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天下皆反,乱如麻团的天下形势中,区区一个青山镇自然不会入朝堂衮衮诸公的法眼,因为当时大家正在争论的焦点,是遂州府知府该谁去出任。
这明显是送命题。几个反贼在那一带嚣张至极,乱成一锅粥,上任就是找死啊。而且刚刚府城被屠杀过,谁敢去呢?
在反贼中倒是反响很大,因为任守信也死了。任家兄弟在反贼中不大不小,都是个头领,先后两人折在青山镇,导致黄万之愤怒异常。
他派人先来青山镇,试图联结吞并他们。但这一切都是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之前李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紧缺商品问题中。
青山镇太小,而且可耕地也少,不过由于他激进的策略,倒是吸引很多贫农的注意。眼下这些人并不能给他提供多少帮助,不过他已经面临诸多非常困难的难题。
商品便是其中之一。城中的盐、糖、油、布、铁均来自外面。青山镇独立后,他们跟外界的通道实际上已经断了。虽然消息还没传出去,但那是迟早的事儿。
不过问题最大的还是城乡的商品问题。在此之前,大部分商品都是不下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无利可图。乡下改革后,农民都得到自己土地,导致有些农产品卖不出去。
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如今这土地十五年不动,十五年后才会重新分配。既然土地可以永久保障,那么自然无需扣扣索索,该添置的东西就要添置。
这样,商品少的问题凸显,大量农民无法购买到合适农具,也没办法产生消费。而农村生产的鸡蛋、肉以及粮食,也没办法卖出去。
乡间当然也有收购粮食的商人,但这些人其实都是地主或者跟地主有关联的。
这种情况,陈妍妍还是通过下面的人才知道,告诉李云后,李云眉头紧皱:“我早就有过考虑,不过想要解决,也不是没办法。”
陈妍妍说:“买不到农具跟耕牛是个大问题,今年不说,夏收在即,明年该怎么办?我现在担心的就是流寇再来。”
李云放下筷子,道:“这个事情我来负责吧,下午召集人手开会。”
县衙如今已经不允许住人,改为单纯办公场所,会议就在县衙的大堂召开,李云说:“今天的主题是,如何解决村里商品的问题。”
李云首先陈述了而今村子里面临的问题,接着便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合作社。之前大家已经按照这个模式组建了合作社。
但是大部分人其实并不能理解它的作用。李云详细解释,合作社如何运作,以及该如何发挥作用。他将自己的意图,想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产生问题解决的办法全部说明。
掰开揉碎讲给所有人听。具体行不行,他无法判断,需要专业的人员判断,也就是县衙里的旧官吏。
六房、主簿、县丞县令,他们都是征询意见的对象。李云提出的口号就是建立人人平等的新世界。这些人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都接受这一口号。
户房文吏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对一线事务接触的最多,最了解乡下。李云问他的意见,他倒是没什么犹豫,提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农村合作社,属于谁管辖?”
李云之前并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文吏提出来后他顿时意识到,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在农村,多重管理机构肯定存在冲突。
农村的世界很小,如果多重管理机构,其中的冲突难以想象。如果把合作社置于农村管理机构之下,同样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村长要求今年全部种棉花,那该怎么办?
“你们都是什么意见?”李云询问。
户房文吏道:“属下以为,还是要置于村管理机构上。”
“为何?”
“因为农村有宗族。一旦有人在合作社里工作,会影响到整个村子的决定。李都头的本心是好的,但是耕牛这类东西价值重大,而且对农事很关键。此时谁有耕牛谁就更有话语权。因此耕牛的时间安排非常重要。
如果将合作社置于村长下,就会出现村长命令合作社的事儿,到时候,分配上肯定优先照顾本族人。”
李云凝眉沉思,是啊,农村里还有宗族这么个大杀器,这种力量远超官服的力量。他为难了。其余人显然也是这么个意见。
“先这样,合作社只承担农产品售卖、耕牛安排这两个任务,自愿结合,自愿加入的原则。先看看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后果。”
决定已下,大家自然只能遵照执行。李云自己选个村子,带着大家组建合作社。其余人等也都各自选择一个,这是要驻扎一线,切实掌握一线的动态。
李云一再跟所有人强调,眼下就是个试验阶段,所以所有人都有可能被辞退。从今往后所有的官吏都需要选拔。
李云亲自选的地方叫师桥乡,这里的人大部分都姓师。这个村子合计有三百零六口人,八十余户人家。
李云带着陈妍妍以及两个小吏,到师桥乡地头,当地村长立刻迎出来,几乎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出来迎接,扶老携幼,村头那块空地都站满。
寒暄几句,李云道:“咱们还是先去村子里说话。”
村子里很穷,以前这里有家地主,不过这次斗争中,地主家里的地已经分了。这样小村子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激烈斗争,地主家人都保留下来。
只不过欠条、卖身契都烧了,地主家里也跟普通人没多大区别。
李云随着大家伙到村里,村长办公的地点安排在地主的老宅里。村长叫师存哲,今年六十多岁。
安排好住处,李云放下东西,坐院子里跟大家伙一起唠嗑,叫村长找了几个村子里的青壮,过来聊聊,还特意把地主那家也找来。
众人都到,便聊起来这新的政策。大家伙都很高兴,师存哲说道:“多亏大将军的政策,否则我们这辈子也没地种,马上夏收,收完后多少还有余粮。”
李云笑道:“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是啊,大将军放心,今后有什么事相招,咱们师桥乡的老少爷们,谁也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