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刘吉渐渐失去帝心
大江东2025-07-02 20:043,095

弘治帝朱佑樘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底下正在滔滔不绝讨论如何调拨修河款的大臣们,他斜眼看向一旁推出内阁的刘吉,此时朱佑樘的脸上闪过一抹厌恶,翻了个白眼,又看向何乔新等人,尽管大臣之间是口沫横飞,但是这一次朱佑樘就跟局外人一样,不参与也不发表意见。

  刘吉感觉到了朱佑樘的眼神不善,于是他选择了垂下头,毕竟帝心难测,伴君如伴虎,他不想捅马蜂窝。

  丘濬和李东阳对视一眼,两个人观察到了刘吉的动作,看来刘吉有些事情已经引起了陛下的怀疑,这很好,正好他们两个人也在寻找刘吉的错处。

  等到朝会散去,丘濬和李东阳并肩而走,丘濬小声对李东阳说道:“你看见陛下看刘吉的眼神了吗?”

  李东阳眯眼看着快步离去的刘吉,点点头,“看到了。”

  “看来刘吉也有不是棉花的时候,只是陛下这眼神到底说明了什么?”丘濬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询问道。

  “也许,长寿亭的事情吧?又或者是秋闱恢复考试三年不第的考生的资格的事情?但不管是哪一种,刘吉肯定不能洗脱嫌疑。”

  李东阳现在隐隐知道了刘吉的错处,甚至自己的幼子就跟刘吉又拖不开的关系。

  “李大人,这谢大人前往扬州府,应该能查到什么吧?”丘濬期待的说道。

  “雁过留痕,岂能毫无痕迹?”李东阳恨恨地说道。

  “也是。”

  马车之上,谢迁垂眼看着手里的一份密旨,这是弘治帝朱佑樘给自己的密旨,谢迁闭上眼回忆着陛下给自己的要求。

  那是谢迁从李东阳府邸走出来,就被弘治帝朱佑樘密诏入皇宫,通过一段小路来到了朱佑樘的书房,朱佑樘正覆手于后看向窗外的月亮。

  谢迁躬身而拜,“陛下。”

  弘治帝朱佑樘转过身来,眯着眼,看着谢迁,“昆山的倭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据调查是崇明岛遇到了台风,之后太仓卫的兵丁前往崇明岛进行灾后重建,没想到这从舟山群岛以及崇明岛登陆的倭寇聚在一起,纷纷朝着昆山进发,甚至屠城太仓卫。”

  谢迁躬身说着最酷的话,这让朱佑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这太仓卫的兵丁还不足以抵抗得住倭寇?”弘治帝朱佑樘不相信大明的将领是这样的怂蛋。

  “陛下,臣只知道有人告知倭寇怎样破城太仓卫,更有一些人假扮倭寇趁机抢劫。”谢迁的书让朱佑樘的脸色黑成了锅底黑。

  “是吗?假装成倭寇?”朱佑樘的声音低了几个度,让谢迁哆嗦了一下,立刻跪了下来。

  “陛下息怒,臣与刘大夏正在调查此事来龙去脉。”谢迁的话算是挽回了弘治帝朱佑樘的几分心情。

  “这件事彻查!”弘治帝朱佑樘冰冷的声音让谢迁的头垂得更低了。

  “是,陛下。”

  “还有一件事,这昆山城不是已经修建城墙了吗?这京杭运河不是已经疏通了吗?为什么京杭运河的水会倒灌?张秋口为什么会决堤?”弘治帝朱佑樘看着谢迁,“如实说来。”

  “回陛下,据臣了解的内容,这昆山墙确实已经在修建了,奈何昆山是五座水门,这倭寇擅长水上战术,故而这水门给倭寇提供了便利,虽然后来靠着断水道来让水门的危险降到了最低,可到底是损兵折将。”

  谢迁顿了顿,继续说下去,“另外就是,开封到扬州的河道正在修建,因为修建不过五年,所以河道还没修好,又赶上但是白昂大人提交的奏折希望疏通山东一带,当时银两不足而放弃了白昂大人的提议,才导致了张秋河决堤的风险加剧。”

  谢迁的话让朱佑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是吗?感情是银两不够,这银两到底是被沿途贪墨了,还是没有用在刀刃上?”

