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陆蘩与南宫麟一起喝酒
暄妍2025-07-28 16:595,057

  在知府后宅那幽静而雅致的房间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檀木桌上,照亮了堆积如山的账本。

  知府夫人正坐在桌前,仔细地翻阅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账目数字,时不时拿起一旁的算盘轻轻拨打几下。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知府夫人微微抬头,只见她的夫君竟然一脸凝重地从衙门匆匆赶回。她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平日里这个时辰,夫君应当仍在衙门忙碌公务才对,今日这般匆忙归来,莫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知府夫人赶忙向身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丫鬟心领神会,立即转身去准备茶水。

  与此同时,她自己也连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向门口迎接。

  当看到知府大人踏入房门时,她脸上露出关切的笑容,轻声问道:

  “老爷子,您今儿个怎么如此之早便下衙回来了呀?可是有何要事?”

  知府大人一言不发,径直走到一把太师椅旁,缓缓坐下身子。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压低声音说道:

  “王家那两兄弟出事了。”

  听到这话,知府夫人先是一愣,脑海中迅速搜索关于王家两兄弟的记忆。

  过了片刻,她才恍然大悟般地点点头,问道:

  “啊?他们出何事了?”

  知府大人眉头紧皱,脸色愈发阴沉,他咬了咬牙,愤愤地道:

  “还能是什么事!

  无非又是那纺织之事惹出来的祸端。

  我可警告你,你赶紧将与此相关的一切都给我收拾妥当,处理得干干净净,绝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否则,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只见那知府夫人微微蹙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着。

  这铭羊府可是她家老爷的势力范围,即便是驻守在此地的威风凛凛的将军见了他家老爷,也得礼让三分,给足面子。

  想到此处,知府夫人心头不禁涌起一丝疑惑王家兄弟就算出了事,又怎能牵扯到自己头上呢?

  于是,她开口说道:

  “把那些和王家兄弟有往来的人处置掉就行了,可为何听老爷您话里的意思,竟是要我连这布料庄的生意都不做了?

  咱们府上一大家子人可都指望着这布料庄的营生过活呢!”

  知府大人皱了皱眉,沉声道:

  “府中的开支应当适当削减一些。”

  知府夫人一听这话,立刻急了起来,连忙反驳道:

  “这万万不可啊!老太太每天都需要上好的人参、燕窝滋补身子;

  怀有身孕的两位姨娘,每日也都得享用最精细的饭菜;

  儿女们读书需要交际应酬,那不读书的同样也少不了与人交往。

  这些可都是明面上的必要开销,况且咱们家里还有其他诸多用度......”

  知府大人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他摆了摆手,打断了妻子的话语,一脸严肃地说:

  “母亲那边的待遇依旧照旧,但其他方面能节省的就尽量节省吧。

  你还是赶快去处理此事,莫要让别人抓住把柄,指责咱家老爷与民争利。”

  实际上,与民争利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可大可小,关键在于上司以及圣上对此持有怎样的看法。

  那位知府大人向来谨小慎微,生怕此事会对自己的官位产生不利影响。

  相比之下,知府夫人则考虑得更为周全一些,胆量也要大许多。

  起初,知府夫人耐心地向知府大人询问了整个事件的详细情况。

  待彻底弄明白其中缘由后,知府夫人开口说道:

  “大人既然如今那小小的知县已然把相关证据交予您手中,而她又声称自己毫无证据可言,那么我们恰好能够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她,看看她是否真心前来向您表示归顺之意。”

  “投诚?这话怎讲?”知府大人满脸疑惑地问道。

  知府夫人有条不紊地分析起来:

  “倘若她当真有心要与老爷您作对,存心跟您过不去,为何不直接告诉钦差大人?

  毕竟民间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吗——县官不如现管。

  钦差大人总归是要返京述职的,而大人您可是一直坐镇此地,难道她就不会有所顾忌吗?”

  听到此处,知府大人原本端起茶杯准备喝茶的动作戛然而止,他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点头称是:

  “夫人这番话确有几分道理,只是在钦差大人尚未离开之前,我们还是暂且收敛些许为好。”

  知府夫人微微一笑,回应道:

  “这个妾身自然是知晓的。”

  只见那知府大人缓缓地站起身来,双手微微一摆,作出一副即将离去的模样。

  此时,坐在一旁的知府夫人不禁皱起眉头,连忙开口问道:

  “这眼看着都快要到正午时分了,老爷您这是打算去哪儿?”

  知府大人口唇微张,正欲回答之际,忽然间,门外传来一阵嘈杂之声,隐约还能听到有人在大声叫嚷着。

  紧接着,一名丫鬟急匆匆地跑进来,神色慌张地喊道:

  “不好啦!五姨娘肚子疼得厉害,说是想见老爷一面,请老爷过去瞧瞧呢!”

  知府大人听闻此言,不由得伸手轻轻捏住自己的眉心,满脸无奈地转头望向他的妻子,沉声道:

  “你且先去给她寻个大夫过来看看,若是没什么大碍,也让她受受苦头。莫要事事都这般娇贵!”

