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行程安排都因为这一次会议不得不进行调整。
甚至,还有不得不从省里和外地赶回来的人。
然而,会议的内容居然是对安平开发区的古墓挖掘事件进行深入的讨论,要求参会的人员都要发表意见。
虽然,这些意见都是模板式的公文,但会议的进程却一点没受影响的持续了两个小时。
会议进行到尾段,市委书记朱治国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扫过与会众人,缓缓开口才开始了总结性的发言!
“这次古墓事件,我们临州应对得不错,化危为机,甚至得到了省主要领导的肯定,这离不开开发区的同志们,尤其是现场指挥同志的勇于任事、担当作为。”
他语气没有起伏,像是在述说一件平常的事。
接下来他要说的话,大家都以为是要发扬,继承这种干部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使命等等。
可是,朱治国却一反常态,没有安排谁提报,开口对这件事做了定性!
“于珊同志,作为市委、市政府派驻开发区的监督联络组组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思路清晰,举措得当,有力贯彻了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和开发区的整体工作思路,确保了大局稳定,展现了优秀干部的综合素质,我提议,对于珊同志在此次事件中的突出表现,予以全市通报表扬,并记个人二等功一次,大家有什么意见?”
此话一出,会场里赞同的声音并没有立刻响起,反而是窃窃私语的声音此起彼伏。
通常对干部的表彰,领导可以暗示,然后由主管部门或者宣传部门、组织部提议,经常委会研究批准后公示或发文通知。
像朱治国这种从上而下直接定性表彰和表扬的建议,那就是没有任何商议的可能。
即便有人对此有异议,也不敢反对市委书记的提议。
在短暂的议论之后,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首先认可了书记的提议,并且把为什么记个人二等功的理由都已经说了出来。
这样一来,有常委会成员们先发表同意之后,剩下的人都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毕竟,于珊是市委综合处处长,朱书记作为主管领导,似乎也可以作为第一建议者。
在一片的赞同声中,市长周浩的眼睛微微一眯,看了朱治国一眼。
“同志们。”
周浩干咳了两声之后说道:“我补充一点个人意见。”
众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他身上,周浩才接着说到:“于珊同志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开发区领导班子在陈青同志暂时休养期间,运转高效,应对得力,也值得肯定,既然是通报表扬,那就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让默默付出的同志被其他人的光环掩盖。”
这话,看似补充,实则将功劳巧妙地拨回开发区班子整体,拨回了那个虽未直接出现在直播现场,却无处不在的年轻人陈青身上。
朱治国看了周浩一眼,未置可否,只是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定了,组织部和市委办跟进一下表彰程序,个人、团队都要表扬!”
市长的提议,市委书记没有反对,还明确了办理部门,这件事就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于珊得到了进入下一梯队的重要筹码和资本,而陈青,虽然省领导有指示谨慎使用,也无法在民意中真的完全被无视。
只不过,第一功肯定要记在于珊的名下。
散会之后,陈青已经接到了好几个电话来告知他这个消息。
可是其中朱治国秘书的电话,让他心头微微一惊。
朱治国要见他,而且是让他马上放下所有的工作前去。
那么急切的要见自己,陈青不得不离开米雪,自己驾车直奔市委大楼。
走进市委大楼,气氛似乎与往日并无不同,但细心的陈青还是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一些原本可能只是点头之交、甚至对他这个病休的开发区书记不甚在意的面孔,此刻投来的目光却多了几分审视和探究。
当他走进电梯,原本还在低声交谈的两位某局副职干部立刻止住了话头,脸上迅速堆起热情而略显刻意的笑容。
“陈书记,来向朱书记汇报工作?”
其中一位稍年长的主动开口,语气带着明显的客气。
“陈书记,您身体好些了吧?安平这次真是打了一场漂亮仗,省委都点名了,佩服佩服。”
另一位也连忙附和,言语间不乏恭维。
陈青面色平静,只是微微颔首:“还好,多谢!多谢!”
语气平淡,并没有太多情绪。
电梯到达楼层,陈青率先迈出,那两位干部还客气地让了让身。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背后聚焦的目光,以及那几乎可以听见的、无声的衡量与揣测。
走廊里偶尔遇见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多是类似的态度,恭敬中带着一丝好奇与试探。
《汉东日报》头版批示的消息显然已不胫而走,安平模式和他的名字,正在这栋大楼里悄然发酵,重新定义着很多人对他的看法。
这与之前他病休时近乎透明的状态,形成了微妙而鲜明的对比。
秘书见他到来,都没有去请示,“陈青同志,书记等你很久了!”
说完,主动的给他打开了书记办公室的门。
“领导,陈青同志来了。”
“让他进来吧!”
办公室里传来朱治国的声音。
陈青对秘书点点头,这才走了进去。
他的腰伤并没有完全恢复,但还是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和正常的状态该没什么区别。
“朱书记好!”
他只是微微弯了腰,就赶紧直起了身体,还是显得有些僵硬。
“坐吧!”
朱治国放下手里的笔,拿起一张报纸推到他面前。
赫然是有省委书记批示的《汉东日报》,醒目的标题黑色字体分外的清晰。
朱治国没有过多寒暄,指了指桌上的《汉东日报》:“省委主要领导做了批示,看到了吧?”
“已经知道了,书记。”
陈青平静回答。
“安平模式,这四个字,含金量很重啊。”
朱治国身体微微后靠,目光审视着陈青,“这功劳,大头该是你的,于珊冲在前面,但背后是你出的主意、定的盘。”
陈青没有谦虚,也没有居功,只是说:“是开发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安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坚强支持和果断决策。”
这种公式化的回答,朱治国笑了笑,不予置评。
话锋一转:“风波过去了,你的病也该好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已经好很多了!陈青不明白朱治国这突然宣布他病”好了是什么意思,回答得含糊其辞,“工作还是一样的工作,继续之前未完的事吧!领导,有什么新的指示,尽管吩咐!”
陈青的话音刚落,朱治国就直视他的眼睛,亮出了底牌!
“现在有两个选择给你。”
“第一,进市委办,挂职副处,时间一到,就正式出任副处,在市委,平台更高,接触的都是核心决策,对你长远发展极有好处,换届之前,还有时间让你熟悉工作,毕竟之前你就在办公室工作了一段时间,应该不难!换届后,无论我是退是留,新来的书记也会重用你这样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这条路,平稳,前景明朗。”
他顿了顿,观察着陈青的反应,继续道!
“第二,还是回你的安平开发区,继续当你的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级别暂时还是正科,但是。”
朱治国语气加重,“经过这次风波,开发区成了焦点,也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你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