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祜之言让荀笙如遭雷击。
“大将军,这,这怎么会?”
“回去吧,哪怕是我多心了,你回去荀令君什么事也没有,总好过你没法再见荀令君最后一面。
莫给自己留下遗憾。”
荀笙此时也冷静下来,对着曹祜一拜。
“多谢大将军。”
荀笙放下奏疏,起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曹祜突然喊道:“荀氏淑女!”
荀笙听到曹祜的喊声,转过身来。
而此时的曹祜,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大将军?”
“荀氏淑女,珍重!”
荀笙也一愣,也很快反应过来,对着曹祜回了一礼。
“多谢大将军,大将军,也请珍重!”
荀笙说完,转身迈出了房间。
过了许久,曹祜让人喊来了丁尊。
“蔡中郎女可在?”
“羊太守之妻蔡氏?”
丁尊有些吃惊,你二舅母在哪,你自己不知道吗?
“不是我舅母,我说的是嫁给董祀的那一位。”
曹祜说的,便是蔡文姬,或者叫蔡昭姬。
三国文前期女主第一人。
曹老板花边新闻比较多,最凄美的,传的最广的,应该就是他跟蔡文姬的爱情。各种爱而不得吧。
蔡文姬先嫁河东人卫仲道。后来丈夫死了,又没有儿女,就又回到娘家。
再之后天下大乱,南匈奴的兵锋进入冀州、兖州,待在陈留郡的蔡文姬被胡人的骑兵俘获,辗转落到南匈奴左贤王手中,在南匈奴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两个儿子。直到曹操派使者用金璧把她赎回来。
曹操有两个忘年交,一个是桥玄,另一个是蔡邕。而曹操还是比较念旧情的,除了桥玄可能确实没有后代,其他包括蔡邕、卫兹、鲍信、陈宫等其他早年交好的人,子孙都妥善安置了。
而蔡文姬其实是最完美适合曹操的妻子。
知识分子,出身高贵,家人几乎死光。与曹操既能有情感、兴趣共鸣,还能满足曹操正妻的身份需求,而且不用担心外戚问题。
可惜蔡文姬在南匈奴为奴十二年,再做曹操的正妻,就不合适了。
而蔡文姬的出身,又不能做妾。
嫁给同乡董祀,或许是做好的结果吧。
曹操对蔡文姬应该是有感情的。
后来董祀犯罪论死,蔡琰亲自向曹操求情,时值严冬,史载“(蔡文姬)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曹操最后同意为董祀赦免。
“蔡氏?其夫董祀在荥阳为屯田都尉,蔡氏应该在荥阳。”
“生活的怎么样?”
“这?”
丁尊自是不知。
“我立刻派人去查。”
“不必了,我随口说说。”
后世传言二人夫妻关系并不好。想想也知道好不了,老妻少夫,又没什么感情,而且这段婚姻还不能给董祀带来利益,能好就怪了。
“蔡氏是个才女,能一口气写出四百篇文章,班大家之后,再无第二人,这样的奇女子,居于后宅,是国家的损失。
子敬,你派人去见蔡氏。
就说荀令君之女,在新丰创办女学,我希望她能去新丰,助其一臂之力。”
“大将军,让蔡氏去新丰,夫妻分离,未必愿意?”
“蔡氏是个有智慧,也有追求的人。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我相信她会去的。
她的价值,不在内宅床帏之中。
对了,三舅母在关中,也去信让她去关照一下荀氏女。”
曹祜的三舅母,便是辛毗的女子,女中豪杰辛宪英。一个能在生死抉择中保全弟弟,又能保全儿子的奇女子。
“唯!”
丁尊暗暗有些心惊。
大将军跟这个荀氏女,到底是什么情况,竟然为她如此尽心尽力。
女学,多么惊世骇俗的名称啊。
丁尊心中,已然打定主意,要去查一查荀氏女的情况。身为曹祜身边杂事管家,他总不能连曹祜的红颜知己都不了解。
丁尊离开后,曹祜坐在书房中,思考着一些事。
而卫葭也在房中,想着荀笙的事。
一个女子,竟然能直接来到大将军府上,求见曹祜,关键是曹祜还在书房接见了此人。
双方关系,可见一斑。
女人的第六感告诉卫葭,曹祜与此女的关系,非同寻常。
曹祜身边的女人各式各样。有曹祜真心喜欢的马云騄,有曹祜当做亲人的刘落,有政治婚姻的张琪瑛、赵英、甄毓,还有玩物一般的莫琼树等人。
但此女却是与其他人皆不同。
这人像她,却又不完全像她。
想到这,卫葭轻叹了口气。
卫葭想着事,直到快初更,这才回过神来。眼看天已经黑了,卫葭立刻问道:“大将军吃饭了吗?”
侍女回道:“尚未。大将军一直在书房,未曾出来。”
卫葭听后,让人准备了一些饭菜,亲自给曹祜送过去。
卫葭到时,曹祜正在写条陈。
见到妻子,曹祜赶紧起身。
“我这忙得太久,连饭都忘了。”
“夫君在做什么?”
“族学的事情。”
夫妻二人随口聊着家中、朝中的事,谁也没有提今日来见曹祜的荀笙,仿佛他不曾存在一般。
次日一早,荀笙便准备返回新丰。
她此番前来邺城,要做的就是送父亲的奏疏,然后见一见曹祜。现在,这两件事都做完了。
而父亲的情况,她相信父亲不是信口开河。
骑马出了邺城,荀笙忍不住回头张望了一眼。正要启程,这时有人从后面追来,高声喊道:“淑女慢行。”
前来之人,乃是乐綝。
荀笙听到声音,回头望去。
乐綝一路打马到荀笙马前。
“荀氏淑女,大将军有命。”
荀笙见状,让人放乐綝近前。
乐綝道:“大将军让我告诉荀氏淑女,之前所托,还请放心,事当无忧。”
“多谢大将军。”
乐綝又从怀里掏出一枚玉符。
“这是大将军送荀氏淑女的,持此物,可前往长安支钱两千万,以助淑女。大将军说,‘他知荀氏并不缺钱,但请淑女,万勿推辞。’
大将军邀请了先左中郎将蔡公之女,前往新丰,以助淑女。
希望淑女能够,心想事成。”
荀笙默默地接过了玉符。
“谢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