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昌四年春,洛阳城外,陌上繁芜,春江水绿。宣阳门在声声牧笛中缓缓开启,威严的宫城仪卫铿锵而出,分列城门两侧,其后的车辇隆隆而来。往来商贾、京畿农户纷纷侧目驻足,莫敢上前一步。今日如此阵仗,必定是新帝前往南郊圜丘祭天的大日子。
高高的帝辇之上坐有一大一小两人,小的是皇上元诩,大的是皇上生母胡氏。站在地上的百姓哪怕踮起脚来,也很难看到六岁小皇帝那幼小的身躯。童心未泯的小皇帝身子往外探,想要看一眼春光无限的洛阳城郊,小手刚伸出就被胡氏生生按了下来。
元诩是宣武帝之子,虽然宣武帝的皇后高氏刚刚被加尊为皇太后,但在今日万民敬仰的祭天大典之上出尽风头的却是胡氏。在百姓们眼见为实之前,早有风声从深宫中传出,皇太后高氏有出俗为尼的志向。不久以后,当胡氏被立为太后时,人人都觉得这是天命所归,无甚稀奇。
在帝辇之下,满朝宰执分列左右。帝辇之左,为首的是孝文帝元宏的四子、当朝太尉元怿,总领门下省事务,根基深厚;帝辇之右,为首的是北魏宗室世子、侍中元伯隽,兼管军政事务,炙手可热。此二人一左一右护送帝辇,实为当朝柱石、新帝臂膀。然而,一路上两人却无任何眼神交流,只是目视前方不疾不徐地走着。二人交替领先着半步之优势,虽面色从容,但从坚定的脚步中可以看出,谁都想成为那个领先半步的人。
冰消雪融的时节,祭天队伍向南而行。此时,声声雁鸣从天空传来,南归的大雁正与地上的行人反方向前行着,它们最终会落脚于大魏北境六镇的原野之上。
自有魏起,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这六镇便是北境的门户藩篱,在朝堂之上、军旅之中,都享有极高的地位。可在朝廷由平城迁都洛阳之后,六镇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军费一再削减、官职一再降折,由天之骄子沦为朝堂弃儿。在北境一片怨声载道的声音中,第一领民酋长尔朱荣缄默不言,专心练兵。很多酋长都知道,尔朱荣的骑兵已是北境的一支利箭,箭头直指洛阳。他们心知肚明,如今一句话都不说的尔朱荣,终有一天会为北境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