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对事不对人
鸣奇2025-11-22 10:002,054

  听到荀笙已经离开,曹祜没有说话,起身去了铜雀台。

  曹操正陪着小儿子曹干在玩耍,见曹祜前来,便将曹干交给侍者,自己坐到榻上,随意地问道:“荀文若派人去见你了?”

  “昨天下午到的,今早刚走。”

  曹操嗤笑道:“我还以为,荀文若铁骨铮铮,什么都不怕,现在看来,也有露怯的时候。

  派女儿来见你,亏他想得出来,老东西。”

  “荀令君毕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不可能完全将家族抛之脑后。家族兴盛之时,他或许不会凑热闹,可家族面临生死存亡之局,他是绝不会坐视不顾的。”

  曹祜说着,将荀彧的奏疏,呈给曹操。

  曹操细细看完,扔在了桌案上。

  “家族全体辞官,好决绝的手段。”

  “荀令君是为了家族名声,舍车保帅。”

  曹操冷笑道:“他想舍车保帅,那也得看我愿不愿意!阿福,你是怎么想的?”

  “大父,荀令君之于大父,可比萧相国否?”

  “有过之而无不及。”

  荀彧自投靠曹操,便充当着萧何加半个张良的工作。尤其是曹操的身份和在兖州的作为,很难吸引世家大族子弟投靠,荀彧在人才招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记得萧相国被封为酂侯,食邑万五千户。酂侯这个爵位,先后四次当失爵,绝封。但是每一次,汉家天子,都会改封萧相国其他子孙,使其不断传承。

  哪怕是酎金夺爵的武皇帝,他一次性剥夺106位列侯爵位。可即便如此,在第7任酂侯萧寿成因为献给太常的牺牲瘦瘠获罪废黜后,仍再封了酂侯。

  酂侯爵位的传承,直到王莽篡汉。

  而后汉高密侯爵位,亦是如此。

  敢问大父,这是何故?”

  曹操没有回答。

  曹祜自顾自地说道:“武皇帝为人苛刻,汉初开国功臣爵位,传至武皇帝一朝的,多为其所废。至宣帝时开国功臣子孙多仅存低等爵位。元康元年(前65年),宣皇帝下诏恢复136家功臣后裔的奉祀权,元康四年正式施行‘复家’。

  此为何故?”

  曹操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荀文若这老狐狸的手段,看来是起作用了。阿福是为了荀氏女,在为荀家求情吗?”

  曹祜一时无语,他是这种人吗?

  “大父说笑了。

  当初越灭吴,范蠡引退,致信文种曰‘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文种为勾践赐死,后人称之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

  “你是在说我吗?”

  “大父,这大魏是大父所建,可也是手下一众文武,齐心协力的结果。覆灭荀氏,并不困难,不过一道谕旨。

  可覆灭荀氏,弊大于利。

  世人不会问荀氏的过错,也不会在意大父与荀令君之间的矛盾,只会认为,大父连功劳最大的荀令君都不能容。”

  “这倒成我的错了?”

  曹祜点点头。

  “因为大多数人成不了大父,却可能成为荀令君。谁也不希望自己效命的主君,对自己薄情寡义。”

  曹操听后,高声问道:“我薄情寡义吗?”

  “大父自然没有,但世人多愚。”

  曹操听后,冷笑起来。

  “阿福,按你说的,我还没有办法动他们了?”

  曹祜点点头。

  “昔日淮阴侯韩信谋反,证据确凿。可即便如此,高皇帝废黜其爵位,吕后将其诛杀,亦被认为是屠戮功臣。

  而荀氏一族,有荀令君,荀公达,荀休若等多人为祖父的核心重臣。若对其屠戮,势必会引得世人口诛笔伐。

  祖父与荀氏,乃是瓷器与陶罐,没必要用损害国家的威望,来对付一个小小的荀氏。”

  曹操眼神疑惑地看了曹祜许久。

  “阿福,诛杀荀竣,掀起这波动荡的,是你;说要杀猴儆鸡,是你;说要规范重臣子弟的行为的,也是你。事到如今,你反倒是退缩了?

  难道此事,就这般不了了之。

  那你之前,又是何意?”

  曹祜昨夜,一夜未睡。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处置荀氏。

  重了不行,轻了也不行。

  要有个度。

  就像朱元璋杀李善长,杀可以,宫里一杯毒酒赐死,对外宣布暴疾而亡,君臣都体面。非得拉到大街上砍一刀,那就只能作反面宣传了。

  “大父,荀竣的事,我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

  关于荀家,我思索一夜,有个想法,不知可否?荀氏子弟,确多有违法乱纪之人,典型人物,亦从重、从快处置,绝不轻饶。

  但这只是个人行径,与荀氏无关。

  荀令君不是要让族中男丁辞官吗?不准。等到三让三辞之后,勉强同意荀氏嫡系子孙辞官,但旁系子弟,一概不许。

  如此慢慢消减荀氏的地位与声望。

  荀令君过世之后,可追封为大魏相国,如此可彰祖父对功臣的爱护之心。”

  曹操看了一眼孙子。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荀彧后半生反对自己称公,称王,现在将他追封为大魏的相国,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荀文若,命不久矣。”

  曹操忍不住一声叹息。

  曹祜能看出来的,曹操自然也能看得出来。

  曹操再痛恨荀彧对他的背叛,可内心之中,还是念着荀彧的。二人从初平二年(191年)共事,在一起了整整二十年。

  直到现在,曹操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初听说荀彧离袁绍而投奔他时,他欣喜若狂的模样。

  “吾之子房也!”

  谁能料到,二人最后竟然分道扬镳。

  “这个荀文若,到死都用自己的性命来逼我。罢了!罢了!且如他一回意吧。”

  曹操不禁摇摇头。

  “阿福,就按你说的去做吧。荀家是荀家,荀家子弟是荀家子弟,双方不一而论。”

  “唯!”

  荀彧的算计,到底是成功了。他用自己的死,打动了曹操的铁石心肠,又用荀笙的到来,让曹祜有了一丝触动。

  荀氏家族,虽然还会面临动荡,其地位、影响力会不可抑止的下滑,但总算平稳落地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五十年,一百年都太短了,他们可以从容地去等待下一个的历史周期。

继续阅读:第840章 曹魏的宗正人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祖父是曹操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