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用这种超级小麦种子种出来的麦子,吃起来口感肯定不普通。
顺溜姐用满是敬佩的眼神看着赵勋,说道:“团长,您可太厉害了!我当初还觉得这小麦根本种不出来,没想到最后不仅种成了,收成还这么好,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团长,您真了不起,居然能从日本鬼子那儿缴获这么神奇的小麦种子!”
老总、丁伟、孔捷,还有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的其他成员,也都陆续走进麦田,各自摘下麦粒,品尝起这片地里种出来的小麦。
孔捷嚼了几口,没尝出太明显的特别之处,于是转头问身边的丁伟:“老丁,你尝出来这小麦和别的小麦有啥差别没?”
丁伟仔细品了一会儿,小声念叨着:“要说具体是什么感觉,我也说不太清楚,但这小麦吃着确实和其他小麦不太一样,有淡淡的甜味,还特别香,小麦本身的香味也更浓一些。”
“对对对,这小麦吃起来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
“好久没见过这么丰收的麦田了,一眼就能看出来收成肯定好!”
“这小麦真神奇,居然能在这种地方长活!”
“能在这种地方种活倒不算稀奇,真正厉害的是还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在这战乱的年代,还能看到这么丰收的麦田,真是太难得了!”
“我倒是没尝出这小麦有啥特别的,可能是我太久没吃过小麦了吧!”
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的各位首长看着这片麦田,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老总也尝了几颗麦粒,仔细感受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说:“嗯,确实不错,这小麦吃着感觉和普通小麦不一样。”
说完,老总又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一下土壤的情况,脸上的疑惑更明显了。
很显然,这里的土壤并不太适合种植小麦。
虽说小麦算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农作物,在大部分土壤里都能生长。
但要是想让小麦实现产量高、产量稳定、品质好还能高效种植的目标,那就必须得有适宜的土壤条件才行。
因为小麦没办法在碱性土壤里生长,所以要想让小麦产量高,就必须选择非碱性的土壤,而且土壤得土层厚、肥力足,既要能保住养分又要能留住水分,透气性还得好,不能出现土壤板结的情况。
当然,土壤是酸性还是碱性,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但通过观察能判断出土壤的透气性好不好。
一般情况下,小麦更适合种在肥力高的粘土或者沙壤土中。
可在老总看来,这里的土壤透气性显然不太好。
大致检查完土壤情况,老总缓缓站起身,由衷赞叹:“能在这样的土壤和气候环境里,种出如此高产的麦田,真是太少见了!”
今年的天气状况很不理想,根本算不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即便在晋西北,乃至整个山西省最适宜种植小麦的区域种下小麦,就算碰上雨水充足、气候适宜的丰收年,那里小麦的每亩产量,也比不上根据地的小麦。
这正是两者之间最核心的差别所在。
吴效瑾同样满脸惊奇地说道:“没错,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丰收的麦田,麦穗压得弯弯的,看着既好看又让人心里欢喜。”
察觉到老总脸上既惊讶又带着疑惑的神情,赵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也就是运气好而已,没料到这小麦真能种成功,还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顺溜姐望向老总,脸上满是笑意地开口:“哈哈,您也觉得难以置信吧?我当初也不相信,可现在确实是大丰收了!”
老总回应道:“确实如此,这事儿实在太神奇了!”
赵勋随即介绍道:“顺溜姐,这位是咱们八路军总部的副总指挥老总,他今天刚到咱们根据地来视察工作。”
一听说眼前这人是八路军的老总,顺溜姐立刻收起随意的态度,略显紧张地说道:“首长好!”
老总笑着摆了摆手:“不用这么拘束,我们八路军和老百姓之间没什么上下级的隔阂,军民之间就像鱼和水一样亲密无间。”
听了老总这番话,顺溜姐心里的紧张感才缓和了不少。
赵勋转头看向顺溜姐,叮嘱道:“顺溜姐,你组织村民们来收割这些小麦吧!”
“要把这些小麦的三分之二留出来当作种子,继续播种,扩大咱们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产量!”
