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不像村,倒像镇
蔷薇梦秋2025-10-11 15:302,532

  县里来的娃儿们,也在初八这日被爹娘送到东杨学堂来上学,因此,新学堂大门处十分热闹。

  “东杨学堂建得实在太宏伟了,跟崇文堂比起来,那也是毫不逊色。”

  “废话,如此多的商户共同出资建的,资金充裕得很,哪能不将学堂修得又阔气又宽敞的?”

  “崇文堂山长实在不咋地啊,居然把汤程羽如此出类拔萃的学子给除名,难怪他们书院声名差那么多。”

  “哎呀,你们看,余先生过来啦。”

  余先生现在是此间学堂山长,管东沟村全部教育相关之事,整个人看着十分有范。

  那群领着娃儿来读书的父母们,皆上前见过山长。

  余先生轻抚胡须:“学子们先到教室坐着,那里的先生们早候在那了,诸位东家掌柜可到空地石碑那看看,东杨学堂早将有功之人的大名刻于劳德碑上啦,每位有机会前来上学的娃儿们,皆会感恩大家的无私奉献。”

  学校空地中央,是矗立着一块石碑,上边镌刻着全部捐赠之人的大名。

  除县里的商户,村中许多人同样慷慨解囊捐了款;

  个别家中贫困没银子捐的,便出力帮忙做事,他们的大人同样也被刻到功德碑上了。

  在冬末柔和明媚的阳光轻抚下,那一个个质朴无华的名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闪耀出动人的光芒。

  在整洁光亮的教室里,孩童们清脆的诵读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正月初八过后,村民们便各司其职,有的返工,有的下田劳作,有的忙着招待造访东沟村的游客。

  正月伊始,梅花绽放正艳,细碎的雪花点缀于红梅枝头,更添几分雅致。

  这番景致引得城中许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他们既为赏梅,也为拜访东杨学堂,更为求见余山长——现在人们已不再称他"余先生",而尊称一声"余山长"。

  在余山长悉心引领下,新设立的学堂日渐正规化。

  汤楚楚凝望着巍然耸立的学堂,脑海中浮现出当年东沟村认得最多字的树根,以及前年数都不会算的自家四小子……

  回想起此前的艰辛,她的心仿佛被某种温暖填满,那般感受难以言表。

  “大姐,你在瞧什么呢?”

  刚从田里忙完的汤大柱回到家,发现汤楚楚正站于大门处,不知看啥,便随口问了句。

  汤楚楚移开目光:"没啥,田里大麦长势如何?"

  "不久前的冬雪适中,冬麦长势格外喜人。"

  汤大柱笑得十分灿烂,"等天气转暖些,我便喊长工们开始耕地,为春播做好准备。大姐,咱家的地虽多,但水田仅六亩。我打算拿五六十亩旱地改造成水田。"

  对庄稼人而言,粮食就是命根子,家中如此多好地,不种水稻感觉太浪费了。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长工仅有十个远远不够,至少还需要一倍多的长工才行。'"

  他平时寡言少语,可一谈到农事,便滔滔不绝,见解独到。

  汤楚楚点头应允:"按你的计划来,二百亩的棉花照种,辣椒同样需要种上一部分,酒楼那边要用。其余的地你看着办吧。"

  汤大柱似乎早有自己的算盘,道:“咱家贫瘠之地有十来亩这样,我费好大劲沤肥,效果依然不佳。

  我决定将那地全围到一块,用于饲养家禽牲口啥的,如此,即便往后东杨雅宴再有分号,都无需到其他地方采购家禽肉类啦。”

  “行,那便鸡鸭鹅猪啥的,一块养,分区养。”

  汤楚楚想了想,道:“如果地块不足,再买点也可以......”

