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鼎臣轻蔑一笑,对于眼前这些说话根本就不是中原口音的人,他的心里只感觉事情怕不是很简单,这京杭运河溯游而上,没想到会遇到这土匪强抢的戏码。
认识认真想来,这河道衙门也已经颁布敕令,并且发放银两给修河道的河工,灾民应该应有尽有,怎么会有狼狈逃窜?又怎么会有土匪横行?
再言,这土匪横行,到底是苏州府的过错,还是突如其来,苏州府都无法反应过来的偶然行为呢?
顾鼎臣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是眼前这样简单。
“我劝你还是老实点,爷们在这地带也是有名有姓的。”
这话说的相当的桀骜不逊,虽然他很少展示自己的武学根基,但是对于这样不知死活的蠢货,他倒是不介意给上一番教训。
顾鼎臣歪头笑眯了眼睛,“好呀,那就让我看看你们的能耐吧。”
一瞬间,顾鼎臣来到土匪的身前,左手一个过肩摔,直接将对方摔倒在地连带着土匪手里的刀也掉落。
“你便是这样有名有姓的?未免太弱了吧?”章訢扑哧一笑。
嗖……一支箭射出来,差点射中顾鼎臣的胸前,所幸顾鼎臣灵巧躲开,紧接着无数支羽箭从四面八方而来。
顾鼎臣左手一拽,将章訢拽到大树后面,眯起眼,耳朵微动。
章訢闭上嘴,感受到这一瞬间真正的杀意,看来附近有人来者不善。
顾鼎臣捡起几个石子儿,听声辨位,听到踩落叶的声音,顾鼎臣瞬间抛掷出石子儿,石子儿准确无误的打在弓箭手的膝盖上。
“啊!”
惨叫声瞬间响彻云霄,这一声,引发了另外一个弓箭手的警觉,随着羽箭的到来,顾鼎臣拽着章訢快速躲入下一颗树后,几乎是瞬间,石子儿投掷到另外一个弓箭手的胸口。
顾鼎臣左手从树上拔出尽在身前的羽箭,拽着章訢低声说道:“快跑!”
章訢凝重的点点头,两个人快速朝着苏州城跑去。
所幸现在苏州城还不至于大门落锁的时间,两个人所在的地方距离苏州城的城门不远,这一次章訢使出了毕生所有的力气奔跑。
直到跑入苏州城的城门,两个人才有闲工夫在靠着城墙粗喘气。
“刚才林中那些人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射箭技术怎么厉害?”章訢看出来那个射箭的技法很厉害。
“这羽箭……似乎是崇明一带的特产,你瞧这里,这是崇明特有的颜料。”
顾鼎臣指着羽箭上面的染色说下去,“就连气味都很特别。”
“有大海海水的咸湿味道,难道是来自海上的?”章訢皱起眉,“这是崇明的渔民还是……倭寇?”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怕是此刻危机很深。”顾鼎臣眯起眼,“而且我们刚才就在苏州城的城郭处,如此近的距离就敢强抢,怕是……”
“你是说,苏州府知府会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章訢马上理解顾鼎臣的意思。
“不可能这当地父母官一无所知,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顾鼎臣断定苏州府的知府知道真相。
“我们是国子监的贡生,这贸然前去不太好……但是你到底是河道衙门现在的书吏,更是刘大夏大人身边最红的人呢,说不定这个身份好使。”
章訢笑嘻嘻的说道。
“话说的没错。”顾鼎臣笑着点头,“既然我河道衙门的身份比较靠谱,就靠着这个身份去看个究竟吧。”
“好。”
两个人在苏州府的衙门口递上官碟,衙役带着两个人来到后堂,此时苏州府知府杨利笑盈盈的看着两个年轻后生。
“想不到国子监祭酒章大人的孙儿路过于此,可是来游山玩水的?”杨利越过顾鼎臣直接对着章訢笑起来。
“杨大人,我跟九和是一起来探查京杭运河河道的。”章訢看向顾鼎臣,等着顾鼎臣讲述自己的来意。
“哦?京杭运河的河道?”杨利疑惑的看着顾鼎臣,“这河道不是今年加固来吗?这扬州河道也开始挖掘了,怎么,还是要筹措银两吗?这都是第三次筹措了吧?”
杨利对于万安一党两次被罚银两记忆犹新,尽管是应天府的谏官与太监们闹出来的罚没银两,可到底是一场飓风,刮得南直隶省都不得安宁。
这才安宁一个月,又要有是非了不成?
