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太仓卫的蹊跷
大江东2025-07-02 20:033,057

谢迁拉着顾鼎臣朝着内院走去,来到内院一偏房之内,谢迁伸出头左看看右看看,发现没有可疑人等才放心的把门关上,顾鼎臣看着谢迁这番举动,不自觉地皱起眉来。

  这是何等重要的事情,需要谢迁这番做派?

  不知不觉间,顾鼎臣的心沉了下来,他知道自己或许即将面对的是一种令人错愕的消息,或许这个消息会很沉重。

  “谢大人,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

  顾鼎臣率先询问道。

  谢迁并没有立刻回答顾鼎臣的话,反而是走到一处小门处,轻敲房门,里面走出来许久不见的李东阳。

  “这附近没有外人,可以说说了。”谢迁刻意压低声音的说道。

  “九和,你也在,刚好有件事我跟你说一下。”李东阳走近顾鼎臣,指了指身边的座椅,轻声说下去,“坐下说。”

  “李大人,您请说。”此时顾鼎臣做书吏也有几年的时间,从开始监察河道开始,他已经褪.去了年轻时代的印记,从青葱变得沉稳了许多。

  “是这样的,你知道最近万岁山上长寿亭的事情吧?”李东阳也没有顾左右而言他,直奔主题的说道。

  “略知,只是李大人,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顾鼎臣也感觉到万寿山上的长寿亭和小公主意外死亡是一件很是蹊跷的事情。

  “据我所知,万岁山上的长寿亭是某位内臣主持修建的,说是要调动顺天府的风水,让吉祥永存。”李东阳轻轻摇着扇子,半眯着眼。

  “吉祥永存?”顾鼎臣呆愣住,这话骗骗小孩子还行,这陛下怎么可能相信呢?

  可是,陛下要不是相信,又怎么会有万岁山上长寿亭倒塌的事情?

  “这工部都乱成一锅粥了。只是没人想到这长寿亭会建到一半倒塌啊。”谢迁皱起眉,一脸疑惑的说下去,“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竟然是工部今年最拿得出手的业绩,真是匪夷所思。”

  “这里面不仅仅是司礼监,更是工部和户部的好事情,可能这件事情不仅是兹事体大,还可能涉及很广。”李东阳深深叹了口气,看向顾鼎臣,“九和啊,你也是在应天府待过的,这应天府虽然没有顺天府复杂,可到底这件事是需要彻查两府,并且当年两京言官之狱,你也是亲身经历过。”

  “李大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我现在最想知道的是,现在到底是户部更着急还是工部更着急?还是司礼监?”顾鼎臣更想从李东阳的话语里分辨出来,这一次小屋里面见面,到底是为谁说话。

  这个时候的顾鼎臣不是少年时候的他了,尽管在见到刘大夏的时候还是少年那样的单纯,但是养父的事情让他一.夜长大,而顾家的事情也让他不得不尽快长大。

  “现在户部更着急,毕竟白昂大人兴修水利已经到了尾声,而现在这边户部的银两还是没到位,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户部拨款修理河道的款项并不能让工部的长寿亭停下,如今这长寿亭等于打了水漂,很多人去查……”

  李东阳说到这里,顿了顿,看向顾鼎臣,而顾鼎臣则是与李东阳对视,此时他隐约听出来了问题的关键。

  不知不觉之前,顾鼎臣想起最开始见到司礼监太监时候的场景,那个时候确实有卖炭翁的故事存在,而且这些太监有些人是骄纵跋扈的,比如蒋琮,比如陈祖生。

  难道,这里面还有这些太监们的事情?

  “结果如何?”顾鼎臣几乎猜到了故事的结局,但是还是耐着性子听完。

  “结果就是这长寿亭修建的费用竟然超过了黄河治理水患的费用,远远超过了工部报备的预算,至于这个预算如何超标,里面的石料和木材如何不对等,成为了悬案。”

  李东阳叹息一声,“这里面水很深,但是九和,我们相信你有能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

  有能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

  顾鼎臣感觉自己还是被人当枪使,只是少年时候是被迫卷入其中,如今成为了破罐子破摔,随时被人拿来当枪的人了吗?

