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向老祖宗宣战
很疼2021-06-09 21:152,051

  嘎吱,嘎吱,嘎吱……

  脚下,踩着粘稠的血浆,发出轻微的声响。

  正门大堂的墙壁上,挂着两幅卷轴,上面写着崔氏祖训:

   好在内外各正、心德相符,守祖宗之家风,克勤克俭;教子孙以世业,惟读惟耕;立心则只存厚,处世不外率真。

  人情莫不好逸也,则勤难;莫不尚奢也、则俭难;勤何如也,然,使勤而不给一日之用,数年之积,而不给一年之用;虽延年奔走,不几徒劳而无盖乎。

  还别说,这两幅字上,染上了鲜血,还有点好看了。

  祖训告诉你们的,你们都背道而驰了。祖训上说的崔家人一条没做到,但凡祖训上没说的,全做了。

  你们给祖训丢脸,那我给给祖训上面添点血。

  将两幅卷轴摘了下来,用手抖了抖,抖干了血迹,卷好、收好。

  这是崔元化,要送给乌水房崔老太爷的一份大礼,也是在向崔老太爷宣战。

  就想问问催老太爷:打小,我们识字那天起,首先认识的就是族规、祖训、家训……孝、悌、忠、信、勤、俭、耕、读等等等等,但凡和好人搭边的东西,都哪去了?

  家训无一人做到倒也罢了,为何大唐律法上写着的,你们都要去做呢?崔家人难道生出来就高人一等吗?那些名师、大儒的教育,都喂了狗了?

  不不不,文人更心黑,更手狠,文人才是活的最阴暗的,尤其是门阀氏族的门人。

  一名伍长,在一个死者的身上,蹭了蹭到身上的血,随即收刀入鞘。

  他十五岁从军,现年十八岁,大仗小仗打了无数,但他还是一个伍长,和他同时期入伍的,基本都是校尉了,最次的也是一个百夫长,只有他还是一个伍长。

  “你叫什么名字?”崔元化问。

  “崔先生,小人高侃,现任伍长。”

  “可敢随我一道去乌水房走走?”

  “没啥不敢的。”高侃挠挠头,“但得大将军同意才行。”

  呵呵,崔元礼笑了,“去了乌水房,九死一生。”

  “我知道,乌水房是清河崔家的根基。”正了正腰间的长刀,“我们这群当兵的,一辈子都在打仗。我还是毛头小子的是时候,老兵们就告诉我,咱一群丘八不懂啥政治觉悟,皇帝让咱去哪,咱就去哪,仗打赢了你就能带更多的兵。你的家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就在你的背后,你手中的刀保护的不光是家人亲戚朋友,也是大唐的百姓。战死了有抚恤金,全家免徭役,你死了,你的亲戚朋友们一样会接过你手中的刀锋,去保护你要保护的人。”

  “我出身渤海高家,算不得门阀氏族,但我却在渤海郡看到了比门阀氏族更恶劣的行径。”高侃抽出自己的长刀,还没擦干净,上面还带着血渍3,“没次我看它的时候,我都在问自己,到底什么时候,这个国家才不会有门阀,不会有氏族,这个国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平等。”

  “快了。”

  “但愿吧。”

  崔元礼带兵回去复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李崇虎为首的李家十人,被带到了菜市口,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就地正法。

  随后的一段时间,崔家吞并了李家兼并的土地和生意,分发给当地的百姓,崔家免除庄户三分之一的赋税,主动补税,并承诺从今往后都交税。

  崔家被灭门,李家被抄家,一时间让岷州的打小商贩们如履薄冰,主动找到王彦朗,正式开始交税。

  王彦朗写了厚厚的一个折子,上报朝廷,给萧锴庆功,给崔元礼嘉奖。

  高侃,留了下来。

  起初萧锴听到高侃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有点不情愿,高侃现在还年幼,等年长之后,那也是李治朝堂的一代名将。

  高侃出身于渤海高氏,他“俭素自处,忠果有谋”。永徽中,为北庭安抚使、陇右道大总管,生擒突厥车鼻可汗,以功升为安东都护、辽东道大总管,镇抚高丽,入为左监门卫大将军,封平原郡公。

  李世民临死前一年高侃开始发迹,到了李治年间,高侃公两次讨伐车鼻可汗,最终将其擒获。在唐灭高句丽之战中,屡破突厥、高丽,为一代名将。随后,高侃与李谨行一同击败高句丽复国势力。

  高侃死后,李治痛心疾首,追封高侃检校左仆射、渤海郡王、左武卫大将军,谥号“威”。其后陪葬于乾陵。

  这么一个牛人给了崔元礼有点可惜了,但萧锴再想想也就释然了,崔元礼不怕死,可不能让他死。

  给高侃调拨了五十精兵,升高侃为游骑校尉,请旨加封的文书,随着王彦朗的文书一并传了出去。

  暂时让高侃留在岷州,等随崔元礼处理完乌水房的事情,高侃必须回营,萧锴还强调,就算是仗打完了,高侃也要留在洮州一年半载,学习游击策略。不管你去打谁,不管你去袭扰谁,把自己的磨砺的锋芒了就好。

  高侃也没想到,他一个小小的伍长,居然能得到清华县公、、游骑将军的青睐,更是激动的不要不要的。

  京城。

  捷报连连。

  英国公李绩上奏朝廷,给苏定方、裴宣机请功,二人率两千骑,突进东爨后方,打破木期骨,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也是大唐远征军,第一场胜利。

  老李激动的只拍桌子,站在大殿,来回踱步去,看了看工部尚书阎立德,“贞观雷现在产量如何?”

  “陛下,贞观雷现在日产千枚。移动式弩炮,略微有点低,弩车每天能产两辆,但那种专用的箭矢……”

  “箭矢如何?”

  “陛下,恕臣直言,工部的工匠们手艺确实不咋地。”阎立德一耸肩,“这些年,除了继承父辈的职位,就是继承父辈的职位,工部的工匠们,很少有真正的手艺人了。”

  “怎么?难道朕的臣子,皇家的工匠,居然还不如程家庄的一个打铁的二柱子了?”

  老李说完,所有人都看向程咬金,听得出来,老程手底下有牛人啊,可老程傲娇的一昂头,很不屑的冷哼:在场的各位,都是垃圾。

继续阅读:第118章 写给老李的一封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大唐开书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