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赤沙绝路
榴莲披萨2025-06-29 10:082,076

  粮仓丢了三个,百姓逃了三万以上,其中有六千多人靠近我秦国边境!”

  “楚国和大越因为草原人问题,再次互相谩骂,联盟议会已经连续五天不开!”

  “蜀国刚刚将前线主力后撤五万,返回王都驻防!”

  “西方教的残余已经露面,目前在楚国活动!”

  “我们已安排刺客盟成员接近,等待下一步指令!”

  秦浩点点头,手中的笔没有停。

  “让他们继续盯着,暂时不要动手!”

  “我们不急!”

  “只要十八国还在动,我们就不动!”

  “他们互斗一天,我们就轻松一天!”

  “他们撑不住了,自己会来找我们谈!”

  “到时候,是他们跪着来的!”

  香妃没有说话,只静静站着。

  她知道,这场仗,不是靠兵力赢的。

  是靠人心赢的。

  而秦浩,已经把天下的心,全都拧到了一起。

  接下来,就看谁先受不了。

  秦国边境,长林县。

  这里原本是一个靠山吃山的小地方,出不来几个大人物,但自从东风军团在三江口战后调防至此,全县百姓如同换了命一般。

  最初是一些流民进入县内,那些人披头散发,衣衫破烂,说是从吴国逃出来的,一路走来饿死病死不少。

  秦浩下令封境,同时也安排了村防队,只要不是携带兵器入境的难民,一律予以临时收容,按批次送往新开辟的屯垦区。

  长林县的百姓刚开始很不安,怕流民造反,但很快发现,那些人都老实得很。

  因为东风军团在前,后面还有县衙,巡卫,族卫联合编制的武装力量,一层层盯着。

  再后来,他们开始听到这些难民说话,说吴国边境全乱了,草原蛮夷杀人不眨眼,什么都抢,什么都烧。

  县里的百姓才明白,秦王为什么要这么早修村堡,修地道,封粮道,不准任何物资流出边境。

  这些百姓私下议论时只说一句话:主上早就知道要出事。

  他们不敢说更多。

  说得多了,反倒觉得愧疚。

  主上给了他们地、粮、牛、犁、银子,还给了他们刀和戈,教他们练兵。

  可他们最初还不明白,以为是要打仗,现在知道了,是保命。

  长林县新建的屯田点上,有不少新兵已经开始操练。

  这些人原来是贫农,是穷户,是被地主赶出来的佃户,他们连饭都吃不饱,连盐都买不起。

  现在有饭吃,有肉吃,还能拿军饷。

  更重要的是,他们练得越好,杀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拿到军功,然后分地,封户,升品级。

  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前天,县里通报了一桩事。

  一个叫陆满的屯兵,因为在剿灭西越奸细时发现了一条走私粮线,被破格提拔为屯长,赐地三百亩,金银五十两,妻妾两人。

  有人说这事是假的,后来那陆满真的坐着军车进了城,带着三名随行护卫,亲自到县衙上任。

  乡间的百姓看到那一幕,谁都不敢再嘴硬。

  现在只要说起主上秦浩,大家只说一句:这是给咱穷人留活路的主。

  ……

  而就在长林县稳步屯垦时,南方局势却越发乱了。

  楚国派出三支部队北上,试图截击草原骑兵,结果在境外连战连败。

  原因很简单,草原人不打正面仗,他们只打突袭,只抢粮,不留人。

  等楚军到了人家城池,早已人去楼空,粮仓烧得一干二净。

  可一旦楚军回撤,草原人又骑兵突进,杀得他们措手不及。

  这仗打得像猫抓老鼠,打得楚国上下焦头烂额。

  而最难受的,是边境那些大家族。

  楚国边境的七大世家,本来就对朝廷半听半不听,如今草原蛮子打来了,他们更是直接关门闭户,死活不肯出兵。

  甚至还有世家私下招募武者,护送自家粮队入境大秦,请求“临时租界”。

  楚王知道之后大怒,当场下旨查封三家,结果朝廷派去的兵还没到,人家已经集体弃城跑路,投奔了秦国。

  这些事不到三天时间,就传遍了楚国民间。

  民间开始传话,说秦国才是真正保得住百姓的王朝。

  而朝廷,只会让他们当炮灰。

  舆论渐起,王都开始不安。

  内阁吵了一夜,结果是什么都没定。

  有人说要继续和联盟合作,说盟约未尽。

  有人说要向秦国低头,只求边境安稳。

  还有人说应该干脆仿效吴国,全面封境自守,谁也别管。

  楚王砸了三次酒杯,拍了四次桌子,最后一句话没说,拂袖而去。

  他现在已经看明白了,朝廷不是他的,国也不是他的。

  这仗要是继续打下去,他的王位也保不住了。

  ……

  蜀国那边情况也不妙。

  蜀王手下重臣上书,说边境流民太多,冲击本土安定,应该联合秦国一道设立缓冲区。

  这建议一出,蜀王差点气疯。

  他倒不是怕秦国,是怕这个建议意味着自己承认秦国为合法王朝。

  这在蜀国贵族眼里,是耻辱。

  他们一直觉得自己才是正统,秦家不过是靠武力起家的暴发户。

  可现在,秦国撑住了,稳住了,反倒是他们这群自诩贵族的人连自家都保不住。

  蜀王憋着一肚子气,最后还是妥协了,但嘴上不承认,派出特使绕道南疆,假装与秦国“商议边贸”,实则是试探。

  秦浩早就料到这一招。

  他直接派出白云飞,带着三营屯兵,在边境建立贸易集市,表面是做生意,实际是建立军屯据点。

  蜀国使者到了那地方,看着四处站岗放哨的东风军团,连句虚话都不敢说,直接表示希望能“共享情报”,便于“共御蛮夷”。

  秦浩没拒绝,也没答应。

  他只让人回了一句话:秦国百姓若流落边境,望蜀国安置,不必送回。

  这话传到蜀王耳里,直接让他摔了早朝的黄袍。

  ……

  而在这一连串暗流翻涌中,秦浩却没有露面。

  他坐镇王都,连续几日,未曾出城半步。

  但他的命令,却一条条往外传。

  他让东风军团分出三个小分队,分别驻入南越、吴、楚三国边境,一切以“秩序维护”为名,协助地方安置难民。

  他让香妃的人在南洋沿海建立三处港口,将新一批南洋粮草、武器,调入内地,准备随时应战。

继续阅读:第625章 生者不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