对于杨利而言,他不喜欢太多闹腾的事情,最好的事情就是平平安安,风不扬波。
“不,杨大人,你多虑了,我们现在是为了疏通淤塞的河道,您也知道这当年苏东坡在杭州疏浚淤泥,才有了西湖的美丽,可是这苏州和杭州都是水路发达之地。”
顾鼎臣顿了顿继续说下去,“既然是水路发达之地,就代表了河道会有淤泥,这千年的运河若是淤泥过多,河道淤塞,怕是会让整个水路废弃。所以,我们来考察一下部分运河的疏浚问题。”
“不是加固运河?”杨利不安的问道。
“不是加固运河,毕竟运河的河工们准备以十年为期,加固运河两岸。现在的问题是疏浚运河,让南直隶的运河河道更加的顺畅。”顾鼎臣再次明确。
“原来如此,只是为什么会选择苏州呢?”杨利好奇的问道。
“之所以选择苏州,是因为苏杭二州都是人间天堂,既然杭州有西湖,苏州也应该有一个可以保持水路畅通的内湖。”
“瘦西湖?那是扬州的呀。”杨利笑起来,“再说扬州是水路最发达的地方,不去扬州疏浚运河,来苏州,怕事不妥当吧?”
“杨大人所言不错,这扬州的水路地位比苏州更加重要,但是有一点您说的又不是很对,那就是虽然扬州的水路比苏州的重要,但是苏州有一点是扬州比不上的。”
顾鼎臣的话让杨利挑起眉,“哦?有哪里比扬州还要厉害?”
“苏州府到底是靠近松江府的地方,松江府也好,都是与崇明靠近的地方。这苏州、松江、台州三地是承接沿海要务之地,自然比扬州重要。”
顾鼎臣对着杨利接着说下去,“自古以来,京杭运河,无论京是顺天府北京,还是东都洛阳,不管是长安还是开封,杭一直没变,都是杭州。那么为什么京杭运河这么重要?”
顾鼎臣认真的说下去,“因为京杭运河是南粮北运的血脉,是杭州丝绸、茶叶、米粮运往北方的关键之地。大宋有句话很好,叫做苏湖熟天下足。这苏便是苏州,这湖便是湖州,说是如此,真正去看着地理山川……”
顾鼎臣拿出一张地图,展现在杨利的面前,笑起来,“无外乎就是太湖与西湖,长江、钱塘江与京杭运河两横一纵的链接。这太湖是南直隶的重要之地,更是米粮重要的水源供应。这里是首当其冲的便是苏州,其次才是远一点的松江。保住苏州,有时候就是保住了南直隶,也就保住了朝廷的钱袋子。”
“所以,你觉得这苏州的运河也要疏浚,而且要好好保护?”杨利算是听明白顾鼎臣的说法。
“杨大人不愧是杨大人,学生自然是这个想法。”顾鼎臣笑起来,脸上的笑容加深。
“好,既然你说的都是正确的,那么,我来问你几个问题,你先回答我,如何?”杨利对于顾鼎臣的到来并不稀奇,毕竟谢迁和顾恂都跟他说过,顾家的子孙回来苏州做些事情。
只是,杨利对于为苏州做事的年轻人,还是有一番自己的心思的。
“杨大人,您请直言。”顾鼎臣恭敬有礼的做了个请的手势。
“首先,第一件事,我下个想问问你,苏州这个地方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苏州并不是什么重镇?又为什么京城不是苏州?”
杨利对于这个河道衙门的年轻人,更感兴趣的是这个年轻人眼界与胸襟。
“苏州自古以来是重镇,若不是,又如何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千古名句?姑苏是什么地方?”
“杨大人,苏州之所以不是京畿之地,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这里是靠近海域的地方,并且这里靠近松江区的崇明,不知您可记得太仓卫这个地方?又可思考过昆山与太仓的位置?还有他们的意思?”
顾鼎臣的话让杨利感觉很新颖,苏州府的知府杨利的嘴角笑容加大,“年轻人,说说看。”
章訢与顾鼎臣对视一笑,看来这话说开了,越说越热络,越说越上道了。
“首先是太仓,何为太仓?太仓就是太湖旁边的粮仓,更是海域入我大陆的关键之地。在这里,不仅是屯粮给军队戍边,更是京杭运河之字形转折点,往下再走一点就是钱塘湾入海口与舟山群岛了。我以前一直好奇,我什么苏杭二州到底何德何能被称为人间天堂,如今总算是明白了。”
顾鼎臣提高声音,“自古九省通衢的地方向来发达,荆州是内陆的九省通衢,而苏杭二州便是海上的九省通衢的关键。”
“哦?何以见得?”杨利挑高眉头,看着眼前的顾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