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殿下自己,因为一直在弘德夫人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好做,要做也只能悄悄做,不能太明目张胆,也不能做的太大,免得被发现,所以其实殿下看起来滋润,但是实际上还是很穷的。”
“殿下很穷,而荣亲王却是更加富有,此消彼长,殿下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其实心底也会有不舒服的地方,因此,这件事情,殿下便是不会说同意,肯定也是默许的,只要,大家上道就可以了。”
至于怎么个上道法,这还用说么,给太子殿下一些保护费啊,让太子殿下心情愉悦,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紧时候,还能提供一点庇佑。
当然,对太子来说,直接的好处是银钱宽裕了,但是还有一个好处,却是不好对人言的。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哪些人为了海商的巨大利益而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便也等于捆绑在了太子慕容瑾熙的身边,为了以后能有持续的更多的利润,他们会自动维护太子慕容瑾熙的位置,因为,如果慕容瑾熙倒台了,等于他们就失去了庇佑,失去了利益。
因此,触犯慕容瑾熙的利益就是触犯他们的利益,不怕他们不尽心竭力为慕容瑾熙奔走。
而定国公府,就是这股势力的领头羊,自己,则是连接慕容瑾熙和这个利益集团的纽带。
三方紧紧捆绑在一起,谁都无法轻易解脱。
东方皎月虽然没有段羽凝想得深远,但是光是段羽凝所说的这些,便已经让东方皎月感到可行了,也是的,殿下其实肯定也是缺钱的,不是么?
就像自己生的老大,说句不好听的,说不定手里的钱还没有老大媳妇多呢。
所以,东方皎月也觉得这件事情可行了。
见东方皎月已经接受了这件事情,段羽凝便把接下来的事情也提了一下。
“富贵不还乡等于锦衣夜行,咱们段家现在发达了,蒙受圣恩常住京城,但是总归正丰县才是咱们段家的老家,当年祖父好歹是在那边长大的,正丰县的老乡对祖父有恩,所以女儿想趁着祖父寿辰的时机,在正丰县资助一些贫穷的学子,您看如何?”
富贵需还乡,这话是没错,想要为祖父做个好名声,也没错,东方皎月自然没有什么不同意的,所以她笑着说道:“这事你放心便是,回去母亲便找人去操办,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不辜负你的心意。”
不就是一点银钱么,这事情不大,甚至不需要去问丈夫,自己就能办得好好的,也让家里和京城的人看看自己女儿的孝心。
“母亲莫要着急……”段羽凝却挽住了东方皎月的胳膊,说道:“女儿是想长久做这件事情呢。”
她分析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今年资助一下,明年却脱开了手,那学子其实还是贫穷的,说不定今年上得起私塾,明年便不得不回家操持庶务了,这样的话,给了人希望但是又忽然掐断了,真还不如没有希望的,那些银钱,也是浪费了,没有任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