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调41师团进入盆地,日军采取保守囚笼战术
上官傅2025-09-22 09:052,010

手上有三把利剑,一把是五台山区的第一支队,一把是晋北的第二支队,最后一把是防守云中山区的直属部队。

三支部队,分别向日军发起反扑。

分别向西,向北,向东发起进攻。

陈革命盯紧大同府的残余日军,并以小股兵力不断同日军交手。

大仗打不了,小仗那是随便打。

今早上杀一头,中午杀一头,晚上再杀一头,以游击战不断地消耗日军有生兵力。

钟杰的独立二团进入晋北,向东北方向发展,侵入浑源,广灵等地,和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碰一碰。

上次这支日军增援独立混成第三旅团,这次老子打上了门,希望你可以硬气的一对一。

第一支队和独立一团则东西夹击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给鬼子一种随时纪要被吃掉,从而向太源进军的错觉。

手里的装备给力,这打起仗来也不用畏手畏脚。

各支部队同时摆出进攻的姿势,压缩日军的活动空间,并不断扩张兵力。

平时没怎么注意,这一次将部队全部拉出去,属实是吓了一跳。

第一支队第二支队都来到了七千多人,独立一团二团也都扩充至五千人,配合炮兵团,装甲团,辎重部队等,足足有着三万人的队伍。

关键还有民兵,游击队,各地的兵力林林总总的算到一起,整个晋西北就有五万多人。

这才几年啊,怎么自己就拉出这么多的兵力?

关键晋东南还有两个支队,一万多人。

算上民兵,合起来不得七八万人?

这几万人都是要冲锋的啊,还要军服,弹药,装备,药品。

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自己居然干成了这么大一件事。

晋西北战况糜烂,驻蒙军得不到补充,第一军又没有多余的兵力投入对东南纵队的扫荡。

最关键的是,高成上万人夹击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平原地带多个县城处于危险之中甚至拥有了重炮的东南纵队,有可能会对太源动手。

在这种威胁之下,冈村宁次同第一军新任司令官岩松义雄商量后,决定将41师团,调拨至忻县。

既能坐镇太源北大门,又可以随时增援第三旅团,稳定晋北局势。

调集一个师团在晋北,重视程度无需多言。

只可惜,日军战力下降得厉害。

41师团不过是乙种师团,根本没有甲种师团的战力。

这样的师团,兵力不过万余,重火力大大削弱。

完全不比甲种师团。

高成对甲种师团的鬼子印象深刻,掷弹筒比迫击炮还准,几百米一枪打中胸口,这样的精锐极难对付。

不过老鬼子早就消耗殆尽了,说再多也没用。

冈村宁次的上任,给华北方面军打了一剂强心针,只可惜,效果并不大。

因为仅仅过去三个月,日本便偷袭了珍珠港,引来大漂亮参战。

鬼子也将其战略重心转移至晋东南,集结一批精锐步兵主力,调入东南亚战场。

这就导致,占领区的鬼子得不到太多的物资补给。

从一件事就能体现出来,日军的牛肉罐头。

刚开战的时候,牛肉罐头里装的是牛肉。

之后又是其他肉,后面又换成肉沫,随着资源越来越紧张,牛肉罐头里甚至没有牛肉。

而鬼子资源不足,只能自己想办法弥补,因此日军的扫荡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41师团陆续抵达忻县周围,接管县城。

师团长阿部平辅,是一位参与过诺门罕暴揍的老将,对于防守作战颇有心得。

这边涌入一个步兵师团,一万多人排成长队,足足三个联队,携带长枪短炮。

立马将李峰和赵守峰的攻势阻断,气得李峰骂骂咧咧的。

本想配合第一支队将忻县周围拿下,断了第三旅团同太源的联系。

结果,41师团直接将两人的计划打断。

一个师团,本应是驻防十个县的地区,此刻却只防守忻县,定襄以及多个从八路手里夺下的小镇。

这么点兵力投入这么小一个区域,致使日军火力极大的增强。

单从炮楼来说,已经不需要伪军,全是日本兵。

高成带着周远,周文,李峰抵达前线,亲自观察41师团。

不知是不是冈村宁次囚笼政策的影响,41师团此刻正在卖命地修建碉堡炮楼。

难怪阿部平辅擅长防御作战,感情是土木专业的。

放眼一看,到处都是炮楼碉堡。

每一座炮楼的火力都可以覆盖下一座炮楼,并且加强了公路巡逻队。

周文放下望远镜,忍不住皱眉。

“司令员,这伙鬼子的战术,丝毫没有改变,依然是囚笼战术。”

“不过,鬼子这次学聪明了,看样子是想用密集的火力网将我军围困在山区。”

不止周文,周远,李峰都皱着眉头。

高成却脸上挂着笑意:

“小鬼子可不傻,不会原地等着你去杀。”

“鬼子这次的战术,不过是老三样的加强版,依然摆脱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日军的炮楼防御力根本不够。”

“纸壳子一个,一打就碎!”

根据地每个团都至少有1门步兵炮,小小的炮楼如何扛得住?

“这事放在以前,我会头疼,但是现在咱手里有重炮怕他做什么?”

“打不了把重炮推来,我就不信,什么工事扛得住重炮?”

鬼子征召大批的民夫,夜以继日地修建工事。

看得出来,现在的日军司令官已经不敢随意出击了。

放在以往,一个旅团和师团集结在一个地区,必然是要发动扫荡。

但现在,鬼子恨不得再调来一个旅团,确保阵线的安全。

不得不说这一次日军的战术起了作用。

不断地修建炮楼向前推进,想要还击,就需要扫平这一大片的炮楼。

而日军不需要什么代价,只需要修炮楼,不断地向山区逼近,便彻底将战士们赶紧大山。

即便是无法取得战功,但也可以保证当下占领区不会出什么问题。

不求战功,只求无过,这样的思想没什么毛病。

虽然愚蠢,但的的确确将忻定盆地的局势稳了下来。

继续阅读:第237章 阿部平辅的另类消耗战,向41师团开炮!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抗战:重生湘江畔,从士兵开始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