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没过多久,陆蘩便毫不犹豫地确定了自己的抉择。
她目光坚毅,语气坚决地对着孙大儒说道:
“夫子,请恕学生冒昧,但我心意已决,依旧想要投身于制药。”
对于陆蘩而言,相较于攀附权贵、结交那些有权有势之人,与手握军权的南宫麟建立联系显然更为重要且实用得多。
陆蘩暗自思忖着,紧接着又补充道:
“夫子,烦请多多珍重身体,学生就此别过。”
话音刚落,孙大儒赶忙回应道:
“你此番外出务必加倍谨慎!
近日城中虽加强了警备,但仍潜藏诸多风险。
倘若遭遇棘手难题,切不可逞强,尽可前往衙门寻我相助。
此外,待你稍候启程之际,我将派遣数名得力护卫伴你同行,以保你一路平安顺遂。”
陆蘩闻言,连忙摆手婉拒道:
“多谢夫子美意,但护国公已然有所安排,您的护卫还是留于身边为宜。
学生自会妥善照料自身安危,还望夫子亦能多加保重。”
言罢,陆蘩恭敬地向孙大儒施礼道别,而后转身缓缓离去。
回到屋内后,陆蘩和红枣便开始忙碌地收拾起来。
与此同时,伙计也按照之前的交代,匆匆忙忙地出去寻找南宫麟,并将其带回。
令人意外的是,南宫麟并非独自一人归来,他还带来了几名身强力壮、神情严肃的护卫。
这些护卫显然是训练有素之人,他们整齐划一地站在一旁,等待着下一步的指示,看样子是专门负责护送陆蘩前往制药小院的。
一切准备就绪,陆蘩与红枣各自背起沉甸甸的包袱,正打算踏出房门离去之时,却迎面碰上了南姑娘。
南姑娘先是仔细地端详了一下陆蘩和红枣主仆二人,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
因为她事先并未得知陆蘩即将离开的消息,心中不禁好奇起陆蘩此番究竟意欲何为。
于是,南姑娘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夫子不是已经下令让我们收拾好行李搬到衙门居住吗?
怎么你们二人反倒要往外走呢?
不知你们这是要去往何处呀?”
面对南姑娘的疑问,陆蘩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实不相瞒,我们主仆二人收到了夫子的特别嘱托,需要去处理一些别的事务,所以暂时无法与大家一同前往衙门居住了。
至于具体的去处嘛,夫子特意嘱咐过不可透露,还望南姑娘能够体谅我的难处,莫要强求于我。”
听完陆蘩的解释,南姑娘皱起眉头,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她深知如今外面局势动荡不安,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危险。
稍作思考后,南姑娘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们这般独自外出实在太过冒险。
夫子是否有安排人手护送你们呢?
若是没有的话,不如由我来替你们主仆调配几位护卫如何?
也好确保你们一路平安无事。”
陆蘩微笑着说道:
“多谢南姑娘的一番美意,但夫子早已有所安排,此刻那些人正候于后门外呢。”
南姑娘听闻此言,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回应道:
“既是这样,那我便不再耽搁你了,你快快前去处理事务要紧。”
说罢,她挥挥手示意陆蘩可以离开了。
“好的,南姑娘,请多保重。”
陆蘩应和一声后,便携带着红枣快步朝着客栈的后门方向行去,目标直指制药小院。
一路上,机灵的伙计敏锐地察觉到似乎有人正在暗中尾随其后,于是他压低声音向陆蘩等人发出警告。
众人当机立断决定改变路线,巧妙地绕开追踪者,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成功摆脱了尾巴。
确认安全无虞之后,他们方才重新踏上通往制药小院的道路。
陆蘩心中暗自诧异,万万没想到在这紧张万分、大战一触即发之际,竟然会在这里遇见南宫麟。
这种情形着实让她感到颇为意外。
待走到近前,陆蘩定了定神,开口问道:
“你怎么这般清闲自在?”
言语之间,流露出一丝疑惑与不解。
南宫麟究竟是因为对这场即将爆发的叛乱毫不在意,亦或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所有事情皆已部署得井井有条?
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对于陆蘩来说都是值得安心之事。
毕竟只要局势能够迅速恢复平稳,百姓们的生活不受干扰,那么便是最为理想的结果,也是解决此次谋反问题的最佳途径。
沉思片刻,陆蘩接着又问:
“莫非你此番前来,是有要事寻我相商不成?”
她凝视着眼前的南宫麟,试图从对方的神情举止中探寻出一些端倪来。
南宫麟原本刚要下意识地摇头,但瞬间意识到这样做不就等于表明他希望在临别之际见到陆蘩吗?
这太容易引起误解了!
