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这样的结果,我也挺意外的
春风花满楼2025-10-10 17:013,043

接着又对老总说:“老总,这是咱们骑兵连的连长,孙德胜!”

孙德胜立刻向老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恭敬地说道:“八路军新一团独立营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向首长报到!首长好!”

老总上上下下打量了孙德胜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不错!一看就有骑兵的精神面貌!”

赵勋在一旁补充道:“孙德胜是个孤儿,当年石友三救了他,他就加入了石友三的部队,还在石友三手下当了骑兵排排长。”

“后来石友三投靠日军当了汉奸,孙德胜就脱离了石友三的部队,加入了咱们独立营。”

老总听了之后说道:“原来是这样!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能有这样的认识,很不简单。孙连长,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候,你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孙德胜诚恳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孙德胜没读过多少书,但也知道不能当汉奸,不能帮着日本人欺负自己的同胞!”

赵勋吩咐道:“好了,孙德胜,你先回去继续组织训练吧。”

孙德胜回答道:“是!”

他再次向众人敬了个礼,然后转身离开了。

赵勋让各个连的连长都来认识老总,一方面是给足这些连长面子,体现出对他们的重视;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熟悉老总。

不然要是到了战场上,或者执行任务时需要对接,这些连长却不认识老总,那可就麻烦了。

这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发生的。

到这里,独立营的主力部队,差不多已经让老总以及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的各位首长都视察了一遍。

从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成员们的反应来看,他们显然都被独立营的装备震惊到了。

之前一直听说赵勋带领独立营“发了财”,部队装备非常精良,但大家心里一直没有具体的概念。

可当老总、丁伟、孔捷,还有八路军高级军官交流团的其他成员,亲眼看到独立营各个连队的装备后,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独立营“富得流油”。

这装备实在是太精良、太先进了!

半自动步枪、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意大利炮、M2A1榴弹炮,再加上骑兵部队,这些在当时可都是相当先进的装备啊!

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叹!

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独立营的各类装备和整体风貌,给众人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让人觉得不敢相信!

要不是看到独立营的战士们都穿着八路军的军服,大家几乎要以为这是中央军的嫡系部队了!

不对!

更准确地说,就算是中央军里最核心的嫡系部队,也没有这么“富有”!

先不谈其他部队,中央军的核心嫡系部队,肯定没配备像 M2A1榴弹炮、M1加兰德步枪这样的先进装备。

更关键的是,独立营有着扎实的后勤保障实力,如今部队在弹药方面基本不存在短缺问题。

单说目前储备的弹药量,撑一场大规模战斗绰绰有余,就算是一场会战也能应对。

只是眼下,独立营还没法批量生产 M1加兰德步枪和加特林机枪,最主要的阻碍是缺少生产这些武器所需的原材料。

但生产子弹的核心原材料——铜,已经有了稳定来源,所以独立营的兵工厂完全能制造出足量的子弹和炮弹。

这一来,独立营在弹药和炮弹供应上,就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要是论当时八路军里真正“家底丰厚”的“富裕户”,赵勋带领的独立营恐怕得排在第一位。

就算八路军其他部队对此有想法,也没什么办法——因为独立营这些家当,全是赵勋和战士们靠自己的力量打拼出来的,没从总部领过一挺枪、一颗子弹,也没要过一个兵员补充。

这绝对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老总简单查看了独立营的情况后,内心十分满意。

不管是战士们的军容风貌、精神状态,还是部队的装备水准,都是其他八路军部队比不上的。

独立营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战斗力,或许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老总脸上露出赞许的表情,夸赞道:“赵勋,你把独立营发展得确实出色!”

“装备好、战斗力强,还能坚持高强度训练,再加上特别的训练方法、各领域的人才储备,还有稳固的后勤保障,这些优势凑到一起,在八路军所有部队里,你们独立营绝对是独一份的!”

赵勋谦虚地回应:“老总您太夸奖我了。我既是独立营的营长,又是新一团的副团长,自然要尽全力把部队建设好!”

老总点了点头,话头一转问道:“对了,怎么没见到龙魂特战队的人呢?”

