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幕,都变成了在林羡梦境中反复萦绕的噩梦,久久不曾散去。
后来在宋祈的呵护下,她渐渐忘却了那些事情,满心满眼只有幸福的甜蜜。
到现在,林羡又开始反复做噩梦了。
只是梦里的主角,从原来的孙氏,变成了现在的宋祈。
只要一闭眼,就会重复他那句话,那个恐怖的眼神。
“只是为了暂时安抚你,无可奈何之下才编造的谎言。既然她回来了,我也就不用再继续瞒着你了。”
仿佛从来没有爱过她,仿佛她只是一个让自己恨之入骨的仇人。
每每梦到那天的场景,梦到宋祈凶狠的眼神,林羡依然会从梦中惊醒,然后出一身冷汗。
只是从前有他在身边安抚,现在只剩她孤身一人了。
“没事没事,只是一场梦罢了。”
她总是这样自我安慰,渐渐的她也有些分不清了。
到底那天的经历是场梦,还是从一开始的相遇,就是一场梦。
彼时,宋祈和林南嘉躺在一张床上,同床异梦。
林南嘉已经沉沉睡去,可宋祈却怎么也睡不着。
外面响了几声闷雷,林南嘉靠在他怀里,在梦中嘤咛了两声。
美人在怀,宋祈却还总惦记着林羡。
她向来胆子小,今日的雷声这样震耳欲聋,她会不会害怕的不敢睡觉?
身在曹营心在汉,大抵就是如此了。
-
在知府家休整了几日,他们便要启程。
又坐上晃晃悠悠的船只,林羡坐在船舱里,抑制不住的直犯恶心。
云卷打开窗户,清爽的空气从窗外飘入。
林羡轻抚胸口,抿了一口茶水,勉强压了下去。
船走错路,在水面上转了一个弯。
茶盏放在桌上,泛起层层波澜,有几滴顺着杯沿溢了出来,洒在桌面上。
云涓拿着帕子,在桌上小心擦拭着。
借着这个空档,有意无意的提起了那件要事。
云涓神色淡然,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寻常之事。
“太傅大人飞鸽传书,说高远他们已经平安回京了,请皇后娘娘放心。”
“嗯。”
林羡轻声应下,点了点头。
“字条呢,我瞧瞧。”
云涓有些犹豫,抿紧了嘴唇。
不过是要一张字条,又不是什么金银财宝,或是儿女私情的情书,云涓为何还要如此扭扭捏捏,犹豫不决?
难道是那字条上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云涓怕她看了担心?
或是……
高远他们被捕了!
林羡心里直打鼓,遂问道:“怎么了?”
“没有……”
她摇摇头,还是从袖子里掏出了那张皱皱巴巴的字条。
林羡展开字条,把上面的话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她这才明白,云涓方才为何要犹豫不定。
因为她方才没全部交代完。
林常柏字条上的话,远不止这两句。
其实后面还跟了几句牢骚话:
“虽已平安回京,但他们狮子大开口,多要了足足三十两赏钱。
为父不敢贪污,行受贿之事,以至于囊中羞涩,实在掏不出那么多。
还请皇后娘娘回来之时,把这些银子补给微臣。微臣定当感激娘娘大恩,永世不敢忘。”
小小一张字条,不过只有两根手指头那么宽,他却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字。
每个字写的细细长长,挤在一起,就快让人看不清了。
“为了要钱,他还真是煞费苦心。”
林羡端详着字条,仿佛已经能看到,林常柏为了多写几句要钱的话,费尽心机缩小字体,累的大汗淋漓的模样了。
她轻笑一声,把字条揉成一个小纸团,抬手丢到窗外。
字条无声无息的被湖水吞没,溅起了两点水滴,渐渐消失在湖面上。
林羡双指并拢,指甲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发出声响。
高远他们劳苦功高,是冒着砍头的风险,帮自己做这谋反之事。
再说,事败之后他们还跳进水里,游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游到岸边。
多加了三十两赏钱,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就算他们不提,林羡也会主动给的。
可是林常柏为官这些年,手里攒的俸禄也不只三十两了。
为何要问她要钱?
林羡的胳膊撑在桌子上,用手托着脑袋。目光直直的看向窗外,犹自发呆。
她仔细想来,此事定有端倪。
每天登门送礼的人数不胜数,林常柏可不是那种为官清廉之人。
看到堆积如山的珍宝、银两,他怎么可能不心动?
就算他不动心,拒绝了那些人的行贿,也自然有孙氏悄悄替他收着。
就算林常柏不说,林羡也早就暗查到了。
林家这些年积攒的钱财数目极大,足足堆满了整个仓库。
金银珠宝堆成了几面严丝合缝的墙,可他只对外宣称,这只是放杂物的地方。
除了他自己之外,不许任何人进出。
就算旁人相信,也逃不过林羡的法眼。
他这些年积攒的钱财,足以能顶国库的五分之一了。
林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替他遮掩过去。
她家的钱,又和国库的钱有什么区别?
反正宋祈总有死的那一天。到时候,国库的钱不也是她的钱了吗?
林常柏很少开口问自己要钱,甚至还会经常拿东西“孝敬”她。
这次却突然张口,连三十两银子都出不起了。
这实在有些反常。
这件事一直在林羡心头萦绕,让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连饭都咽不下去了。
刚回到盛京,她就借着回家省亲的由头,又去了一趟林府。
彼时,林常柏正在后院,和新纳的小妾温存。
“美人儿~”
“爷,来呀~”
明明已是徐娘半老,脸皮都变得松松垮垮了。却恰巧得了林常柏的青睐,将她纳入府中,坐上了二夫人的位置。
屋外站了两个小厮,听到屋内传来的阵阵娇呼,也忍不住垂下了头。
恨不得将棉花塞进耳朵里,堵住这些污言秽语。
这两个人跟从林常柏多年,都是他的心腹。
安排他们在这里寸步不离的守着,也是为了防止外人听到、看到,从而把消息传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