于是,他的身体变得有些僵硬,最后还是勉强地点了点头。
南宫麟开口说道:
“的确有事情需要找你商量一下。”
陆蘩静静地等待着南宫麟向她说明具体情况,然而时间过去了很久,却始终没有听到下文。
终于,她忍不住问道:
“到底是什么事情,你直接说吧。”
此时的南宫麟正在绞尽脑汁思考究竟应该跟陆蘩谈论些什么话题,
忽然间,一个念头涌上心头——他想起了一件与陆蘩密切相关的事情。
南宫麟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犹豫和迟疑,但当回想起陆蘩毅然决然地离开陆家村时所做出的抉择,他便明白她对于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父女情分早已不再看重。
南宫麟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
“我已经派遣人手将那个自称是永安侯世子的人押送前往京城觐见圣上了。
如果你……嗯,我的意思是,如果有这个必要的话,我可以下令让他们中途拦截下来。”
陆蘩听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不用麻烦了,这个人恐怕不仅仅只是身份存疑这么简单,想必背后还隐藏着其他更为关键的秘密吧?!
所以,你按照正常程序去处理就行了。”
南宫麟轻声应了一句,与此同时,他将目光投向陆蘩,眼神异常庄重而严肃,仿佛要把自己的决心传递给对方一般。
紧接着,他语气坚定地许下诺言:
“陆姑娘,请放心,我定会护你周全以及你的家人平安无事,绝不让你们受到丝毫伤害与困扰。”
听到这番话语,陆蘩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回应道:
“如此甚好,那便先谢过公子了。不过……那些人本就是该死之人,既然已被判定死亡,又何必留其活路?
所以,公子无需顾及我的情面而手下留情。”
陆蘩所言甚是决绝无情,然而南宫麟并未深究其中缘由,亦未追问她为何对亲情如此淡漠,只是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与认同。
至此,二人谈论完毕此事后,气氛骤然变得沉寂起来。
陆蘩默默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啜饮了两口清香四溢的茶水,然后缓缓放下茶盏,轻声说道:
“战场之上,刀光剑影,凶险万分,望公子多加保重自身安全。
我将会在此处静候佳音,期盼着你早日得胜归来。”
南宫麟闻听此言,亦是郑重点头答道:
“承蒙姑娘关心,待此番事宜尘埃落定之后,关于当年黑虎山所发生之事,定然会给姑娘一个满意的答复。
此外,我也会安排令弟前来此地与姑娘相见一面。”
其实,陆蘩内心深处对于十几年前黑虎山上究竟发生何事致使其父佯装离世、甚至连江家众人皆惨遭不测充满好奇,
但相较而言,她更为渴望能够尽快见到阔别已久的弟弟——江阳鞍。
陆蘩一脸坚定地说道:
“好,我便在此处静候诸位凯旋而归。”
语罢,南宫麟随即便差遣手下之人引领着陆蘩前去歇息安置。
待众人离去之后,他又一次仔细检查并部署了小院周边的安保事宜,务必确保万无一失、无懈可击,足以守护陆蘩的周全,
如此这般,他方才放心地前往陆蘩所在之处,向其转达自己即将远行的消息。
陆蘩亲自将南宫麟送至院门之外,原本还打算一路相送直至南宫麟远去,
然而南宫麟却言道不可让旁人瞧见自己,故而需得施展轻功翻越院墙、飞檐走壁方能脱身。
于是乎,陆蘩只得止步于庭院之中,目送着南宫麟及其侍从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
至于南宫麟此番究竟欲往何处,她并未开口询问半句。
待到南宫麟离去之后,陆蘩旋即领着红枣以及院内其余诸人开始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制药工作当中。
而另一边南宫麟径直奔赴衙门,面见周大人与孙大儒二人。
三人相聚于书房之内,共同商讨应对之策——既要设法平定高阳王之叛乱,同时亦须严加防范平阳王可能发动的攻势,力保城内安宁无虞。
如此一来,严守城中渡口自然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周大人心中十分清楚,他绝对不愿意看到这座城市沦为一片惨烈的战场,因为这里凝聚了众人无数的心血与努力才得以构建起如今这般繁荣昌盛之景象。
然而现实却令人忧心忡忡——城中可用之兵力实在有限!