  言罢,他便毫不犹豫地迈步而出,对于前来禀报的五姨娘的丫鬟,甚至连看都未曾看上一眼。

  知府夫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深知知府大人这话的真正含义无非就是想给那五姨娘一个小小的警告、轻轻地敲打一番罢了。

  然而,她却偏偏不肯如他所愿!

  要说这五姨娘胆敢如此闹腾,知府夫人倒是一点儿都不惧。

  毕竟,眼下这不正好有个绝佳的由头么——削减府中的开支!

  想来无论如何,这削减之事也断不可能落到老太太和当家主母头上!

  真要是这么做了,传扬出去,丢脸的可不仅仅是当家主母一人,更是整个家族之主的颜面!

  而与此同时,在另一边厢,陆蘩竟然也如同知府夫人一般,手持着一根鸡毛当作令箭。

  不但把王家兄弟的府邸彻彻底底地搜查了一遍,就连每一处角落都不曾放过,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搜刮得一干二净。

  而且,只要是挂在王家兄弟名下的铺子,无一例外全都遭到了清查和没收。

  这些查抄得来的财物,以最快的速度登记造册并归入账目之中。

  对于王家兄弟及其妻子所经营的那些铺子究竟是替何人代管的,她根本毫不关心。

  只要这些铺子是归属于王家兄弟名下的产业,那就统统都在此次查抄的范畴之内。

  要知道,这王家兄弟俩娶进门的媳妇,没有哪一个是出自富贵之家的,更别提有什么铺子当作陪嫁之物了。

  所以,这些铺子自然不能算作是她们的嫁妆!

  眼见自家的财产就这样被无情地查抄一空,王家兄弟的妻儿老小哪里肯善罢甘休?

  于是纷纷闹腾起来,试图阻止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然而,陆蘩对此早有准备,当机立断地下令让人将这些闹事者通通关押起来,绝不姑息迁就。

  等到整个查抄行动圆满完成之后,陆蘩便亲自押解着这群王家的家眷前去面见钦差大人和知府大人。

  临行之前,陆蘩还不忘冷冷地丢下一句话:

  “等会儿你们就能亲眼见到钦差大人和知府大人了,如果心中觉得冤屈不平,大可以尽情告状申诉。”

  此刻,王家的一众家眷望着陆蘩那副天不怕地不怕、毫无惧色的模样,心中不禁打起了鼓来。

  虽然陆蘩看似大方地给了他们申冤告状的机会,但是自从得知家里当家作主的人犯下大事之后,他们内心深处早已充满了惶恐不安。

  此时就算真让他们去告状,他们也是满心狐疑,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有没有用。

  王家小儿子的妻子听闻了某些消息之后,瞬间变得怒不可遏,情绪激动地吵嚷着非要跟自己的丈夫和离,并返回娘家居住。

  她那一双年幼的儿女紧紧拉住她的衣角,泪流满面地苦苦哀求母亲不要狠心离去。

  然而,这位女子心意已决,任凭孩子们如何哭诉挽留,也丝毫不能动摇她离开的决心。

  陆蘩得知此事后并未应允,而是态度强硬地要求她先回到北凌县去征询一下王家小儿子本人对此事的看法。

  经过一番商讨,最终陆蘩与知府大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她会带领王家家眷一同返回北凌县。

  就在临行之前,她郑重其事地将此前在王家查抄所得的那些房契、地契以及其他各类不动产全部递到了季然手中,并言辞恳切地说道:

  “大人,下官一直心系蚕丝村的百姓们,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过穷苦艰难。

  所以下官希望能把这些钱财带回村子里,用于为乡亲们修建道路、兴修水利工程或者购买牛羊牲畜之类的,好让他们能够过上稍微宽裕一些的日子。”

  季然接过这叠厚厚的文书,转头看向一旁的知府大人,开口问道:

  “关大人,不知您意下如何呢?”

  此时的关大人心里其实有着自己的盘算,他既想把这些人留下来,又打算将王家兄弟押解到此地来接受惩处。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意味着他想要把这笔钱款据为己有。

  然而,此刻面对着陆蘩和季然两人审视的目光,关大人不禁有些犹豫起来,一时间难以决断究竟该如何取舍。

  就在这时,陆蘩缓缓开口说道:

  “大人,别忘了还有罪人村那边……”

  没等陆蘩把话说完,知府大人赶紧插话进来,表示赞同道:

  “嗯,这事嘛,依我看还是按照陆大人所说的办法去处理比较妥当。”

  季然轻轻地点了点头,目光缓缓地转向陆蘩,开口问道:

  “你刚才说罪人村怎么了?”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却带着一种沉稳和威严。

  陆蘩连忙拱手回答道:

  “回大人,罪人村那边如今缺一个管事来管理村子里的各项事务。

  下官一时之间实在拿不定主意该派遣个怎样的人前去负责此事,所以特来请教大人您,不知您对此可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议?”