  尽管有如此认知,但是顾鼎臣知道,此刻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谢迁和李东阳安抚好那些紧张的人。

  只属于那些人为什么紧张,那些人是不是自己心里有鬼,其实在现在黄河泛滥几乎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基本能上稳固大局是根本,除非天意看不过去,再次黄河决堤。

  到时候,陛下就算是不想深究都不可能了。

  顾鼎臣只是没想到自己其实也是个乌鸦嘴,这第二次黄河决堤就在张秋镇上,这就是后话了。

  “李大人,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您肯否明示呢?”顾鼎臣轻声询问道。

  “目前朝堂之内乱成了一锅粥,他们自己会逐渐平复,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看看太仓卫。”李东阳的话让顾鼎臣的眼神一变。

  太仓卫!

  这是让自己去崇明岛附近啊?

  只是为什么这长寿亭的事情跟太仓卫有关系呢?

  “据我所知,这太仓卫曾经接受过一批花石纲,这些花石纲通过海上运输达到天津卫,然后再到的顺天府。现在很多人要去追查这花石纲的来龙去脉,故而我们想着你前去太仓卫一探究竟。”

  李东阳说着自己的想法,而谢迁更是担忧的接过话茬。

  “现在户部、工部已经一团乱麻,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涉事其中,又有多少人会铤而走险,我们不知道。而且这太仓卫靠近崇明岛,最近台风过境,真的害怕这太仓卫不仅仅是花石纲的事情这么简单,也许还有其他的事情。”

  谢迁的话让顾鼎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您是说……太仓卫里面的水更深,而且里面可能涉及到最近苏州府附近的数起强盗事件?”顾鼎臣恍然大悟。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知得失。九和啊,你也是熟读历史的,你该知道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吧?这安史之乱中,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又是什么事件引起的?这件事的发生发展,有时候我们要多角度去看,比如,安史之乱的八年时间,这杭州发生了保俶山的战役。”

  李东阳看着顾鼎臣,声音低沉有力,“这保俶山的战役,让杭铁头一战成名。但是,追根究底这场战役,于郭子仪与杭州百姓而言,确实是彪炳史册。但是,这件事于安史之乱的叛军而言,这件事归根究底就是史思明大军在杭州激起了民愤的一场自卫战役罢了。”

  “如果去看历史,这保俶山的战役,对于大唐而言是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保俶山抗击史思明大军的胜利,浙江以南、闽越地区都没有被安史大军的铁骑践踏过。但是,这保俶山战役也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更是史思明大军引起周围小邦觊觎的转折点。你如何分辨到底是唐朝人还是其他小邦民众挑起的保俶山战役呢?”

  李东阳的话让顾鼎臣陷入了沉思。

  李东阳这么说,就代表了这太仓卫不仅仅是大明朝的百姓,可能还有倭寇,还有流寇,甚至失去营生的渔民混杂而成,还有花石纲涉及人员的贪婪催发。

  如果是这样,太仓卫就真的很危险了。

  “李大人,我跟刘大人建议在杭州筹谋款项建造七孔桥,并且运送部分史料来苏州府来加固城墙,或许,我该带着这批史料去昆山,在修建昆山墙的同时去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顾鼎臣的话让李东阳眼睛闪烁出了光芒。

  “你的意思是?”李东阳万分好奇的看着这顾鼎臣。

  “我的意思是,李大人,您说的对,太仓卫现在很复杂,危险重重。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想着的是最坏的可能,那么,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才是啊。毕竟昆山后边就是苏州和南京了。”

  顾鼎臣的暗示让李东阳一击掌,“九和所言不错,这昆山的城墙该是要加固了。”

  “既然河道衙门也要管理这石料运送的事情,九和,你且放心,我会帮你跟昆山那边交代好。”谢迁帮着顾鼎臣解决了后顾之忧。

  “如此,多谢大人。”

  顾鼎臣躬身而拜,转身离开。

  只是顾鼎臣才来到这客栈就被章訢握住了胳膊,“九和,我有件事必须跟你说,这昆山来消息了。”

  “啊?”顾鼎臣呆愣住,自己刚要动身去昆山,这昆山就有千里耳了?

  “啊什么啊?我是说昆山顾家给你来了一封信,说是顾恂亲自来苏州寻你了。”

  章訢笑眯眯的说道:“我早就听文徵明说过顾恂,没想到竟然是你生父啊!”

  “看来真是惊喜不断啊。”顾鼎臣嘴角勾笑容。

  “你这话啥意思?”章訢挠挠头,最近他躲着陆湘湘实在是没空跟着小子打马虎眼啊。

  “话说,我一直想去昆山走一遭,你要不要陪我去一趟?”顾鼎臣笑起来,他此时想起卷轴中的一些内容,这昆山王澄是章懋的得意门生,若是章訢去的话,昆山加固城墙的事情,就会事半功倍。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九章:必须建成昆山墙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运河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