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以往,41师团三个步兵联队部署在各地,不比之前鬼子兵力不足,小股游击队根本挡不住。
不仅如此,据点炮楼多以日军为主,因此防御火力极强。
若是之前,炮楼内都是伪军,步兵炮根本不用开火,伪军就会自己投降。
但现在不行了,即便是把炮楼炸翻了,鬼子还在顽强抵抗。
甚至临死前,还要发起玉碎进攻。
到底不是一个难度的副本,不再像之前那样,杀进平原地区抢夺日军物资。
想要打碎日军的乌龟王八壳,不能只从一个地区发起进攻,需要发起一次类似之前的大破袭。
自东向西,由南向北,全线出击,各路开花!
高成不喜欢被鬼子束缚的感觉,他东南纵队可不是日军师团可以随便拿捏的,真以为一堆破炮楼就能框得住东南纵队了?
重炮团加紧训练,将装甲团由晋北调入忻定盆地,日军不是最喜欢搞扫荡了吗?咱这次给鬼子来一次大扫荡!
部队短暂休整,先将平原地区让给鬼子。
八九月份的时间,大太阳还挂在枝头,火红火红的。
日军依然在不断地征召民夫,夜以继日地修筑炮楼,远远望去,炮楼甚至连成一条线。
考虑到东南纵队火力强悍,炮楼可能防御力不足,鬼子甚至修建了混凝土半永久工事。
这就不得不提一嘴阿部平辅这位师团长了,在调入第一军之前,曾在关东军负责对苏军的警备工作。
苏军那是绝对精锐,坦克火炮远超小鬼子,这位中将在对峙期间,学习了大量的防守经验。
来到晋省,在中条山之战中取得不俗战果。
本以为接下来可以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不曾想,居然将他调入了晋北。
东南纵队他有所了解,是晋省的一支劲旅,多位帝国军官在高成手中折戟。
因此提前了解东南纵队的战力,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东南纵队一支土八路,居然硬生生的从帝国手里缴获坦克、火炮、重炮。
兵力之多,即便是他都有点胆寒。
因此,在进入晋北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向外出兵,而是保守性防御,一步步地将八路逼出平原地区。
从结果来看,这个战术相当成功,小股八路根本不是对手。
其本人也相当推崇这一套战术,认为只有这样的囚笼战术,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肃清平原地区的八路,甚至山区也不是不可以。
亲眼看到嚣张的东南纵队被逼入山区,阿部平辅自认为已经只找到了破敌的方法。
这天气,八月份还这么热,衣服贴在身上。
从警卫手里接过凉水,咕嘟嘟地灌了个饱。
再次看向日军的炮楼,这群鬼子越来越嚣张,已经向着山区附近的修建炮楼,高成有点忍不了了。
不扫荡也不进攻,专门修筑工事战壕,将平原地区打造得和铁桶一样,摆明了想当一只铁乌龟。
这还是小鬼子?
不过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向山区修建炮楼。
山区那是东南纵队的天下,真当老虎没有脾气吗?
“周远,命令部队,把靠近山区的炮楼全给我拔了,不然接下来的反扑,需要浪费不少力气。”
独立一团、第一支队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立马将步兵炮山炮推到前面,连续开炮。
什么抓俘虏不俘虏的,能活下来再说!
连续的开炮,将刚刚修起来不久的炮楼炸成废墟。
周围的炮楼立马以火力增员,但很快也步了后尘。
这就是高成不惧炮楼的原因,普通的砖木工事,根本上不得台面,纯粹是欺负八路没有重武器。
但东南纵队显然不是一般八路,那这种小孩子玩的东西,能起作用吗?
41师团立马派出小股部队交火,鬼子喝大了,还以为自己牛逼哄哄的,结果打了几仗,被密集的火力逼退,灰溜溜地撤了回去。
不过高成也发现一件事,那就是这打炮楼,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数量一多,比较耗费炮弹。
虽说自己能回收兑换,但是再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造啊。
高成似乎有点明白了,这阿部平辅不是什么好鸟啊,砖木工事将游击队逼出平原,又拿炮楼来恶心高成。
就是为了消耗手里的炮弹,间接削弱东南纵队的战力。
很阴险的手段。
而且,估计阿部平辅这鬼子,想的不是消耗寻常的山野炮弹,而是重炮炮弹。
那玩意八路造不出来,只要消耗完了,重炮就是摆设。
啧啧啧,可惜啊,当年益子重熊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后来益子重熊就被毙了。
不过几天的功夫,遏制了41师团继续向山区修筑炮楼的趋势。
高成这边,几支会战兵力也抵达指定位置。
首先,进攻的主力,是第一支队、独立一团和装甲团,由炮兵支队提供火力压制。
打援方面,是独立二团以及第二支队,分别自恒山以及晋北出击,吸引附近日军,不给日军增兵的机会。
一声令下,各突击部队迅速前冲,
以装甲团为前锋,山野跑团提供火力,炮弹呼啸地落在指定地区,将炮楼炸成废墟。
坦克突进,掩护步兵进攻。
霍振英坐镇重炮团,紧盯着战场,随时准备发出命令,以重炮轰炸战场。
他作为老战士,当年在苏区就进修过炮兵指挥。
之前总部搞了一个炮兵军官培训班,他也去学习过,可不管怎么说,那都是山野炮。
这次指挥重炮团,属实是破天荒头一早。
将近五十门山野炮齐射,场面极其震撼,什么炮楼碉堡,瞬间炸成废墟,能存活下来的,一定是祖上在下面拼命找关系了。
高成在磨盘山指挥整场战斗,见证日军的碉堡炮楼被连续炸成飞灰。
挡不住,根本挡不住,就算是坦克炮,炮楼都扛不住。
砖木工事一炮就塌,不被炸死也要被活埋。
外围的炮楼几乎没有任何的作用,就是耗费了些许时间,装甲团就突破了阵地,主力云集县城外的一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