此时此刻,周大人将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了南宫麟身上,期盼着他能够调集充足的军队前来守护这座城池。
南宫麟深知自己肩负重任,一方面要平息城内的叛乱,另一方面还必须确保边境的安全无虞,绝不能给敌方任何可乘之机来攻打城池,否则己方必将陷入前后夹击、首尾难顾的艰难困境之中。
在此情形之下,南宫麟所能采取的行动便是查明高阳王手中究竟掌握着多少兵力,并想办法防止平阳王趁火打劫、坐收渔利。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南宫麟认为目前守卫城池的重任依然非周大人莫属。
于是,周大人当机立断地表示:
“既是如此,那咱们便紧闭城门,坚守城池,静候护国公平定城外之乱局。”
南宫麟对此安排亦深表赞同,但同时也不忘叮嘱道:
“当下此种部署最为稳妥,只是周大人您在守城期间务必要好生安抚民众情绪,全力维持城内秩序稳定,切不可让宵小之徒有机可乘,蓄意滋事生乱。”
周大人一脸严肃地说道:
“此事本官定会妥善处理,城外的粮仓就托付给护国公您了。”
话音未落,只见他双手抱拳,朝着南宫麟深深地鞠了一躬。
南宫麟见状,赶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住周大人,轻声说道:
“周大人,快快请起,这可使不得啊!”
接着他又叮嘱道:
“城内的粮仓同样至关重要,还望周大人能够严加看守。
如今城门紧闭,全城戒严,粮草乃是重中之重,切不可掉以轻心。”
周大人连连点头称是,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守护好城中粮仓。
这时,南宫麟转头望向一旁的孙大儒,语气坚定地问道:
“此刻想来,孙老大人应该已经确信白家存在问题了吧?
然而,我手中尚无确凿证据,不知周大人和老大人是否掌握相关线索呢?
不过,无论如何,与老大人一同前来的白蓝尔及其身旁众人都应当受到严密监视甚至抓捕归案才行。
毕竟,在此关键时刻,任何细微之处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绝对不能有丝毫懈怠。”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众多百姓的生死存亡系于此,更何况城中尚有南宫麟牵挂在心的陆蘩。
因此,他决不允许这里发生任何意外状况。
南宫麟深知漯河县城所面临的潜在威胁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使得他对于这座城市的安全问题格外关注。
与往常相比,此刻的南宫麟显得格外健谈,仿佛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出来一般。
他不厌其烦地向周大人和孙大儒详细阐述着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漯河县城的平安无事。
而孙大儒和周大人虽然并不完全了解南宫麟内心深处真正的担忧,但他们对南宫麟的见解表示认同。
毕竟南宫麟作为一个拥有军事战争经验丰富、见识广博之人,其所言必有一定道理。
经过一番深入讨论之后,三人最终达成了共识,并决定立即付诸行动,着手实施一系列周全的护城计划。
于是乎,一场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就此展开。
周大人负责组织城中百姓加强巡逻防守,提高警惕;
孙大儒则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制定出各种应对策略,以防万一。
整个漯河县城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此外周大人面色凝重地站在县衙大堂之上,他深知即将到来的战争意味着什么。
于是,他想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他当机立断,派遣手下得力之人去筹备各项战前事宜,并积极展开战前准备动员工作。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漯河县城,几乎每一个角落的百姓都得知了战事即将降临的消息。
人们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平静而美好的生活被战火摧毁。
然而,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众人明白只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够守住这片来之不易的家园。
这些百姓们曾经亲身经历过漯河县从贫困落后到如今繁荣昌盛的艰辛历程,他们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
对于过去那段艰苦岁月,他们记忆犹新,再也不愿重蹈覆辙。
所以,此刻他们坚定地表示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家园,绝不让战乱得逞。
正因如此,当官府发出号召时,百姓们毫不犹豫地纷纷行动起来。
无论是年轻力壮的男子还是老弱妇孺,每个人都想尽自己所能贡献一份力量。
有的人主动报名参军守城,决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家乡;
有的人则忙着筹集物资,为前线将士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还有的人自发组织起来巡逻放哨,确保城内安全无虞……
一时间,漯河县城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激昂的气氛,所有人都心怀信念,誓与这座城共存亡!
刹那间,漯河县县城内弥漫着浓烈的战火气息,仿佛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即将爆发。
周大人与孙大儒皆信心满满地认为守住城池绝非难事。
然而,就在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南姑娘遭遇不测!
原来,她竟然被白姑娘即白蓝尔及其党羽劫持而去,自此下落不明。
负责监视白姑娘的众人非死即伤,甚至有人陷入重度昏迷状态,根本无法获取任何有关南姑娘去向的线索。
当得知这一噩耗后,无论是周大人还是孙大儒,他们的面色瞬间变得极为沉重。
两人深知事态紧急,刻不容缓,于是急忙下令派遣人手在整个县城范围内展开搜寻行动。
一时间,城内气氛紧张异常,人人自危,惶恐不安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城中竟开始传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些人主张放弃抵抗,选择向高阳王投降,以换取和平与安宁。
这种消极应战的论调如瘟疫般传播,使得原本坚定的守城决心逐渐动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