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省长就继续说,“我们搞这个改革,一定要分批分规模!千万不能像有些人做生意一样的,刚取了点成绩,就恨不得马上推广规模!省里面这几年也在统计,绝大部分前期发展的还可以的公司,为什么后期迅速的衰落?迅速的出问题?就是因为还没有摸清楚这个行业的实质,就是盲目的扩大规模。这种情况是一定存在的。比如我见过的几个企业,可能前期是因为种种原因,刚好碰到这个点,或者刚好碰到社会发展需要,的确发展的还可以,结果马上就开始扩张!他没有想过其他地方适合搞这个吗?恨不得马上就搞成一个什么大企业!是扯淡的,所以后面盲目一扩张就全完犊子了。这种情况很多。”
“同志们!包括这一次改革也是,现在有好几种状况:要么就是开头就很多人反对,那么我们之后推动要小心;要么就是开头没人反对,改着改着,突然反对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全社会,包括老百姓,包括不怎么看新闻的也都知道现在体制内的财政负担很严重!那么怎么去解决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啊!如刚刚孟书记所说,要让大家明白“我们不是过来找麻烦的,不要总觉得我们搞这个改革就是来找麻烦,并不是的,这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发展问题”。如果当有一天社会的财政收入只够供养体制内的工作人员的时候?那这对社会来说就是个灾难!那所有的基础设施都不能更新,该怎么办呢?那这个社会可能发展就要受损!那老百姓生活的小区设施无法更新,门口的马路修不了?一些公共设施也无法维护,那老百姓的生活就就会发生问题。所以也要让社会那些体制外,但特别是崇拜体制内的这些人也要知道,搞这个,是为了维护全社会的利益,并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削减体制内的,也并不是为了驳谁的面子!现在已经过了这个时候了,谁还能有这种想法?那谁其实就是被时代淘汰的,我也想请同志们务必记住这一点。”
“我非常非常不喜欢听到这些内容,就比如说,我们做点改革,有人就讲——这是在找麻烦。其实这不是的,把这个思想扭转过来。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改革不是目的,是手段!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
王成听到这话,马上点头,他讲,“对,说的对!我也想这么说。现在有一些人可能是误解,对改革有恐惧心理。您说的对,改革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在这期间肯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性问题,那么我们现在要充分的考虑到社会问题发生的可能,以及发生之后要怎么去改革?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要有应急突发处置的能力,要不然问题就严重了。”
王成如此说。
听到这话,省委组织部部长也讲,“所以现在我们要时刻注意这些!其中,我觉得同志们最要小心的一点,就是编制的合法性问题,当然,这一点我去做过相关了解,本来事业编制就是聘用制!可以不聘也可以聘,本身我们之前在设计这套制度的初衷就留了“后门”!包括《公务员法》,那其实也留了相关解决办法,只是很多人选择性不看,或者说没有注意。在法律性问题这一点上,肯定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在这次改革当中,不能让有些人钻了空子,所以还是得不断的去寻找法律依据,寻找法律的支撑。有了法律支撑,推动起相关工作才会相对简单一些。”
大家聊的很火热,都在说这次改革的相关问题。
大家都知道,像这种改革是一定会出现反对的意见的,而且一定会带来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王成也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态度。
在快散会的时候,孟书记就说,“这项工作是一项挑战,也是帝都给我们的挑战!只是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不要天天拿欧美来来比!不要天天去拿其他国家来比!要根据我们的自己实际情况来。每一年,全国在体制内,通过财政收入来发工资,大概就得近十几万亿!当然,这只是个预估数据,包括各种编制,各种聘用制工作人员,要知道一个普通干部一年到手打个比方是十万块钱,但加上五险一金,现在是五险两金!那么,其综合成本就应该占到了将近十三四万,再加上办公经费,还有其他机关运行经费,一个人一年可能就要占掉十五六万!还有一些其他地区,平均下来可能也许都得这个数。那么,全国各种编制人员将近8000万加上一些退休人员,退休人员的绩效,有的地方仍然会发!这是非常大的一笔财政负担。如果说财政收入只能抹平这个?或者连这个都抹平不了?那请问不改革更待何时?难道非得逼着通过非税收入来增加这个收入吗?那就要出问题了。”
“同志们,都清醒一点,这是在为全社会做好事。这并不是得罪某一个人,有人讲——那干脆就搞大锅饭,在全国的收入上做调整,但是这样的话会打击积极性!这也不是长久之计。随着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各种压力会越来越大,现在社保已经并轨了,但社保的运行压力仍然非常大,所以现在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同志们,要树立这个想法。我们的改革才能顺利推进下去。大家才会有动力!”
散会之后,王成回到办公室,立刻召集整个省委宣传部归口管理以及分管单位以及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全部到会议室开会,准备部署相关的决议。
王成想着得赶紧把这事部署下去,现在时间紧急,而且要保密的部署下去。
他在办公室想着待会该怎么布置这些工作?该怎么保密地布置这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