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杨雅宴有杨狗儿管着,苗雨竹管后厨菜肴之事,另有杨大财杨兰草帮扶,同样无需她担心。
村中街道办夜旅游啥的,村部管理层出锻炼出来了,每月皆会开会管理层大会,如今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
汤楚楚正忙着交代家中之事时,杨小宝凑到她跟前:“娘亲,你此次去京都就是两三个月,时间太长啦......
如果那边有啥耽搁回家,就得年底方可返回,如此长时间见不着娘,我好想娘的。”
杨狗儿稍顿,道:“娘亲,要不我与你一块到京都去吧,也方便打开一下视野。”
杨小宝马上道:“也带我去,带我一块去。”
汤大柱将手中锄头放下:“我与大姐一块去得了,家中我最为年长,陪大姐一块去是我的责任。”
望着几个小子一脸的依依不舍,汤楚楚内心十分欣慰。
她说道:“大柱,我走后,家中便靠你了,这个家离不开你,小阿璃还小,雨竹又有孕在身,你不在,娘俩个便没个依靠了。
狗儿也是,沐晨太小,你要帮思其一块照顾,不可自个跑京都去,宝儿嘛......”
杨沐晨是杨狗儿与姚思其的儿子,由余先生帮取的。
讲到此处,杨小宝立刻道:“我孤身一人,更没娃儿,无需顾忌谁,娘亲让我一块去好不好,我好想过去看二舅还有师傅呢,还有羽舅昊哥,让我一块去吧娘,求娘啦,好嘛......”
他扯着汤楚楚的衣袖,使劲撒着娇。
汤楚楚马上妥协:"行行行,娘让你一块儿去。"
杨小宝兴奋得跳了老高。
戚嬷嬷在一旁谨慎地问:"奉直夫人这回进京,总得带些仆人随行吧?"
汤楚楚表示赞同:"这件事交给你来办。"
家中多数仆人皆从京都城过来,她本身对那里一无所知,带些了解京都之人同行很有必要。
况且,前往京都城会接触到许多高官显贵,那些人出行时会有一众随从服侍。她乃正六品奉直,该维持的体面还得维持。
最终,商讨过后,戚嬷嬷,赵嬷嬷,夏暖,汤一及蔚青璇一块过去。
戚嬷嬷帮接待宾客,赵嬷嬷懂医,若汤楚楚路上有啥不舒服的,她也照应得及时,夏暖随身服侍,汤一负责安保,蔚青璇做些杂活啥的。
才四月初,他们便收到汤程羽的信。
信共有三封,汤洼村一封,汤楚楚一封,再就是汤南南一封。
汤南南本目不识丁,可到东沟村后,汤楚楚丢了好多园艺方面的书,她没办法,只好习字。
信写得十分工正,话语也十分生活话,她也看得懂,看完即刻跑去寻汤楚楚。
“羽儿五月十一成亲,他请咱一块到京都城吃他喜酒呢。”
汤南南笑容满面,左手握着信纸,左手攥着百两的银票。
“那小子信里夹了百两的银票于我,讲作为一路上的花销.......
他不过是个书生,何来如此多的银子啊?难道是和别人借的?”
汤楚楚汉息:“之前我送给他那些路费,他估计是没舍得花,给省的。”
她信中同样夹着五张百两的银票,银子哪来的,汤程羽信中却一句话不说。
他仅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始终都在忙着备考,哪会空闲去赚额外收入,因此,这银子肯定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他若许没少给汤家盘缠。
这样算来,从到韵城秋闱,再奔赴京都会试,六七个月来,他居然没花什么银子,私下里,不知遭了多少罪......