  “陛下……”谢迁沉默了片刻,为了防止京杭运河被倒灌的问题再次出现,他还是选择说句实话。

  “说。”

  “陛下,这修建开封到扬州的河道,并且加固、疏浚京杭运河的时候,有部分的银两被刘吉移到了万岁山长寿亭的修建上,而督监者就是李广,或许这件事得问问刘吉和李广了。”

  谢迁恭敬有礼的回答道,这样的回答让朱佑樘的脸色突变。

  “是吗?刘吉修建万岁山。”这一刻,朱佑樘想起一件事,那就是他一直查司礼监的问题,却没有查这刘吉所掌管的礼部的事情,或许这件事不应该仅仅是工部和司礼监,更应该是礼部的事情。

  毕竟同时间,大学士刘吉等请选监生年二十五岁以下者二十名,官民家子弟年二十岁以下、有世业子弟习熟翻译者通选一百名,送翰林院四夷馆学习夷语。四夷馆共分八馆,其名数分配为:鞑靼馆监生五名,子弟二十五名;女真馆监生四名,子弟十八名;西番馆监生二名,子弟十五名;西天馆监生一名,子弟二名,回回馆监生二名,子弟十名;百夷馆监生二名,子弟十四名;高昌馆、缅甸馆各监生二名,子弟八名。

  这些专门翻译的学子就是在扩建的国子监学习的,或许这件事不仅仅是小公主的意外,更可能是礼部、工部、司礼监私下做了什么交易!

  弘治帝朱佑樘到底是一个明君,从苏州府看到的紫砂壶上面的状纸,也佐证了这李广和刘吉的一些问题,尽管朱佑樘压下了部分冤案,选择慢慢调查,但是如今这谢迁给出的信息加重了朱佑樘对刘吉和李广的质疑。

  “朕明白了,只是谢爱卿,你到了扬州府可不要将目光仅仅停留在国子监与司礼监的一些事情,更要追踪一下礼部和工部的杂事,朕将这个给你,你好好地查一下。”

  弘治帝朱佑樘将一个密折递给谢迁,谢迁恭敬而拜,“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圣恩。”

  朱佑樘眯起眼,他一定要彻查刘吉此事。

  随着马车停下,谢迁思路收回,走下车来,此时正是应天府的国子监,走过小道,谢迁直奔自己的恩师章懋的房间而去。

  “恩师。”

  谢迁才走进门,便见到章懋正在与怀恩煮茶交谈。

  章懋歪头看着自己的徒弟谢迁,轻嗯一声,“回来了。”

  “恩师,这扬州府的事情,不知道您可知道?”谢迁轻声询问道。

  “这扬州府的什么事情?”章懋对于谢迁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问的莫名其妙。

  “恩师,陛下让我彻查扬州府的事情,不仅仅是工部,还有礼部。”谢迁将书信递给章懋,这是李广京杭运河船只的一些记录。

  “这李广生辰纲敢这么明目张胆的?”章懋不可思议的看着上面的部分文字。

  “黄米?”怀恩疑惑的看着上面的文字,这黄米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是的,黄米,说是李广将很多黄米沿途有人分享,说是要给太后庆贺寿辰所用。”谢迁严肃的点点头。

  “太后的寿辰确实快到了,只是李广什么时候这么明目张胆了?这不符合李广的性子。”怀恩感觉不可思议,毕竟李广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李广这样做,也许是欲盖弥彰,但也许是一种暗示。”章懋半眯眼,“你还记得当初修建昆山墙的时候,这商会募捐到的一笔银两吗?但是这顾恂来信说是李广的手笔,怕是李广正在筹备什么。”

  “李广捐赠银两购买岩石修建城墙?”谢迁不可思议的说道。

  “不错,这李广确实捐赠了一笔钱来做善事,并且在倭寇围城的时候,李广还专门从扬州府调出体己银子给顾恂所在的商会,以及时清所在的牙行,据说是要帮助大明抗倭。”

  章懋颔首,虽然对于他而言,他也不相信李广会这么好心,但是当时确实缺乏银两采买粮食和岩石,所以顾恂和时清还是接受了李广等人的好意。

  “那么,刘吉可有做什么?”谢迁又询问道。

  “据汪直所言,这刘吉似乎什么也没做。”怀恩摇摇头。

  “这就奇怪了,刘棉花不是喜欢四处装好人吗?怎么会不捐款?”谢迁感觉到很是蹊跷。

  “陛下可有什么旨意?”章懋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陛下没有特殊的安排,只是让我去扬州做调查。”谢迁轻声说道。

  章懋笑起来,“陛下最近打算广开言路,吏部郎中黄宝上言疏通选法三事:一曰擢异才,用人不可只看资格,才行出众者当破格擢升以为激励。二曰汰冗滥,自成化十一年至今二十年间,举人监生听选者积至一万二千余人,吏员冠带未仕者至三万三千九百余人,大约候选十三四年之得取选,多衰老不堪者,乞令冠带闲住,以免冗滥之弊。三曰严考察,在外诸司官员三年一考,但在京官员却无考察之法,须拟六年或九年一考之法,以使人知进取,职业可修。孝宗诏命所司知之。”

  怀恩端起茶杯,“陛下广开言路,又让你去扬州彻查,怕是此事与刘吉脱不开干系,又或者说,成化一朝的余党要被清算了。”

  “清算?看来确实如此。”谢迁恍然大悟的一拍桌子。

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五章:扬州的犄角旮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运河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