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书记说,“那我们接下来开会就首先商量一下,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的难点痛点在哪里?首先我觉得难点在于,同志们可能都有一个这样的点——不会同意的。因为这压力太大,所以,我估计推动这些工作还是有压力的!”
其他人就讲,“对,最大的问题在于可能社会上会形成不稳定因素,刚好我们要改革的群体,又是整个体制内最大的一个群体。体制内最大的群体其实就是教师!所以我建议这个一定要温和地推动,首先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安抚大家的心思,大家心思可能会往其他方面想,比如我们搞这个教师改革,那有些同志可能就会有其他心思——“比如对于有关系的来说,那他就可以做什么事都不怕!对于没关系的来说,那可能就是大问题了。这会不会形成新一轮的势力割据?会不会形成新的权力寻租呢“?这也都是问题!所以同志们,也不怪大家会乱想,我们自己想这些问题都会想得到,人之常情嘛!所以我们要怎么解决改革当中出现的腐败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权力寻租问题?这是其一!其二,这个群体是整个社会体制内最大的群体,这没错,我想问问大家,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站在时代的改革洪流,让这么一个群体、为社会做了这么多贡献的群体去面对改革?确实让他们群体利益受伤害,请问大家忍不忍心?现在又管控得这么严,除非有一点,能够放宽松相关的培训体制,机制,把这个放宽了,可能相对来说就好一些了。”
“所以这需要综合的去考量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好好的想一想到底该怎么办?不能盲目的搞一刀切,搞一刀切是一定会出问题的。所以我请同志们能够记住这一点。”
王成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然后说,“对,刚刚这位领导说的是对的!刚刚我们的常委同志说是对的,的确是有这方面的东西,而且如果不解决?就会出大问题。”
王成继续说,“我还有顾虑,就是这个群体的发展问题!比如说人家想辞职的,得配套好相关政策和措施,那万一想辞职人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给补偿,该怎么给?这也是问题,这是一大笔资金的!举个例说,全省100多个县,每个县的老师少则五六千,多则八九千甚至上万。那么全省有多少个老师?大家都可以算得到!所以这些都是问题,而且我个人也想请同志们记住一点。我们这一次改革,一定要温和推进,对于一些同志,该听意见的一定要听,千万千万不能激化矛盾。”
“而且目前为止,改革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持续的推动这些政策落地?可以说,“改革”两个字说起来简单。在我们看来,好像就是数字的变动,但是在全省的范围内看来,这是关系到不少老师的切身利益。所以我想请同志们都深刻的认识到这些。这些是必然的,这也是不能去辩驳的!同志们!如果这一次改革没有做好这一些工作?那么极有可能会带来更大范围内社会不稳定。”
这时,省委政法委书记就讲,“其实你们讲的都算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社会稳定,你们想一想,之前几个区里面因为工资没有按时发,一群教师直接就把教育厅给堵了。这一次如果这么改?会不会引发更大规模的不稳定因素?谁都不晓得,谁都不敢去赌!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个程度上去把问题给想在前头。要不然我担心同志们会出问题。”
说到这里,孟书记就点头了,“对,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的确是如此的。所以找你们过来商量这件事,我是想让你们集思广益,省里前期要制定出政策来。当然,今天开会内容我不希望被大家传出去!这两天我们会时不时的透一点风,但不是通过省委常委会的形式透出去。通过其他方式透出去!然后让一些同志能够看到社会的反应,根据社会的这些反映情况,再来做出抉择。打个比方,如果社会反应过于激烈?那么我们在推动的时候,就要采取相对温和的措施。如果社会上反应一般?那我们就可以采取其他的措施,总之根据社会反应来,这也是我们舆论工作的一个重点,这一点就要请王成同志能够盯紧一点了。要分情况、分规模地散布这种消息出去,先小规模、再大规模,然后看看社会的反应,我建议通过一个礼拜的时间来观察这些,因为如果有任何的反应?往往都是前几天最激烈,比如在这个反应当中。”
听到这里,王成马上表态,“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处理好。另外,在这次改革当中,我还希望省里面能够兼顾一些社会影响。如果按照比例的话,的确有很多学校的老师可能都要面临着改革的问题。”
这时,省长就说,“这两天我也去了解了情况,全省的教师群体的数量的确很庞大!当然,这是因为之前出生率激增导致的,现在的学校情况是,小学初中老师过剩,而高中老师还是少的!因为,这几年刚好赶上了当年的生育高峰期,但过几年,慢慢的,高中老师也要面临这些情况,前两年采用的是把初中老师往高中调,把小学老师往其他地方分流,现在不一样了,得未雨绸缪,得做好统筹工作。所以这项工作要严格意义上交给同志们去负责任!我只有一个想法,年底之前把这些所有工作都推动落实到位。大家一起努力,这个政绩绝对是非常亮眼的,而且大家要有一个想法,我们不是找别人麻烦,而是现在社会的财政收入状况已经不可能再去承担如此大规模的体制内人员供养,不仅教师群体,下一步,肯定还会持续纵深推进到其他群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