现在他尚未功成名就、荣耀归乡,便想着回馈家中众人,往后若是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这份回馈必然会愈发丰厚。
汤楚楚心中欣慰,同一时间,也格外怜惜这如此知恩图报的堂弟。
汤南南在大厅与汤楚楚聊了一会儿,接着把百两的银票塞给汤楚楚。
“羽儿亲事我便不到场啦。”
她笑笑,说道:“羽儿于京都那落脚,哪哪都要用到银子,我不可以乱花他的银子。
他别外给我写封信请我到京都吃他喜酒,我已十分欣慰。楚楚,你要过去,你有官位在身,你到京都能为羽儿撑场面,省得他岳丈一家看不上他是乡野出身的......”
汤楚楚又把那银票塞回给汤南南:“南南,你不参加羽儿婚礼没事,可银子却得拿着,此乃羽儿心意,你如果不拿,他定得想日想着要如何报答你,何必让羽儿整日为此事操心?”
汤南南叹息。
羽儿太懂事啦,也太懂得知恩图报啦,她如果不拿他的银子,羽儿一定会想法子拿其他东西报答她,她总不好都不拿。
罢了,拿便拿吧,也好让羽儿放心。
但次日,汤南南便送了个东西来:“此乃送给羽弟媳的礼物,楚楚,你一并带去京都。”
汤楚楚轻掀盒盖,里边摆着玉质头面,看成色与质地,估计得值近百两白银。
她一时觉得觉好笑又觉无奈,开口道:“南南,你犯得着这样吗?”
“咋的,只准你做为大姐给厚礼,我是他二姐,不能送?”
汤南南故意装作埋怨的样子说道,“羽儿如今这么有本事,我可得好好攀附攀附。这首饰可是五南县最顶尖的好货啦,送过去,羽儿定然有面子。
楚楚,你拿好了,不可弄坏啦。得嘞,花园那事还多着呢,我忙去啦。”
汤楚楚没办法,只得收好。
她自个同样为新弟媳备好礼物,思来想去,不懂送啥好,最终到交易平台买颗极大的夜明珠。
这玩意是人造的,在上一世,极为常见普通,可放到古代,却是稀罕得很。
之前,汤楚楚从交易平台弄两颗去卖,听闻那玩意被送至京都城后,被卖到近两万两白银......
她送大颗的夜明珠,是想给汤程羽撑撑场面。
羽儿出身贫寒,如果想到京都站稳脚跟,真是难如登天。
她尽量多帮他一些吧,只盼着他往后能顺遂些。
汤楚楚一行,于汤程羽大婚前一个月出发。
路程二十日左右,估计五月初可以抵达,到那休整些日子,刚好到成亲的日子,时间安排上恰到好处。
东沟村民皆懂得汤楚楚要到京都去参加汤程羽大婚,一去便是俩月。
俩月时间不长不短的,大家都依依不舍得紧。
特别是汤老婆子,牵住汤楚楚的手,叹息道:“你到京都去,别总想着家里,我与老爷子为你看着,厂子这也好得很,若哪个敢搞事,老身定不会放过他。”
里尹吧嗒着旱烟:“村中之事你也无需记挂,村部皆锻炼出来了,万事定然都做得极好。
只是,此去京都之路太过遥远,就怕有什么不确定因素发生,要不让十来号巡村队员一路护送?”
刘英才马上出列:“狗儿娘,我领十五位弟兄陪你一块去。”
“别别。”
汤楚楚赶紧拒绝:“陆大人与官家驿站那通过气啦,没啥事的,大伙安心在家等着便是。”
她有官职在身,倘叵真让十多人护着到京都,让别有用心之人睢见,再上书弹劾她图谋不轨,到时,就算她长了一百张嘴,也辩解不出个所以然来。
“三婶。”
兰花凑上前,眨着大眼道:“这有一千枚铜板......”
小姑娘塞了一堆铜板到汤楚楚手中。
汤楚楚满心诧异,兰花那性子随了沈氏,平日里不仅贪吃还吝啬得很,如今竟给她钱,这真是太让她吃惊了!
“之前三婶到抚州买了本食谱给我,上边的东西我全会做啦。”
兰花一脸骄傲地扬起下巴:“这回三婶要到京都去,那边此类书籍定然极多,可否请三婶给买多些回家给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