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母看着那些封得严严实实的坛子,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地把灶房窗户开得更大些。
“许寒笙,你这是要毁了这个家吗!?”
许寒萧用纸塞住两个鼻孔,一脸生无可恋。
那难闻的味道已经让他三天没睡着觉了。
许寒笙才不理他,满心满眼都在那些坛子上。
“小屁孩懂什么,这是我的新买卖,能赚大钱呢!”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许寒笙从其中一个坛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沾满灰泥的“泥蛋”。
她用清水洗净外层灰泥,剥开裹着的湿泥壳,露出里面深青色、布满奇异松枝状白色花纹的蛋壳。
她用菜刀背在蛋壳上轻轻敲了一圈,小心地剥开。里面的蛋白凝固成深褐色、半透明的胶冻状,晶莹剔透,蛋黄则呈现出一种浓稠的墨绿色,中心是溏心,油亮诱人。
一股奇异而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混合着淡淡的氨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醇香。
许寒笙拿刀切下一小块蛋白,连着一点溏心蛋黄,递到正在院子里劈柴的周至樵嘴边:“尝尝。”
周至樵看着这从未见过的东西,没有丝毫犹豫,接过许寒笙递来的一小块放入口中。
胶冻状的蛋白弹滑,溏心蛋黄浓郁醇厚,带着直冲味蕾的独特鲜香在口腔中弥漫开。
他细细咀嚼着,冷峻的眉峰缓缓舒展,眼底流露出纯粹的惊艳和享受。
“怎么样?”
许寒笙盯着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好吃。”
周至樵咽下,肯定地点头,随后又补充:“很特别,比咸鸭蛋有滋味,下饭下酒都好。”
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带着点孩子气的认真。
“你做的,都好吃。”
许寒笙的心像被泡在温泉水里,瞬间被巨大的满足和甜蜜涨满。
成了!松花蛋!
有了周至樵这个最实诚的“试吃员”的肯定,许寒笙心里最后那点不确定也烟消云散。
她不再小打小闹地封坛,而是开始大批量制作。
周家小小的灶房很快堆满了封好的坛子,连堂屋角落也摆上了几个。
第一批松花蛋出坛那天,许寒笙没让周至樵挑箩筐去挤集市。
她换上一身干净的旧布衫,用竹篮装了十几个剥好洗净、露出诱人松花纹路的成品,直奔镇上唯一一家门脸稍大的副食品商店“利民供销社”。
胖胖的王经理捏着那块墨绿溏心、晶莹剔透的松花蛋,对着光看了又看闻了又闻,脸上满是惊奇和犹豫。
“这……鸭蛋弄成这样?能吃?还卖一毛八一个?普通咸鸭蛋才卖一毛二啊同志!”
“您尝尝。”
许寒笙不多话,直接掰了一小块递过去。
王经理将信将疑地放进嘴里,片刻后,小眼睛猛地瞪圆了,腮帮子快速嚼动起来。
“哎哟!这味儿……鲜!香!还有点冲鼻子,可越嚼越香!”
他咂摸着嘴,意犹未尽。
“下酒绝了!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他再看向篮子里那些“黑蛋”的眼神彻底变了,带着商人的精明和热切。
“行!先放我这儿二十个试试水!就按你说的价!要是卖得好,以后长期要!”
松花蛋的试水,出乎意料地顺利。
不到三天,王经理就托人捎来口信,二十个蛋一抢而空!
还有好几个老主顾追着问还有没有,点名就要这“带花纹的黑蛋”!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回桃阳村。
许寒笙站在自家后院,看着坡地上那群依旧喧闹的麻鸭,又望了望村西头那片废弃已久的旧砖窑。
窑厂早已倒闭多年,只剩下几间残破的砖房和一个半塌的窑洞,荒草丛生,平时连放牛娃都不爱去。
她眯了眯眼,心里那个模糊的念头终于凝成了清晰的蓝图。
“周至樵。”
她转过头,看向正在给新一批鸭蛋裹泥浆的男人。
他动作沉稳,手指修长有力,沾着灰黑的泥浆也丝毫不显狼狈。
许寒笙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断和飞扬的神采。
“红光场给的钱,加上这些天卖蛋的,盘下那个废窑厂足够了。”
那地方够大,旧房子修整一下能做厂房和仓库,还有那口窑洞。”
她指了指半塌的拱形入口。
“收拾出来,保持恒温恒湿,正好用来腌蛋。”
“周至樵,我想做个鸡鸭蛋加工厂,你看行不?”
零售是能赚到一些小钱,但现在手里启动资金有了、合适的场地也找到了,她的野心让她没理由不往前走这一步。
周至樵停下动作,沾着泥浆的手在围裙上随意擦了擦,走到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向村西头那片荒凉。
他眼中没有丝毫质疑,只有全然的信任和支持:“行。”
“对了。”
许寒笙打算着:“到时候地方打起来,只做松花蛋有些浪费,我想试试做点别的。”
“别的?”
周至樵挑眉。
“嗯!”
许寒笙用力点头。
“比如咸鸭蛋!这东西大家都吃过了,接受度高。做出来以后能放很久,而且和松花蛋一起做也不费工夫,完事儿拿到县城或者省城去,说不定更好卖!”
前世的知识和市场需求在她脑中清晰无比。
周至樵笑的温柔。
“都听你的。”
许寒笙扬眉:“什么都听我的?你就不怕我把所有本钱都赔进去?”
要不说周至樵是恋爱脑呢,正常人谁会由着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女花大钱搞这些稀奇古怪的事。
周至樵看着她那眼神温柔的像是能滴出水来。
“你放手去做,我给你兜底。”
说干就干。
许寒笙拿出部分卖蛋的钱,一部分用于采购扩建棚舍所需的竹木材料,另一部分则托人去打听,想要买下西头那个荒废的窑厂需要些什么手续。
周家后院彻底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工地。
周至樵带着几个信得过、手脚勤快的本家兄弟伐竹、夯地、搭建更大更结实的棚舍。
许寒笙则一头扎进了她的“食品加工作坊”——其实就是清理干净的灶房一角,信心满满的研究制作咸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