  “足的。”

  汤大柱抓着脑袋:“养太多便没办法看顾得来了。”

  汤楚楚想想也是,她家如今千余亩地呢,是多了些,如此大柱仅是管着那些地便已忙得不可开交。

  如果再多买地,便得另外请个人跟着一块管理啦。

  姐弟两人正于自家门前讲着话呢,抬眼便见主道之上驶来好多的马车。

  现在到东沟村游玩的客人多,一些马车往这驶来也没啥可奇怪的,但那车子大伙皆熟,是陆大人的专属座驾,意思是陆大人又来了。

  陆大人座驾后边有一长串的车队,看着场面甚是壮观。

  车子来到汤楚楚家便停驻了。

  汤楚楚走下台阶,笑意相迎:“陆大人怎的有闲暇到东沟村来啊?”

  陆大人下车后,后边车厢中同样钻出几位三十上下的男人,众人皆往此处而来。

  “拜见慧奉直夫人。”

  一行人齐刷刷行了礼。

  汤楚楚摆手,稍作停顿道:“诸位此番前来,想必是与棉花相关之事来的吧?”

  之前传令的兵士便讲了,初春朝廷便安排人过来调研棉花相关之事,如果如她所言,会往整个景隆国推行种植。

  “此乃农官都尉周大人。”陆大人一一介绍,道:“这位是犁渠农官刘大人,都水丞徐大人......”

  农官都尉归户部管,是七品之职,专门负责农事管理。

  犁渠农官、都水丞等,则是都尉麾下八品九品的芝麻官,他们皆是为景隆国为农事生产而设立的岗位,工作与农事紧密相连。

  这些官员虽身居官位,却对农事十分熟悉。

  “各位一路奔波,实在辛苦。”

  汤楚楚微微侧身,做出邀请姿态,“且先入内,饮杯茶、用些点心,之后咱们再商议正事。”

  农官都尉周大人清了清嗓子,道:“慧奉直夫人,能否容我等到村中四处逛上一逛?”

  对于东沟村,他们于京都城时便有所耳闻,当时总感觉不过是大家夸大其词罢了。

  然而,方才踏入村子时,才发觉民间那些传闻并非毫无根据。

  此村落,规模比平常所见村落不知大上多少倍……当然,大并非关键,关键是它布局规整。

  农田一块块方正整齐,村民们也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劳作着,整个村子不见丝毫杂乱之象。

  汤楚楚颔首,道:“大柱,你领着大人们到村中四处转转,我到里边备下饭食。”

  汤大柱立刻把手中工具搁下,目光投向面前的客人,道:“大人们请随我先到麦田瞧上一瞧吧。”

  麦子北地也有,大人们对此兴致不高。

  几人走着走着,半途睢见花园中开得正艳的红梅,瞬间被吸住了目光,不由自主地入内。

  入内后便觉得,此花园可不简单,不仅是梅,菊、茉莉,桃.....四季花卉都应有尽有,如此一来,这里全年都应当是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此花园中,游人如织,众人或驻足赏花、吟诗作对,或临水而坐、行那流觞曲水之雅事,一派热闹欢畅之景。

  周大人满心惊诧,眼前这景象,哪里像是最底层的村庄,分明宛如一座规整气派的庄子!

  走出花园,大家随意地四处漫步、闲逛,最终决定拐去街市瞧瞧。

  此街市已发展了一年,如今已颇具规模、十分成熟。

  原先那短短的一段是老街,后来又朝着三个方向进行了扩建。从视觉效果来看,这集市面积并不算小,而且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穿梭不停,热闹非凡。

  “陆大人,此地哪能叫村啊,明明是镇啊。”

  周大人不禁感慨道:“此街市再这么发展下去,估计没多久,这热闹程度都要赶超五南县了。”

  陆大人道:“此事知府大人与我谈过,想寻个合适的时机,将东沟村与周边村庄合到一处,村改镇。

  但,此间需要做的前期工作极多,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得一步步来吧。”

  大家到村里逛一轮后,才返回慧奉直院子。

继续阅读:第482章 种棉花难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村妇,带着拖油瓶逆袭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