之前在陈家峪的那场战斗中,龙魂特战队这支特种作战部队,给老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管是这支部队的装备、战斗力,还是战士们超高的战斗素养,老总都十分认可。

赵勋朝着训练场后方的新迈山抬了抬手,解释道:“哦,您说的是龙魂特战队啊?他们应该是去后山训练了。”

“特种作战部队的训练方式和普通部队不一样,他们经常会进深山里训练,短的话一天就能出来,长的时候可能要三四天才能结束。”

老总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样,这大概就是他们能一直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关键原因吧!”

众人一边走一边聊,刚好碰到还在新中村根据地做采访的吴效瑾。

吴效瑾看到老总,心里特别意外,立刻走上前敬礼,说道:“吴效瑾向老总报到,老总您好!”

老总看向吴效瑾,问道:“小吴,在这个根据地待着感觉怎么样?”

吴效瑾脸上满是笑容,回答道:“老总,感觉特别好!跟您说个事,今天好像是新中村根据地收获的日子,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这里种的超级小麦种子长出的麦子,现在刚好到了丰收的时候。

收获?

丰收?

老总愣了一下,疑惑地问:“这个地方居然还能种小麦?”

虽然老总不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但他常年四处奔波,见多识广,看着眼前的地形和土壤,心里觉得这里并不适合种小麦。

可现在却听说小麦丰收了?

这实在让老总觉得意外。

吴效瑾说:“是啊,我一开始也觉得这里的土壤和气候不适合种小麦,但根据地有一片麦田真的大丰收了,老总,咱们赶紧去看看吧!”

老总转头看向身边的赵勋,问道:“赵勋,你们这个根据地真的能种小麦?”

赵勋含糊地解释:“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情况。之前从日本鬼子那儿缴获了一批小麦种子,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下去,没想到最后真的丰收了。”

“这样的结果,我也挺意外的。”

实际上,这些是系统奖励的超级小麦种子,能丰收是肯定的事。

所以,对于这个结果,赵勋心里一点都不意外。

但为了给小麦种子的来源和它的神奇效果找个合理的说法,赵勋只能用这样的理由来应付。

众人一边走一边聊,没一会儿就到了新中村根据地的麦田。

这时候,麦田里的小麦已经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既壮观又好看。

每一株麦穗上都挂满了麦子,每一颗麦粒都特别饱满,圆鼓鼓的,比最好的苹果籽还要大。

因为小麦产量太高、长得太好,麦穗沉甸甸的,把麦秆都压得有些弯了。

呼——呼——呼——

一阵风吹过,那些被压弯、挂着沉甸甸麦穗的小麦相互摩擦,发出“嗦嗦”的声音。

丰收了!

真是大丰收啊!

小麦真的大丰收了!

赵勋、老总等人到麦田的时候,看到一群老百姓在顺溜姐的带领下,正准备收割这片麦田。

赵勋一出现,顺溜姐就立刻迎了上去,语气里满是激动:“团长,您可算来了!快瞧瞧,咱们今年的小麦收成好得很呐!”

还记得当初赵勋提议让顺溜姐种小麦时,她压根不认可这个想法,总觉得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还有地形地貌,都不符合小麦生长的需求。

然而此刻,眼前一片丰收的场景,让顺溜姐打从心底里觉得惊讶。

她怎么也没料到,新中村不仅真的能把小麦种活,还能收获这么多粮食。

每一株小麦的穗上都挂满了麦粒,颗颗饱满、沉甸甸的,这和顺溜姐之前的预期完全不一样。

望着眼前这片金灿灿的丰收麦田,赵勋心里暗自感叹:系统给的东西,果然靠谱!

“嗯,丰收是大好事,这样大家就不用再饿肚子了!”赵勋走进麦田,随手摘下一粒麦子,剥掉外壳放进嘴里慢慢嚼了嚼,接着点头说道:“味道确实不错,这小麦吃着带点甜味,还有股淡淡的清香。”

要知道,这可是系统奖励的超级种子,它不仅生长时间短、结出的粮食多、不容易生病招虫子,而且营养丰富,人体也能很好地吸收这些营养。

要是把这种小麦放到 21世纪,那绝对能和超级杂交水稻相提并论,都是顶尖的好品种。

继续阅读:第247章 这小麦真神奇,居然能在这种地方长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独自发展后,打造最强兵团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