  说完,她一脸期待地看着季然。

  季然则不紧不慢地说道:

  “这件事由你全权管辖,你可以跟你手下的那些人好好商议一番,想必很快便能想出办法来的。”

  他的语气平淡,似乎对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在意。

  这时,一旁的知府大人笑着附和道:

  “陆大人虽说你刚刚踏入官场不久,但之前处理罪人村以及蚕丝村那两件事情时都做得相当出色。

  依本官看呐,这次选人的事情你肯定也能办好,绝对不会出错的!”

  知府大人对陆蘩充满了信心。

  陆蘩赶忙谢过道:

  “多谢大人如此信任下官,下官一定竭尽全力,绝不辜负大人的厚望!”

  接着,她没有留下来再与季然继续叙旧,而是在季然的协助之下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王家兄弟名下的所有不动产全都进行了出售处理,最终成功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财。

  随后,陆蘩带领着众人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北陵县。

  王家的那些事,她放心地交给了袁清去处理。

  而她自己,则紧紧攥着从王家兄弟那里抄家得来的钱财,毫不犹豫地将其投入到了蚕丝村的乡路建设之中——她要雇佣众多百姓来修筑道路!

  当百姓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满是感动和喜悦。

  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这位名叫陆蘩的官员,是真心实意地想要为他们解决问题、办好实事。

  于是,许多人在结束地里的活计就纷纷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到修路的工作中来。

  为了确保这项工程能够顺利推进,陆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派遣经验丰富且做事认真负责的高杨杰出任负责人。

  在他的统筹安排下,修路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蚕丝村的道路逐渐成形,村民们出行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方便。

  而陆蘩并没有停下脚步,她马不停蹄地又投身到了罪人村的事务当中。

  在这里,她精心挑选出了两名管事人员。其中一名是由衙门指派过去的,拥有管理村内事务的权力;

  而另一名则是通过村里民主选举产生的,担负着监督之责,并且有权直接向陆蘩当面汇报情况。

  为了防止这两人相互勾结、徇私舞弊,陆蘩还规定每年都要对这两个职位进行轮换。

  正因如此,罪人村的村民们对陆蘩充满了感激之情,同时也对她无比信任。

  陆蘩深知虽然无法改变这些村民们身上背负的罪名,但却可以想办法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于是,她充分利用罪人村那广袤无垠的大片荒地,规划并组织村民们大规模种植各类草药。

  就这样,曾经荒芜贫瘠的罪人村总有一日会焕发出勃勃生机,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草药村。

  尽管陆蘩所能为她所管辖的这个村落的百姓所做的并不多,但每一件事都是实实在在地为大家着想,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温暖。

  这事有计划进行,她就留在县衙,处理公务,与袁清请来的人商量兴修水利,解决百姓们饮水灌溉问题。

  百姓们在农作养殖中一天天过,陆蘩也在入秋的时候等到了水渠动工。

  财力到位,人力有本县城的,也有临近县城的人,还有南宫麟派来的军营里的人。

  陆蘩也在这时候再次见到南宫麟。

  两人在衙门花厅相见,同样的场景,同样照面,但各自身上或多或少发生不少变化。

  陆蘩道:

  “我听说你要离开了?”

  南宫麟道:

  “嗯,和谈已经结束,我已经接到圣旨回京。”

  季然之前来这里就是宣旨同意和谈,他也与蛮国人相见,谈了一次,最终将和谈定在京城。

  八月的时候蛮国使臣就去了京城,一个月后两国邦交盟约签订。

  在这期间南宫麟没有出面,但他暗中帮了她不少的事情。

  他没有说,袁清却没有瞒着她。

  陆蘩是感激南宫麟的,她笑着道:

  “你看我来这里半年不到,这里我已经能掌握全局,我相信以我的能力肯定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回京的。

  你先回去好好当官,我回去的时候你就能帮我撑场面。”

  南宫麟道:

  “嗯,你有事可以让袁清去找我的人,他们会帮你解决你解决不了的事情。”

  “好!”顿了顿,陆蘩道,“今儿得空吧,我请你喝酒。”

  南宫麟点点头。

  酒是陆蘩亲手酿的,说是要拿来庆功的。

  她跟南宫麟道:

  “这酒是这里有名的烧刀子,不过在我这里还有另一个称呼庆功酒。

  我打算给修路的和修水渠的人庆功喝的。

  不过那时候你已经在京城,没法同我一起分享这一份高兴,现在咱们就提前分享了。

  同时它也是算是我给你送行,你离开的时候我就不去了。”

  南宫麟凝视着陆蘩嘴角上扬,清脆应了一声好。

  这一天下午两人闲聊着,喝了一坛子酒。

  黄昏降临,两人背靠着背,坐在屋顶上,都带着微微醉意,遥望整个北陵县……

继续阅读:第469章 你的心意我的心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小农女科举奋斗日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