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主要栽种着小麦与土豆这两种农作物。
此消息乃是陆蘩拜托红枣去打探得来的。
红枣呢,则是通过跟前来衙门做工的工匠们闲聊时获取到这些信息的。
当下这个时节,那冬小麦已然步入收获期。
然而,春小麦的播种时机却已错过。
至于土豆这种作物,其适宜的种植时间大致在每年的四月中下旬一直延续到五月初这段日子里,待到秋季便可迎来丰收时刻,而且一般来说,土豆一年仅能种植一季罢了。
显而易见,眼下无论是小麦还是土豆,皆非种植的最佳时期。
可那些荒芜的土地总不能就这样闲置着,干巴巴地等候适宜种植它们的那一刻到来呀。
不管怎样,陆蘩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土地充分利用起来。
陆蘩开口问道:
“诸位对于庄稼以及土地方面的知识,是否有所涉猎啊?”
只见那高杨杰自小就一心埋头苦读诗书,家中的农活向来无需他亲自动手操持,所以对于这类农事,他当真是一窍不通!
好在他为人实诚,并未在陆蘩面前佯装出一副通晓的模样,而是极为坦率地坦言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再瞧那袁清,他出身于镖局世家,自幼便勤习武艺、饱读典籍,家中亲人亦无人从事农耕之事,故而他同样也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陆蘩缓缓开口说道:
“诸位,咱们所处之地虽说规模不大,人口数量亦不多,但细细盘算下来,这土地倒是颇为充裕!
想当初,我曾亲见一小小村落,仅凭种植草药便得以解决温饱之需。
依此理推之,我坚信咱这北陵县同样能够蓬勃发展,定要做到让县内百姓不再受饥馁之苦。”
高杨杰赶忙拱手回道:
“大人,此事就交由卑职去办吧。卑职会前往外头多方打探,瞧瞧有无精通农事之人。”
陆蘩微微颔首,接着又言道:
“如此甚好。另外,你顺道再打听一下何处养牛最为集中,本官计划购置二十余头耕牛回来。
至于猪、羊、鸡、鸭等各类家禽,亦可一并探听清楚。
待时机成熟之时,咱们也要鼓励此地百姓多多养殖,以增其收入来源。”
高杨杰连忙应下:
“遵命,大人。”
此时,见此事商议已定,袁清适时插话道:
“大人,那关于水利之事,不知您作何打算?
何时着手操办为宜呢?
属下倒是晓得一人,于水利一道甚为擅长。
只可惜此人若来此处,恐怕尚需半月时光方能抵达。”
陆蘩微皱着眉头说道:
“如今正值农忙时节,大家都忙着耕种,水利方面的事情百姓们肯定抽不开身来处理。
还是等到冬季再说吧!
那人倒是可以提前过来进行观测,先把能够解决的水利灌溉问题给处理掉。”
说着,她不禁想起自己的三师兄曾经帮助花家村成功地解决了草药灌溉的难题。
她满心期待着这次派来的人也能够如法炮制,顺利地帮助北陵县的百姓攻克灌溉这一难关。
陆蘩稍作停顿后,接着补充道:
“我们还可以利用竹筒来运输水。这段时间,你们两个不妨到处去打听一下,看看哪个地方的竹子比较多。
等确定好了位置,咱们再过去付些钱把那些竹子征用来。”
听到这话,站在一旁的两人齐声应是,表示一定会按照吩咐去办。
这时,高杨杰开口说道:
“大人,您之前不是说您已经走遍了北陵县的所有村落,那您是否知晓这里有一个以养蚕缫丝而闻名的村落呢?
只不过他们出售的货品价格非常低廉。”
对于高杨杰所说的这个村子,陆蘩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当时她经过那个村庄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村里存在类似于罪人村那种严重的问题。
由于时间紧迫,她也就没有深入调查其他方面的情况。
此刻听高杨杰提起,她好奇地问道: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货物卖不上好价钱呢?
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高杨杰拱手说道:
“关于此事,卑职实在不甚了解其中门道,还需得劳烦大人您亲自前往查看一番才行。”
陆繁微微点头,回应道:
“嗯,这事儿本官已然记下了,待他日寻个合适的时候,我定会前去一探究竟。”
二人谈论完百姓的生计问题后,话题逐渐转向了文化层面。
只见陆蘩神情严肃地说道:
“我期望咱北陵县之人不再目不识丁、一无所知。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打算先在衙门开设一个扫盲班。
首先让衙门里的当差人员以及各个村落的村长们都能够识得些许文字,然后再由他们去引领带动其他民众也认字读书。”
说罢,陆蘩将目光投向高杨杰和一旁的袁先生,接着言道:
“届时,就要有劳二位轮流值班,教导众人识字。”
高杨杰听后,面露难色地开口道:
“大人依卑职之见,恐怕大伙未必心甘情愿来参加这扫盲班学习认字。
要不咱们还是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比较妥当些?”