“剩下的三分之一小麦先留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有了这种优质的超级小麦种子,独立营的粮食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至少能保证战士们不会饿肚子。
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情况了。
只要把部队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就能确保部队拥有一定的战斗力。
顺溜姐点了点头,应声道:“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之后,顺溜姐便着手组织老百姓开始收割小麦。
每一位老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挂着灿烂的笑容。
这片麦田里的小麦虽然是独立营的军粮,但随着这种超级小麦的推广,老百姓以后也能种植,用来满足自家的食用需求。
另一边,吴效瑾正拿着相机,拍摄老百姓收割小麦的场景,以及麦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
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老总凝视着眼前的麦田,对赵勋说道:“赵勋,有了这些小麦,你们部队的军粮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了!”
赵勋回答道:“是啊,现在种植的面积还不够大,等种植面积扩大后,军粮问题就能实现自给自足了。”
由于系统奖励的超级种子数量有限,所以第一批种植的规模并不大。
也正因为如此,赵勋才打算让顺溜姐留下三分之二的小麦作为种子,继续播种来扩大种植面积。
另外留下的三分之一小麦,既可以当作种子,也可以供人们食用。
老总看着这些颗粒饱满、结满麦穗的小麦,开口提议:“赵勋,既然这些种子这么优良,能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生长,适应能力这么强。”
“我觉得可以在其他根据地推广种植,这样就能提高我们整体的粮食产量了!”
赵勋说道:“当然可以推广。不过小麦对土壤、气候等条件都有要求,在咱们新中村根据地适合种植,到了其他地方可就不一定合适了!”
原来,这些超级种子为了防止被日军盗取后大面积传播,设置了一定的种植范围限制,只有在新中村根据地的范围内种植,才能获得丰收。
要是把种子拿到其他地方种植,收成肯定会非常差。
换句话说,就算老总把这些小麦种子带到其他根据地去种植,最终也不会有好的收成,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存活。
但既然老总提出了这个想法,赵勋自然会表示同意。
老总笑着说道:“任何事情都得先尝试一下,实在不行再说,哈哈哈!”
“要是咱们各个根据地的麦田都能有这么高的产量,那我们就能大大缓解军粮紧张和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了。”
赵勋点了点头,说道:“您说得很对。”
就在这时,赵勋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系统的声音:“【叮咚,老总对独立营部队的简单视察已完成,是否举行一场简短的阅兵仪式?】”
“【选择一:举行阅兵仪式,让老总检阅部队,宿主将获得中医医术传承。】”
“【选择二:举行阅兵仪式,宿主陪同老总视察部队,宿主将获得中医医术传承以及 10箱青霉素。】”
“【选择三:不举行阅兵仪式,宿主将获得一盒青霉素和一把莫辛纳甘步枪。】”
“宿主,请做出选择。”
阅兵?
让老总检阅独立营的部队?
独立营从成立到现在,身为营长的赵勋,还从来没有对部队进行过阅兵。
从系统给出的选项来看,最佳方案是让老总和赵勋一起检阅独立营的部队。
说实话,赵勋也想借着阅兵的机会,看看独立营的军容风貌,以及部队展现出的精神气势。
检阅部队,能很好地展示独立营的实力!
同时,也能让老总更深入地了解独立营的精神面貌。
当然,如果真的举行一场简短的部队检阅仪式,还能让独立营的全体战士都认识老总,这样就能避免以后出现不认识老总的尴尬场面。
所以说,举行一场简短的部队检阅仪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既然系统给出了三个选择,选择三可以直接排除——一盒青霉素的数量实在太少了。
莫辛纳甘步枪虽说算得上一款尚可的枪械,但它毕竟是上世纪俄国研制的武器,性能早已跟不上时代,如今也只能作为狙击枪使用,对赵勋而言,实在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如此一来,赵勋只需在两个选项里做抉择了。
第一个选项,是让老总独自对部队进行检阅。
第二个选项,则是让老总与赵勋一同检阅部队。
选择不同,最终能拿到的奖励自然也会有所区别。
毫无疑问,赵勋肯定会选第二个选项。
毕竟,选择第二个选项能收获更多奖励,这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