在眉睫,每间教室容下六十人,少说得准备五个。

  外加县里有娃儿前来读书,那便多备上两间,先生住处,杂物间啥的,少说要再建个十间以上的房子。”

  余先生边写边画边说着:“村中的娃儿们仅排半日的课,一半上午来上学,一半则是下午来,另外请俩先生就行。”

  “请先生这事由金家全包。”

  里尹笑眯眯道:“他们表示,少说会请上三个秀才公过来给娃儿们做启蒙夫子,余先生呢,便专教授快要下场考试的学子即可。

  而另建新的学堂之事,金老早集合众多商家筹集千余两白银,到时直接修个青砖大瓦房,如此,即便是倾盆大雨来了,也不担心屋中会漏雨,娃儿们学习起来也可以更安心些。”

  那些商户出手极为阔绰,不过随口招呼一声,便凑齐了千余两白银。

  这一大笔银子足够兴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学堂,还可为先生们打造一处安身之所,连离家远的娃儿们也可在东沟村学校住着,搞不好连学子用餐食堂也会一块修建……

继续阅读:第460章 都中举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村妇,带着拖油瓶逆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