陆蘩道:
“大家会愿意的,本官现在还没有选定衙役头领,捕快头领,牢役头领,厨房那边也有管事头头等等,就算不为了成为头领,他们也会为了多领一些月钱学习的。
本官可不是单单让他们学习,还有考核,考核过后会给他们安排不同的差事,得到的月钱自然就不一样。
你就这么跟大家伙暗示本官的意思,不必说明白。”
高杨杰应是,袁清也赞同陆蘩此举。
随后打发高杨杰去办事,陆蘩同袁清道:
“抄家得来的那些钱财,是否都已逐一详细地登记在册了?”
问话之人眉头紧蹙,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面前之人,似乎要将其看穿一般。
“回大人,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做好完整准确的记录了。”
回答之人连忙躬身应道,不敢有丝毫怠慢。
说罢,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伸手入袖,从中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来。
这册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想必其中所记载的内容却是至关重要。
袁清双手捧着那本册子,恭恭敬敬地递到陆蘩跟前,说道:
“请大人过目,这里面便是此次抄家所得钱财的全部明细。”
陆蘩匆匆地大致翻阅着手中的册子,随后轻轻地合上它,动作优雅而从容。
接着,她转身走到一旁摆放整齐的书桌前,目光迅速扫过那堆积如山的书籍,从中精准地翻找出一张泛黄的清单,并毫不犹豫地递到了袁清面前,缓声道:
“你带上魏虎以及其他护卫,前往库房取出其中的大部分银子,然后拿着这笔钱去请护国公帮忙购置这份清单上所罗列的物品。”
袁清微微颔首,接过那张清单,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物品名称,除了棉花种子、豆角种子之外,还有整整二十头牛和珍贵的三七种子等等。
看到这些详细的条目,袁清心知肚明,原来陆蘩早已提前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然而此时此刻,袁清心中却不禁犯起了嘀咕。
究竟陆蘩此番与他们共同商议此事,仅仅只是单纯地商量呢?
还是因为对高杨杰心存疑虑,信不过他的忠心或者办事能力,所以才故意设下此局来加以试探?
一时间,袁清怎么也捉摸不透陆蘩内心深处真正的意图,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心甘情愿地接受陆蘩交付给自己的这项重要差事。
稍作思考后,袁清抬起头,一脸诚恳地向陆蘩问道:
“属下不知该如何行事,是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悄然离开,还是直接坦率地告知众人我是去办理差务从而离去?”
陆蘩一脸严肃地说道:
“财不外露!”
袁清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表示明白其中深意。
接着,陆蘩压低声音又补充道:
“北陵县这边若是有任何风吹草动,定然是隐瞒不了的。
本官打算接下来就对外宣称生病,在此期间,你务必要尽快赶回来。”
袁清赶忙应声道:
“是,大人,属下一定速归。”
之后,陆蘩果然如她所言开始装病卧床不起,并坚决拒绝了上司派来邀请她前去会面商谈关于罪人村以及由此牵连到其他人家被拆家问罪之事的使者。
县衙里的大小事务,陆蘩全都一股脑儿地丢给了高杨杰去处理。
曾经的高杨杰每次面对凡重的工作任务时,都会感到压力如山,甚至多次萌生出辞官不干的念头。
然而如今,他却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变成了整个县衙里最为勤勉认真之人。
白天,他马不停蹄地忙碌于各种公务;
夜晚,他还会抽出整整一个时辰的时间来教导衙门中的办差人员认字读书。
而红枣则摇身一变,成为了陆蘩的传话代言人。
凭借着陆蘩对她的信任和倚重,红枣在衙门之中逐渐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即便如此,红枣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她依然保持着往日的质朴与真诚,认认真真地完成好陆蘩交代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
那个憨厚老实的丫头,如今也有幸成为了陆蘩身旁的贴身随从,时刻侍奉在侧,尽心尽力地照顾着陆蘩的生活起居。
憨丫头一脸认真地向陆蘩禀报着外边发生的各种事情,她那纯真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
然而,陆蘩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着,始终没有开口说话。
过了一会儿,她微微转过头,用眼神示意身旁的花小妞把刚刚背错的草药药性抄写三遍。
花小妞心里不禁暗暗叫苦,但还是乖乖地点点头,拿起笔准备开始抄写。
要知道,自从陆蘩称病这五天以来,可是她认识陆繁之后和他相处时间最久的一段日子!
这些天,每天清晨一见面,花小妞便如影随形般跟着陆蘩,寸步不离地在他身边学习医药知识,直到傍晚时分才会离去。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
“大人,红枣求见。”
原来是红枣前来禀报消息。
只见红枣快步走到陆繁面前,恭恭敬敬地说道:
“小姐,袁先生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陆蘩手中泡茶的动作略微一顿,然后轻声吩咐道:
“红枣,你负责清点一下货物,让袁先生回家好好休息吧。
告诉他,明天一大早再来见我。”
红枣连忙应道:
“是,大人。”
说完,她便转身匆匆离去。
没过多久,红枣却又折返回来,而且这次还带着袁清一同来到了陆蘩所住的院子。
陆蘩见状,先是微微一笑,随即朝着红枣摆了摆手,示意她退下。
接着,她又看向花小妞和憨丫头,和声说道:
“你们两个也先下去吧。”
两人闻言,赶忙行礼告退。
此时,院子里只剩下陆蘩和袁清二人。陆繁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邀请袁清入座,并亲手为他斟满一杯香气扑鼻的茶水。
袁清道谢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只觉唇齿留香。
陆蘩看着袁清,眼中流露出关切之意,柔声道:
“先生一路奔波辛苦了,怎么不回去休息休息?”
