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狗儿点了点头:“是,娘,儿子懂了。”
汤楚楚来到后厨,因这楼房此前是茶馆,厨房挺小的,得拆了另建,这便占些后院空间。
她提着意见,杨狗儿则在本子上记好,决定明日便安排人做此事。
母子二人探讨完装修事宜,太阳都快西斜了。
在街上买些日常和品,直接返家去。
车往东沟村驶去时,迎面和牛车遇上。
村道极窄,只可以通过一车,牛车正在前边慢慢晃着,马车同样无法加速。
汤楚楚从车帘望去:“我们村三家有牛车的,我都识得,只是,前面赶车的挺面生,狗儿,你识得不?”
杨狗儿定睛细看:“似乎是严掌柜。”
严掌柜便是卖茶馆给他们的那个东家,生意惨淡无法再做,这才卖了祖产。
汤楚楚想道:“他特地到东沟村来,难道是不想再卖那茶馆?”
俩人正讲着话,前边牛车猛然停下,严东家转头,高声道:“小哥,前边可是到东沟村去?咋走那么久都未到,可是我弄错了方向?
哎呀,你是杨家小哥......”
严东家见到熟识的,极为开心。
他跃下牛车,来到母子二人那:“你二人也要到东沟村去?”
汤楚楚透过车帘,问道:“我二人便是东沟村人,严东家去东沟村所为何事?”
“哎呀,此事讲起来,话就多了。”
边慢慢往东沟村赶严东家边说明去意。
这茶楼卖得千两白银,我正想着做些小本买卖。
尝试弄了些货到五南县售卖,谁知,全砸手里了,之后折价卖了其他东家。
他心不死,又搞了别的俩买卖,依旧亏本。
千两纹银,十来天,让他直接亏掉近四百两,余下的银子,他没敢瞎投资了。
汤楚楚不说话了。
想不到这世界如此多不懂做买卖之人。
人家想做买卖担心没本钱,这严东家,没做买卖的天赋,却硬做,估计再折腾,裤裆都让他折腾没。
“祖产让我搞没了,这几百两我不愿意再拿去败,想收手。”
严东家叹息:“做买卖没天赋,便种田得了,我学人家种,又买了牛和车,不可能就我家收不上粮吧?
我问过了,据说东沟村田最多,买田容易,我便去试试。”
杨狗儿笑了:“严东家选我们东沟村选对啦,我东沟村朝廷赏了好几千的荒地呢,只要有力气,开了荒就可以种粮啦。”
严东家两眼放光:“那地贵不?我就只剩近五百两了,可买几亩地呀?”
杨狗儿:......
这点银子全买地,可买近五百亩,严家没什么人吧,买这么多地,种得来不?
汤楚楚道:“东沟村到啦,狗儿,你领严东家到里尹家去,早些习了地,趁农闲,将荒给开了,来年春天便可种下粮种。
买地可得趁早。”
严东家把牛停于荒地间,给牛在那吃着草,随杨称儿到里尹家去。
里尹还为无人买地发着愁呢,这几千亩的荒地,放那让他心里难受。
他总想着,不行便喊人一块将那地给种了,再给村交些租啥的就好,可上哪寻人种地啊?
正烦恼着,严东家来了。
杨狗儿给两方相互介绍一番,便直接进入主题了。
里尹问严东家手上预算。
知道对方有近五百两时,直接没话讲。
那么多资产不去城里,跑到乡下安家,图个啥?
大家一有银子就跑县城安家落户,这人却反其道而行,将县城的房给卖了,跑乡下学着种田。
但东沟村地界极广,村民人数远远不足,有外来户加入东沟村也是好事。
里尹非常热情:“近五百两,可一半买地,一半建立个砖瓦房,如此住着也舒服。
但,这二百来亩的地,少说也有十个以上的劳力去种,严东家儿子多不?”
严东家慌了,他只有三个小子。
里尹这话,意思他种田都不配?
他开口问询:“这地,买好后,除种粮还可作何用途?”
里尹算是了解了,此人一点不知道种田啊,估计连哪个是粮苗,哪个是野草都不知道。
但这种可以买上二百来亩的大佬,里尹哪舍得让打退堂鼓,便开始思索着。
一刻钟后,里尹两手一拍道:“狗儿娘肥皂厂子扩得极大,整日需要那些果子,羊奶啥的,据说,她又开发了蜂蜜味的香皂。
严掌柜可考虑养奶羊,种果子或者养蜂啥的,如此,收成后,都不愁没地销。”
严东家一脸的不自在:“我,三样都不懂。”
“蜜蜂没人养过,不懂也能理解。”
“但种果树,又在果林里养羊,却挺好,每只母羊产下小羊后,会产八月余的奶,你在果林中养二十只这样。
来年都有羊奶了,且羊奶十分值钱,都让狗儿娘收了,肯定亏不了,唉哟,讲到这,我自个也想养啦,就是家中地方太小......”
严东家想讲,你说得倒是轻巧,关键他啥都不懂啊。
可里尹那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他只好暗暗吞了这话。
无论懂不懂,先去试吧,若养不成,就养鸡鸭啥的,据说那玩意儿好养。
严东家点了点头:“好,那便要二百亩荒地,这后是起新房,想让里尹叔寻起房子的汉子帮着起。”
“没问题。”
里尹开开心心地应了。
狗儿娘家的厂子建完,许多壮汉又到了空窗期,立刻又有活儿送到他们跟前了。
她立刻便寻人将地给量了,地契也迅速写好,和严东家一块到衙门画押存档,此事便定好了。
村民全都在私下里讨论着。
“据说是县里来的大佬,跑咱家安家落户了。”
“一下子买二百亩的荒地啊,据说在那荒地上起青砖大瓦房呢。”
“啧啧,咱东沟村风水这么好吗?有钱人居然跑到咱村安家,往后估计会越发的好。”
“奉仪人在咱村呢,往后定然越来越多的人到咱们村来,里尹前面还担心许多地没人买呢。
我觉得,要不了多长时间,那荒地,都不够人家抢。”
“我准备来年买些地,到时没得习了咋整?哎呀,我要去和里尹叔那定个四亩荒地才行,否则到时没机会了。”
“那我定个八亩,待有银子再办手续。”
......
东沟村不自觉地流行起了买地。
自村人买,每亩只要五钱。
到汤楚楚家做一个月工,可以得一亩地还有剩。
许多人一时没银子也没事,到汤楚楚那签个凭据,把凭据给里尹,工钱一发,汤楚楚便把工钱直接转付到里尹手中。
如此就跟贷款买地差不多。
里尹忙了好多日。
严东家也很快将起房的图送来,许多青砖往东沟村里运。
东沟村首间青砖大瓦房开工啦。
严东家的地,离汤楚楚家挺近,站在大门处,便可看到她家厂里如火如荼地忙着。
村民凑一下热闹后,散开了。
此时,杨老婆子刚到院中:“狗儿娘,你说,让红儿和大梅试做七日,今日便是第七日,我喊二人来问一下。”
汤楚楚道:“娘这几日每日巡查,对二人也有些了解,要不娘讲讲看。”
“俩丫头做事都挺卖力,也老实,若说只要一人,我不懂如何选。”
杨老婆子道:“自个家里人评判不太好,我让几个工人过来说说看。”
覃大梅给草木灰进行过滤,李红儿则浇模,杨老婆子喊来二个工序的工人。
俩工人是老员工,于厂里做有十来天了。
如果之后的几天表现优秀,便直接提上来做带班组长,带班组长,会在原工钱基本上多得二百枚铜板。
二人每日都给厂里义务加班近一时辰,天全暗了才回去,是厂里公认的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