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7日,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走进克里姆林宫,向普京总统呈交了调查报告。随后,他发表谈话,披露了库尔斯克号事故原因。
他首先否定了关于库尔斯克号与水下物体相撞的说法。他说,调查表明,在对核潜艇有危险的周围地区,没有任何其它物体,库尔斯克号完成的只是一般的机动动作。无论在随船日志中,还是在艇员留下的纸条中,都没有记录任何意外情况。
他指出,经过长达两年多时间的调查,事故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的原因,是潜艇前部的鱼雷燃料泄露发生爆炸引起的。
该委员会成员、海军中将多罗金也持这一观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做了具体说明:库尔斯克号上装载的“65-76”型鱼雷燃料装置发生了热能爆炸,引发了火灾和艏舱气压升高,最终导致了核潜艇上所有弹药的爆炸。
事前,人们认为,库尔斯克号上装载的鱼雷处于非装药状态,没安装引信,不可能自行爆炸,但没有料到,在急剧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它却制造了悲剧。
据介绍,“65-76”型鱼雷是靠过氧化氢反应装置来推动的。该鱼雷长约9米,装药500公斤,总重量近2吨,射程为70公里,水下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攻击目标是大型水面或水下舰艇,以及坚固的岸上基地。该型号鱼雷是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生产的。
乌斯季诺夫总检察长还认为,调查发现,库尔斯克号在演习准备和在演习过程中出现过一系列问题。譬如,应急浮标系统未能启动,因此当时无法确定失事位置。造船厂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没有取下一个固定装置,从而致使应急浮标天线无法打开。北方舰队的司令部和艇上船员严重违反规程和制度。多年以来,潜艇都是在紧急事态天线发射系统关闭的情况下出海的。紧急救生圈的警报器未打开,第四战斗单元的锁也未处于工作状态位置。可见,“玩忽职守”也是库尔斯克号事故的一大原因。
真相大白,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克列巴诺夫被普京总统解除了副总理职务,降职为俄罗斯工业和科技部部长。据媒体报道,他的解职与库尔斯克号有关。因为他一直坚持认为,海军部门对库尔斯克号潜艇失事不负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