袁清赶忙说道:
“属下不累,此次前来拜见大人,是有要事禀报。
大人您之前交代给属下购置清单上物品之事,属下已全部办理妥当。
然而,在运输途中却出现了一些意外状况,恐怕会让大人您难以应对知府大人那边!”
听到这话,陆蘩眉头微皱,连忙问道:
“究竟出了什么岔子?快快说来!”
袁清深吸一口气,缓声道:
“此次回程路上,我们原本伪装成一支普通的商队前行。
谁料想,行至铭羊府时,竟碰巧遇上了前来传旨的钦差大人。
那钦差大人并未入住城中,而是偏偏选择和我们一同住在城外的客栈之中。
后来,知府大人得知了钦差大人到来的消息,便亲自赶来拜见。
这本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坏就坏在知府大人身旁有人认出了属下。”
陆蘩听后,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之色,随口应道:
“就这点事?”
袁清恭恭敬敬地说道:
“正是此事,不过知府大人并未询问属下过多细节,只是派遣人手向咱们这一群人中的部分人员探听消息。
好在事先属下已严令他们务必守口如瓶,因而无人泄露半分实情。”
陆蘩微微颔首,沉声道:
“此事倒无需过于担忧,本官本就无意遮遮掩掩、鬼鬼祟祟行事。
然而,正所谓财帛动人心!
本官唯恐你们在返程途中遭遇贼寇觊觎。
真若如此,本官还得劳心费力前去剿匪平乱。”
袁清闻言,心头一震,刹那间便领悟了陆蘩话中的深意。
原来这位大人胆敢动用抄家得来的钱财,自然是做好了应对一切麻烦的准备。
想通此节之后,袁清心中再无顾忌,当即抱拳施礼,开口请求告退归家歇息。
陆蘩面带微笑地轻轻挥了挥手,向袁清示意他可以随意行动。
然后她脚步沉稳地朝着衙门前院走去,目标正是袁清刚刚采购回来放置在此处的那些物品。
此刻,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好奇的人们,他们围成一圈,对着那些物品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人群之中,高杨杰正手忙脚乱地指挥着下属驱散围观的众人,并安排他们各自回到岗位上去执行任务。
看到陆蘩走过来,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大家纷纷识趣地散开。
高杨杰快步迎上前去,恭敬地问道:
“大人,您看这些东西应该如何处理呢?
属下担心是不是购买得有些过早了。”
陆蘩凝视着眼前的物品,沉思片刻后回答道:
“等今天晚上村长们上完课之后,让他们留下来。”
原来,如今村长们前来上课都会选择在傍晚时分抵达,课程结束后就会在衙门里留宿一晚,待到次日清晨再返回家中操持事务。
高杨杰连忙点头称是,表示一定照办。
夜幕降临,一天的课程终于结束。陆繁亲自来到授课的课堂,准备与村长们见面。
这已经是各位村长第二次见到陆繁了,而他们的首次会面,则要追溯到当初他们初次来此上课时的情景。
陆蘩面色严肃地说道:
“诸位想必在前来县衙之时,便已听闻本官购置了诸多头牛之事。
不错,这些牛乃是特意为尔等各村所准备的。
无论是身处北陵县的哪一位百姓,皆对此些牛有着使用之权。
然而,在此需言明一点,谁家若用此牛,务必保证其能饱食终日,万不可使其遭受重创。
否则,定当严惩不贷!”
这时,人群中有一村长满脸疑惑,起身拱手向陆蘩问道:
“大人,难道这牛就这样毫无条件地赐予我等吗?”
陆蘩道:
“对,就是免费给你们使用,但牛还是归府衙所有,你们作为村长需要保护好耕牛。”
耕牛可以减轻人的劳动力,还提高劳动力,各村长是愿意领一头牛回村的。
陆蘩道:
“本官这里还有羊、鸡鸭等牲畜你们回去问问村民可有愿意领养的,只需要付给官府成本即可。
没钱的可以先养着,等卖钱再还本钱给官府。
再者本官这里还有庄稼种子,待本官了解你们各村土地之后就会拨种子给你们种植。
同样只需要你们在收成后给种子钱。
明儿一早你们回去就同村里每户人家商量商量。
本官希望各位村长放下心中各种成见,带领你们各自村子的村民们致富。
到时候哪一个村子发展好,在本官这里会有奖励,没准本官还会让朝廷给你们赏赐一块匾额,兴修宅门,荣耀一村。”
村长们心动,都想要陆蘩说的好处,各自都琢磨着要怎么发展自己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